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1 13:05
SX柳天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对赤兔马极大的侮辱
古语有云:“人无信而不立。”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义,就不配称之为人,大家看看吕布的为人是怎麽样的:
1 杀义父丁原 为荣华
一个人肯拜另一个人为义父,是很庄重的事,义父应该和父亲是等同的,吕布为了荣华,没有丝毫犹豫,说杀就杀,这样的人就是自己的亲爹我看他也照杀不误。
2 杀义父董卓 为美色
吕布拜董卓为义父,是为了荣华富贵,但是吕布这个人不仅贪财,还好色,为了得到这个天下第一美女的青睐,又一次杀死了自己的义父,这完全没有丝毫为天下的意思。
3 侵占徐州 忘恩负仪负义
一个人在你最落魄的时候,好心收留你,你忍心趁他出门抢光他家的财物吗!这岂是人能做出来的!就是狗还知道报恩呢!吕布已经畜生不如了。
4 违反同盟
吕布和袁术节盟,后来又背弃了袁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吕布却杀了人家的使者,展现了一个终极叛徒的嘴脸。
我们再来看看赤兔马,赤兔马曾经服饰三个主人,为什麽董卓死了,吕布死了他不死,关羽死了他却要殉葬!物以类聚啊!关羽虽然性格上有不少缺点,但关羽始终是一个顶天立地,义气深重的好汉,赤兔马为关羽而死,说明他敬重关羽,甘心为关羽而死啊!关羽义气,赤兔义气啊!!!赤兔马的慷慨而死与吕布死前跪地求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情地抨击了世间如吕布般的卑鄙小人的嘴脸。“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实在是对赤兔马人格上的极大侮辱,我为什麽说人格,因为赤兔马的品格已经远远高出了某些人的品格!把这匹烈马与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相提并论!赤兔马,我为你喊冤!!!
2007-6-1 13:24
maczj
赤兔为关羽那种人绝食才是.......
2007-6-1 13:44
DECO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指的是个体能力而不是品格,想来楼主是曲解了文字意义。单从个体能力上看,吕布和赤兔都应是小说中的翘楚,如果从综合上看吕布在三国小说中根本就属于鸡肋选手,不值一提,甚至不如张辽张文远!而且赤兔本身就是被神化了的交通工具,楼主的帖子似乎发错了地方喽
2007-6-1 14:08
幻海沧穹
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按对人的标准去要求马,是不是对马不公平啊
2007-6-1 14:31
wwwind
怎样去用好才是关键!
2007-6-1 14:36
湘南飞鱼
想起老罗的一句话
人类总是把那些被欺负/折腾得最惨的动物称之为人类的朋友...
2007-6-1 14:43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SX柳天[/i] 于 2007-5-31 21:05 发表
古语有云:“人无信?涣ⅰ!本褪撬狄桓鋈巳绻?挥辛诵乓澹?筒慌涑浦??耍?蠹铱纯绰啦嫉奈?耸窃貅嵫?模?
1 杀义父丁原 为荣华
一个人肯拜另一个人为义父,是很庄重的事,义父应该和父亲是等同的,吕布 ... [/quote]
1,历史上丁原根本不是义父。只不过杀了上司而已。
2,董贼人人得而诛之。
3,大耳不也取西川?刘邦不也反放他性命的项羽?乱世就是这样。
4,孙权不也违反同盟?
若没有吕布,赤兔被个常人骑了,结果打斗时被人一招“砍马腿”砍着,腿断变废马,那常人从马上落下,被杀。这样赤兔在史上根本留不下名。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5-31 22:48 编辑 [/i]]
2007-6-1 14:5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4:43 发表
1,历史上丁原根本不是义父。只不过杀了上司而已。
2,董贼人人得而诛之。
3,大耳不也取西川?刘邦不也反放他性命的项羽?乱世就是这样。
4,孙权不也违反同盟?
