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27 16:23
斩杀大将
曹洪乃曹操之福将,多次为曹操出生入死,其功绩的确可圈可点
2006-4-13 22:38
花醉红尘
三国演义10大冤死
转自
中华风云网
[url]http://zhonghuafengyun.aa.topzj.com/viewthread.php?tid=95967&fpage=4[/url]
三国演义10大冤死
10..若干忠臣良将
人言,武死战,文死柬...想袁本初手下河北燕赵悲凉之士,想刘备入川之时刘璋手下坠城门那位.....再想后期孙皓乱杀无辜,被埋在乱葬岗的那些......冤死者不记其数
历史也好,小说也好,每每让人唏嘘不已.........
---------咸盐少放,少装正经---------如下排名纯属拍砖
9.丁原
老头年纪不小,本来想退休下海,结果碍于情面不得不来参加政协会议....没曾想祸从口出,养子为患.....虽说老头没啥人气,但被自己义子干儿杀了向别人请晌的滋味还是难受........
8.杨修
恃才放诳的典型...当代个性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按理说是自己找死...跟着boss曹操不知道小心侍侯着......但,但情节经典,"鸡肋"流芳...故,故榜上有名
7.二庞(庞德/庞统)
庞德西良名将.智勇足备,扶旧主渭水扬威,念薄恩阳平酣斗,受知遇尽忠报国......(砍字若干,说的太感慨了) .....结果遇到个于禁..偏又赶个雨季.....被周仓浑水摸鱼拣了便宜....最后誓死不降,大骂关云长,就是一个赞.........
凤雏嘛~~~纯系被刘备害死...什么天狗不利于将啊.什么落风坡啊... 狗屁...那个是迷信.....明摆着,自己长那么丑,没什么人认识,被刘备一假猩猩....专走死路还骑个白马........可怜啊,被刘备高帽带的找不到北了..........可怜180的iq....刚从县长提到厅级,没怎么划拉呢就归西了..........
把二庞列上恐怕没什么意见吧
6.华佗
一代神医啊...近于仙人的人啊....没看koei从来都是把华大夫和左慈什么的单列的么......
就因为曹操疑心病太重.......惨,惨就一个字
书没留下来不说,对中国医学界绝对一重大损失....
为啥华陀不先给曹操来个心理治疗嘞~~~~~神医不是神算啊
5.颜良
这位仁兄死的不值啊...冤不说还连累了哥们文丑...害的文家兄弟没打关羽呢就有了心理阴影.....不仅如此,还害的自己主子元气大伤.....(还成就了关2的狗屁神话)
所以说.....颜良死-------->文丑死--------->官渡之战--------->袁绍被灭---------->北方归曹--------->三分天下.........影响巨大,故排名靠前
啊,你问为啥颜良死 的冤~~~以为关羽要降嘛.....(详见小说)
4.吕布
这个人人皆知....而且温侯人气高,不能跌出前5滴~~~~ R x W
3.伏皇后
因老爸要杀曹操~~被老曹下令用白绸勒死~~~~可怜国色天香(皇后差也不会太差吧)香消玉陨,献帝不是还做了首抒情诗不是.......*
估计是罗贯中小说里比较单情的戏分了.....
因为人家是女性,而且成分高(皇后啊), 所以列进3甲
2.土安+奚尼+数百藤甲兵
你玩koei的时候有没觉得用藤甲兵爽啊.....你爽,人家小说里惨死啊....为了帮助邻居...大家乡里乡亲的,有难同帮嘛......我们土安,奚尼二为队长义无返顾的带着乡亲们穿上藤甲走出家园.....抗蜀为蛮,保家为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三条江............
被诸葛那个火一烧啊...........这个没人道啊...........
简直和二战纳粹残杀尤太人有一拼.................
再说人家藤甲好几年才做出来一件,纯手工啊............
列到第二也不为过
1.粮官一名
记得曹操打袁术.........没粮了,找来粮官....假惺惺说"借件东西"....妈的,脑袋借了还能还么..........2U
靠....郁闷粮官死了还没留个名字下来.....看今天sanX里650个武将有名有姓有鼻有眼的....我一粮官魂归和处啊........
这次第,怎一个冤字了得.....
2006-4-14 09:14
ironsov
刘馥呢?怎么没有?
2006-4-14 10:51
dddzz
加一个,刘安之妻:(
2006-4-14 12:31
叶寻芳
[quote]原帖由 [i]轩辕花麒麟[/i] 于 2006-4-13 22:38 发表
转自
中华风云网
[url]http://zhonghuafengyun.aa.topzj.com/viewthread.php?tid=95967&fpage=4[/url]
三国演义10大冤死
凤雏嘛~~~纯系被刘备害死...什么天狗不利于将啊.什么落风坡啊... 狗屁...那个是迷信.....明摆着,自己长那么丑,没什么人认识,被刘备一假猩猩....专走死路还骑个白马........可怜啊,被刘备高帽带的找不到北了..........可怜180的iq....刚从县长提到厅级,没怎么划拉呢就归西了..........
把二庞列上恐怕没什么意见吧
[/quote]
凤雏自己找死也算在刘备身上:q??+极度鄙视本文作者
2006-4-14 16:03
孤狼在途
俺也转一个应和满足一下小花的兴致:
三国十大冤*假*错案
版权所有:flying_ax 提交时间:2004-04-21 11:40:55
吕伯奢
却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连夜逃命,来到成皋地方。见到父亲故交吕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匆匆上驴而去去买酒。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可怜的吕老头,本来好心好意招待阿瞒,却被阿瞒将全家咔嚓了个干净。还有比这个倒霉的么?
