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疑问]曹操称赞恶来的真正含义?


2007-8-15 18:51 ★淡茶☆
[疑问]曹操称赞恶来的真正含义?

三国演义记载:

曹操喜欢用上古或前朝的名臣猛将或超强悍的人来称赞自已的爱将.

比如:称典韦为"恶来".
       称许褚为"樊哙".
       称张辽为"召虎".
       称徐晃为"亚夫".
       称荀彧为"子房".
       ......

等等等等,然樊哙,亚夫,子房等皆为前朝名人也,可以理解.

但恶来,召虎是什么人?却不曾了解.

这里不谈召虎,因为没去考查过.

我想来谈谈恶来,在我的感觉中,恶来应该是一位体形魁梧,勇猛过人的猛男(没去了解过,所以仅仅靠猜测),曹操以此来称赞典韦,应该是称赞他勇猛过人.不知道大家是否如此认为?

但是前两天第N次重新看完<封神演义>一书,在里面居然发现了恶来的出处(以前没注意).原书记载:飞廉,恶来,商朝的两名中大夫也,乃纣之侫臣也,后来被姜子牙封神过后斩之,被封为最后两名神祗:冰消瓦解之神.

这就把我看不懂了,恶来原来是侫臣啊?那曹操怎么称赞典韦为他的恶来呢?

大惑不解中?在此请教一下高人,此话怎解?

2007-8-15 19:07 远舟
历史上记载的恶来力大无穷,是在武王讨纣时力战而死的
在《封神演义》成书之前,蜚廉恶来都该算是为主尽忠的勇士,并无谄佞之行,所以曹操称呼典韦“恶来”是褒非贬

2007-8-15 19:10 k86j0911
秦之祖先大业,乃帝颛顼苗裔。大业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姓嬴氏。大费生二子:大廉、若木。若木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在夏桀时弃夏归商,为汤驾御战车。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其鸟身而人言。殷帝太戊使之驾御专车并以女妻之,因而屡建奇功,乃封其为诸侯。其玄孙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子飞廉,飞廉生恶来,是季胜的哥哥。飞廉善走,[color=red]恶来有力[/color],父子俱效力于殷纣。周武王伐纣时杀恶来,当时飞廉在北方为纣王立坛于霍太山(霍太山在沁州沁原县西七八十里),得一石棺,棺上铭文:帝令处父不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飞廉遂触棺而死,葬霍太山。其后非子建立秦朝。
曹操赞典韦仅仅是从夸奖他孔武有力方面而言  并没有联系到其他方面 因此是褒典韦的:)

2007-8-15 19:36 ★淡茶☆
原来恶来果真是一名力大无穷的猛男啊?领教了,看来许仲琳同学有点爱乱编故事了...:titter:

2007-8-15 19:58 书者
11

奇怪,那飞廉不是风伯吗?应该算是个上古只神了吧,蚩尤那的。。咋会和纣王扯上关系。
唉,老许贬人把这等虎将都贬了,真岂有此理啊
晕,各位到是回答啊,这飞廉好那个风伯什么关系

[[i] 本帖最后由 书者 于 2007-8-16 19:44 编辑 [/i]]

2007-8-15 20:08 zqj007
古之恶来我怀疑不是人名……是曹操说典韦厉害而已!

2007-8-15 21:48 ★淡茶☆
刚在百度上找到点关于恶来的资料,众位看官瞧瞧先~~~~~

[font=黑体][size=6]恶来[/size][/font]

商纣时期的恶来

  [color=Red]纣的嬖臣。继费中助纣王综理朝政。为人刁钻奸猾,翻云复雨。善诋毁他人,喜进谗言。纣王听之信之,枉杀无辜。[/color]
秦之祖先大业,乃帝颛顼苗裔。大业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姓嬴氏。大费生二子:大廉、若木。若木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在夏桀时弃夏归商,为汤驾御战车。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其鸟身而人言。殷帝太戊使之驾御专车并以女妻之,因而屡建奇功,乃封其为诸侯。其玄孙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子飞廉,飞廉生恶来,是季胜的哥哥。飞廉善走,恶来有力,父子俱效力于殷纣。周武王伐纣时杀恶来,当时飞廉在北方为纣王立坛于霍太山(霍太山在沁州沁原县西七八十里),得一石棺,棺上铭文:帝令处父不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飞廉遂触棺而死,葬霍太山。其后非子建立秦朝。

[img]http://baike.baidu.com/pic/39/11707234588231700_small.jpg[/img]




:qoo+再次不解中......