若没有吕布,赤兔被个常人骑了,结果打 ... [/quote]
既然董贼人人得而诛之,还认贼作父?
2007-6-1 14:50
武之圣者
演义内容过多。历史上关羽有没有骑过赤兔都是个很大的疑问。
2007-6-1 14:53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5-31 22:50 发表
既然董贼人人得而诛之,还认贼作父? [/quote]
这就不懂了。你看,令狐冲明知田勃光是淫贼,为何还要结交?一些豪侠更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所谓“笑骂由人去”。
当时吕布觉得认他会得到好处,所以就认了。这是一种利益交换,不是感情交换。
2007-6-1 15:0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4:53 发表
这就不懂了。你看,令狐冲明知田勃光是淫贼,为何还要结交?一些豪侠更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所谓“笑骂由人去”。
当时吕布觉得认他会得到好处,所以就认了。这是一种利益交换,不是感情交换。 [/quote]
既然认董卓是因为认他会得到好处,那就是无视名声的了。
杀董卓当然不可能是因为“董贼人人得而诛之”这种大义之名,也只可能是因为杀他会得到好处。
不过是唯利是图而已。
2007-6-1 15:10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5-31 23:04 发表
既然认董卓是因为认他会得到好处,那就是无视名声的了。
杀董卓当然不可能是因为“董贼人人得而诛之”这种大义之名,也只可能是因为杀他会得到好处。
不过是唯利是图而已。 [/quote]
不能应为杀了丁原董卓而评价吕布“不重感情”,因为吕布与他们到底有没有感情都是个问题。很多时候,认干爹不一定要有感情,不一定是出于真情的,而是利益交换(想想董卓的身份就明白了)。刘邦遇难抛弃妻儿,独自逃命,而吕布未曾这样,所以反而可以认为可能吕布比刘邦更“重视感情”。
至于恶名嘛,曹操还屠过城呢,杀得人可多了,未见那么多人鄙视曹操。。。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5-31 23:13 编辑 [/i]]
2007-6-1 15:17
武之圣者
吕布不是不讲义气,也不是挺讲义。这个人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在利益无损的情况下,他还是有点起码的义气的。
2007-6-1 15:20
孤高的曹孟德
嗯,乱世一匹夫,被演义臭化了。
至于赤兔马,还是同样的话:若被常人骑,不会有名气。常人上战场自身难保了,还能保护好战马?所以被常人骑来冲杀,赤兔被砍死的可能性极高。:titter: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5-31 23:24 编辑 [/i]]
2007-6-1 15:25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5:10 发表
不能应为杀了丁原董卓而评价吕布“不重感情”,因为吕布与他们到底有没有感情都是个问题。很多时候,认干爹不一定要有感情,不一定是出于真情的,而是利益交换(想想董卓的身份就明白了)。刘邦遇难抛弃妻儿,独自逃命,而吕布未曾这样,所以反而可以认为可能吕布比刘邦更“重视感情”。
至于恶名嘛,曹操还屠过城呢,杀得人可多了,未见那么多人鄙视曹操。。。
[/quote]
俺现在说的是吕布唯利是图,怎么说起“不重感情”了?
吕布当然“重视感情”了
[b]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
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b]
女色确实是其喜好
2007-6-1 15:27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5-31 23:25 发表
俺现在说的是吕布唯利是图,怎么说起“不重感情”了?
吕布当然“重视感情”了
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
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 ... [/quote]
唯利是图的人多了,刘邦曹操等不都是吗?:rolleyes:
唯利是图,最多说明吕布还有做商人的潜质。:titter: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5-31 23:31 编辑 [/i]]
2007-6-1 15:35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5:27 发表
唯利是图的人多了,刘邦曹操等不都是吗?:rolleyes:
唯利是图,最多说明吕布还有做商人的潜质。:titter: [/quote]
商人可不仅仅是唯利是图,信义也是很重要的,吕布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2007-6-1 15:39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5-31 23:35 发表
商人可不仅仅是唯利是图,信义也是很重要的,吕布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quote]
信义也能换取利益;如若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需讲信义,不是吗?