半夜侍卫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可怜的家伙,死了还以为是被曹操误杀的。只有杨修知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许都百官
。许都耿纪、韦晃造反,被曹操平息之后,曹操震怒:于教场立红旗于左、白旗于右,下令曰:“耿纪、韦晃等造反,放火焚许都,汝等亦有出救火者,亦有闭门不出者。如曾救火者,可立于红旗下;如不曾救火者,可立于白旗下。”众官自思救火者必无罪,于是多奔红旗之下。三停内只有一停立于白旗下。操教尽拿立于红旗下者。众官各言无罪。操曰:“汝当时之心,非是救火,实欲助贼耳。”尽命牵出漳河边斩之,死者三百余员。
感觉上曹操说救火是帮贼倒还勉勉强强说得过去,只是百官惊慌之下哪里能猜到阿瞒的意思?一大半人都死得不明不白。可怜可怜。。
田丰
袁绍要攻打曹操,田丰从狱中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逢纪谮曰:“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绍因怒,欲斩田丰。袁绍被曹操大败之后,却说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丰曰:“与别驾贺喜!”丰曰:“何喜可贺?”狱吏曰:“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丰笑曰:“吾今死矣!”狱吏问曰:“人皆为君喜,君何言死也?”丰曰:“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狱吏未信。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狱吏方惊。丰曰:“吾固知必死也。”狱吏皆流泪。丰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乃自刎于狱中。
田丰智力才识均是一流,居然死在自己人手里。真是。。。
刘馥
曹操率军南下,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忽座间一人进曰:“大军相当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操视之,乃扬州刺史,沛国相人,姓刘,名馥,字元颖。馥起自合淝,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绩。当下操横槊问曰:“吾言有何不吉?”馥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
一句败曹操兴致的话就引来杀身之祸,伴君如伴虎啊。
粮官王垕。
却说曹兵十七万攻击袁术,,粮食将尽,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人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解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没什么说的了。流传千古了。呵呵,
蔡瑁张允
话说蔡瑁张允投降曹操之后尽力操练水军,周瑜大惊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群英会蒋干中计回到江北后,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
又两个脑袋掉了都不知道为什么的可怜虫。
华佗
操头风发作,即差人星夜请华佗入内,令诊脉视疾。佗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佗曰:“大王曾闻关公中毒箭,伤其右臂,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呼左右拿下狱中,拷问其情。贾诩谏曰:“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操叱曰:“此人欲乘机害我,正与吉平无异!”急令追拷,旬日之后,华佗竟死于狱中。
可怜华佗一身医术,居然冤×死在监狱里。
邓艾
邓艾灭蜀国之后,便欲趁势直下江南,谁知却被司马昭猜忌,又被钟会诬告。于是瓘引数十人突入大呼曰:“奉诏收邓艾父子!”艾大惊,滚下床来。瓘叱武士缚于车上。其子邓忠出问,亦被捉下,缚于车上。邓艾部下之人,见钟会、姜维已死,遂连夜去追劫邓艾。早有人报知卫瓘。瓘曰:“是我捉艾;今若留他,我无葬身之地矣。”护军田续曰:“昔邓艾取江油之时,欲杀续,得众官告免。今日当报此恨!”瓘大喜,遂遣田续引五百兵赶至绵竹,正遇邓艾父子放出槛车,欲还成都。艾只道是本部兵到,不作准备;欲待问时,被田续一刀斩之。
邓艾的能力和才华都是一流的,对国家忠心耿耿,不但仗打的好,政绩也不错。谁知道居然和儿子一起莫名其妙的掉了脑袋,死后N年才给平反。看来虽然邓艾的能力一流,钩心斗角的水平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魏延
关于魏延有人恐怕要怀疑了,魏延不就是那个脑后长反骨的,诸葛亮死后造反的家伙吗??呜呼,魏延在史实中仅仅是和众人关系处理得不好,在诸葛死后又不服杨仪而已。本意并不是想造反的啊。谁知道和杨仪争权失败被杀后,后人居然演绎出来什么脑后反骨啦,谁敢杀我啦。。。俨然成立叛逆者的代表。冤不冤哪?
2006-4-17 14:33
冰之归宿
老狼的比楼主的在理 先顶老狼次顶楼主 :lol:
2006-4-17 17:47
夏侯雅伯
漳河边上站错队的死得最冤
[[i] 本帖最后由 夏侯雅伯 于 2006-4-17 17:50 编辑 [/i]]
2006-4-17 18:35
Yuneunhea
1.粮官一名
记得曹操打袁术.........没粮了,找来粮官....假惺惺说"借件东西"....妈的,脑袋借了还能还么..........2U
靠....郁闷粮官死了还没留个名字下来.....看今天sanX里650个武将有名有姓有鼻有眼的....我一粮官魂归和处啊........
这次第,怎一个冤字了得.....
胡说八道~~王垕~~~白纸黑字写着呢~~
2006-4-17 19:33
acceehi
[quote]原帖由 [i]Yuneunhea[/i] 于 2006-4-17 18:35 发表
1.粮官一名
记得曹操打袁术.........没粮了,找来粮官....假惺惺说"借件东西"....妈的,脑袋借了还能还么..........2U
靠....郁闷粮官死了还没留个名字下来.....看今天sanX里650个武将有名有姓有鼻有眼 ... [/quote]
说得有理,确实叫王垕,有名字
挨打挨得冤的是督邮,这家伙出来就是为了让张翼德打一顿的
2006-4-17 23:10
aini2114
[quote]原帖由 [i]轩辕花麒麟[/i] 于 2006-4-13 22:38 发表
转自
中华风云网
[url]http://zhonghuafengyun.aa.topzj.com/viewthread.php?tid=95967&fpage=4[/url]
三国演义10大冤死
这位仁兄死的不值啊...冤不说还连累了哥们文丑...害的文家兄弟没打关羽呢就有了心理阴影.....不仅如此,还害的自己主子元气大伤.....(还成就了关2的狗屁神话)
所以说.....颜良死-------->文丑死--------->官渡之战--------->袁绍被灭---------->北方归曹--------->三分天下.........影响巨大,故排名靠前
啊,你问为啥颜良死 的冤~~~以为关羽要降嘛.....(详见小说)[/quote]
心里阴影?老兄你心里没阴影吧~那可是文丑自己要出阵的~就算他有阴影也只能说他心理素质不好~一个大将心里素质都不好还是什么大将~严良死的冤?一个大将心不在焉,竟然还想开口问?他杀宋宪的时候怎么不问?杀魏续的时候怎么不打话?以为关羽要降?他怎么不以为曹军全都自杀身亡?详见小说?那个小说?再说杀颜良的时候关羽根本不知道备在袁绍那里,何来降说?那些自以为是,心里素质弱的人根本不能算大将~严重鄙视楼主:q(+:q(+:q(+:q(+:huh::huh::huh::huh:
2006-4-18 00:19
lijianhuang
我真奇怪你们这般人,楼主写得多好,顶,发贴如果都这么死板,引用经典,干脆大家回去写书算了!
欣赏楼主的幽默,呵呵:!*
2006-4-18 00:32
lijianhuang
搞错了,初入江湖,没搞明白,楼主眼光不错,还是要顶的。
小曹冤死这么多人, JJ还这么深情地SING,估计又有政治目的,象小曹那样统一?
刚看完施琅大将军那个帖子,比较敏感:()
2006-4-19 10:51
武安国
不少都不冤啊
2006-4-19 18:30
liyuetian
华佗不冤枉啊。。。 (华佗)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苟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三国志·华佗传》)
欺骗病人到BOSS身上了,还想不死么?
2006-4-19 22:08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liyuetian[/i] 于 2006-4-19 18:30 发表
(华佗)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color=Red]犹不上道[/color]。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苟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三国志·华佗传》) [/quote]
原来“不上道”典出于此<_<
2006-4-19 23:29
chang8787
蔡瑁、张允虽说有些冤,不过那两个垃圾死就死吧……反正对他俩没什么感觉,死了最好!!!
2006-4-23 15:17
冰冰郡主
谁说不是啊,。好歹也是条性命啊。何况人家还是个粮草官呢!
2006-4-23 17:25
无与伦比
吕伯奢死的最冤
2006-4-24 07:44
冰冰郡主
冤与不冤,得看从什么角度来看了.
2006-4-26 13:22
zmgo
董贵妃的冤死程度和伏皇后有得一拼。
2006-4-27 18:49
阿风语
说到冤死,立刻就想到了王垕,还有比他更冤的吗?
吕伯奢临死也不知为何而死,王垕明知却没有办法,无处申冤,苦啊!
2006-5-9 17:26
我要上网
三国“十大”系列汇总帖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遗言
1.董卓 (最可爱的遗言)
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曰:“吾儿奉先何在?”
怎奈此言刚出,就被“他儿奉先”一刀宰了,很具有讽刺意味!如何不可爱呢?~
2.吕布 (最可憎的遗言)
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 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
之后,吕布又唧唧歪歪的叫刘备帮他求情,实在太没有骨气,为人所不齿!
3.审配 (最可悲的遗言)
审配临受刑,叱行刑者曰:“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
典型的愚忠,但毕竟十分气概,难怪人说:河北多义士!何其可悲!
4.太史慈 (最可叹的遗言)
太史慈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遗言,道出了作为武将的生平志愿,功未成而身先死,确实不甘,可叹!
5.周瑜 (最经典的遗言)
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最经典的遗言!道尽了周瑜的心事,慨叹天道人世,何其悲哀,何其苍凉!!!
