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28 13:20
8ha8ha
日本戰國時期流通中国貨幣嗎?
發現小丸的銅錢雙眼寫著的是"永樂通宝":titter:
小丸原來是要中国貨幤?
(這文如果應發在動漫區的話請幫我移位 orz)
2007-8-28 13:59
patpat2005
沒記錯的話,這套動畫的背景好像不是日本戰國時期的...
2007-8-28 14:59
8ha8ha
那些獨菇磨菇的戰爭應該是虛礙15世紀的戰爭吧....火炮那些都有了
雖然此劇明顯搞笑, 但小丸愛永樂通宝還是一件很有趣的現象
2007-8-28 15:52
patpat2005
可能是吧...
但是我不明白...
為什麼要叫獨菇磨菇??
2007-8-28 16:12
轩辕苍龙
嗯~日本在戰國時期的確也通用中國通錢,一文永樂通寶貌似等于一百貫(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數)日本通寶。
2007-8-28 16:17
葉影心
[size=4]看來永樂通寶也相當值錢;[/size]
2007-8-28 18:51
patpat2005
[quote]原帖由 [i]轩辕苍龙[/i] 于 2007-8-28 16:12 发表
嗯~日本在戰國時期的確也通用中國通錢,一文永樂通寶貌似等于一百貫(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數)日本通寶。 [/quote]
在玩太閤時會看到....
應該貫大於文吧?
1000文才等於1貫
而貫....應該是一塊金板吧?
2007-8-28 18:54
8ha8ha
[quote]原帖由 [i]patpat2005[/i] 于 2007-8-28 15:52 发表
可能是吧...
但是我不明白...
為什麼要叫獨菇磨菇?? [/quote]
搞笑的東西不用深究吧....
難道你見過有人會笑到失平衡/用鼻涕攻擊嗎:titter:
2007-8-28 19:01
远舟
[quote]原帖由 [i]轩辕苍龙[/i] 于 2007-8-28 16:12 发表
嗯~日本在戰國時期的確也通用中國通錢,一文永樂通寶貌似等于一百貫(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數)日本通寶。 [/quote]
怎么可能.....:ph34r:
日本战国时期的货币大体同宋制,基本换算比例为1贯=1000文
由于明朝前期和日本的通商贸易量很大,加上明国力强盛、铸钱工艺精湛等诸多原因
中国的洪武、永乐TB大量流入日本并成为其通用货币
既然是通用货币,那么就不存在这一文就比那一文价格高
只是作为银本位货币制度的国家,日本产银量颇高(曾是勘合贸易时期日本对明朝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而日本国内一度中国铜钱和银子的兑换比例不是通常的(银)1两=(钱)1贯,而是N两=一贯(2<N<5,有浮动)
结果造成一定时期内日本商人用铜钱本身来获利的情况出现(就跟炒黑市美元似的.....可叹啊........)
2007-8-28 19:19
8ha8ha
[quote]原帖由 [i]远舟[/i] 于 2007-8-28 19:01 发表
怎么可能.....:ph34r:
日本战国时期的货币大体同宋制,基本换算比例为1贯=1000文
由于明朝前期和日本的通商贸易量很大,加上明国力强盛、铸钱工艺精湛等诸多原因
中国的洪武、永乐TB大量流入日本并成为 ... [/quote]
但明朝不是實施鎖國政策嗎?
是從倭寇得到的錢幣??
日本戰國期間明朝的海禁寬嚴度如何?
2007-8-28 20:10
远舟
明朝并不是一开始就锁国的啊,海禁也要到永乐后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大量流通的是洪武、永乐TB
而之后铸造量更大的嘉靖TB等几乎不见踪影的原因
关于明朝和足利幕府的勘合贸易,网上有很多资料,贵殿若有兴趣可以尽情搜索
2007-8-28 21:08
轩辕苍龙
[quote]原帖由 [i]远舟[/i] 于 2007-8-28 19:01 发表
怎么可能.....:ph34r:
日本战国时期的货币大体同宋制,基本换算比例为1贯=1000文
由于明朝前期和日本的通商贸易量很大,加上明国力强盛、铸钱工艺精湛等诸多原因
中国的洪武、永乐TB大量流入日本并成为 ... [/quote]
我記得日本國內也曾經做過這他們本國的通寶,結果一出市面就貨幣通脹了……好像叫龜什么通寶來著?
2007-8-28 21:38
远舟
我只晓得明朝发行“大明宝钞”印发通货膨胀
日本自己铸造的铜钱印象中也就是宽永TB了,但对通货膨胀的事情不清楚
2007-8-28 21:40
远舟
宽永TB也就是德川幕府铸造的本国货币,就是用来代替洪武、永乐TB等中国铜钱的
2007-8-28 21:49
轩辕苍龙
[quote]原帖由 [i]远舟[/i] 于 2007-8-28 21:40 发表
宽永TB也就是德川幕府铸造的本国货币,就是用来代替洪武、永乐TB等中国铜钱的 [/quote]
那,那个龟元是吧,应该那个时候搞出来的日本铜钱与中国铜钱不等值。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