2007-6-1 15:4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5:39 发表
信义也能换取利益;如若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需讲信义,不是吗? [/quote]
俺现在说的是吕布不讲信义,所以做不大。
2007-6-1 15:43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5-31 23:40 发表
俺现在说的是吕布不讲信义,所以做不大。 [/quote]
确实吕布没有政治头脑。不过吕布做不大好像是因为打仗打不过曹操吧?
2007-6-1 15:47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5:43 发表
确实吕布没有政治头脑。不过吕布做不大好像是因为打仗打不过曹操吧? [/quote]
打仗打不过曹操,也是因为他没有信义。
[b]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b]
[b]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b]
2007-6-1 15:59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5-31 23:47 发表
打仗打不过曹操,也是因为他没有信义。
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 ... [/quote]
[b]布虽骁猛,然[color=darkred]无谋[/color]而[color=darkred]多猜忌[/color],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b]
打不过原因多了,你我不是当时人,很难全面了解。而陈涛,作为事后诸葛亮,当然要为失败者评价一下原因。他的意见是,其中还有“无谋”,“多疑”等各种原因。。。
至于能不能得到诸将信赖,这些与一个人驭人术非常有关,由于布[b]无谋+多猜忌[/b],所以得出他不善常此术。由于他缺乏驭人术,而得出就算他不背信也不会得到人合。而曹操等因一人恩怨而屠城之辈,却能得到属下的支持与信赖,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统驭力,或魅力吧。
2007-6-1 16:0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5:59 发表
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打不过原因多了,你我不是当时人,很难全面了解。 ... [/quote]
[b]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b]
这就不是缺乏手段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
上部下的老婆,不能归类为驭人术吧?充其量只叫驭女术:P
2007-6-1 16:08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0:04 发表
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这就不是缺乏手段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
上部下的老婆,不能归类为驭人术吧?充其量 ... [/quote]
曹操不也差不多?(宛城张秀已降,算部下否?)
而且“爱诸将妇”不一定就发生了关系,因为古代思想保守,女子是足不出户的;只要男女常聊天,就会被别人说三道四了。至于布默然嘛,当时情况多说无益,何必多说?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0:17 编辑 [/i]]
2007-6-1 16:1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08 发表
曹操不也差不多?(宛城张秀已降,算部下否?) [/quote]
或许是因为曹操的驭女术不如吕布吧:P
毕竟曹操才这么一个:titter:
但曹操的驭人术是比吕布高明了
2007-6-1 16:19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08 发表
曹操不也差不多?(宛城张秀已降,算部下否?)
[/quote]
再者
张济已死,他老婆就是个寡妇,又不是张绣的老婆。
曹操要张济的老婆,也不算太大问题。
对张绣,“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都这样了,俺想曹操总不至于自认为“待济厚”吧?
吕布上了部下的老婆,还自认为“待诸将厚”,这难道不是他的心态问题么?
2007-6-1 16:21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08 发表
曹操不也差不多?(宛城张秀已降,算部下否?)
而且“爱诸将妇”不一定就发生了关系,因为古代思想保守,女子是足不出户的;只要男女常聊天,就会被别人说三道四了。至于布默然嘛,当时情况多说无益,何必 ... [/quote]
莫非吕布就爱干妇女主任的活?
专门成天跟部下老婆家长里短的闲聊?:qP+
曹兄的想法未免太现代化了吧
2007-6-1 16:22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0:19 发表
再者
张济已死,他老婆就是个寡妇,又不是张绣的老婆。
曹操要张济的老婆,也不算太大问题。
对张绣,“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都这样了,俺想曹操总不至于自认为“待济厚”吧?