6.关羽 (最傲气的遗言)
关公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一生高傲,视死如归,不必多评!
7.马谡 (最动情的遗言)
谡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言讫大哭
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惜晚亦!
有诗云: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8.孔明 (最无奈和最感人的遗言)
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何不感人? 最后几句,也恰暗示了蜀国无人,不久将亡!可怜孔明为何定要每事躬亲,却不注重培养接班人?
9.魏延 <最可怜的遗言>
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
三国中最有气概的一句,但随之而来的结局恰好是对此句的最大反讽!却也委实可怜!
有诗云: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10.姜维 <最悲凉的遗言>
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
有点像楚霸王,一语道尽了无限的无奈与悲凉!令读者不免扼腕
[[i]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0-9 20:21 编辑 [/i]]
2006-5-9 17:38
zmgo
顶!楼主妙文。
董卓的遗言确实是最精彩的。:()
补一个:刘备叫诸葛亮自为成都之主的遗言在当时也是惊世骇俗。
2006-5-9 18:05
托塔李天王
这个, 好像哪里看过了, 而且是三国演义的, 该转去古典小说吧....
[u]分割线 [/u]
借楼[ 轉載 ] 三國演義十大遺言
一、最搞笑的遺言:“吾兒奉先何在?” 喊出這句話的,便是惡貫滿盈的董卓。當時,董卓把持朝政,橫行朝野,窮兇極惡,濫殺無辜,人神共憤,紛紛欲除之以為快。司徒王允設計,派人對董卓假說漢獻帝要禪位與他。董卓聽後大喜過望,高興得昏了頭,立馬從老巢塢出發,樂顛顛的到京城登基。進宮後,董卓發現進了王允布下的伏擊圈,頓時感覺大事不妙,馬上向他的幹兒子兼衛隊長呂布喊出了那句話:“吾兒奉先何在?”他沒料到的是,呂布早已被王允事先利用美女貂蟬離間並成功策反,而且已經成為伏擊他的一支重要力量。沒喊來幫手,倒叫來了殺手。當董卓喊出這句話後,呂布大喝一聲“有詔討賊”,然後揮動自己的成名兵器方天畫戟刺進了他的咽喉。估計董卓在彌留之際,一定會用一只手摀著正在汩汩冒血的脖子,另一只手指著呂布,用眼神死死盯著他,似乎在質問“怎麼會是你!”
可笑董卓不舍得一個女人卻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臨終還留下了這麼一句搞笑的遺言。
二、最愚蠢的遺言:“誰敢殺我?” 魏延必反,這是諸葛亮生前就一直斷言的,果然,諸葛亮剛死,魏延就開始扯桿子造反了。魏延的武功極高,一般人不容易戰勝,所以,對付魏延,只能智取,不能強攻。這一點,諸葛亮在臨死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當魏延與諸葛亮的繼任者姜維在陣前對峙時,楊儀根據諸葛亮的遺計激魏延是不是敢大喊三聲“誰敢殺我”。此時的魏延有些輕敵,沒有覺察出來對方這樣做的用意,於是,在馬上大聲喊“誰敢殺我”。他的喊聲未落,但見背後刀光一閃,魏延被斬殺于馬下。揮刀的人,赫然就是跟隨魏延一起造反的馬岱。原來,馬岱假意跟隨魏延造反,實際上是諸葛亮授意埋伏在他身邊伺機動手的殺手而已。魏延大聲喊出來的這句“誰敢殺我”,不僅是向馬岱發出的動手的信號,而且也成了一代名將魏延最終的愚蠢的遺言了。
三、最明白的遺言:“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 這個道號叫做鳳雛的人,就是劉備的副軍師龐統,與諸葛亮齊名,故江湖上有“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得天下”的說法。
龐統作為一個大智慧的人,自然和諸葛亮一樣,不但會指揮打仗、出謀劃策,而且還能掐會算,精通天文、地理、星象、八卦。赤壁之戰,就是龐統獻上了連環計,為日後的火攻打下了基礎。投奔劉備後,協助劉備一路西進,打下了大片的地盤。
就是這樣的一個智者,在對待自己的問題上卻出現了不應有的誤判。最先有不詳預感的是諸葛亮,他推算出可能會出現對高層人物不利的征兆,並且專門派人入川送來書信進行提示。但龐統誤解了,認為諸葛亮嫉妒他立功,於是,便對他的警示置之不理,建議劉備火速進兵。
第二次的警示來自於劉備的一個夢。他夢到了有人打擊他的右臂,醒來之後還感覺到痛,認為是不吉利的征兆。當他對龐統說了後,龐統不以為然,認為打仗有死有傷是自然而然的事,依然沒有在意,堅持繼續進兵。
第三次警示是來自於龐統的坐騎。那匹跟隨他多時的老馬忽然失了前蹄,將龐統摔了下來。龐統依舊沒有意識到危險,只是和劉備更換了馬匹,然後上路了。
龐統率領部隊沿著小路前進,慢慢走進了敵人的伏擊圈。當聽說是來到了“落鳳坡”時,龐統驚呼:“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只是,他的話音剛落,便招來了數萬飛箭。因為龐統騎了劉備的白馬,目標明顯,顯然就是攻擊的重點,很快就被亂箭射死了。犧牲時年僅36歲,正是大好年華,令人嘆息。龐統的死,不僅折損了兵馬,也延緩了劉備攻取西川的進程。
四、最有智慧的遺言:郭嘉遺計 曹操最器重的兩個手下,武將當屬典韋,因為典韋不僅武功極高,而且對曹操非常衷心,被曹操任命為自己的衛隊長。最後,典韋為保護曹操英勇犧牲,這讓曹操十分傷心,曾經大哭不止。
曹操最器重的謀士,非郭嘉莫屬。郭嘉是一個不可多得也是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的軍事謀略天才,作為最年輕、最詭異的謀士,在跟隨曹操擔任軍師的十一年間,不僅幫他制定了長遠的、宏大的戰略謀劃,在具體的戰術方面也設計得十分精準到位,並最終消滅了呂布、袁紹等地方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地區,令曹操接近了自己事業的頂峰。郭嘉籍此也贏得了“鬼才”、“世之奇才”等廣泛的讚譽。很可惜的是,郭嘉年僅38歲就不幸病故,英年早逝。郭嘉在即將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病危期間,也不忘記為曹操出謀劃策。他在留給曹操的遺書中,設定了處理袁紹殘部的計策,幫助曹操一舉平定了遼東。曹操對郭嘉的去世十分悲痛,曾經哭著對百官們說到:“ 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託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在後來曹操赤壁之戰大敗而回時,曾慨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看得出,曹操對郭嘉的依賴程度是相當高的。
所以,郭嘉留給曹操的遺書,可以稱得上是最有智慧的遺言。
五、最失望的遺言:徐母罵子。這裡說的徐母,指的是徐庶的母親。
徐庶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之一,曾經化名單福在劉備手下效力,出任軍師一職。不久之後,徐庶小試牛刀,出謀劃策幫助劉備打敗了來犯的曹軍,並奪取了樊城。劉備的這一“不尋常”表現讓曹操大為震驚,最後,他手下的謀士程昱識破了徐庶的身份。為了逼迫徐庶來投降,程昱將徐庶的母親擄去,並利用徐庶至孝的特點用假書信將他騙降。徐母看到兒子受騙上當,非常憤怒,也大失所望,拍案罵曰:“辱子飄蕩江湖數年,吾以為汝學業有進,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讀書,須知忠孝不能兩全。豈不識曹操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布於四海,況又漢室之冑,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憑一紙偽書,更不詳察,遂棄明投暗,自取惡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與汝相見!汝玷辱祖宗,空生於天地間耳!”罵完後,徐母便懸梁自盡了。徐母死後,悲痛欲絕、心灰意冷的徐庶雖仍留在了曹操手下,但他忠於辭別劉備時立下的“終身不設一謀”的誓言,致死不肯為曹操出力。
