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28 14:36
天下奇才
请教一个信玄的假设
假设信玄上洛没得病,家康算是完蛋了,信玄在那时与信长正面对抗有胜算吗?我在看大河剧时,讲信玄上洛带了2万5兵,信长很怕,手下人说没什么好怕,信长可动员10万人,而信玄撑死超不过5万,那也就是信长的实力在当时远在信玄之上,有没有高手指点,信玄上洛时,各国具体有多少担?
2007-6-28 15:52
方二
印象中甲斐20多万石、南信浓20多万石、骏河20来万石,一共也就60万出头再加上金山也没法和信长相比
但当时信长疲于对付包围网,否则也不会只让爱将佐久间信盛率领那么点兵力救援了
然后我们开始假设……如果信玄不死
家康不会再冒失地出击,会死守每一座城池。武田军虽善攻城,但三河人也不乏鸟居元忠这样凶悍的守将……
1573年9月,织田灭浅井、朝仓,这时信长包围网基本上已经崩溃了
只要家康能撑过这个时候(从三方原之后再撑9个月),信长就可以集中军力与武田一战
当然,也不排除信长见家康式微,在能够压制浅朝联军的时候就出兵协助家康的可能性
总之,个人觉得家康完蛋的可能性不大
[[i] 本帖最后由 方二 于 2007-6-28 15:57 编辑 [/i]]
2007-6-28 18:39
浪燕陵
信玄要是不死~~~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那个~~~~~
不知道谦信在信玄攻破德川之后,会有什么感想呢?
我相信武田军可以持续作战,士兵的忠诚和士气应该不是问题,而且信玄的后路已经比较巩固,北条上衫等都不敢太轻举妄动~~~~~~~
而谦信,也和信玄应该都已经意识到时日无多,都不会再将兵力放到川中岛这个死局上了,而且他现在已经接到了将军的邀请,上洛的事宜有了大义的名分,他绝对不会放弃的~~~~~~从史实上看来,信玄死后谦信也的确出兵了~~~
问题就是在,信玄和谦信会同时出兵么???如果是,我想以织田家的实力,也疲于应付吧.
2007-6-28 19:02
方二
名分?姐姐早就有那东西了
1553年姐姐就曾经应前代将军义辉的邀请,无血上洛一回了……
信玄死于1573年,当时姐姐正在和装备铁炮的一向宗苦战,而且北条军出阵上野,根本抽不出身
1574年,姐姐出兵狠狠地教训了北条
1575年姐姐在和平中度过了一年,并在此时开展外交手段和一向宗停战
1576年姐姐才有能力上洛
所以姐姐和大老虎同时出兵的几率微乎其微……
2007-6-28 22:28
taifeng-99
啥姐姐的,不明白:(
2007-6-29 05:35
朱红泪
姐姐这个词只有看过大河剧[风林火山]的观众才知道:titter:
2007-6-29 05:42
方二
[quote]原帖由 [i]朱红泪[/i] 于 2007-6-29 05:35 发表
姐姐这个词只有看过大河剧的观众才知道:titter: [/quote]
汗……最早提出姐姐这个概念的是战盟的马羽老师吧……
据今都快6、7年了
顺道再挑一下3楼的刺
姐姐是在1578年突发脑溢血而暴毙
个人觉得他实在难以在44岁的英壮之年感到时日无多……
[[i] 本帖最后由 方二 于 2007-6-29 05:53 编辑 [/i]]
2007-6-30 13:01
秀吉
姐姐就是上衫,总兵力不现实,防守也需要军力的。要看信长能动员的兵力哦,何况骑兵步兵的作战能力又不一样。信玄若不死,家康一定被灭的,信长的先遣只有3000,实际战力可看一斑了,出征的时机很主要,信玄抓住了好时机哦,在信长分身乏术的时候攻击。奈何天不佑他:qDD+
2007-6-30 14:03
方二
[quote]原帖由 [i]秀吉[/i] 于 2007-6-30 13:01 发表
姐姐就是上衫,总兵力不现实,防守也需要军力的。要看信长能动员的兵力哦,何况骑兵步兵的作战能力又不一样。[color=Red]信玄若不死,家康一定被灭的[/color],信长的先遣只有3000,实际战力可看一斑了,出征的时机很主要,信玄抓住 ... [/quote]
凭什么下这个结论?