吕布上了部下 ... [/quote]
吕布所说的部下是指“某些部下”,而曹操说的是另一些,接人短。例如曹操讲“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某某回“赤壁遇周郎”,曹默然。
2007-6-1 16:23
李克尔梅
跟温侯相比曹贼就是一个垃圾,肚脐眼里的污垢而已.
2007-6-1 16:24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0:21 发表
莫非吕布就爱干妇女主任的活?
专门成天跟部下老婆家长里短的闲聊?:qP+
曹兄的想法未免太现代化了吧 [/quote]
爱是一相情愿的爱,还是两人的爱,又或者是强逼对方接受爱。你我如何能得知?总不能因为一句“爱人妻”,而想象成“强奸人妻”吧。
说不定吕布就路上见几个美人,上去搭了一下,后来遭回绝,也就算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们是一群人妻,这件事也就传开了,成了绯闻。。。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0:27 编辑 [/i]]
2007-6-1 16:28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22 发表
吕布所说的部下是指“某些部下”,而曹操说的是另一些,接人短。例如曹操讲“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某某回“赤壁遇周郎”,曹默然。 [/quote]
[b]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b]
俺想“诸将临急皆叛布”的总有侯成、宋宪、魏续在内吧?
吕布待侯成如何厚法???
[b]九州春秋曰:初,布骑将侯成遣客牧马十五匹,客悉驱马去,向沛城,欲归刘备。成自将骑逐之,悉得马还。诸将合礼贺成,成酿五六斛酒,猎得十馀头猪,未饮食,先持半猪五斗酒自入诣布前,跪言:“间蒙将军恩,逐得所失马,诸将来相贺,自酿少酒,猎得猪,未敢饮食,先奉上微意。”布大怒曰:“布禁酒,卿酿酒,诸将共饮食作兄弟,共谋杀布邪?”成大惧而去,弃所酿酒,还诸将礼。由是自疑,会太祖围下邳,成遂领众降。[/b]
这就是厚待了。
再说了,吕布自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不知他想过“待布厚也”的那些人没有?
[b]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b]
吕布既以此道行事,何必怨别人用在他头上呢?
2007-6-1 16:29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24 发表
爱是一相情愿的爱,还是两人的爱,又或者是强逼对方接受爱。你我如何能得知?总不能因为一句“爱人妻”,而想象成“强奸人妻”吧。
说不定吕布就路上见几个美人,上去搭了一下,后来遭回绝,也就算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们是一群人妻,这件事也就传开了,成了绯闻。。。
[/quote]
既然曹兄认定古代八卦事业已经很发达,那俺也没什么好说的。
2007-6-1 16:32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0:29 发表
既然曹兄认定古代八卦事业已经很发达,那俺也没什么好说的。 [/quote]
无论如何,以势相逼,强奸人妻罪名不能成立。古代思想保守,人妻只要露个背,就会被说成淫妇了,可想而知。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0:34 编辑 [/i]]
2007-6-1 16:35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0:28 发表
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俺想“诸将临急皆叛布”的总有侯成、宋宪、魏续在内吧?
吕布待侯成如何厚法???
九州春秋曰:初,布骑将侯成遣客牧马十五匹,客 ... [/quote]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当时吕布大势已去,所以背弃他投曹有好处。还是因为实力不足。
刘备仁义了吧?未见有人弃布投刘。曹操得势,投曹当然好。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0:38 编辑 [/i]]
2007-6-1 16:37
孤狼在途
扣主题,勿水化,建议勿将演义、历史混为一谈!
移动之前关注之!
2007-6-1 16:38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32 发表
无论如何,以势相逼,强奸人妻罪名不能成立。 [/quote]
俺何曾说过以势相逼强奸人妻呢?
吕布旧事——[b]布与卓侍婢私通[/b],就用私通这个词好了。
以那时候的观念,勾引别人老婆可不是小事吧?
