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有一种友情叫无声祝福


2007-8-14 14:57 莫邪
有一种友情叫无声祝福

不知何时开始,有了这么一个爱好,没事时打开QQ,一个挨一个地点击着头像,看看那各式各样的个性签名,开通了QQ空间的就进去逛逛。特别是身边一些相熟的朋友,总是会定期的去查看,但每次也只是如同做贼一般,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从没给任何人留下过哪怕是只言片语。

当一个人内心困顿的时候,能救赎自己的永远只是自己,旁人一切安慰的言语都是苍白的。身为朋友,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当作什么也不知道,在背后默默地关注着他/她或喜或悲,然后在彼此碰面的时候,尽可能地好好对他/她,望向他/她的眼里多一分只有自己知道的关怀。

中午闲得无聊,顺手点击了朋友L的女朋友QQ空间链接,一路看下去,却越看越不是那么一回事。字里行间,那只是一个心智还没足够长大的小女孩,这样的一个她,真的懂得如何抚慰他的疲惫,他心中那份不为人知的隐痛吗?这几年,为了衣食柴米,彼此可以说都没少经历,各自心中的是怎样的一种苍凉也只有自己知道了。不管如何,看到他终于遇上了喜欢的女孩,终究一件值得为他高兴的事,希望是自己多虑了。

话说回来,还挺意外的,一直以为,L是非‘姐姐’型不下手的,呵呵。不过一转念,没啥好奇怪的,他从来不就是这么一位‘理论家’么,就像以前天天说什么女人啊,一夜情啊,什么什么“在这个城市,随处可以找到一个人做爱,但很难找到一个人谈恋爱”禇如此类,头头是道,貌似非‘阅人’无数者不能言也。听得多了,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是一个多么玩世不恭的人,但据偶多年的观察,那其实通通只是停留在口头,这人骨子里比现在的很多人都要来得传统。

掐指一算,一时还真有点不敢相信,彼此相识竟已几近十载。如此的久远,我甚至难以想起彼此确切认识在何时,貌似认识那年他刚上高二,我初二。至于怎么认识的,他那方面他在QQ空间也略略提过,说是因了那时自己在那么多的女孩子中很‘特别’—— 喜欢光着脚丫在校园里到处乱跑,二是因为彼此都有着一个相同的文学梦。

我对他的最初印象却从没跟他提起,记得那时很爱看书,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县城的县书馆,每次去了,都会见到一个越来越熟眼的身影,常常不是埋头坐在对面,就是旁边不远处。那时还是个很腼腆的孩子,大半个学期过去了,却连招呼也没勇气打过一个。后来某次在校道刚好遇上了,更刚好在场的有个彼此都认识的朋友,在那个名叫莫燕玲的女孩的引见下,彼此终于算是正儿八经地认识了。不聊不知道,原来彼此竟来自同一个小镇,住在同一个村子,彼此母亲是时有来往的老相熟。

再后来,他上了大学,我也按部就班地升了高中,然后这个人很自然地在我的记忆中慢慢模糊。一晃到了他大学毕业,我也辗转到了广州,在母亲的坚持下,我记下了他的手机号码,却一直没联系,心想毕竟彼此以前只是平淡之交,几年来一直没联系,现在又怎好贸贸然地找人家呢。不知不又过了一年多,为了咨询自考的事,试着打了一下他的手机,没想很快通了,更没想他很是热情,不但丝毫没有不耐烦的神色,还连声追问为什么到了广州这么久也没联系他云云,最后一再邀请有空务必过他那去玩儿。

之后的日子,彼此又慢慢有了来往,通常是我从白云区转车过去他那在天河的小家,一进门,寒喧几句,然后长时间一动不动地‘霸占’着他的电脑。到了吃饭的时间,紧跟在他身后,这里一顿,那里一餐,因口袋时常窘迫,几乎没掏过钱包。后来他回家工作,无意中看到了他QQ里的博客链接,对着电脑,脸上不知不觉一片潮湿。原来,那时他的口袋其实比自己还要来得空荡,他内心里的那些挣扎与疼痛,比起自己有过之无不及。尽管,他总是一脸的阳光。

跟在他身后久了,他的那些哥们没有一个不认识的,都是一些很好的人,大多与他结缘在学校的自行车协会,很多年的交情,毕业了有事没事亦三五成群的出去踩车,后来一次更是相约着辞了职,一同踩着车一路到了拉萨。这些,我也只有徒羡流口水的份了。唯一一次跟他们出去踩车,是到太和帽峰山。几个人骑自行车一路冲上了山顶,下到山来天已灰黑,在山脚饱餐了一顿烧鸡,连夜又踩车回了天河。

做为那次队里唯一的女孩子,每一个人对偶可算是呵护有加,踩一段路,呼叫一声,特别是他,一路坚持着跟在身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一天来回近一百三十公里的路不知不觉就这么过来了。那时候没觉得什么,现在想想,自己应该没少让他操心的吧,他却什么也不说,只是在默默地付出着,又叫今时今日终于明白过来了的自己如何不感觉温暖?