2007-6-30 14:38
秀吉
哦,家康三方原可说是赔进了老本了吧,想灭他不难吧
2007-6-30 15:58
方二
三方原家康方阵亡1000(参战兵力8000),当时德川总兵力12000左右……
而且三方原会战结束后,在大老虎健在的情况下,400兵防守的野田城拖住武田军达1月之久
还是前面我说过的那句话,只要家康能撑过9个月,信长就可以集中军力与武田一战
2007-7-1 13:26
三国专家
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信玄不死,那信长和家康的战略方针也会改变,所以,家康应该不会愚蠢到与善战的武田君进行正面对抗,起码会固守城池,力保不失.再说信长虽然军虽然劳碌,但以成功击败浅井和朝仓的军队,起码士气应该很高.如果救援家康,也不是什么问题把!
2007-7-2 11:43
天下奇才
奇怪,信玄取得这么大领土才60W担?好象有人说今川义元时东海有300W担,那骏府是本城怎么着也得有100W担,我觉得信玄应该在150W担左右,请高手指点,不知道日本这个担数怎么算的,不同时期应该是有变化的吧
2007-7-2 21:15
远舟
武田家当时的石高应该是100W石以上
依常例300人/万石计算,武田联军4.5W大军的相关动员力石高是150W石,即使除去北条势和武田倾巢而出的因素,说武田家有100W石应该是可以保证的
我回长沙就能查到具体的庆长检地和太阁检地数据,不过那大概要到10天之后了,这里只是大体推算一下:loveliness:
2007-7-2 21:22
远舟
武田选择是出兵时机和战略战术都运用得相当好
拿家康做参照的话,其野战和攻城以及调遣都高出何止一筹
如果武田继续前进势头,那么信长就真的到了包围网建立以来“最危险的时候”了
信长并不愿意当时就直接跟武田决战的,即使有这个胆也未必有这个实力
------------------------------------------------分割线-------------------------------------------------
其实这个话题,我看到过不止10次了,个人已经比较审美疲劳
不过如果各位能讨论出点新意的话,我还是很乐意参与的
2007-7-2 21:30
邓仲华
虽然时势造英雄,但还是无法否认英雄人物对时势的影响。苏洵的《管仲论》言,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谦信公和信玄公,都在实施上洛后,暴病而亡,也不奇怪大家会讨论不止10次了
2007-7-2 21:42
远舟
要辨证点说的话,每个人说不定都有引发“蝴蝶效应”的潜质:titter:
某个人能影响的人越多(比方英雄),蝴蝶效应就越强(乃至形成时势)
而这个蝴蝶效应反过来要影响更多的人,说不定就产生了新的英雄
2007-7-4 08:48
天下奇才
其实信玄上洛是永远的话题,因为有太多惋惜,如果说上杉和武田是龙虎斗,那么信长和信玄就是狮虎斗(信长有西方思想,可比作外来猛兽,呵呵),可惜大家没看到,痛惜啊
2007-7-4 10:14
方二
当时已经有相模的狮子北条氏康存在了……
2007-7-13 19:51
扑街
说实话,其实尾张兵(织田)很烂的!在 攻打朝仓家时,2万尾张兵竟然打不过1万朝仓兵!而5千三河兵(德川)却打败1万3千朝仓浅井联军!而三河兵很却畏惧武田兵!如果,尾张兵遇到信玄带领的武田兵,结果可想而知了!
2007-7-13 22:22
地上的一颗星
那就看那只老乌龟的能力了 不过我不相信老乌龟会被灭 老乌龟搞不好会投降啊 那织田家就可以除名了
对了织田兵后来不也和武田兵对上了 就算信玄不死武田的骑兵也
不可能胜织田的铁炮军 命啊 可怜的二世啊
2007-7-17 06:55
方二
[quote]原帖由 [i]扑街[/i] 于 2007-7-13 19:51 发表
说实话,其实尾张兵(织田)很烂的!在 攻打朝仓家时,2万尾张兵竟然打不过1万朝仓兵!而5千三河兵(德川)却打败1万3千朝仓浅井联军!而三河兵很却畏惧武田兵!如果,尾张兵遇到信玄带领的武田兵,结果可想而知了! [/quote]
是说姊川会战吧
完全没考虑将领的发挥和战况的影响
2007-7-19 11:39
Hero.Z
貌似那个时候除了姐姐以外米人不怕武田的赤备吧?如果说要是武田上洛的时候米死,那战国的格局是个什么样的还真不好说
2007-7-19 22:44
爱在心中下雪
只是有实力一战而已 惹急了 也就是信长不管别的地方 全力与武田一战了
胜负未知
上衫走的是北陆的路线 行军不是很快
关于袭击武田背后 上衫不太可能 北条在当时的情况也不太可能
2007-7-20 01:36
asky
武田家没有实行兵农分离,一到农忙就得乖乖回去,大家别讨论了。
2007-7-20 22:17
天下奇才
政策是可以变的,武田没有兵农分离,不代表他永远不分离。其实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单化,从信长死之前的兵力分布看,信长实际可派遣有战斗力的兵力是6W左右,加上德川1W,那么实际兵力在7万左右,武田在2万5——3万左右,如果双方在三方原相遇,谁能胜??