况且此事连曹操都知道,可见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那几个部下也不见得不知情。
吕布这么做难道还能叫厚待那几个部下么?
就算真有什么特别的厚待,那也不过是用老婆换来的吧?
也就是吕布玩弄他们老婆的嫖资而已。
2007-6-1 16:44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16:38 发表
俺何曾说过以势相逼强奸人妻呢?
吕布旧事——布与卓侍婢私通,就用私通这个词好了。
以那时候的观念,勾引别人老婆可不是小事吧?
况且此事连曹操都知道,可见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那几个部下也不见得 ... [/quote]
由吕布到赤兔马再到董卓的马子,换个话题吧。
2007-6-1 16:4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35 发表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当时吕布大势已去,所以背弃他投曹有好处。还是因为实力不足。
刘备仁义了吧?未见有人弃布投刘。曹操得势,投曹当然好。 [/quote]
既然吕布部下都是根据“是否有好处”这个原则来行事,所以背叛吕布。
那不就说明吕布的方针有问题么?
如果他不是奉行有奶就是娘的方针,岂能有那么多背叛??
[b]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b]
这就是刘备仁义的好处了。
若吕布也能像刘备这样,岂能众叛亲离?
2007-6-1 16:46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7-6-1 16:44 发表
由吕布到赤兔马再到董卓的马子,换个话题吧。 [/quote]
用个老笑话
赤兔马是吕布白天骑的,董卓的马子是吕布……:P
俺也觉得这个主帖没啥意思,版主不如就锁了吧
2007-6-1 16:53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0:44 发表
既然吕布部下都是根据“是否有好处”这个原则来行事,所以背叛吕布。
那不就说明吕布的方针有问题么?
如果他不是奉行有奶就是娘的方针,岂能有那么多背叛??
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 ... [/quote]
手下不会每人都背叛(如陈宫,高顺等),但害群之马确实有。当然,关羽不也遭糜芳等背叛?
你言吕布不能有如同吕布自己一样的属下,这点同意;就像曹操不能有如同曹操自己一样的属下同理。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1:07 编辑 [/i]]
2007-6-1 17:00
孤狼在途
等你俩说够了后,俺仿效最近股市最流行的做法-----割肉,将你俩分割,另起一名,岂不更好?
2007-6-1 17:03
孤狼在途
其实俺觉得把,布啊马呀,都是演义中的形象,犯不着为匹马喊冤吧,罗老不这样写,你哪里会觉得演义精彩?
2007-6-1 17:0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6:53 发表
手下不会每人都背叛(如张辽,高顺等),但害群之马确实有。当然,关羽不也遭糜芳等背叛?
你言吕布不能有如同吕布自己一样的属下,这点同意;就像曹操不能有如同曹操自己一样的属下同理。 [/quote]
[b]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b]
[b]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color=Red]皆[/color]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b]
吕布明明是众叛亲离了,难道仅仅是有几个害群之马而已么?