徐庶的曇花一現,使得他成為了最可惜的謀士。他母親的含辱自盡,也使他的人生具有了悲劇性色彩。徐庶最大的亮點,是在離開劉備時,為他舉薦了諸葛亮。後來,劉備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下了山,為日後成就大業奠定了基礎。
六、最可敬的遺言:“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 長阪坡一役,曹操攻打劉備,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劉備一方大敗,不僅差點全軍覆沒,就連自己的老婆孩子也被衝散了。孤單英雄趙子龍不懼艱險,不怕犧牲,在曹操大軍的包圍圈中左衝又突,不停廝殺,終於找到了劉備的妻子糜夫人以及她的兒子阿斗。當時的情況十分危險,糜夫人又受了傷。趙雲請求糜夫人帶著孩子上馬,自己在後面保護。糜夫人清楚,如果三個人一起突圍,肯定成功不了,於是,她把孩子阿斗託付給趙雲,說 “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並希望他能帶著孩子殺出重圍,交給他的父親劉備。為了讓趙雲少一份累贅,糜夫人在交待完後事之後毅然投井自殺了。
糜夫人無疑是一個烈女,在最危急的關頭,毅然決然地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把死亡留給了自己,這是一位母親的偉大胸懷,是值得人們尊敬的。
七、最不甘心的遺言:“既生瑜,何生亮!” 這句著名的遺言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東吳的大都督周瑜週公謹說的。
周瑜無疑是一位鬥士。
在內部,他要和以張昭為首的投降派作鬥爭,力爭堅定孫權抗擊外來侵略的決心。好在,這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在自己的得力助手魯肅的協助下,這個問題很快便擺平了,東吳統一了思想認識,上下一心,形成了共同抗擊入侵之敵的堅強合力。
在外部,周瑜的敵人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正面的敵人曹操;另一個是潛在的敵人諸葛亮。對付曹操,周瑜運用自己的軍事智慧和才能,在赤壁之戰一舉將之擊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對付諸葛亮,心胸狹隘的周瑜鬥志鬥法,使盡了渾身解數,最終還是落敗了。失敗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死。周瑜就是這樣死的,但死得很不甘心,連喊了數聲“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的死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自此,孫劉聯合的蜜月期到來了。
八、最不平衡的遺言:“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這句遺言,是呂布臨死時大罵劉備的。
劉備與呂布之間恩恩怨怨較多。最初,呂布在董卓麾下時,劉備與自己的兩個把兄弟關羽、張飛曾經和他在虎牢關前有過一場惡戰,結下了梁子。後來,呂布被曹操擊潰,已經擁有了徐州之地的劉備不計前嫌,收留了他。不料,劉備此舉是引狼入室,呂布趁他不備,鳩佔鵲巢,佔了徐州,將劉備趕到了小沛。不久後,袁術大舉進攻劉備。劉備無力抵抗,只好硬著頭皮向呂布求救。呂布耍滑頭,採用了轅門射戟的辦法,讓兩家罷兵,送了劉備一個人情。再後來,劉備與呂布之間的關系再度惡化,劉備被打敗,不得不投靠曹操。曹操打敗呂布並將之生擒後,鑑於呂布驍勇善戰就有心將他留用。當征求劉備意見時,正對呂布恨得咬牙切齒的劉備馬上落井下石,列舉了呂布曾經背叛過的丁原、董卓為例,勸說曹操將他殺掉了。
呂布臨死罵劉備不仗義、不念舊情,實際上是他自己背信棄義在前,所以,劉備不替他說情反而添壞話,終結了他求生的希望,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罷了,心理不平衡也是活該。
九、最狡詐的遺言:“設立疑塚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曹操的真實寫照和客觀評價。曹操是個頗有爭議的人,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在內政、外交、文化建設等方面有諸多成就,運用自己的才能統一了北方地區,並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恢復了生產和社會秩序。然而,曹操的性格中又有陰暗的一面,他既心狠手辣又生性多疑,既坦直率性又陰險狡詐,既張揚不羈又會作秀,既能唯才是舉又有不容人的地方。曹操是個聰明人,對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一生的所作所為很清楚,知道生前得罪了一大批人,怕死後遭到報復,所以,才會想出狡兔三窟的主意,設立七十二處墳塚,以假亂真,讓人找不到他的真正的葬身之處,以免被人掘墓辱屍。
曹操固然聰明,將自己的後事料理的很好,只是對自己的後人沒有一個很好的設計規劃。曹操死後沒有多少年,他們家族的江山便被司馬家族如法砲制地奪了去,曹家幾代人的辛苦成果歸入他人囊中。
十、最虛偽的遺言:劉備白帝城託孤劉備打了一輩子仗,卻從沒有帶過大部隊,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獨立指揮大兵團作戰,也是他的最後一戰,是舉全國之力討伐東吳,為自己的兩個結義兄弟報仇,結果仇沒報成,還全軍覆沒。劉備雖僥幸逃脫,回來後急火攻心,病入膏肓,眼看著就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劉備躺在病床上,為了自己家族的江山社稷,以留遺言的方式開始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次表演。此時,他最不放心也是唯一的可以依賴的人,就是諸葛亮。為了穩住他,劉備首先給諸葛亮來了個下馬威,就是拿馬謖說事,意思是告訴諸葛亮:不要看我很窩囊,其實心裡亮堂堂;然後,劉備風格一轉,用了一招“欲擒故縱”。他拉著諸葛亮的手哭著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番話,的確把諸葛亮嚇一跳,頭上的汗都下來了。他趕忙表態,說絕對不會篡位謀反,一心輔佐幼主。這個時候,劉備看到把諸葛亮壓制住了,馬上乘勝追擊,讓自己的兒子給諸葛亮磕頭,算是認作了幹爹。打出去再拉回來,劉備臨終時對諸葛亮的暗鬥取得了完勝。然後,劉備又交待了一些具體事情,便放心的死去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文铭 于 2012-11-24 14:39 编辑 [/i]][/color]
2006-5-10 02:13
patriot0712
虽然不大贴边,我想起《水浒》里晁盖的遗言了。晁盖说对松江说:“莫怪我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为梁山之主。”摆明了要林冲接位。结果宋江吴用骗来了卢俊义这个新来乍到的土财主,让他当老大大伙当然不服。最后宋江凭借高明的政治手腕心满意足地坐了第一把交椅。托塔天王死不瞑目啊!
2006-5-10 10:42
KVKV
3.审配 (最可悲的遗言)
审配临受刑,叱行刑者曰:“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
典型的愚忠,但毕竟十分气概,难怪人说:河北多义士!何其可悲!
