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三国“十大”系列汇总帖


2007-2-22 22:36 冰之归宿
还有就是 大耳
偷人家的地盘

2007-6-4 21:48 liangguangzong
我发现《三国演义》里面的魏延死前是被冤枉的。他是被杨仪他们给用计害死的。这和诸葛亮没关系。

2007-6-11 22:03 追月蒼龍
关于神箭一篇,我认为应从价值来评,比如一箭可使战场改变之类的!

2007-6-17 12:54 patent
典韦救主让人印象深刻,在曹操传中我每次都回救他出来

2007-7-4 00:13 burrjiang
罗版三国十大英雄少年将

罗版三国十大英雄少年将:
1、曹洪:190年15岁第一次救曹cao,194年19岁杀何曼
----21年后的211年,42岁的徐晃称曹洪为小将军,则burrjiang认为曹洪至少可以小徐晃六七岁,约36岁左右
2、马超:192年17岁钢枪举处王方死,手到之时丧李蒙
3、文鸯:225年18岁单骑四五番退数百魏将
4、张飞:184年18岁刺五万黄巾军副将邓茂
----221年遇害交待了55岁
5、诸葛尚:263年19岁独退邓忠师纂
6、关兴:221年约20岁擒潭雄
----文章没有交代关兴年龄,以burrjiang理解,关羽200年过五关斩六将后才有机会脱离单身吧,则关兴201年左右出生的可能性很大
7、张辽:194年20岁战平夏侯惇
8、凌统:208年20岁成为东吴主力率军围剿从赤壁逃走的曹操残部
----203年父亲战死时交待了凌统15岁
9、张苞:221年约21岁擒崔禹、刺谢旌入吴军如入无人之境
----199年曹操灭徐州,刘备投袁绍、关羽降汉,张飞单飞占据小县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脱离单身,文章交待了张苞大关兴一岁,张飞的确比关羽早一年有机会脱离单身,总之,burrjiang认为张苞200年左右出生的可能性很大
10、孙策:191年十六七岁箭死陈生,196年21岁百余合大战太史慈
欢迎高手补充

2007-7-5 08:10 定点清除
超级不同意关兴张苞的年龄。关羽身在曹营就不能生孩子了吗?要知道,戏文里说关羽身在曹营12年,12年来无所事事,能不造人吗?

2007-7-5 08:15 霜染白狐头
可是关羽走单骑的时候并未说携带家眷阿

2007-7-5 08:46 liuhaogang
[quote]原帖由 [i]定点清除[/i] 于 2007-7-5 08:10 发表
超级不同意关兴张苞的年龄。关羽身在曹营就不能生孩子了吗?要知道,戏文里说关羽身在曹营12年,12年来无所事事,能不造人吗? [/quote]
张苞不敢说,但可以肯定关兴不是关羽在曹营生的....因为关羽是在五关六将后才收的关平...,以他的性格(比如说刘备收刘封那时),他应该不会在自己有子的情况下再收一个。

2007-7-5 09:32 bystander1
曹洪 190年15岁  这个错了吧 曹洪是和曹操一辈的 这么才15岁还小将军 难道 徐晃岁比曹操还大很多吗:qoo+

2007-7-5 10:53 中岛美嘉
照LZ这么推算,张飞讨黄巾的时候18岁?!而刘备出场时作者明说他已经二十八岁,那张飞足足比刘备小了十岁?!
如果张飞跟比自己大十岁的人结拜这样也可以勉强成立的话,那张飞死时,作者说他五十五岁,据此推算此时刘备当为六十五岁...
那么再看刘备永安病死时候几岁?六十三岁?死了两个弟弟,年龄就缩回去了?
演义中人物的年龄,本来就BUG多多,非要全部当真的话,只会自己陷入怪圈,走火入魔...