高顺不叛,仅仅是因为高顺自己的性格而已,可不是因为吕布厚待他。
[b]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b]
张辽是否背叛就难说了。
至少他在曹操手下活的好好的,后来更是步步高升。
再者[b]《檄吴部曲将校文》:吕布作乱,师临下邳,[color=Red]张辽侯成,率众出降[/color]。[/b]
把张辽跟侯成并提,俺想曹操不至于去冤枉张辽吧。
2007-6-1 17:08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7-6-1 17:03 发表
其实俺觉得把,布啊马呀,都是演义中的形象,犯不着为匹马喊冤吧,罗老不这样写,你哪里会觉得演义精彩? [/quote]
布啊马呀,历史上也有,倒也不是老罗的创造。
不过赤兔殉关羽,倒是老罗编出来的
2007-6-1 17:19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1:04 发表
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 ... [/quote]
[b][color=darkred]太祖堑围之三月[/color],上下离心[/b]
前后顺序不能搞错,当时布大势已去,龟缩在城内三月,才道至离心。就像项羽失势时一样。如若曹操一朝失势,谁说不会众叛亲离呢?至于我说的关羽,他失势时也差不多。
[b]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color=darkred]羽军遂散[/color][/b]
[b][color=#8b0000][/color][/b]
你只要知道,失势是主因就行了。
张辽那我查觉了,不过[b]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b]
前后顺序是城先破,辽再降,至于他是不是如侯成那样反过头来打布,你举不出证。
高顺陈宫不背叛,自然说明了道理。不是每个诸侯失势时,都有名将死忠的。有些时候,有些事,非当时人无法了解。有人为其死忠,可见他确实还是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而论。若你我身为当时诸侯,能不能收到如陈宫,高顺这么忠的部下尚未可知呢。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1:26 编辑 [/i]]
2007-6-1 17:21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17:08 发表
布啊马呀,历史上也有,倒也不是老罗的创造。
不过赤兔殉关羽,倒是老罗编出来的 [/quote]
别会错俺的意思,《三国志》案头就有,俺的意思是演义中的形象与历史肯定不同,他身上很多事迹是虚构的,赤兔的忠心和吕布的反复都是出于艺术的需要,已经有过加工再创造。
2007-6-1 17:32
孤高的曹孟德
回到主题,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不是侮辱了赤兔。
首先,吕布是个人见人爱的猛将,不然的话,董太师为何偏偏要收他做义子?可见其长处。
再者,张辽,高顺,陈宫等会在其背主后,选则跟随其左右;这就是他另一个长处。要知道,当时不是每个诸侯都能得到这种手下的。
至于人品,确实不是他的强项,但是赤兔马的“品”好又是谁说的?做为战马,还不是谁骑了谁便是主人?莫非真有赤兔为忠而死的故事吗?:titter:
一员人见人爱的猛将,与一匹人见人爱的俊马,不正好一对吗?至于道义,吕布无,赤兔更是没有。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1:36 编辑 [/i]]
2007-6-1 17:38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7:19 发表
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
前后顺序不能搞错,当时布大势已去,龟缩在城内三月,才道至离心。就像项羽失势时一样。如若曹操一朝失势,谁说不会众叛亲离呢?至于我说的关羽,他失势时也差不多。
权已据 ... [/quote]
刘备当阳大败,仅有几十骑而走,可有众叛亲离???
老兄可曾见到张飞赵云绑了刘备去向曹操请功??
[b]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b]
羽军为何不生缚羽出降?
谁说曹操没有失势过了??
[b]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b]
这不是失势??
那位司马楼异为何不抓曹操去见吕布?
这几个例子,跟吕布相比,怎么会失势时也差不多?显然是大大的不同。
老曹写的明明白白——[b]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b]
[b]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b]
侯成出降是在城破之前,张辽与侯成并提,何以见得是破城后??
陈寿记载是:[b]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b]。
这个能说明是破城在前,出降在后么?
未必吧,看这段就知道。
[b]《张郃传》: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b]
这能说明袁绍军破在先,张郃投降在后么?
[b]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b]
[b]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b]
都是说因为高览、张郃投降,才导致了袁绍军溃败。
2007-6-1 17:38
孤高的曹孟德
啊,被移到演义区了。。。以上的话要收回了。
2007-6-1 17:43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7:32 发表
回到主题,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不是侮辱了赤兔。
首先,吕布是个人见人爱的猛将,不然的话,董太师为何偏偏要收他做义子?可见其长处。
再者,张辽,高顺,陈宫等会在其背主后,选则跟随其左右;这就是他另一个长处。要知道,当时不是每个诸侯都能得到这种手下的。
至于人品,确实不是他的强项,但是赤兔马的“品”好又是谁说的?做为战马,还不是谁骑了谁便是主人?莫非真有赤兔为忠而死的故事吗?