2007-7-21 08:54
asky
信长当时处于包围网中啊,一个本愿寺就要耗他多少兵力,六万是肯定拿不出来。
2007-7-21 09:13
天下奇才
我是假设,如果2人都抛开一切干一场,谁的胜算大一点,我觉得武田有点玄,兵力上就亏1倍半
2007-7-21 10:06
asky
抛开一切只干一仗的话,太难讲了,偶然性因素太多。
我应该会压信长吧,毕竟一仗决胜负的话,运气成分是很重要的,纵观信长一生除了本能寺,运气都是超好,而信玄的运气就一般了,甚至还据说是听笛子被野枪打死。
2007-7-21 19:04
okami
家康不一定完蛋的,武田的骑兵是很厉害,但是那也只是针对野战来说,看看信玄一辈子,城战大多都是围后撤的,三方原一战,山县的部队围了家康的城几月硬是没打下来就能看出来了,其实当时老虎三方原大胜之后就没管家康了,所以嘛,不管老虎死不死,在上洛完成之前,家康是不会完蛋的,这是一。
第二,信长动员10w是不可能的,日本当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老虎家这种人马共养一般是250人/1w石,信长吗,最多也就400人/1w石,怎么算也到不了10w人啊。再加上,当时老虎率领的都是精锐出征,织田前期支援队溃败,士气大挫,和武田打,估计也赢不了的。
ps:长筱之战中,武田家已经衰败,但是织田联军硬是凑了5w,而武田只有2w左右,可见织田的军队想要击溃全盛士气的武田军是很困难的。
2007-7-21 19:40
最后的浪人
1、纯粹从指挥能力而言,信玄和谦信在伯仲之间。参考77年手取川会战的双方兵力对比和最终结局,可以认为,织田家6万左右的兵力vs信玄指挥的2.5万兵力,战术层面并没有绝对的胜算,甚至微有劣势。(日本的军事体制和作战方式决定了,大兵团作战并不能完全做到流畅指挥,庞大的兵力威慑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实战中游兵比例极高。另外,织田信长本人的战术能力并不算一流,顶多比柴田胜家略胜半筹,甚至要逊于家康。)
2、兵农分离并非信长独创的制度,实际上各主要大名均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兵农分离,只是信长的财力更充裕,有条件更彻底的实行罢了。武田赤备就是一只职业军队。
3、信长真正的优势在于战争潜力,能在战略层面占据优势。但日本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在战略上决定双方形势的,往往是墙头草,即各地的豪族。就大名对豪族的吸引力而言,相对开放型的织田家大于排外的武田家,但武田信玄本人的威望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差距。而且,信玄不死,信长腾不出手来解决背后的足利义昭。有这个通信狂的存在,信长永远无法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正面迎战信玄,他必须保留大量的预备队防备西线的毛利、三好、本愿寺甚至松永久秀。
4、家康坚持不了9个月,因为武士要吃饭。日本的城池实际上只是堡垒,农田、商町都在城外。武田军可以做到因粮于敌,甚至绕过坚城,就食于富饶的浓尾平原。这样一来,领地经济被破坏的德川家将一蹶不振,要避免这种破坏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伏。而根据地美浓尾张受威胁的织田家将在政治上遭受致命打击,而引起豪族雪崩式的倒戈。(今川上洛之际,就几乎没有受到有效的抵抗。)
5、变数是上杉家。谦信本人有古君子之风,在足利的影响下可能不会直接扯武田的后腿。但完全有可能全力进攻关东,从而迫使北条势撤军,从而间接的削弱武田军的战力。同时,不排除谦信默许村上义清之流“独断”进攻北信浓的可能。谦信是君子,但也是政治家。武田坐大不符合上杉家的利益。他不可能坐等着武田上洛成功了,再回头来对付他。
2007-7-21 20:24
puyo
三方原时信长难以抽身用全力去和武田军打,于是信玄赢了
到了长筱时就是全力,不过那时信玄不在,这个问题很难说清
我认为如果信玄与信长都用全力,那是信长赢,兵力相差大
2007-7-22 17:05
okami
长筱之战信长能赢,大部分功劳应该记在酒井上,要不他抄了小四后路,武田也不会士气大落以至于乱了阵脚。不过,冷兵器时代靠的就是人多,在织田德川联军强大的兵力面前,小四能打成这样也算是难为他了。