为什么说他是愚忠? - -
2006-5-20 17:08
22Shadow
魏延也冤啊,就因后脑袋小时侯没睡平就被诸葛村夫看死了
最后还是没除掉杨仪那个小人
2006-9-28 20:43
胖子走路比较慢
三国演义中十三大惊险个人秀
敝人专业潜水员,比较喜欢三国,泡轩辕一年,长了不少见识。近日无聊看了一些好莱坞影片,恰逢重读一遍三国演义,写一篇闲文,博大家一笑。
历史小说,不如武侠小说那般天马行空,越出名的人物越有局限性,他们生辰死忌已定,即便诸葛近妖,难免星落五丈原。但罗灌水并非一般文学家,他有思想也有幻想,非常注重个人细节的描写,不惜捏造和妖魔化,因此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实非其他历史战争小说可比肩。
在演义中不乏个人秀,敝人自选其中最惊险的13幅,妄自排名,与大家闲谈。这些场景充满了罗灌水的武侠情结,且非常精彩,任其一段,都可拍成好莱坞式的惊险片,看三国,无不为其所吸引。
比较可惜的是威震逍遥津一段,对张辽的描写甚少,只是寥寥江东孩童不敢啼一句;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却是乱战之中;周泰救孙权于水火,但文笔太乏,故不入选。
敝人非马甲,此地也无银,望各位仁兄勿猜。
13.曹仁战南郡 凶险指数:6,勇气指数:6,文学指数:5。
原文
[i] 仁从之,令牛金引五百军出战。丁奉纵马来迎。约战四五合,奉诈败,牛金引军追赶入阵。奉指挥众军一裹围牛金于阵中。金左右冲突,不能得出。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在垓心,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正遇蒋钦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i]
在轩辕的诸多武评中,曹仁很少提及,确实此公战绩太少,不过能败蒋钦徐盛,平甘宁,武艺应当不差。作为一方主帅,自然不可轻易动武,张合在瓦口恃勇斗张飞,结果兵败关破。而《傅子》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凭此一句,罗灌水还是为曹仁安排了一场不错的秀场。
12.张合冲蜀寨 凶险指数:6,勇气指数:7,文学指数:5。
原文
[i] 言讫,纵马挺枪,杀上山来。山上矢石如雨,合不能上山,乃拍马舞枪,冲出重围,无人敢当。蜀兵困戴陵在垓心。合杀出旧路,不见戴陵,即奋勇翻身又杀入重围,救出戴陵而回。孔明在山上,见合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谓左右曰:“尝闻张翼德大战张合,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为蜀中之害。吾当除之。”遂收军还营。[/i]
诸葛亮与刘备虽说推心置腹,但两人看人的水平并不同,诸葛亮看好马谡,刘备则断定马谡言过其实;定军山一役,诸葛亮对黄忠说:“然夏侯渊非张合之比也。渊深通韬略,善晓兵机。”刘备则对黄忠说:“夏侯渊虽是总帅,乃一勇夫耳,安及张合?若斩得张合,胜斩夏侯渊十倍也。”虽说场合不同,两者皆有有激励黄忠的因素,但总觉得刘备识人之术高过诸葛。对于张合的了解,诸葛亮
直到此战才透彻,而张合勇武的表现,却也导致了自己的杀身之祸。
11.庞德战渭南 凶险指数:7;勇气指数:7;文学指数:6。
原文
[i]
于是韩遂与庞德将兵五万,直抵渭南。操令众将于甬道两旁诱之。庞德先引铁骑千余,冲突而来。喊声起处,人马俱落于陷马坑内。庞德踊身一跳。跃出土坑,立于平地,立杀数人,步行砍出重围。韩遂已被困在垓心,庞德步行救之。正遇着曹仁部将曹永,被庞德一刀砍于马下,夺其马,杀开一条血路,救出韩遂,投东南而走。背后曹兵赶来,马超引军接应,杀败曹兵,复救出大半军马。战至日暮方回。[/i]
跳坑、斩将、夺马、救主,虽然笔墨不多,但是突出了庞德的武勇和忠心,其实马超与曹操之战,马超占尽风头,而庞德出彩的一幕也就是于此,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曹操对庞德的认识应该加深了很多,才有之后汉中的车轮战庞德。
其实以上曹军三将的表现,罗灌水都写的不是很出彩,这与他的思想有关。不过敝人是个拥曹派,对这三段的描写印象很深,故虽在十名之外,还是罗列。
10.甘宁劫魏营 凶险指数:6,勇气指数:8,文学指数:8。
原文
[i] 甘宁将酒肉与百人共饮食尽,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甘宁下马拜伏。权扶起,携宁手曰:“将军此去,足使老贼惊骇。非孤相舍,正欲观卿胆耳!”即赐绢千匹,利刀百口。宁拜受讫,遂分赏百人。权语诸将曰:“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i]
在扬刘抑曹的大环境下,孙吴只是罗灌水的配角,但是逍遥津之战后,却安排了甘宁这段好戏。在明末清初时,拥刘派绝对压倒拥曹派,想张辽威震逍遥津后,很多读者皆为曹操得势而不平,然百骑劫魏营,尤其是孙权这句“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则让读者出了一口恶气,把双方的局势再度扯平。
另外敝人非常喜欢这个“劫”字,从分酒、插羽、“逢着便杀”这些细节,突出了江贼出身的甘宁的匪气和豪气,也是敝人认为三国演义中最有武侠情结的一段,令人读后荡气回肠。可能罗灌水从这一段中重拾了水浒传中的感觉。
9.文鸯退魏兵 凶险指数:8,勇气指数:8,文学指数:7。
原文
[i] 且说文鸯年方十八岁,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遥望魏寨而进。……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鸯回顾从者曰:“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鸯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i]
与甘宁相比,文鸯遇到的危险要大的多,首先他年仅18,甘宁劫魏营时早已30开外,临阵经验自然不同。即便甘宁劫的是老谋深算的曹操,文鸯劫的是司马师,但文鸯无疑更危险。
凭此一战,文鸯在演义武评中的地位骤深,虽然主流认为他处于一流之列,但仅有与邓艾的一战,让他的上升空间更大,或许哪天入超一流也没准,而且还得到了小赵云的称号。不过风光是风光了,也留下了后遗症,张合因为表现自己的武勇,招了诸葛亮的木门道,而文鸯因为这一战,惹了晋武帝,下场悲凉。不过此非演义之事,只觉得有时候不可滥显武勇,枪打出头鸟。
8.许褚护曹操 凶险指数:8,勇气指数:8,文学指数:7。
原文
[i] 操犹坐而不动,按剑指约休闹。只听得人喊马嘶,蜂拥而来,船上一将跃身上岸,呼曰:“贼至矣!请丞相下船!”操视之,乃许褚也。操口内犹言:“贼至何妨?”回头视之,马超已离不得百余步,许褚拖操下船时,船已离岸一丈有余,褚负操一跃上船。随行将士尽皆下水,扳住船边,争欲上船逃命。船小将翻,褚掣刀乱砍,傍船手尽折,倒于水中。急将船望下水棹去。许褚立于梢上。忙用木篙撑之。操伏在许褚脚边。马超赶到河岸,见船已流在半河,遂拈弓搭箭,喝令骁将绕河射之。矢如雨急。褚恐伤曹操,以左手举马鞍遮之。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船中数十人皆被射倒。其船反撑不定,于急水中旋转。许褚独奋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许褚身被重铠,箭皆嵌在甲上。[/i]
许褚接任保镖长后,曹操共遇三险:赤壁、渭水和汉中。而许褚表现最好的就是在渭水,记得袁阔成评话中把许褚跳船比作一个大石磨压了下来,实在非常形象。
许褚用马鞍挡箭也是非常机警,毕竟马鞍不大,挡不住自己,但挡身长仅七尺的曹操应该无虞,而且当时没有比马鞍更好的道具,要说还有的话,那就是士兵。但是许褚也是忠义之人,不会做如此之事,更何况自己受几箭也无妨,裸战马超时也曾成为箭靶,而这一次身被重铠。这一幕足以证明了许褚作为保镖的各项素质--机警、忠心、勇敢。