一员人见人爱的猛将,与一匹人见人爱的俊马,不正好一对吗?至于道义,吕布无,赤兔更是没有。
[/quote]
董太师收其为义子,等于吕布人见人爱?
那刘备[b]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b],是否吕布就是人见人厌呢?
不背主的例子怎么少了?倒是背主的例子很难得。
像侯成、宋宪、魏续这种手下,确实不是每个诸侯都能得到的,这也是吕布的长处。:()
2007-6-1 17:45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1:38 发表
刘备当阳大败,仅有几十骑而走,可有众叛亲离???
老兄可曾见到张飞赵云绑了刘备去向曹操请功??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羽军为何不生缚羽出降?
谁说曹操没有失势过了??
会张 ... [/quote]
不需要与刘备比。只需要与普通人比。因为刘备的品性在当时算是上,而不是普通。
关羽差不多,生不生擒不是重点,糜芳等已降,军队已散。
曹操这失势与布不同,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个败仗称不上失势。布是被围孤城三月,兵寡粮少,已无翻身机会;所以才叫失势。
[b]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b]
文中写得清楚,以上三人,独未写张辽。何也?
2007-6-1 17:51
孤高的曹孟德
到了演义区更好。除了天下无双的猛将,谁还有资格与天下无双的俊马相提并论?
2007-6-1 17:55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1:43 发表
董太师收其为义子,等于吕布人见人爱?
那刘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是否吕布就是人见人厌呢?
不背主的例子怎么少了?倒是背主的例子很难得。
像侯成、宋宪、魏续这种手下,确实不是每个诸侯 ... [/quote]
说到历史,你一个劲的说布为人不好,那赤兔又咋么个好法?对于一匹战马而言,还不是谁骑了谁是主人?
你讲人中吕布与赤兔相比,品格也好,能力也好,哪不相配了?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1:56 编辑 [/i]]
2007-6-1 18:01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7:45 发表
不需要与刘备比。只需要与普通人比。因为刘备的品性在当时算是上,而不是普通。
关羽差不多,生不生擒不是重点,糜芳等已降,军队已散。
曹操这失势与布不同,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个败仗称不上失势。布是被围孤城三月,兵寡粮少,已无翻身机会;所以才叫失势。
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文中写得清楚,以上三人,独未写张辽。何也? [/quote]
[b]九州春秋曰:初,布骑将侯成遣客牧马十五匹,客悉驱马去,向沛城,欲归刘备。成自将骑逐之,悉得马还。诸将合礼贺成,成酿五六斛酒,猎得十馀头猪,未饮食,先持半猪五斗酒自入诣布前,跪言:“间蒙将军恩,逐得所失马,诸将来相贺,自酿少酒,猎得猪,未敢饮食,先奉上微意。”布大怒曰:“布禁酒,卿酿酒,诸将共饮食作兄弟,共谋杀布邪?”成大惧而去,弃所酿酒,还诸将礼。由是自疑,会太祖围下邳,成遂领众降。[/b]
莫非这里不写宋宪、魏续,投降就没他俩的份了??
高顺不降,被砍了脑袋。另一个“不降”的张辽却能拜将封侯,真是天壤之别啊。
再者下邳被围,吕布、高顺都被生擒,张辽却能悠哉悠哉的“将其众降”。
可见张辽在此次战役中是多么奋勇杀敌:qP+
再看另一位外援臧霸。
[b]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b]
作为并非吕布直属部队的臧霸,曹操都要下令捉拿,对于吕布属下的重将,却能拜将封侯
可见张辽的RP胜臧霸多多:titter:
再看张辽过往的业绩。
[b]进败,以兵属董卓。
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b]
真是忠义之士啊。吕布有此忠臣,岂有不成之理?
2007-6-1 18:02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7:55 发表
说到历史,你一个劲的说布为人不好,那赤兔又咋么个好法?对于一匹战马而言,还不是谁骑了谁是主人?
