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刘德华“赵子龙”照曝光 Maggie Q英气逼人


2007-5-23 11:32 恨地无环
刘德华“赵子龙”照曝光 Maggie Q英气逼人

刘德华“赵子龙”照曝光 Maggie Q英气逼人  

[img]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07-05/22/xinsrc_172050422092388529281.jpg[/img]

[img]http://www.m798.com.cn/Pictures/UploadPic/2007-2/200721412514874586.jpg[/img]

[img]http://www.dvd288.com/upload/newsimg200610/200611294671.jpg[/img]

[img]http://news.cctv.com/20070522/images/1179794016204_1179794016204_r.jpg[/img]

    备受关注的三国题材影片《三国志之见龙卸甲》20日下午在戛纳举行了一个小型发布会,公布了“赵子龙”刘德华的一款海报和三张剧照,同时,还给现场记者放了一分半钟的片花。

    虽然影片4月份才在甘肃开机,但是从这款先期曝光的戛纳推广片花来看,主要的场景是集中在敦煌等地拍摄的战争场面,而片中三位主演刘德华、Maggie.Q和洪金宝的造型也同时曝光。由于影片中赵子龙已是古稀之年,因此饰演者刘德华的扮相趋于苍老,英雄迟暮的感觉与大漠的苍凉跃然镜头之上,而Maggie.Q的扮相更是令人惊艳,骑马射箭干净利落、英气逼人,非常具有冲击力。

   据于冬介绍,《三国志之见龙卸甲》是一部根据三国历史的改编的很“写意”的古装战争片,是一部以场面取胜的史诗巨制。这部电影是导演精心准备了八年的成果,影片从赵子龙个人出发,从独特的角度解读三国的历史事件。影片为了尊重事实,全部启用中国演员,表现了韩方投资者的气度和信心。

    影片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蜀国后期赵子龙的最终命运展开,此前有媒体称洪金宝出演张飞的报道实为误传。在于冬提供的最终名单中,刘德华出演赵子龙,Maggie.Q出演曹操的孙女曹婴,而洪金宝则出演赵子龙的好友罗平安,这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但是片中戏份相当吃重,和赵子龙亦敌亦友。此外,吴建豪出演关羽的儿子关兴。

[color=Blue]剧情介绍

  年过古稀的赵云为了帮刘备踏平魏吴再度出山,却在凤鸣山上被困,迎来人生中的终极决战。回思往事立残阳,在这电光火石中,一幕幕征战中的腥风血雨,一阵阵军旅间的喜笑悲愁,纷纷出现在这老将军的眼前。

  东汉末年,魏军强势压境,初任工兵的赵云遇上抱打不平的同乡兄长罗平安,两人一见如故,互诉对乱世的一片憧憬。在蜀国军师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下,主动请缨劫寨扰敌立下大功。长板坡一役,为免罗平安遗失刘备妻儿的死罪,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营救回幼主,从而一战成名。

  因“单骑救主”有功,赵云被委以重任与蜀国上将黄忠老将军一起出征定军山,此役是蜀国收取汉中奠下蜀国基业的重要一仗。不料黄忠为争头功在罗平安的鼓动下提前出兵,却不想中了曹操的奸计伤亡惨重,危难时刻赵云及时赶到义救黄忠和罗平安,并在诸葛亮的妙计下烧掉曹军粮草再立大功。赵云荣升为五虎大将,而此时的罗平安却是心中百味。

  时间如梭,五虎大将的关、张、马、黄都先后辞世,两鬓斑白的诸葛亮再一次策动歼灭曹魏大计,不服老的赵云坚持要做先锋大将。不料此次的劲敌竟是曹操的孙女曹婴,这个美得像雪一般的少女,弓马娴熟,智勇双全,带着10万大军欲生擒赵云以了祖父心愿。而对赵子龙爱恨交织的罗平安却在最后一刻作出了一个令他后悔莫及的决定--他把赵云最后一次出征的军机出卖给了曹婴。

  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把赵云当成诱敌之傀儡,寄望曹婴和赵云的大战,能让他暗渡陈仓,用全军在三个时辰里攻下魏之主城六郡。此次此刻,赵云该何去何从。[/color]


-----------------------------------------------------------------------------------------------------------------------------------------------------------
此片的档期和《赤壁》很近,宣传方面比较低调,一时也找不到更多信息。
另附上一个更早时候的预告片:[url]http://download.zol.com.cn/detail/20/191447.shtml[/url]
从海报、剧照和预告片看,整体风格苍茫悲壮,尤其预告片中沙场遍地伏尸、箭如乱草,而佛陀静立,看来片中会稍稍超前地引入些佛教文化。
Maggie Q眉眼间有一种冷傲而悲凉的气质,作为曹操孙女的古装扮相值得期待。(不知道是曹公哪一子的女儿了,从混血看,难道是黄须儿的?:lol:)
另人感到别扭的是,片中好像有很多日本文化的东西,刘德华的甲胄,预告片中的面具,不知道片子出来会是什么效果。
和《赤壁》的票房大战是在所难免了,三国fans是赞也好骂也好,这两年总归大餐不少。

