2007-9-21 11:19
明明
一开始赵国上层决心不明确,有畏秦的情绪.秦何畏之有?下定决心抗秦,众志成城.想赢得战争,就是靠得一股气.如果这种气没有了,停停打打,和和战战,影响了士气,自己就先垮下来了.而秦国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一举摧毁赵国,手段无所不用.
继后的邯郸大战,赵国那么坚苦,比长平之战时实力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最后却胜利了,凭得是什么?就是一股气!
在赵之可胜之战的阏与之战中,廉颇推辞了.因为他不打无必胜的仗;按这种逻辑推理,在长平之战时,他就再也没有推辞过.很简单,他认为有能力打败秦军,有这种士气.将军避难走魏时,秦数困赵国,赵王来请,将军披甲上阵,跨马扬刀,以示可用,这是何等的气势,他畏秦了吗?没有!
2007-9-21 11:26
明明
不记得是谁说得了,宋金交战时,宋之大将某上书,和不可谈,如果有和谈的消息,我宋兵首先在士气上垮下来了.让兵士们认为,没有和平的希望,只有不停地战争,人才会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