你讲人中吕布与赤兔相比,品格也好,能力也好,哪不相配了? [/quote]
吕布不如赤兔,这不是俺说的,不用栽到俺头上。
俺的观点就是吕布为人不好,若有意见不妨反驳。
2007-6-1 18:05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7:51 发表
到了演义区更好。除了天下无双的猛将,谁还有资格与天下无双的俊马相提并论? [/quote]
说起演义么,赤兔为关羽而死,吕布死时未见赤兔有何反映。
可见关羽才得了赤兔认可。
天下无双的骏马,难道千秋忠义无双的猛将也受不起?
2007-6-1 18:07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2:01 发表
九州春秋曰:初,布骑将侯成遣客牧马十五匹,客悉驱马去,向沛城,欲归刘备。成自将骑逐之,悉得马还。诸将合礼贺成,成酿五六斛酒,猎得十馀头猪,未饮食,先持半猪五斗酒自入诣布前,跪言:“间蒙将军恩 ... [/quote]
[b]莫非这里不写宋宪、魏续,投降就没他俩的份了??[/b]
区别是从始至终,三国志中都不曾有张辽回过头来攻布的描写。
曹操用人是看能力而定的。
再者,张辽跟随的君主有三个,其中董卓是当时最得势的人物,其余两位是曹与布。从没跟过狗熊之辈。:titter:
2007-6-1 18:13
孤高的曹孟德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 02:05 发表
说起演义么,赤兔为关羽而死,吕布死时未见赤兔有何反映。
可见关羽才得了赤兔认可。
天下无双的骏马,难道千秋忠义无双的猛将也受不起? [/quote]
确实受不起(是指排名上的)。你要明白,关羽死后赤兔并没死,而是看到下一位主人马忠太垃圾后,故而绝食而亡。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b]权即赐马忠骑坐[/b]。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color=#ffffff]知[/color]
[color=#ffffff][/color]
因为赤兔不是关羽死后就死的,而是赐予马忠后开始绝食而死的。可见赤兔看重武力,马忠并非超一流,所以不配骑。总而言之,惟有拥有天下无双武力的猛将才配得上与天下无双俊马相提并论。
至于千秋忠义无双云云出自演义哪一节,哪一段?请引原文。就算是,忠义的人多了,如诸葛亮,忠吧?(宝马佩英雄!)
[[i]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曹孟德 于 2007-6-1 02:31 编辑 [/i]]
2007-6-1 20:54
完颜康
我看吕布做人至少比那位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厚道
2007-6-2 08:2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孤高的曹孟德[/i] 于 2007-6-1 18:13 发表
确实受不起(是指排名上的)。你要明白,关羽死后赤兔并没死,而是看到下一位主人马忠太垃圾后,故而绝食而亡。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知 ... [/quote]
[b]史官有诗赞曰:
壮哉熊虎将,赳赳汉云长。功绩过韩、耿,声名重马、张。
恩酬曹孟德,死报汉中王。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又宋贤作诗以挽关公曰:
少年为客离蒲东,济困扶危立大功。赳赳汉朝熊虎将,巍巍当世美髯公。
时来官渡惊曹操,数尽临沮遇马忠。[color=Red]大义古今谁可及[/color]?令人哀怨泪痕红!
[/b]
这不是赞关羽忠义古今无双么??
赤兔起码被吕布、关羽两人骑过。照阁下的说法,赤兔只认可天下无双武力的猛将。天下无双难道还能有两个??
至于赤兔,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是绝食而死。
比如张三今天绝食,七天以后饿死,阁下不会认为张三是七天以后才打算自杀吧?
关公一死,马落入马忠之手,孙权马上就赐给了马忠,这不就说明关公一死,赤兔就打算绝食了么?
除非阁下若能证明关公死后赐给马忠之前,赤兔马曾经进食,那是能说明阁下的观点——赤兔看重武力。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