7.单刀赴会 凶险指数:6,勇气指数:8,文学指数:9。
原文
[i]
辰时后,见江面上一只船来,梢公水手只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摇,显出一个大“关”字来。船渐近岸,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跨腰刀一口。鲁肃惊疑,接入庭内。叙礼毕,入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
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i]
虽说是鸿门宴,但窃以为这一幕危险系数不大。一方面埋伏刀斧手并不等于就会用,鲁肃在演义中乃是忠厚长者,即便关羽不胁他为人质,鲁肃念在孙刘联盟或者道义的份上未必会下令斩杀关羽。毕竟此时不管能否斩杀关羽,孙刘必开战,那么曹操汉中一路、襄樊一路、合肥一路便会渔翁得利。
敝人认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关羽的神化。虽然单刀赴会之前,关羽从未与江东诸将交手,但正因为这一点,江东诸将更视关羽如神。20年前,江东的鼻祖孙坚败于华雄,祖茂也死在华雄手里,而这个华雄却被关羽一合砍了,敝人认为这个情节应该对江东诸将有很深的影响,从老一辈的黄、程、韩,到中生代的周瑜、鲁肃都是。再加上后来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在没有电视转播的当时,这些传闻会越穿越神,乃至于周瑜当初也为刘备摆了鸿门宴,但一看到关羽,居然噤若寒蝉。
古时候太多东西容易神化,相比之下曹魏对关羽的了解更多些。也举一个20年,20年前徐晃不敌颜良,关羽却也是一刀砍了颜良,而20年后这个武艺不入关羽法眼的徐晃居然敢去单挑关羽,虽说关羽有箭伤,但徐晃未必知道箭伤到底会有多大影响。当然曹魏虽了解关羽,但却不了解被关羽称为比自己更厉害的张飞,才有了长板桥一幕,偏偏那个当年关羽说话时不在场的张合不信邪,在瓦口关与其正面交锋,才摸清了张飞的底。
但正是因为单刀赴会这一幕,让关羽彻底小瞧了孙吴诸将,为之后的大意失荆州埋下伏笔。不过孙吴对关羽的畏惧是一直有的,否则也不必白衣渡江、书生拜帅这般复杂,即便最后抓住了关羽,孙权还是怕夜长梦多,匆匆斩了关羽,临到头孙权还是不知道关羽究竟是神是人。
6.子龙一身是胆 凶险指数:7,勇气指数:10,文学指数:8
原文
[i]
云挺枪骤马直杀往前去。迎头一将拦路,乃文聘部将慕容烈也,拍马舞刀来迎赵云;被云手起一枪刺死……杀散余兵,直至北山之下,见张合、徐晃两人围住黄忠,军士被困多时。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操于高处望见,惊问众将曰:“此将何人也?”有识者告曰:“此乃常山赵子龙也。”操曰:“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急传令曰:“所到之处,不许轻敌。”赵云救了黄忠,杀透重围,有军士指曰:“东南上围的,必是副将张著。”云不回本寨,遂望东南杀来。所到之处,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坂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却说张合、徐晃领兵追至蜀寨,天色已暮;见寨中偃旗息鼓,又见赵云匹马单枪,立于营外,寨门大开,二将不敢前进。正疑之间,曹操亲到,急催督众军向前。众军听令,大喊一声,杀奔营前;见赵云全然不动,曹兵翻身就回。……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后险峻之路,欣然谓孔明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i]
俨然是长坂坡+长坂桥的合集,相比长坂冲阵,鄙人更喜欢子龙在汉水的表现。长坂展现的是子龙的胆色,而汉水展示的是胆略。长坂是无奈之举,被迫冲阵,难免有些捉襟见肘;汉水一半为救黄爷是无奈,一半则是为了扬威,因此方有“若舞梨花,如飘瑞雪”此等美景。相比长坂危难之际,腥风血雨,若是罗灌水也来个“梨花、瑞雪”,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因此经过了长坂的洗礼,子龙知道曹阵也不过如此,因此二次冲曹阵,显得洒脱自如了许多,方显子龙真本色。
子龙一生少用计谋,也少中计谋。中计仅一次,用计也唯有在汉水的一次,而此招虚实之计,却让曹军吃了不小的苦头。也正是此计,补全了子龙唯一的弱点,塑造了一位完人。
…………………………
5~3位,乃是蜀汉三雄的招牌演出,由于都是经典,难分伯仲。其实张飞、子龙和关公,三种不同的性格,却是当今电影大片主角的三种主流定位--豪放男、帅哥和铁血男,不过现在好莱坞大片,很难离开爱情戏,但论爱情戏,实在……。
张飞是典型的豪放男,但豪放背后不失柔情,窃以为三人的爱情戏中,张飞最为轰轰烈烈,打破世俗界限,娶了敌阵主帅夏侯渊的女儿,且不说曹刘本不相容,就是在辈分上,张飞也是矮了一截。如果曹刘不开战,两家亲家见面,张飞的拜把子关公和刘备,遇到夏侯渊的兄弟曹操、独眼,还得管对方叫声叔,这在等级地位非常注重的古代,确是难以接受的。相信张飞这桩婚事,刘备、关公很难赞同,但是张飞不管,不仅娶了夏侯氏,而且这个夏侯渊的外孙女还成了阿斗的元配,刘备彻底小了曹操一辈,早知如此,曹公当年可叹:“生子当如刘玄德……”
关公是典型的铁血男,虽然他的妻室演义中未有提及,但名间传说很多,与貂禅,与秦宜禄的妻子皆有瓜葛,可见关公非断臂,只是有情不轻弹。
赵云则是典型的帅哥,侠肝义胆,但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近女色,因此在现代,赵云的男粉超多,女粉寥寥;鄙人曾与周边异性聊起三国,敢问三国中哪位大哥最有魅力?有说周瑜--潇洒风流;有说诸葛--注重内在美;有说张飞--卡哇伊;有说关公--非常有型。却不闻有说赵云的?怪哉。
扯远了,拉回来。
…………………………
5.翼德喝退百万兵 凶险指数:8,勇气指数:10,文学指数:9。
原文
[i]
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紥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i]
小霸王当年喝死樊能,但樊能是先落马,再破头而死;张飞喝死夏侯杰,则是先肝胆碎裂,再撞于马下,显然张飞一嗓子是惊天动地,超过100分贝。关羽万军丛中斩颜良,显然是关羽先看透敌情,一切尽在掌握,而长坂桥张飞面对的曹军,准备非常充分,只能曹操一声令下,便要踏平长坂桥,而在这种情况下,张飞尤自叫阵,恨不得曹军一拥而上,杀个痛快,这份胆色,却是三国第一。
但与子龙冲长坂相比,翼德此节过于静态,而子龙冲阵却是动态,所以精彩程度不及长坂坡,屈居其后。
4.千里走单骑 凶险指数:10,勇气指数:9,文学指数:9。
原文
过多,省略。
千里走单骑的名号已被张艺谋用于现代片,但是遥想当年,关羽这千里之行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不似长坂坡仅仅几个时辰,但却是险象环生。与单刀付会相比,千里走单骑包括了N个单刀赴会,即便相比长坂坡,千里走单骑也是更为凶险,因为隐藏在暗处的危险才是真正的危险。
若非老僧相告,难免血溅汜水关;若非路过胡家庄,难免灰飞荥阳城;即便最后来到古城,迎接他的却是张飞愤怒的一矛,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或许是曹军犯浑,或许是小说需要,曹军拦截关羽都是主将自己去领刀。如果在黄河渡口,独眼不是赌气要与关羽拼个死活,而是叫将士夺关羽车仗,虽然逼关羽就范,那这段经典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罗灌水列出诸多险境,但关羽一一化险为夷,最终收得关平周仓,与刘、张、赵等人一家团圆,这千里之行着实让读者感慨万千。