[[i] 本帖最后由 ★淡茶☆ 于 2007-8-15 21:50 编辑 [/i]]

2007-8-15 21:55 ★淡茶☆
召虎的资料也找来了,大家瞧瞧.....



史载:“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吾窃非此喻。

    召虎者,周厉公臣也,厉公止谤,召虎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后厉公弊政致国人暴动。召虎以子代厉公死。召虎长与文治,虽有伐狄之征,而武功非其所长,更非其所以留名之长。

    善谏之行,亦非文远之所践耳。辽之勇名,乃降昌奚,斩蹋顿,天山荡寇,八百兵破吴,此数者亦非伐狄之易堪比。且征夷之将多矣,奈何以文召虎比武张辽哉?

    厉公虐,遂有末世贤臣召虎,丕作此比,岂非自比厉公?丕文政出众,此自毁甚矣。

:qoo+


看来这召虎也并非是形容猛将啊!!!而是指文官也!!!奇哉怪也?看来,老罗也喜欢乱编排历史了...

2007-8-16 08:37 冒牌
《诗经·大雅·江汉》:
[b]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color=Red]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color]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b]

毛序:[b]《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b]

召公为宣王[b]彻我疆土[/b]、[b]至于南海[/b],岂能说武功非其所长?

召公所伐为[b]淮夷[/b],在地理上与孙权相近,所以曹丕将其比为召虎。

2007-8-16 12:42 ★淡茶☆
.....召虎的解释.始终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点牵强咯.

2007-8-16 21:52 远舟
史记·殷本纪有“(纣)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的记载

看来曹操在称赞典韦时只取其勇武之义,再深层的解释我也不明白了

2007-11-11 16:21 o唯独o爱君
古代的文言文我全看不懂啊,那个恶来和召虎的介绍谁能翻译一下:qDD+

2007-11-11 16:30 sj19850117
看了那么多资料,不知道典韦字是什么?介绍典韦少不了“古之恶来”的评价,但为什么三国那么多人物都有的字他却没有?

2007-11-11 18:32 星义
:mellow:只能说典韦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在书里也不过是曹操的士卫长。身份下等,导致字没人记住。在小说《商业三国》中,作者是个认真考证的人,也没给典韦考证出字来,只好让主角给他起了个字“乐涛”。

2007-11-12 02:02 因苏阿
[quote]原帖由 [i]星义[/i] 于 2007-11-11 18:32 发表
:mellow:在小说《商业三国》中,作者是个[color=Red]认真考证[/color]的人 [/quote]

在黄巾起义时,就把高堂隆拉来做谋士了,我记得那个时候高堂隆还没有出生

2007-11-12 09:06 ★淡茶☆
呵呵,对于三国那个时候无字的人很多啊,也不代表就是无名,那请问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有字么?纪灵,华雄,管亥,邢道荣,颜良,文丑,严白虎,高顺,郭汜,李傕等等不也没字么?大凡贫苦人家出来的很多都无字,一般有字的多半属于读过书,念过几年私塾后给自已取了个字而已.:)

[[i] 本帖最后由 ★淡茶☆ 于 2007-11-12 09:08 编辑 [/i]]

2007-11-12 09:19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因苏阿[/i] 于 2007-11-12 02:02 发表


在黄巾起义时,就把高堂隆拉来做谋士了,我记得那个时候高堂隆还没有出生 [/quote]
俺记得把王弼弄成了王粲的儿子:titter:

2007-11-12 09:30 drof00007111
:angry2:许褚念过书吗 他字仲康:)

2007-11-12 09:54 魔合罗
许褚是豪族出身,可以说是小规模地主武装的头头了(三国志有他率众御贼的记载),虽然孔武有力,但他是良家子,有字没什么稀奇的

2007-11-12 09:57 星义
:titter:高堂隆早生是剧情需要,没他咋推行法政啊。王弼当成王粲的儿子倒是没咋注意。许褚念没念过书不知道,但是许褚很可能是一个许姓很大的宗族出来的人。出仕曹操,背后很可能有家族支持。所以许褚至少社会地会应该不低,有字正常。

2007-11-12 11:20 英扎吉
我也找个恶来当保镖,无敌了,呵呵:victory:

2007-11-12 11:37 lsy5678385
現在又不是戰爭年代 保鏢?

