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辕门射虎 » 中高考"标准答案"错误集.


2007-6-7 08:03 墨叶
中高考"标准答案"错误集.

又到了高考。我现在可以算个老师,可是做初中科学题时经常遇到答案和“标准答案”不同,却又不能理解“标准答案”,只好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可是这样又担心误人子弟,所以发些我做错的高考中考题,给大家分析讨论。
当然这些题很可能是我错了,不管如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做下,看看答案是否正确。等我说出我的观点时,希望大家能指出我的错误或者支持我的观点(即承认原“标准答案”是错误的)。

来发些高考,中考及某些比赛中“标准答案”错误的题。分三楼:2楼是高考的理科。3楼是中考的理科。4楼是其他考试或比赛的问题。

2007-6-7 08:03 墨叶
一:2003年的江苏数学选择题第一题.见图1
评论:这道题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正确答案.


二: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题16
16.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B. 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氦氧化钠
官方答案: B
评论:答案不完整.

[[i]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7 08:07 编辑 [/i]]

2007-6-7 08:03 墨叶
占楼

2007-6-7 08:03 墨叶
问题1(出自三星智力快车)原题:诺曼底战役战略策划模拟明确规定"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乙胜利时",我看三星智力快车是没听到这句.所以对题意理解有误。现修改如下:  
有2个师的甲方进攻有3个师的乙方守卫的城堡.进攻路线有两条,乙方必须在路上拦截甲。问甲方应该如何进攻以及甲获得胜利的概论?为了便于讨论,分三种情况考虑.
情况一:假设兵力最小单位为师,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乙胜利时。
情况二:假设兵力最小单位为师,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各自获胜的概论均为0.5。
情况三: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乙胜利时。假设一个师有士兵A人,兵力可以分到最小为个人。(诺曼底战役战略策划模拟原题的意思,可惜我没解决)

评论:情况一下原答案正确,所以不能说是"错题",不过先留着,给大家思考三种情况下的正确答案.

问题2:(出自三星智力快车,和问题1是同一场比赛)有三对夫妻出去旅游,其中两对夫妻带了孩子,一共却只有6人。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一对夫妻和他们各自的父母,共六人。
评论:遗漏可能答案。当时有选手已经给出另一种符合条件的答案,但是主持人没有发现。
我的答案:1,一对夫妻和他们各自的父母,共六人。2,一对夫妻和其中一方的父母以及儿子儿媳。
5楼正解。

[[i]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51 编辑 [/i]]

2007-6-7 08:52 nonsensor
LS第二个问题的另一个解是
外公外婆 爷爷奶奶 和爸爸妈妈

谢谢LX提醒

我以为标准答案是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和自己老婆:ph34r:

[[i] 本帖最后由 nonsensor 于 2007-6-7 02:12 编辑 [/i]]

2007-6-7 09:10 fy945
5楼答案和4楼的标准答案一样。

另外的答案是:
A/A妻/A儿/A儿媳/A孙/A孙媳
A/A妻/A儿/A儿媳/A孙女/A孙女婿
A/A妻/A女/A女婿/A外孙/A外孙媳妇
A/A妻/A女/A女婿/A外孙女/A外孙女婿

2007-6-7 09:10 nonsensor
 B. 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为什么不完整
先排除和什么都无关的氯化钠
然后因为白色沉淀物 知道硫酸铝或者氢氧化钠
然后知道另一个是硫酸
然后把硫酸铝慢慢倒入氢氧化钠 和 氢氧化钠慢慢倒入硫酸铝
氢氧化钠不足:
Al(3+)+3OH(-)===Al(OH)3(沉淀)
氢氧化钠过量:
Al(OH)3+OH(-)===AlO2(-)+2H2O

PS。N年不看化学了 胡言乱语的:(

2007-6-7 09:30 墨叶
楼上,我说的是答案不完整.因为有3个选项是对的.

2007-6-7 09:49 bioying
期待对第一题三个答案的解答,貌似我觉得答案没问题

2007-6-7 12:16 墨叶
我先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和我有一样想法,要过几天才能说出我的答案.

如果我错了,就大声的指责我诽谤高考吧.

2007-6-7 12:26 gsyzj
化学的那道,除了A不能分别外,其他的在理论上是可以区别出来的.

一般酸和碱的反应都会释放热量的,就不知道这热量能不能感觉得到

[[i] 本帖最后由 gsyzj 于 2007-6-7 12:27 编辑 [/i]]

2007-6-7 12:42 俺是马甲
貌似三楼第一题的分析过程虽然不对,但结论却没有错。
对于乙方来说,必然是将三个师分成一个师和两个师分两路出击
这样只要甲方分兵则必败,甲方不分兵则有一半的概率取胜。
故甲方不能分兵,且有一半概率取胜。
不过,这个题目似乎太不实际了点,打仗哪能没有情报系统,而且
设定乙方不能拦住甲方则必败也不合逻辑………………

2007-6-7 12:43 墨叶
11楼的.不需要用热量来判断.