3.子龙长坂护主 凶险指数:9,勇气指数,10,文学指数:10。
原文
过多,省略
此章节不必评说,乃演义最为精彩的武斗场景。鄙人猜测,刘备在假摔之后,心中嘀咕:“你是偶像派,我是演技派。”
2.典韦死战宛城 凶险指数:10,勇气指数:10,文学指数:9。
原文
[i] 操始着忙,急唤典韦。韦方醉卧,睡梦中听得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时敌兵已到辕门,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挺长枪,抢入寨来。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马军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怎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i]
这是典韦同学的告别演出,自然惨烈。但是与之前三幕相比,罗灌水的笔墨是不多的,毕竟典韦不是主角,但鄙人非常喜欢典韦,所以私自把他排在第二。
其实与长坂相比,宛城更为凶险,毕竟赵云有马、有枪、没冷箭,但宛城则是“箭如骤雨”,典韦拿人当武器,可见惨烈程度;况且典韦最终战死宛城,凶险可比麦城。
至今思典韦,不肯出宛城……
1.空城计 凶险指数:10,勇气指数:10,文学指数:10。
原文
[i]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i]
居然是孔明?鄙人以为正是孔明。
首先,前文所提诸多英雄,之所以置身险境,为的多是救人或者杀敌,唯有空城计是救己。想必赵云之于长坂,典韦之于宛城,若不是为了救人,而是自己脱险,应该不是很难,但诸葛亮却万万走不得。司马十万铁骑,若拿下西城,凭借诸葛那部四轮非驱动车,断然逃不脱,因此空城计最险。
其次,面对十万雄狮,镇定自若者,唯有赵云于汉水,翼德于长坂,以及此处孔明于西城;赵云抡枪、张飞舞矛,唯独孔明弹琴,可见孔明之胆略犹高。
再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赤壁借风,一切尽在孔明掌握之中,唯有空城计,完全失去控制,来得如此突然,已不是运筹帷幄,而是临机应变,虽说孔明事后也称早已料到司马不敢进城,但司马真的不敢进城吗?恐怕孔明实在无法断定,只能说是侥幸,因此此处罗灌水写的最生动。凭此三点,空城计当是三国演义中,最险,最勇,也是最走运的一幕。
孔明面对台下十万粉丝,神情自若,外行听热闹,内行听门道,自认为最了解孔明大粉丝司马在侧耳倾听后,得出结论:孔明琴声不乱,后台定有保安,切不可上前索要签名。鄙人每每想到此景,耳边回响的旋律总是吴宗宪那一曲《患得患失》。
鄙人注意到一点,张飞立于桥头,使人马尾扬土,弄得灰尘大起;而诸葛坐于城头,却令人扫土,看来尘土真是打仗的一大学问,基督教有言:尘归尘,土归土……
以上是鄙人自娱之文,若能得各位认同,实在有幸,祝大家好梦。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文铭 于 2012-8-6 23:48 编辑 [/i]][/color]
2006-9-28 21:12
kenan
嘿嘿
楼主排名第一的是吕小强虎牢战还是赵子龙当阳战?
期待下文:^%
2006-9-28 21:34
Z_Artemis
喜欢楼主此文……期待中。。
[quote]偏偏那个当年关羽说话时不在场的张合不信邪,在瓦口关与其正面交锋,才摸清了张飞的底。[/quote]
这句说得搞笑……还有诸如“电视转播”一类……可以感受到楼主的幽默气息。
就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同是保镖兼客串打仗,为什么许褚在官场上比赵云来的出彩……
------------------------------------------------------------------------
再说一句:处女帖:^%一下!!
[[i] 本帖最后由 Z_Artemis 于 2006-9-28 21:35 编辑 [/i]]
2006-9-28 21:35
一清居士
有点意思吼吼
2006-9-28 22:50
KYOKO
支持
以前都没说到这方面
2006-9-28 23:35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kenan[/i] 于 2006-9-28 21:12 发表
嘿嘿
楼主排名第一的是吕小强虎牢战还是赵子龙当阳战?
期待下文:^% [/quote]
应该是张益德一合打败许仲康:qcool+
2006-9-29 08:19
天宫公主
凭此三点,空城计当是三国演义中,最险,最勇,也是最走运的一幕。
--------------------
按这个排,我觉得司马懿在上方谷应该排第一啊。
2006-9-29 09:10
远舟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9-29 08:19 发表
凭此三点,空城计当是三国演义中,最险,最勇,也是最走运的一幕。
--------------------
按这个排,我觉得司马懿在上方谷应该排第一啊。 [/quote]
简单啊,上方古是司马"[color=Red]受困[/color]"
而空城计是诸葛主动"[color=Red]弄险[/color]"
两者相较,当然是空城计更胜一筹
2006-9-29 09:13
天宫公主
我是按照楼主其他例子的特征来理解“险”的。。。例如,典韦战宛城等似乎也都是被动的。
2006-9-29 09:22
zhengzhen000
我总觉得空城计中司马有养寇自保的嫌疑。
2006-9-29 09:47
伟君子
写的有意思,支持下。
武将在乱军中来回冲突的多了。王双与张合阝就是在乱军中来回冲突,被诸葛看的不爽,想办法杀掉了。:()
孔明的空城计被排第一,有点意外,不过感觉不错。
2006-9-29 11:34
远舟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9-29 09:13 发表
我是按照楼主其他例子的特征来理解“险”的。。。例如,典韦战宛城等似乎也都是被动的。 [/quote]
呵呵~~其实LZ已经解释过了:空城计是个不同一般的例子
之所以排第一,主动出险招以救险境占了很大的分量
况且站在罗灌水的立场上,空城计怎么也要超过上方谷
所以,我是支持LZ将空城计排第一的~:lol:
2006-9-29 12:26
天宫公主
按照罗灌水的意思,空城计从头到尾诸葛亮早已在未出茅庐前算定(咳咳。。。没那么神,不过也差不多吧!),诸葛亮用计的安全度绝对是100%,何“险”之有。问题是楼主认为空城计有运气成分,这点我并不反对,但如果论运气的话,整本书也没有上方谷运气好。另外,上方谷司马懿敢主动挺枪大战魏延,也足见其勇气可嘉!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9-29 12:27 编辑 [/i]]
2006-9-29 16:20
远舟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9-29 12:26 发表
按照罗灌水的意思,空城计从头到尾诸葛亮早已在未出茅庐前算定(咳咳。。。没那么神,不过也差不多吧!),诸葛亮用计的安全度绝对是100%,何“险”之有。问题是楼主认为空城计有运气成分,这点我并不反对,但 ... [/quote]
要说诸葛亮智近妖我不反对
但罗灌水毕竟是罗灌水,能让读者看得浑身冒汗就是作者的本事
至于罗之前如何算定,并不是读者看完之前就可以明了的
既然同意空城计的运气成分,怎么能又说"安全性100%"呢?
什么都知道的话,那司马的安全性起码也是120%了哈
再:司马挺枪战胃炎,所承受的压力应该是不比武侯弹琴自若来得大
[[i] 本帖最后由 远舟 于 2006-9-29 16:22 编辑 [/i]]
2006-9-29 17:21
拥刘反曹
空城计第一?