[[i] 本帖最后由 中岛美嘉 于 2007-7-5 10:59 编辑 [/i]]

2007-7-5 10:55 宇文铭
想想廖化死的年龄推算下参加黄巾的年龄
应该还有赵云战文丑时的年龄

2007-7-5 12:49 青面兽杨志
[quote]原帖由 [i]bystander1[/i] 于 2007-7-5 09:32 发表
曹洪 190年15岁  这个错了吧 曹洪是和曹操一辈的 这么才15岁还小将军 难道 徐晃岁比曹操还大很多吗:qoo+ [/quote]
是一辈的估计曹操大曹洪不止10岁

2007-7-5 15:11 小马828
三国十大经典传说(武力篇)

size=3][b][color=Blue]三国十大经典传说(武力篇)[/color][/b][/size]



“三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少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谚语传的纷纷扬扬,随着网络的火暴,三国FANS间的交流固然得到了更大的方便,却也更容易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为此不少爱好者在网上相互攻击,问候对方先人,影响极其恶劣,观者极为痛心。小弟从小爱好三国,97年高中毕业后,曾远游各地收集各种三国书籍(当时电脑偶还未曾见过,更不用说网络了),特此发表一点点看法,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size=4]第十:河北四庭柱[/size]

貌似见过很多人郑重其事的把这个当作演义的内容,并不停的拿出来当做论据, 演义中可从来没有这样的说法,颜良文丑在演义里面并列以武力强悍而著称;张和,高览武力和统率都很出色,只论武力的话和颜良文丑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而三国志里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统率三军的大将,应该说演义把他们丑化了.

"河北四庭柱"这个说法真正的来源是张国良老先生的三国评话和赵云传,里面将颜良,文丑,张和,高览放一起称为"河北四庭柱",其目的只有一个,衬托赵云的武力,连关羽都被张老先生做成了赵云的绿叶更何况其他闲杂人等.

[size=4]第九:金枪马超,银枪赵云 [/size]

刚认识古惑玉女MM她老人家的时候,就注意到她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笔下.三国枪王数金枪马超,银枪赵云。马超单挑的特点是把枪的勇猛度发挥到极限,有张飞之勇,赵云之巧,属于综合性武将。如与许褚、张飞交锋,双方都是拼了一阵子力气的。正因马超的血气之勇,才够“牛”跟张飞较上一天一夜的劲儿。这一点不同于赵云,赵云的特点体现在速度,交锋速战速决。评书中提到“曹彰力战十虎将”,赵云以空枪(虚招)来消耗曹彰的体力----单纯论膂力,赵云远不及曹彰。而马超,与曹彰双枪咬住,一开始就拼上力气了,后来又从马上揪到马下,从兵器较劲变成了徒手角斗。后来还是马超技巧胜出一筹,耗费了曹彰很大体能。这些实例,说明同一兵器的武将,战斗类型是不同的。
看了半天,原来也是出自张国良的手下.马超的虎头湛金枪和赵云的亮银梨花枪的说法就是这样子来的吗?

[size=4]第八: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size]

一九五八年,毛泽东主席在天津会见正定县县委书记杨才魁时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都说一吕二马三典韦,我看应该是一吕二赵三典韦才对,马超这个人不简单,文武全才,但是在三国演义里他是比不上赵子龙的” 并亲笔题下了这几个字,至今石家庄-正定的班车后窗上还有毛主席的题词。
想来主席或许是随口而言,手下却未必这么认为,中国世代传诵的“金口玉言”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自此之后人人皆知“一吕二赵”而无人再去理会什么“一吕二马”,自此“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七许八黄九姜维”响遍祖国大地,成为了讨论三国的必备论据。
1929年生于苏州的张国良先生是我国著名老一辈评话艺术家,人称“《三国》大王”。他继承并发扬了师傅黄兆麟的六十回《三国》并将其改变为360回,还单独分出了一本《赵云传》,里面赵云自创的蛇盘七探枪是枪术中最厉害的枪法,他一出世就轻松击败颜良,文丑的联手,而关羽为了杀颜良费尽了无数周折,杀文丑的时候则被文丑反过来追着满天跑。赵云破掉了枪王张绣的百鸟朝凤枪。一枪攥就抽得许楮抱鞍吐血,第三次见面赵云竟然秒杀许老虎!那比马超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了?《取成都》中又惊退枪祖宗张任。秒杀甘宁徐晃吓退曹洪和张颌以及张辽、一人战退徐、许、张颌联手~~~~~战绩简直惊天动地,三国第一战神非他莫属。,
2002年新浪三国论坛某位高人精读张国良的苏州评话三国以及繁衍出来的评话《赵云传》后,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和苏州评话《赵云传》巧妙的结合了起来,创造出了“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至今怀念那位朋友,名字虽然已经模糊,但当年那唇枪舌剑般的争斗,记忆犹新。