C,D的实验现象和B是一样的,用气体来判断.

[[i]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50 编辑 [/i]]

2007-6-7 15:55 前田庆次
A也可以,四种溶液味道不同,貌似喝完后反应也不同

2007-6-7 16:04 bioying
可以用核磁共振,质普仪一类,貌似每个的分子量不一样,纯粹灌水

2007-6-7 17:12 墨叶
题中明确"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

2007-6-7 18:17 nonsensor
[quote]原帖由 [i]前田庆次[/i] 于 2007-6-7 08:55 发表
A也可以,四种溶液味道不同,貌似喝完后反应也不同 [/quote]
这个值得顶 不过会不会喝完第一个 就没机会喝其他的了。。。

2007-6-7 18:19 nonsensor
越来越对C这个选项的答案感兴趣了。 不知道LZ怎么解答

2007-6-7 21:27 mummya
我估计楼主说的C和D判断的方法一样。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用溶液互滴可以判断出盐酸和碳酸钠,盐酸滴入碳酸钠中没现象,而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盐酸和硫酸钠混合后再滴入碳酸钠仍然有气泡产生。
但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多放点)混合后再滴入碳酸钠就没有什么现象了。
这样就可以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D选项和C判断方法一样。
PS:如果按照我上面说的办法的话,那么高考答案是对的,我没任何意见。因为高考题目中的要求很明确,最多只能有两个正确。按照上面的方法可以说不是溶液间的相互反应。(注:高考命题委员会有最终解释权,可以容许你有不同的理解,但化学试卷的要求已经告诉你了,应该把C和D排除。若B也不对,那么选C、D还能说得过去。)

2007-6-7 22:35 天痕
我中考那年,南京数学最后一题题目出错了(大体是要证明两个角相等,用某中方法可证明,但用另外的方法有可以证明两个角不等),最后试卷上指出考题错误的一人另加5分.

2007-6-7 23:07 墨叶
请问楼上是哪年中考.

我觉得中考试题出错会多点.

2007-6-7 23:56 墨叶
怎么就没人去做下四楼的第1道题呢?
看漏了,写错了.修改了.

[[i]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23 编辑 [/i]]

2007-6-8 00:39 reynolds_wwy
兩對夫婦那題?
甲乙丙丁戊己
甲乙是丙的父母
丙丁是戊的父母
戊己是夫妻

明顯是另外一種可行的答案吧

2007-6-8 07:24 墨叶
[quote]原帖由 [i]俺是马甲[/i] 于 2007-6-7 12:42 发表
貌似三楼第一题的分析过程虽然不对,但结论却没有错。
对于乙方来说,必然是将三个师分成一个师和两个师分两路出击
这样只要甲方分兵则必败,甲方不分兵则有一半的概率取胜。
故甲方不能分兵,且有一半概率取胜。[/quote]
分析正确。
是我考虑不周,已做修改。.


[quote]原帖由 [i]俺是马甲[/i] 于 2007-6-7 12:42 发表

不过,这个题目似乎太不实际了点,打仗哪能没有情报系统,而且
设定乙方不能拦住甲方则必败也不合逻辑………………[/quote]
题设如此,没关系的.

[[i]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55 编辑 [/i]]

2007-6-8 11:43 fy945
三对夫妻题,事实上,正确答案有5个,而不是5楼的2个(标准答案;A/A子/A孙),

也不是4楼的3个(5楼两个;A/A女/A外孙)。

23楼的情况实际包括4种不同关系的答案,和6楼一致,加上标准答案,共5个。

[[i] 本帖最后由 fy945 于 2007-6-8 12:09 编辑 [/i]]

2007-6-8 15:37 墨叶
回复 #19 mummya 的帖子

和我想的一样.

可是后面的结论不同意.
错就是错,不能因为答案只有2个就否定实际正确的答案.

2007-6-8 18:33 mummya
回26#
不是否定实际答案。
而是用最流行的一句话叫
高考命题组有最终解释权,“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这句的理解可以完全排除认为C、D对的可能。

2007-6-8 22:43 墨叶
选项C,D不是“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吗?
注意“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和"利用溶液间的两两反应"有本质不同.

2007-6-9 02:46 KYOKO
[quote]原帖由 [i]墨叶[/i] 于 2007-6-8 22:43 发表
选项C,D不是“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吗?
注意“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和"利用溶液间的两两反应"有本质不同. [/quote]
这么说的话题目至少出得少好

化学没必要玩文字游戏

2007-6-9 13:09 总裁
中考历史曾有一个错题:隋朝大运河流经山东的是(   )
正确答案是永济渠,可“标准答案”是通济渠

2007-6-9 13:52 书者
[quote]原帖由 [i]墨叶[/i] 于 2007-6-7 08:03 发表
一:2003年的江苏数学选择题第一题.见图1
评论:这道题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正确答案.