上面大大说的,老虎上洛成败的变数在jj,这点窃认为还不至于。第一,老虎发兵上洛,并不等于不留兵在家,信浓留下重兵是理所当然的。第二,当时jj家正忙于本家治乱,抽不出身来找老虎麻烦,据说这个麻烦也是老虎故意找给jj的。第三,老虎和jj都参加的织田包围网,老虎上洛实际的名义是为足利解围,作为仁人君子的jj也找不到接口给老虎找不痛快。
PS:兵农分离好像在安土桃山时代还不十分流行,当时好像还没有较大规模的职业军人
2007-7-22 19:06
天下奇才
呵呵,看来信玄和信长都放手一搏,谁胜谁负是不会有什么结果了,再加上实际历史背景的复杂政治环境,就更扑朔迷离了,看来是不会有什么能使大多数人信服的论点了。,还好信玄就那么挂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下子简化了
2007-7-22 19:22
海客瀛洲
[quote]原帖由 [i]天下奇才[/i] 于 2007-7-22 19:06 发表
呵呵,看来信玄和信长都放手一搏,谁胜谁负是不会有什么结果了,再加上实际历史背景的复杂政治环境,就更扑朔迷离了,看来是不会有什么能使大多数人信服的论点了。,还好信玄就那么挂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下子简化了 [/quote]
这个复杂的问题从来就不曾存在过:sleep:
2007-7-22 19:43
wwwind
日本人当时军队的个人战斗力不弱,但是他们的战争中采取的战斗方法太落后。正面冲突,信玄笃信武士道的战斗方式(虽然本人的谋略高)估计胜不了信长的引进西方集团作战思想后的战斗方式。日本太小且多山,没有大战略和大纵深、大迂回的作战方式,而且不太喜欢偷袭,光明正大地去死。一场正面冲突的失败就可能导致一家的覆灭。
2007-7-22 21:26
puyo
[quote]原帖由 [i]wwwind[/i] 于 2007-7-22 19:43 发表
日本人当时军队的个人战斗力不弱,但是他们的战争中采取的战斗方法太落后。正面冲突,信玄笃信武士道的战斗方式(虽然本人的谋略高)估计胜不了信长的引进西方集团作战思想后的战斗方式。日本太小且多山,没有大 ... [/quote]
信玄笃信武士道战斗方式?JJ才是吧?
破村上就是一味的用正攻法不行后才转到用谋略的,于是才打败了村上
2007-7-23 18:59
okami
不管成败,啄木鸟战术也不是正攻法,不过貌似现在的“正史”大部分不太认同啄木鸟一说。但是当时的日本的确有正,奇两种攻法,而如何平衡奇正之道是当时兵家的研究课程。
个人觉得把奇攻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大名里面,织田根本排不上位,岛津可以算得上第一。
2007-7-24 19:27
远舟
奇兵之所以“奇”,是因为他不太符合常规的战术方法
所谓的“以正合,以奇胜”,这里的胜并不是全面的胜利,而是指取得获胜的先机,比对方占据更充分发优势
没有正兵来“合”的话,其存在的意义几乎就只剩下一点个人想象力值得感叹而已
奇兵是正兵的锋刃,正兵终究是奇兵的刀身和刀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啄木鸟确是奇兵,但它是双刃的,分兵可能是大忌,同样可能大利,利益和风险是正比,但若反过来说风险与利益成正比则不然
用兵之道,全在将帅一心,这话既是说自己,也是说对手
2007-7-24 22:58
心湖一笔斋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7-6-30 15:58 发表
三方原家康方阵亡1000(参战兵力8000),当时德川总兵力12000左右……
而且三方原会战结束后,在大老虎健在的情况下,400兵防守的野田城拖住武田军达1月之久
还是前面我说过的那句话,只要家康能撑过9个月,信 ... [/quote]
决战那正是信玄所渴求的。
2007-7-25 10:17
远舟
这个决战是信玄逼信长的主力决战,家康在信玄眼中只是个捣蛋的
信玄的战略意图比较明显,而信长也应该是心中有数的
所以三方原只派了平手三千援军,这样的做不是没有目的
一来织田实在应付不暇,浓尾方向兵力不丰,颇有无奈之举
二来织田将很大的希望寄托在德川身上,希望乌龟盟友的战力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造成武田充分的损耗