[size=4]第七:天下英雄数马超,马超哪有吕布高,吕布不如子龙巧[/size]

这句话我第一次是从刘逸之老先生的作品里见到的,却始终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直到后来看张国良的苏州评话赵云传以及他的评话三国,才算找到了这句话的来源。 可惜的是二十四卷苏州评话三国的后六卷包括赵云传因为张老先生患脑疾现已失传,可谓是评话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同样也是评话资源和听众欣赏的一个不可估计的损失。

[size=4]第六:常胜将军[/size]

赵云当之无愧!但是“常胜将军”究竟指的是单条还是统率呢?先假设是单条,三国演义中单条无败绩的人员一拉一大批,和赵云一个级别而无败绩的亦有关,马,典,许,黄等人,但均无此称号 可见”常胜将军”亦另有所指,并不单纯的指单条。 论统率,吕,关,马均有败绩,且败的相当惨,吕,关皆赔上了性命,马超好一些,亦被曹操打成了流浪汉。 赵云一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战争,幸运的是再大的败仗也不用他来承担责任,他不是领导者,失败了自然有人承担责任,这是做小弟的好处。人生第一次独立行动,桂阳兵不血刃取下,可谓完美。而后赵范惶恐投曹,桂阳人心尽失,只是说明赵云政治能力有所欠缺,而非军事有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带兵,箕谷之败,因火烧栈道阻挡帝君的追击而撤军被演义笔锋一转写成了完美的撤退,大大的美化了赵云的指挥才能
这些或许是赵云“常胜将军”的由来

[size=4]第五:金吕布,银马超[/size]

这个小时候在小摊卖的贴画上见过,网上亦有流传,不过究竟指的是武力还是相貌风采,恐怕依然还有争议,个人认为相貌风采居多,而武力次之。曾经在一个朋友家里见过十二生肖和三国人物的雕像做的非常好,吕布是金光灿烂,马超则银光闪闪,赵云白袍蓝甲,关羽还是一如既往的顶着一个绿帽子,哈哈。


[size=4]第四: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size]

这个不用多说,《三国志》,《三国演义》均有类似记载,唯一值得说一说的是网上亦有好事者在后面加上了一句“女中貂禅,将中赵云” 真的忍不住想笑。


[size=4]第三: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 [/size]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是1997年,高考完后在河北藁城市的一家旧书店买到一本专门讲三国人物的杂谈,86年出版,貌似封面是黄绿色的,2001年在邯郸的书店(康德对面)买到另外一本书里也有相同的说法。
马超自宋朝以后就被看做吕布的接班人,到演义问世的时候马超的地位大幅度下降,不过依旧有三回合击败张和的强劲战绩,再后来清朝毛家父子修改演义,将“关张马黄赵”调整为“关张赵马黄”三回合击败张和改成二十回合,马超继续保持下滑状态;再到后来主席发出“金口玉言”,马超则彻底的失去了最初的风光,让出了“千年老二”的位置;从“兼资文武”“信布之勇”到纯粹的弱智猛将,马超也终于完成他郁闷的退化。(兼资文武被删掉,韩信,英布之勇改成了吕布之勇,毛家父子倾心打造出了一个白痴马超)。在最新的三国群英传五,六(偶只玩1和2代)里面马超的武力则干脆与夏侯独眼和甘宁并列,在最强的10员猛将里面垫底。 真的不敢想象一个武力96,智力43的白痴莽夫会有马超的声望和地位?
至于这个谚语何时形成的,恐怕已经无法考证,有能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考证一下