2006-9-29 17:29
慕容剑
空城计第一确实有点意外。
按照演义的说法,诸葛是没有太大的冒险的。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我更欣赏电视剧里面的孔明,弹琴时汗如雨下,退敌时长叹一声,这才是人啊,惊险多了
2006-9-29 17:59
Z_Artemis
关公“[color=Red]断臂[/color]”
楼主笔误了吧?或为“[color=Red]断袖[/color]”或者“[color=Red]断背[/color]”?
倒是司马懿一节贫道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窃以为生在乱世,又能出仕,须会个三招两式,司马懿当有武勇。
而诸葛亮纯属虚构的艺术形象,穿着布衣开个车上战场纯属犯吊……
2006-9-29 18:41
陶心
觉得云长的千里走单骑虽然名气大,但实际上,比起其他实例,其险情发生有足够精力恢复的间隔,每次险情的烈度也比其他的要轻些。如果是两个时辰内闯五道险关,倒足以震撼人心。
2006-9-29 18:48
胖子走路比较慢
[quote]凭此三点,空城计当是三国演义中,最险,最勇,也是最走运的一幕。
--------------------
按这个排,我觉得司马懿在上方谷应该排第一啊 [/quote]
禀公主,“最险,最勇,也是最走运的一幕。”其中三个最是我综合起来的一个论断,若拆分开,确实空城计算不得最险,是我写的有些盲目。
不过这个排名,并非仅以险为据,而是以险境来突出人物的勇,越是险处越能展现人物的大勇和大智。上方谷是险,但显示的不是司马的勇,而是狼狈;空城计也险,体现的却是诸葛的勇和智。
其实若单论险境,个人认为上方谷再险险不过濮阳城,同是一把火,司马的烧伤程度和面积不明,而曹操却是“手臂须发,尽被烧伤”;上方谷中,司马尚有闲暇抱二子痛哭一场,而濮阳城中,吕布的画戟已敲在曹操的头盔上……感叹司马和曹操即便脱险也往往是狼狈不堪,诚不如刘皇叔在檀溪,逃都逃得这么有造型,唉~~~
[quote]按照罗灌水的意思,空城计从头到尾诸葛亮早已在未出茅庐前算定(咳咳。。。没那么神,不过也差不多吧!),诸葛亮用计的安全度绝对是100%,何“险”之有。[/quote]
个人认为空城计确实够险,或许在读者眼里,空城计乃是绝妙好计,但在诸葛亮的字典里,空城计绝对是下策中的下策,不是万不得已,实在不会用。初出茅庐之时,同样是一个孤城,诸葛亮尚用火烧新野,当时刘备兵力不过5000,而在西城,诸葛亮也有5000兵力,为什么不来个火烧西城?可见时间不允许,情势也不允许。诸葛一身料事如神,却未必料得到马谡是街亭,更料不到自己居然会用空城计,否则用马谡只能说是诸葛亮自掘坟墓。
2006-9-29 19:5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胖子走路比较慢[/i] 于 2006-9-29 18:48 发表
个人认为空城计确实够险,或许在读者眼里,空城计乃是绝妙好计,但在诸葛亮的字典里,空城计绝对是下策中的下策,不是万不得已,实在不会用。初出茅庐之时,同样是一个孤城,诸葛亮尚用火烧新野,当时刘备兵力不过5000,而在西城,诸葛亮也有5000兵力,为什么不来个火烧西城?可见时间不允许,情势也不允许。诸葛一身料事如神,却未必料得到马谡是街亭,更料不到自己居然会用空城计,否则用马谡只能说是诸葛亮自掘坟墓。[/quote]
胖慢这段话读着倒有些许道理.
空城计,典型的败战计,是诸葛亮建立在对人性透彻了解基础上的一招险棋,基本上可一而不可二!空城计集中体现的是诸葛知己知彼的军事素养.
2006-9-29 20:18
猛将兄
嘘,不许笑,愚兄打劫那
补充一个,算是第十四惊险个人秀
主演:阿斗
配角:赵云
主要事迹:睡觉
凶险指数:11
精彩指数:看镜头怎么给了
文学指数:7.5
片名:《虎将怀中小龙眠》
虽然睡觉不是什么惊险的事,但在铠甲中睡觉就比较酷了。铠甲生虱虮历来被当作乱世人生的写照,带甲而眠、夜夜眠时不卸甲,都被用来描述时局之紧。阿斗这个无知婴儿,就是在这个时代,提前过了一把瘾。让人称奇的是,演义中那般激烈的一场场恶斗下来,赵云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死了时,才发现是睡着没醒。
关于凶险指数:如果说赵云面对的凶险极大,无疑阿斗更大,一来他要面对和赵云同样的敌人,二来他要替老爸承担用人风险。如果赵云叛变,阿斗就惨了——所以老板总是比员工压力大,因为一旦破产,员工还可以跳槽,老板往往只能跳楼拉。
精彩指数:如果镜头同时对准主角与配角,肯定精彩与赵云长阪一幕相同,如果只对准主角一个,就是小孩子睡觉呗,顶多偶尔镜头上溅几滴血,精彩指数基本为0。
文学指数:中国历来喜欢为帝王歌功颂德,御驾亲征往往都能换来几大片诗词歌赋,一个未成年帝王,还不会说话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一个外臣,正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人善任君臣相得的一段佳话。演义里已经将功劳分一半给阿斗了——“此亦系阿斗洪福所致”。
纯搞笑来者,勿骂:qgod+
2006-9-29 22:44
KYOKO
空城计应该说是凶险的
不然,张飞长板桥也可以说他算准了...
2006-9-30 09:08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胖子走路比较慢[/i] 于 2006-9-29 18:48 发表
禀公主,“最险,最勇,也是最走运的一幕。”其中三个最是我综合起来的一个论断,若拆分开,确实空城计算不得最险,是我写的有些盲目。
不过这个排名,并非仅以险为据,而是以险境来突出人物的勇,越是险处 ... [/quote]
看来楼主更侧重于表现“险中弄险显才能”的成分。如此,诸葛亮在西城,曹操在濮阳、华容、渭水,都算是展现了逃命才能。司马在上方谷,刘备在檀溪,则展现了311的强运特技。:lol: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9-30 09:09 编辑 [/i]]
2006-9-30 09:26
本因坊秀策
支持一下楼主好文,偶就喜欢这种调侃式的幽默,尤其喜欢典韦那段...
2006-10-1 12:49
maczj
典韦个人以为不该有
他那关是险 可是毕竟他挂了 就不该有他
如果他不挂 随便你排他在哪
2006-10-2 02:17
cm0516
晕
我喜欢典韦
没听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吗????????????
2006-10-2 04:13
mymei
没想到空城计竟是第一
2006-10-3 20:20
神的左手
支持LZ将空城计排第一
2006-10-5 19:09
我不爱黄蓉
张鲁也应该算一个啊,不过好象在这十个之外。
2006-10-5 19:11
我不爱黄蓉
[quote]原帖由 [i]曹操孟德[/i] 于 2005-3-26 20:40 发表
刘备的地方全赖诸葛亮, 如果没有他,早死在曹操手下. 他没有资格当此大任,到第3还差不多. 我想孙权比他要好一点.只是比曹操差得远. [/quote]
老兄认为刘备真如演义中写的那样一文不值?
2006-10-5 19:38
撤消
乱来,有块地都是军阀..
2006-10-5 21:38
KYOKO
都说江东六郡81州
到底是不是真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