2007-11-12 11:43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星义[/i] 于 2007-11-12 09:57 发表
:titter:高堂隆早生是剧情需要,没他咋推行法政啊。王弼当成王粲的儿子倒是没咋注意。许褚念没念过书不知道,但是许褚很可能是一个许姓很大的宗族出来的人。出仕曹操,背后很可能有家族支持。所以许褚至少社会地 ... [/quote]
算了吧,商业三国胡说八道的地方还少么?没必要在这里宣传了
别的不说,光是乐涛这个字就够喷饭的了:titter:

回归前面的问题,
典韦可能是出身低没有字,
也可能是有字而史书失载
这两种都是正常情况,大可不必探究为什么。

2007-11-12 11:56 星义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1-12 11:43 发表

算了吧,商业三国胡说八道的地方还少么?没必要在这里宣传了
别的不说,光是乐涛这个字就够喷饭的了:titter:

回归前面的问题,
典韦可能是出身低没有字,
也可能是有字而史书失载
这两种都是正常情况, ... [/quote]:titter:俺不是宣传它,俺只是觉得作为三国穿越文里这部最好,特别是鼓励大汉民族去侵略,深合我心。典韦起了个“乐涛”的字,真是很喷饭,不过更喷饭的是《风流三国》诸葛均竟然字“孔亮”(似乎是……)瞬间让我觉得这帮人都是文盲。:()

2007-11-12 12:19 巴孤
《风流三国》就别说了,居然“难怪典韦被称为古来之恶,他长得果然甚是凶恶”

2007-11-12 12:29 drof00007111
:qoo+记得张任和李儒也没有字 MS是豪族 也念过书吧:) 谁给个理由

2007-11-12 12:31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星义[/i] 于 2007-11-12 11:56 发表
:titter:俺不是宣传它,俺只是觉得作为三国穿越文里这部最好,特别是鼓励大汉民族去侵略,深合我心。典韦起了个“乐涛”的字,真是很喷饭,不过更喷饭的是《风流三国》诸葛均竟然字“孔亮”(似乎是……)瞬间让 ... [/quote]
这书鼓励大汉民族去侵略?
没有吧?俺只看见了罗马入侵了中国。:-_-:

一个认真考证的人,会弄出这么喷饭的名字?
这种YY小说,也就如你所说,跟文盲写书差不多了。
当然了,俺见过最喷饭的是某本YY小说考证[b]沮授字则注[/b]:titter:

2007-11-12 12:49 星义
:titter:你说的是《三国策》吧……哈哈哈……

2007-11-12 12:57 金玦
《风流三国》诸葛均竟然字“孔亮”(似乎是……)瞬间让我觉得这帮人都是文盲

风流三国书是写得垃圾不假,可这里还算有点小幽默嘛

诸葛两兄弟的字,
是在折射宋江两个废柴徒弟的窝囊程度了:)

2007-11-12 12:57 星义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1-12 12:31 发表

这书鼓励大汉民族去侵略?
没有吧?俺只看见了罗马入侵了中国。:-_-:

一个认真考证的人,会弄出这么喷饭的名字?
这种YY小说,也就如你所说,跟文盲写书差不多了。
当然了,俺见过最喷饭的是某本YY小说 ... [/quote]
:qoo+ 商三草草收场,根本没打出国门,哪来的罗马?你说错了吧……

2007-11-12 13:04 星义
[quote]原帖由 [i]金玦[/i] 于 2007-11-12 12:57 发表
《风流三国》诸葛均竟然字“孔亮”(似乎是……)瞬间让我觉得这帮人都是文盲

风流三国书是写得垃圾不假,可这里还算有点小幽默嘛

诸葛两兄弟的字,
是在折射宋江两个废柴徒弟的窝囊程度了:) [/quote]:lol:果然诸葛神算啊,算到千年之后有两窝囊废叫这名……
不过在《风流三国》的留言里,就有人建议叫诸葛均字公允。

2007-11-12 13:11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星义[/i] 于 2007-11-12 12:57 发表