[size=4]第二:五虎大将[/size]

众所周知的"五虎大将",在罗贯中的版本里排名是"关张马黄赵"遵循了三国志的顺序;到了清朝,纶,毛宗岗父子大刀阔斧的修改三国演义,将马超的位置给了赵云,就成了"关张赵马黄"无端的给读者造成了很多争论,浪费了很多口水.
另外就是一直纳闷为什么陈寿要将赵云跟关张马黄放在一起?看当时的记载,无论刘备称汉中王时的上表,还是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赵云都是远远没有资格的


[size=4]第一: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 [/size]

这个说法的雏形最早来源于宋朝,当时关张的地位尊崇为神,故不进排名;马超是吕布的接班人,吕布死后马超接替吕布的位置,也不进排名。
赵云曾在戏曲中击败过颜良、文丑、典韦,故赵云排第二。
典韦在戏曲里败过张飞,为第三。
许褚战平过典韦排第四,徐晃第五,夏侯敦第六。
到了元朝末期戏曲的发展繁荣,武力的排名得到进一步的丰满,关张马终于被大胆者拉了进来"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这个排名算是得到了当时的默认,或许是怜典韦之忠义,他的位置没有动,而把赵云在放在了关张之间,这个排名历经元,明,清三朝,到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天津的一个戏班失火,还疑因唱《走麦城》而导致关羽发怒显灵所为。1958年,经历了毛主席的钦点后,这个排名渐渐的无人问津,并开始没落,一吕二赵开始成为主流,这所有的一切毛家父子和毛主席功不可没。

[img]http://www.xycq.net/forum/attachments/month_0612/maozhuxi_gpLHAG1IoXGt.jpg[/img]

[img]http://www.xycq.net/forum/attachments/month_0707/20070707_93dad85424d7c38b650fk8tFMnex2MwX.jpg[/img]

[[i] 本帖最后由 小马828 于 2007-7-19 00:24 编辑 [/i]]

2007-7-5 15:34 冒牌
马超接替吕布的位置?没听过这个说法
宋朝也没什么戏曲,所以这个说法肯定靠不住

从比较早的杂剧里来看,张飞比吕布牛。(平话也是如此)
所以马超就算接替吕布,也没什么光荣的。

吕布上升到第一,是在演义出现后的事。
所以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银马超之类的说法,也不可能比演义早。

2007-7-5 16:19 孤狼在途
小马,这就比你上次那个同学写的有了较大进步了。:unsure:
跟帖的朋友注意,别弄成了口水帖。

请继续吧。

[[i]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5 17:07 编辑 [/i]]

2007-7-5 16:49 小马828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7-5 15:34 发表
马超接替吕布的位置?没听过这个说法
宋朝也没什么戏曲,所以这个说法肯定靠不住

从比较早的杂剧里来看,张飞比吕布牛。(平话也是如此)
所以马超就算接替吕布,也没什么光荣的。

吕布上升到第一,是在 ... [/quote]


孙坚一向是正面角色,而且超狠,宋朝时也是如此

可是不明白为什么到了元曲里,他就变成了丑角,而且极其的委琐,龌龊。

2007-7-5 16:5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小马828[/i] 于 2007-7-5 16:49 发表



孙坚一向是正面角色,而且超狠,宋朝时也是如此

可是不明白为什么到了元曲里,他就变成了丑角,而且极其的委琐,龌龊。 [/quote]

有些小说的内容就很难说了。
就像唐代名将苏定方,在说唐里不是一样成了大反派?