二: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题16
16.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 ... [/quote]
本人初2,还请解释下,看不明白

2007-6-9 14:49 天痕
[quote]原帖由 [i]墨叶[/i] 于 2007-6-7 23:07 发表
请问楼上是哪年中考.

我觉得中考试题出错会多点. [/quote]

98年,南京.

2007-6-14 15:45 葉洛幻靈
狂晕
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B. 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氦氧化钠
似乎高中没有要求热量的反应...
而且楼主不说怎么反映 又怎么能知道你哪里想错了
而且不要用大学的知识去想啊~~

2007-6-19 21:25 昕晔
[quote]原帖由 [i]mummya[/i] 于 2007-6-7 21:27 发表
我估计楼主说的C和D判断的方法一样。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用溶液互滴可以判断出盐酸和碳酸钠,盐酸滴入碳酸钠中没现象,而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盐酸和硫酸钠混合后再滴入碳酸钠仍然有 ... [/quote]
盐酸滴入碳酸钠中没现象,而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这个解释恐怕通不过吧
其次,出题人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两两反应。而且从操作上来看,应该是这样理解:取某种溶液1ml,然后用其它溶液缓缓进行滴定,因此发热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D.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氦氧化钠这一组中,碳酸镁是白色沉淀吧,如果这样的话,D也是可以选择的。

2007-6-25 10:11 葉洛幻靈
应该这样理解 把2个1ML的溶液混在1起!!!!!

2007-8-13 14:05 an老忘密码
二: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题16
16.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B. 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氦氧化钠
官方答案: B
评论:答案不完整.


请问楼主,该题所在组别有否注明是单选或多选。
问一下前提,才好说话。

2007-8-13 15:02 stepbystep
1楼的问题,标准答案我觉得没有错,太久没有碰过化学了,快要全部还给老师了,关键是区别开来,前提是:已经知道有4种溶液,为a.b.c.d,只是不知道谁是谁(问的也是这个),互滴只有答案B才能鉴别出来。如果楼主有鉴别的方法请列出,我也好回忆回忆:handshake:

2007-8-13 15:58 墨叶
我的观点同19楼前半部分.如下:
"我估计楼主说的C和D判断的方法一样。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用溶液互滴可以判断出盐酸和碳酸钠,盐酸滴入碳酸钠中没现象,而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盐酸和硫酸钠混合后再滴入碳酸钠仍然有气泡产生。
但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多放点)混合后再滴入碳酸钠就没有什么现象了。
这样就可以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D选项和C判断方法一样。"

另:这道题是一到两个答案.

[[i]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8-13 16:00 编辑 [/i]]

2007-8-13 16:02 墨叶
我发这个是希望大家对考试的答案要有怀疑的态度.不要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

2007-8-13 16:14 an老忘密码
哈,灌大水。

1。4个盐.没话说.
2.1强酸,1强碱,1强酸弱碱盐,1强酸强碱盐.好分.先加碱过量,再加酸回来,白色的都看的到.
3.1强酸,1强碱,1强酸强碱盐,1弱酸强碱盐.一个放热反应,一个有气体.是能分的.关键在你看的到吗?没有其他辅助,是不好说死的.(无色溶液是不好看气体的,当然还要看浓度,两大锅高浓液倒在一起,不是盲的都看的到,热同理.会沸的(看谁往谁里面倒)).
4.3盐1碱.还是有1个要生成水的,1个生成氢氧化镁.


补:1.BaSO4白色沉淀,CaSO4微溶,浓度高了也会显的混浊.一样能分.


综上所述.选B也不错.

[[i] 本帖最后由 an老忘密码 于 2007-8-13 16:32 编辑 [/i]]

2007-8-14 09:12 an老忘密码
补:D.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氦氧化钠

这道题看上去最不好的是:硫酸氢钠NaHSO4。这是H2SO4和Na2So4的混和物.当然在做题时H2SO4与NAOH半量反应后可是这样写.不过没实意.有时是在有络合或超导或其他特定的情况下这样表示.


不知到是题出错了,还是抄错了.这样一来.B项.D项就没区别了.按出题来说是不合理的.选啥反而不是问题.

[[i] 本帖最后由 an老忘密码 于 2007-8-14 09:17 编辑 [/i]]

2007-11-13 17:12 宇文铭
追加一个岳飞是民族英雄

2007-11-14 13:25 龙剑止水
照化学那个讲法,英语和语文的阅读除了绝对不像话的选项,选哪个都是对的:titter:
只记得N年前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揣摩出题人思路”,现在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揣摩上司的心理”:titter:

2007-11-14 14:19 an老忘密码
引:照化学那个讲法,英语和语文的阅读除了绝对不像话的选项,选哪个都是对的

若是按A。B。C。D。解题,所有的考试都能拿20-30分。呵呵,B。好久没考过试了,不知现状了。

以前老师教的,最后做不出来的题,学习好的就选出的少的字母项,学习差的就选出的最多的项。。哈哈,蛮有效。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