:qoo+ 商三草草收场,根本没打出国门,哪来的罗马?你说错了吧…… [/quote]
那个猪角不就是罗马来的么?:titter:
要不然干嘛极力推行全面罗马化?
连明知道已经过时的罗马共和制都当宝

2007-11-12 13:13 luke19821001
那个商业三国我是看了,作者确实不是什么好鸟,把自己写的和神一样,回去古代还什么都准备全了,连电脑都带了,还搞得什么身体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像个超级塞亚人一样,把古代的人都贬低得像个白痴。最让人不能忍受的就是,那时候明明大汉无论是文化还是战斗力,都是远超过罗马的,但是作者却崇洋昧外到了要把汉朝卖给罗马的地步。至于他那个什么侵略思想更是鬼撤,古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匈奴那块地方送给我们都不会要,打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不再来侵略而已,作者却逆历史而动,硬要把现代人的东西放到古代,好作为他抬高自己,贬低古人的依据。

2007-11-12 13:16 luke19821001
而且那头猪居然还让中国人改信天主教,我真想和他奶奶发生点关系。

2007-11-12 13:42 魔合罗
[quote]原帖由 [i]drof00007111[/i] 于 2007-11-12 12:29 发表
:qoo+记得张任和李儒也没有字 MS是豪族 也念过书吧:) 谁给个理由 [/quote]
李儒正史无此人,张任的字多半是史书不载,而不是本人无字
这种情况其实满常见的,比如我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
李世民字什么?

[[i] 本帖最后由 魔合罗 于 2007-11-12 13:44 编辑 [/i]]

2007-11-12 13:53 冒牌
[quote]原帖由 [i]魔合罗[/i] 于 2007-11-12 13:42 发表

李儒正史无此人,张任的字多半是史书不载,而不是本人无字
这种情况其实满常见的,比如我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
李世民字什么? [/quote]
[b]《后汉书·皇后纪》:明年,山东义兵大起,讨董卓之乱。卓乃置弘农王于阁上,使[color=Red]郎中令李儒[/color]进鸩,曰:「服此药,可以辟恶。」王曰:「我无疾,是欲杀我耳!?不肯饮。强饮之,不得已,乃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b]
李儒为弘农王郎中令,官千石,也不算太小。
而董卓让他负责毒死少帝,多半也是董卓的心腹了。
演义里把他写成董卓的智囊、女婿,那就是虚构了。

字的出现,是因为称名不尊重,所以以字相称。
但魏晋开始,称字也开始成为不尊重的做法了。这种情况下,字就不是必须的了。
所以之后像李世民无字也应该属正常现象,未必是史书不载。

当然三国时人,还是比较注重的。
像李儒、张任大约都是史书未记载。

2007-11-12 14:16 魔合罗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1-12 13:53 发表

《后汉书·皇后纪》:明年,山东义兵大起,讨董卓之乱。卓乃置弘农王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进鸩,曰:「服此药,可以辟恶。」王曰:「我无疾,是欲杀我耳!?不肯饮。强饮之,不得已,乃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 ... [/quote]
李儒这个倒是失察了
古代称字倒不是不尊重,而是有亲疏之分,称字显亲热,称名则太不客气。当然位高权重者别说字,连名都要“忌讳”的,所以曹操的殊遇之一,就是“赞拜不名”

[[i] 本帖最后由 魔合罗 于 2007-11-12 14:17 编辑 [/i]]

2007-11-12 14:3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魔合罗[/i] 于 2007-11-12 14:16 发表

李儒这个倒是失察了
古代称字倒不是不尊重,而是有亲疏之分,称字显亲热,称名则太不客气。当然位高权重者别说字,连名都要“忌讳”的,所以曹操的殊遇之一,就是“赞拜不名” [/quote]

字是名的代替品,是为了尊重其名而出现的。
[b]《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b]
[b]《礼记·檀弓》孔疏: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b]
名是肯定忌讳的,而字相对就不忌讳,因为本来就是让人称呼的。

但魏晋时,有人对称字也表示不悦,这时候字的应用性可能就降低了,而以官衔等称呼的情况开始普遍。
之后出现无字也就不难理解,因为没必要么

2008-1-19 17:14 白地将军
曹爷所知道的恶来可不是从封神演义里看来的!

2008-1-19 17:18 白地将军
据我考证  典韦很可能字牛皮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