2007-7-5 17:06 小马828
北宋的潘美,狄青都是这样子吧

只不过孙坚有翻身的机会,而别人定型了已经

2007-7-5 17:12 孤狼在途
小马驹儿,俺的想法是你应该与以下这帖合并,基本上够推荐精华的标准了。怪道俺看着眼熟,不过这回又增添了些新内容。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88998&highlight=[/url]

2007-7-5 17:1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小马828[/i] 于 2007-7-5 15:11 发表
赵云曾在戏曲中击败过颜良、文丑、典韦,故赵云排第二。
典韦在戏曲里败过张飞,为第三。
许褚战平过典韦排第四,徐晃第五,夏侯敦第六。 [/quote]
这几句好像是辽东管宁说的吧?
不过基本也没有什么依据。
元杂剧没这个说法,近代的京剧也没这种说法。

2007-7-5 19:26 霜染白狐头
一辈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叔叔荀年纪还没侄子荀大呢

2007-7-6 19:28 索虾王
关兴张苞的年纪有点。。。。。。。。

2007-7-7 11:18 小马828
找不到更好的脸谱,以前在三联发过一个超级好的,可惜啊,找不到了,难道被和谐了?

2007-7-7 11:26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小马828[/i] 于 2007-7-5 15:11 发表
第二:五虎大将

众所周知的"五虎大将",在罗贯中的版本里排名是"关张马黄赵"遵循了三国志的顺序;到了清朝,纶,毛宗岗父子大刀阔斧的修改三国演义,将马超的位置给了赵云,就成了"关张赵马黄"无端的给读者造成了很多争论,浪费了很多口水.
另外就是一直纳闷为什么陈寿要将赵云跟关张马黄放在一起?看当时的记载,无论刘备称汉中王时的上表,还是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赵云都是远远没有资格的[/quote]

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b]诸葛亮为军师,总督军马一应事务。封关、张、马、黄、赵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
云长又曰:“封那五虎将?”诗答曰:“关、张、马、赵、黄是也。”[/b]
也不完全遵循三国志的顺序

2007-7-7 20:13 震天小霸王
貌似LZ都是以说书和戏曲为主啊,真正的以演义来说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2007-7-7 20:16 震天小霸王
演义上推算出的张飞25岁

2007-7-15 17:27 zhf52060
赵云这个白马少将  怎么没有在其中呢~~~

2007-7-16 10:45 c1j1k
曹洪太小

2007-7-18 16:36 书者
[quote]原帖由 [i]liuhaogang[/i] 于 2007-7-5 08:46 发表

张苞不敢说,但可以肯定关兴不是关羽在曹营生的....因为关羽是在五关六将后才收的关平...,以他的性格(比如说刘备收刘封那时),他应该不会在自己有子的情况下再收一个。 [/quote]
兄台言之有理,况且戏文内的东西也不能当真........
还有你的签名实在经典

2007-7-18 16:39 书者
[quote]原帖由 [i]震天小霸王[/i] 于 2007-7-7 20:16 发表
演义上推算出的张飞25岁 [/quote]
演义上这样推不对吧.演义上刘备说自己二十八,死时63,而飞死时54,就假定刘备和张飞同年死,那张飞也19了.