曾经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友,想要把她最铁的哥们与我凑成对,把那哥们说得天花乱坠,简直是此男只应天上有,当时很是不解,这么好的一个人你干嘛不自己留着?她说,我和他实在是太熟了,即使把我们两个人长久关在一间房里,也绝对是发生不了什么。我想,这话同样适用于和L之间吧,照常理,和他走到一起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可彼此之间却从没走进爱情,就连言语,亦无太多的波澜。

不是他不好,也不是我不好,彼此只是和很多人一样,习惯了先入为主,习惯了跟着感觉走,尽管明知道这其实也可能是不对的,就像他的言语洒脱,阳光男孩子一个,内心却是在无声的沉陷,就像我平日一味小老太婆般固执、毫无活力,殊不知,到了男友面前却也可以是一个娇嗲可爱的女子。但习惯了就是习惯了,这种习惯就好像彼此的一道保护色,谁也不愿意第一个把它脱落,或许也只有这样,对于彼此来说才是最自然的吧。

想想以前,他老说自己太不成熟,一年又一年傻傻地等一个人。我一直没点穿他,他自己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初恋破灭后一个人孤身走了那么多年。那比常人来得细腻的内心,注定了他是个不容易快乐的人。细数这几年,除了公司同事,接触较多的男性少之又少,他可算是这其中的一个了。

可是,我却是不敢说很了解他的,就像他不大了解我一样。即使,彼此其实有着很多的相像,即使,我们其实是可以彼此懂得的。无论了解与否,却也无妨当年的我那种想见他的渴望,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广州四处奔走,只有每次看到相熟的他,我的心才会是暂时稍稍放松下来。这,或许是他也不知道的吧。

自去年重回广州工作,他是越来越忙了,偶尔通电话,今天在桂林,明天在开封,这或许就是身为导游的幸与不幸吧。生活在这个压力重重的城市,我们都有着各自的背负,彼此的欢喜哀愁也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一方,越走越远总是难免,但无论是怎样的疏于联系,在我心里,他终究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朋友,一个心地善良的老乡。因为同乡,所以永远不会相忘于江湖,因为习惯了一贯的相处模式,却也永远走不近彼此。(2007/8/13)

2007-8-14 18:56 桥夫
那可要發一張合照了。:victory:

2007-8-14 18:58 clare992007
我也有一个你这样朋友

朋友很难得的,如果我多一个你这样的朋友更好了

2007-8-14 20:32 fengrui19
“彼此只是和很多人一样,习惯了先入为主,习惯了跟着感觉走,尽管明知道这其实也可能是不对的,就像他的言语洒脱,阳光男孩子一个,内心却是在无声的沉陷,就像我平日一味小老太婆般固执、毫无活力,殊不知,到了男友面前却也可以是一个娇嗲可爱的女子。但习惯了就是习惯了,这种习惯就好像彼此的一道保护色,谁也不愿意第一个把它脱落,或许也只有这样,对于彼此来说才是最自然的吧。”

年轻的时候以为爱情是最亲密的关系,却忘了亲情,有时候不知不觉两个人没有经过爱情,却有了仿若亲情一般的互相信任和依靠,虽然有点遗憾,也可能这种遗憾因为彼此将来成家而不得不渐渐生疏,所以当要好的异性朋友要结婚或是有男/女朋友的时候忍不住会觉得有点难过。
这个问题应该困扰过不少人吧,不知道有没有人处理好这种转变……

至于说道城市的压力,(不如说是生活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在城市更明显和紧迫些),两个人需要形成一种稳定且明显(对于彼此和外人)的契约来互相扶持,而没有契约的人们……想到电影《结婚证》,不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这种契约也许还是依然的依赖。

2007-8-15 10:53 太平清领道人
非友非亲,比普通朋友更好的友谊,不如直接亲人的亲切,这种异性之间的彼此心灵扶持的关系,能够持之以恒地维系下去,实在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阿。。。:loveliness:

2007-8-15 11:03 水镜门生
第四类感情,呵呵,前几年似乎火热过一阵子的讨论,其实一直都存在。

亲人般的朋友,情人般的朋友,如Eason所唱,“兄妹”般的关系,其实除了尴尬,更多还是甜蜜吧

2007-8-16 09:10 莫邪
呵呵,

为什么大家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呢,彼此之间绝无第四种情感之说,因为彼此同乡,时常有来往,心里其实却极其的疏远,又因为时常有来往,所以类似于朋友。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其实很简单,也应该也很简单,至少于我如此。

2007-8-16 09:34 水镜门生
呵呵,莫邪mm勿怪,许是我们都想太多了

2007-8-16 09:44 莫邪
汗~

没怪罪的意思,偶有那么小气么,晕倒:shy:

2007-8-16 11:15 锅碗瓢盆
厨房也有友谊,小厨具和小调料,还有可爱的食物们,都是好朋友:loveliness:

2007-8-23 15:53 水雁云台
能默默关注身边的人,必是善良之辈。你的善良感染着你的朋友,也包括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一种友情叫无声祝福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