三来从未和甲斐的大老虎正面交过手,以小股兵力试试水深也属必要
只是三方原武田的全胜,宣告了织田的算盘落空
2007-7-25 12:43
心湖一笔斋
以武田多次给朝仓与山门的信件内容来看,就是希望以自己为主力,三好余党,一向宗和朝仓多方面牵制住信长的有生兵力,配合得当的话,信玄将会在浓尾一带与信长主力决战。
说起来朝仓这厮贻误的战机还真是不少啊,把德川解决掉后,东海道道路打通,决战的机会就充分成熟了,精彩的战斗即将发生。即便信玄决战不胜,退亦不失为刘备也,年年来次乱入也够信长喝一壶的了。
啊不,怎么突然停电了。:lol::lol:
2007-7-26 19:33
远舟
从地理位置关系上来看,包围网是全方位的,而清州同盟只是背靠背
武田选择的出击时机和兵力配置也是相当的准确恰当
只是各位盟军似乎不如德川那样牢固,也不如乌龟那样一根筋般的顽强
(家康:木办法啊......大老虎早有灭俺的心思了.....:q))+)
在对方的领土上作战,主动权是相当大的,甲斐易守难攻就不提了
而大老虎可以频频从东海道和高远-岩村一线出击(其实如果信玄没挂的话,蛮牛同学还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战绩的)
2007-7-26 20:19
方二
蛮牛……打下一个城池,找了一个媳妇……
老虎就是趁火打劫……从他老爸时就有的上洛名额,足利家三代将军都给过多少次了……
以老虎的本领、经验和实力,教训古狸小同学自然是举手之劳……
不过古狸小同学虽然输得尿裤子了,还是可以凭借小小的野田死死拖住老虎的
如果魔王从包围网中腾出手来和老虎决战,迫使老虎退回山中,魔王和古狸不会趁势攻击信浓么……
2007-7-26 20:24
方二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老虎不死,魔王会不会不顾古狸的死活,一定要把江北越前扫荡干净了再伸出援手,还是等到浅朝联军无力南下就火速南下救援
这个问题恐怕就有点蝴蝶扇翅膀的意味了
2007-7-26 21:12
远舟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7-7-26 20:24 发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老虎不死,魔王会不会不顾古狸的死活,一定要把江北越前扫荡干净了再伸出援手,还是等到浅朝联军无力南下就火速南下救援
这个问题恐怕就有点蝴蝶扇翅膀的意味了 [/quote]
招数使老了,收回来就没那么容易,所谓“宁弃一子,勿失一先”的道理,连我也知道呢
所以,施主所言,第二个选择比第一个选择相对好,但也未必最好
一旦退却,南近可守,但不一定守得牢固,森可成就是先例;扫荡则基本没有可能了,当时织田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
只有浓尾是可以切实依靠的,但是在自己的老窝里被别人先逼住了,那个被动自不待言
所以,家康是一定要救的,信长已经别无可以依赖的盟友了,保住家康就是保住战略的弹性,保住希望
但是涉及到具体怎么保,保到什么程度,可以用多大的代价来实施这个保,完全不是我所可以逆料的
说到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这里说这么虚妄的东西,已经超出可以模拟的范围了
2007-7-26 21:13
远舟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7-7-26 20:19 发表
蛮牛……打下一个城池,找了一个媳妇……
老虎就是趁火打劫……从他老爸时就有的上洛名额,足利家三代将军都给过多少次了……
以老虎的本领、经验和实力,教训古狸小同学自然是举手之劳……
不过古狸小同学 ... [/quote]
逆取顺守、兼弱攻昧
2007-8-15 16:15
澄海胜
[quote]原帖由 [i]天下奇才[/i] 于 2007-7-21 09:13 发表
我是假设,如果2人都抛开一切干一场,谁的胜算大一点,我觉得武田有点玄,兵力上就亏1倍半 [/quote]
抛开一切,干脆俩人单挑好了。
这个好玩就好玩在有偶然因素的,要不,信长早叫义元摆平了:doubt: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