2007-7-18 19:54 卧秋风
演义的年龄本来就不能当真,漏洞还是很多的

2007-7-18 23:42 半边莲
诸葛的孙子貌似出道时16岁,但是挂了

2007-7-19 00:23 小马828
更正一下: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

是2002年问世的

2007-7-20 00:14 sincery
毛纶父子和我朝太祖是否有亲戚关系?太祖为前人完成一个志愿?:qDD+

三国的历史是个宝库呀,还是需要我们慢慢挖掘的

2007-7-29 10:16 251592795
曹洪太小了那个时候应该有20几岁了

2007-7-29 21:13 司徒潇潇
感觉张飞那个有的问题,我记着是25啊:qoo+

2008-3-21 16:17 绝对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武将

十 孙策
都说吴国没有很猛的武将.其实,为东吴奠基的孙策就是很猛的战士!在周瑜的协助下,以猛虎之势平定江东,听到小霸王之名就闻风丧胆!无奈死的离奇,可惜!
九 庞德
早在西凉时,就已经能和马超不分上下的将领.加入曹营后为报答曹操知遇之恩,舍命请战!虽然在被关羽水淹七军后自知不敌自刎!却是关羽单挑史上,唯一胜过他的人!
八 典韦
刚加入曹营就以出色的武艺被曹操欣赏!被曹操用做贴身护卫!宛城中贾诩之计,若无典韦的神勇及舍命相护,曹操以死于那场战役!典韦单挑史不多,鉴于于许褚相斗不分上下和舍命护主,进入前十应无争议!
七 许褚
曹操另一位超猛护卫!之所以排在典韦前面一个是活的比他长,还有个最重要的是因素是和马超来了个强者对决!虎痴的名号十分有震慑力!
六 马超
马超在西凉时已被羌族人称为"天神威将军".鼎盛时期演出了两场经典单挑!对手分别是张飞和许褚.能和这两位猛男战成平手,足见马超的枪法已经出神入化!可惜投靠刘备后就没有多少功绩了!鉴于许褚和张飞单挑时许褚受过伤,所以马超应该排在许褚前面!
五 黄忠
演义中出场就已年过六旬!但战绩却十分的突出,计夺天荡山和定军斩夏侯充分体现出老黄忠的武勇!如果每位将军都以60多岁的能力来计,黄忠上榜首也不为过!
四 赵云
演义中的完美将军,五虎中最后仙游的一位!一生斩将无数,虽然大多数是无名小将,但是在逆境中还有如此强的爆发力,还能安全脱身(两次)!仅此一人!
三 关羽
演义神化的关羽!单挑次数最多的一位!若是斩将全都是一刀,从不拖泥带水!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全是他一身辉煌的战绩!后期单挑输于庞德,留下点污点.
二 张飞
关羽很骄傲,从不怎么夸人厉害!但对他的这位义弟却暂不绝口!称张飞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其他不说,他是最不服吕布的人.自三英站吕布后,诸侯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和吕布单挑!就连猛将如云的曹营都要派出六员上将合围吕布!惟有张飞敢和吕布单条长时间能不分胜负(刘备、吕布争夺徐州中的大小战役肯定少不了),是吕布生前唯一的敌手!

2008-3-21 18:57 nesta13119
写得不错

但有错误

演义中关羽没有输给庞德,当时关羽手臂有伤

庞德越战越勇,关平才叫鸣金收兵,两个也没有分胜负

所以关羽没有输.只是收兵了

2008-3-21 19:26 青面兽杨志
不会吧 五虎排在2——6:wacko:

2008-3-21 19:30 三国专家
五虎只能排在二至六了,前面不还有一个吕布吗

2008-3-21 19:37 剑使冰璃
其实论起武艺 他们都已经登峰造极了

2008-3-21 20:09 绝对曹操
关羽和庞德单挑 关羽中了庞德一箭  已经算输了

2008-3-21 20:22 nesta13119
这个怎么说呢,那庞德还在水里被周仓一回合就活捉了

为大将者启可只会陆战不会水战

还比不上太史慈,

还有如果不是黄忠手下留情

关羽早拜拜了
那又怎么说

2008-3-21 20:31 绝对曹操
庞德有被周仓捉过吗:funk:
关羽和黄忠互有胜负!但是刚封五虎时,关羽认同其余四人 ,惟有对黄忠不服!要求比武,可见关羽对战胜黄忠的信心还是很大的。
太史慈只能和孙策打平手而已!个人更倾向于孙策,没有不认同你说太史慈猛的意思

2008-3-23 22:00 luhongyi
楼主的排名我大致认同,只是不解为何马超排在黄忠后面:qoo+

2008-3-23 22:12 火凤凰
马超归顺刘备后,似乎看不出猛了,大概是一家死得差不多,意志消沉,已无神威大将的气概矣!

2008-3-23 22:47 小马828
[quote]原帖由 [i]火凤凰[/i] 于 2008-3-23 22:12 发表
马超归顺刘备后,似乎看不出猛了,大概是一家死得差不多,意志消沉,已无神威大将的气概矣! [/quote]

张飞自从去世以后到现在快2000年了也是没有什么表现了,何故排的这么往前?:titter:

2008-3-24 08:24 绝对曹操
因为黄忠斩了夏侯渊,马超没斩过名将!(笼统的为排名解释下)

2008-3-24 08:36 绝对曹操
不管诸葛有无听从魏延的意见!蜀伐魏失败是必然的!

2008-3-24 20:38 terryzhong
甘宁?太史慈?姜维?张颌?颜良?文丑?这些人都死了??

2008-3-25 08:22 绝对曹操
如果排名到前20,楼上列举的几个都可以上位了

2008-3-25 08:33
这种无聊的排名有意思么?
小说区讨论的是小说家的文笔吧...-_-...

2008-3-25 19:09 jeff1996
吴将啊吴将呢 太史  甘宁  周泰   狂有代表性呐,,人呢?:angry::angry::angry:

2008-3-26 00:45 金大中
我个人觉得关羽应当排在张飞前面,论起长次,关羽老二,张飞老三.而且五虎里,也有关张赵马黄之说,所以个人觉得2-4位是关羽,赵云,张飞.

2008-3-28 11:22 大秦商邑
[quote]原帖由 [i]绝对曹操[/i] 于 2008-3-21 20:31 发表
庞德有被周仓捉过吗:funk:
关羽和黄忠互有胜负!但是刚封五虎时,关羽认同其余四人 ,惟有对黄忠不服!要求比武,可见关羽对战胜黄忠的信心还是很大的。
太史慈只能和孙策打平手而已!个人更倾向于孙策,没有 ... [/quote]

关羽认同马超,因为马超本就是一方霸主,且世代名家。张飞子龙他的兄弟,他肯定不说什么。

2008-3-28 11:26 大秦商邑
[quote]原帖由 [i]火凤凰[/i] 于 2008-3-23 22:12 发表
马超归顺刘备后,似乎看不出猛了,大概是一家死得差不多,意志消沉,已无神威大将的气概矣! [/quote]

楼主这个说法不太准确

主要是因为马超原本就是一方霸主,归顺后,刘就将其基本上是软禁性质的,根本不敢重用,怎么猛地起来啊

所以最后是抑郁而死:handshake:

2010-3-8 14:27 银色公路之星
《三国演义》里面最经典的十句话!

1.董卓对李儒说的:“汝之妻肯与吕布否?”个人觉得超NB的一句话,要知道李儒好象是他女婿!

2.韩馥对袁绍说的:“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结果“去不多时,探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3.弥衡与黄祖的对话:“祖问衡曰:‘君在许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祖曰:‘似我何如?’衡曰:‘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祖大怒曰:“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遂斩之。”综观演义全文,还没有哪两个人物的对话有这么搞笑!

4.曹操对王允等大臣说的:“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好有气魄!超强!

5.蒋干和曹操的对话:曹操:‘先生欲带何物去?’蒋干:‘只消一童二仆,包准叫周瑜卸甲来降。’可能脑壳遭驴踢了的,结果偷鸡不成倒蚀把米。


6.张飞大战马超:张飞:“可认得燕人张飞?”马超:“我家世代公侯,怎会认得村野匹夫!”气得卵格都没得老。

7.周瑜骂诸葛亮:“诸葛村夫,吾誓杀汝!”骂人家是土包子就是这么来的。

8.秦琪对关二爷说的:“你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得,也不掂掂自己有几两!

9.刘备对曹操说的:“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呼?”标准的落井下石!

10.吕布对刘备说的:“是儿最无信者!”人家没为你求情犯得着这样说人家么?也不看看自己是怎样的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文铭 于 2012-8-7 01:30 编辑 [/i]][/color]

2010-3-8 14:30 张洋
哈哈,的确很幽默

2010-3-8 14:30 付昭霄
就第一个比较逗乐子。剩下的...:emot11:冷笑话

2010-3-8 14:30 intermlbai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