[[i]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6-4 10:59 编辑 [/i]]

2007-5-23 11:40 东方无翼
这个头盔好现代啊:wacko:
那身甲要是红色的,就是真田幸村。

恩,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只要改一下配色和对白,就变成了真田幸村与德川家康孙女的故事:loveliness:

2007-5-23 11:40 美人赠我金错刀
[img]http://www.hpmx.com.cn/image/200610147502273499.jpg[/img]

NND,要告英国佬抄袭~~~

2007-5-23 11:42 【赵云】
完了,赵子龙成日本鬼子了。现在的导演要是在当年绝对是汉奸。
不由得让我想起地下交通站里的黄金镖和贾队长。

2007-5-23 11:43 drinksun
:titter:和我做的瓦岗造型里的樊虎一样。

整体装扮更像日本或者韩国人,怀疑造型师又是外聘的。

[[i] 本帖最后由 drinksun 于 2007-5-23 11:44 编辑 [/i]]

2007-5-23 11:44 刀剑笑
华仔的那双眼睛太有神啦~男性的魅力所在~:titter:

2007-5-23 12:01 水镜门生
老刘啊老刘····:blink:

Maggie很漂亮的扮相:lol:

2007-5-23 12:21 ft1114619
日本盔甲加英军帽~夸张呀~:titter:

2007-5-23 12:33 kenan
看甲胄就已经大失所望了:(

2007-5-23 12:33 恨地无环
请比较第三张海报和san10片头CG截图如下:

2007-5-23 13:49 dracula3626
[quote]原帖由 [i]东方无翼[/i] 于 2007-5-23 11:40 发表
这个头盔好现代啊:wacko:
那身甲要是红色的,就是真田幸村。

恩,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只要改一下配色和对白,就变成了真田幸村与德川家康孙女的故事:loveliness: [/quote]


我也觉得是那样,哈哈

2007-5-23 14:55 冰之归宿
好恶心的造型

太日本化了啊

2007-5-23 15:28 关毛
怎么是日本的铠甲?

2007-5-23 15:31 宇文铭
明明是日本甲胄

2007-5-23 16:01 恨地无环
图书<<三国之见龙卸甲 >> 李仁港自序

[img]http://www.douban.com/lpic/s1881321.jpg[/img]  
书名     :   三国之见龙卸甲   
著者     :   李仁港   
国际书号 :   962-04-2455-7  
出版社   :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定价     :       HK$50.00   
出版日期 :   2005/2/1  
分类     :   文学/中国现代散文杂文   
页数     :   166   
装帧     :   16开平装

自序  
  中国俗语骂人最恶毒的一句,莫如:「你不得好死!」在浩瀚的《三国演义》世界里,有好死的竟没有几人。试看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刘备最後落得饮恨白帝城;关公败走麦城;张飞死於非命。又如奸雄曹操死前竟泪流满面。周瑜吐血而亡之前,还用最後一口气惨叫:「既生瑜,何生亮!」就连书中最高智慧者诸葛亮,最後竟在五丈原仰天长叹而终。  
  虽则「天地不仁」,「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若用慈悲心看之,我颇同情书中人物,征战一生,最後仍要带著不得好死的情绪去另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要知书中大部份都是能征惯战之将,视死如归之士。在那年代「男儿当死在战场,用马革裹屍还」的观念绝对根深蒂固。我想导致「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绝不是死亡前之恐惧或痛苦。「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走到人生终极的一个时刻里,所有色蕴世界中的执著都不再重要,良知(或被遮掩已久的良知)再次被发现。我猜想临死前最恐怖的事,莫如良知告诉英雄们,他们大半生走的原来是迷失了方向的错路。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个人认为善之善者,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在人生终极的一刻能无憾地面对自己。  
  在演义中少数能得好死的是中国历史中少有的长胜将军常山赵子龙,也就是《见龙卸甲》的主要人物。  赵子龙武艺超群,忠於刘备更忠於大义。《见龙卸甲》选的是他年已七十仍坚持挂先锋印伐魏,结果中伏的一段惨战(见原著第九十二回)。演义中评价赵因不服老,硬要出征,故遭此难。黄帝阴符曰:「心生於物,死於物。」虽则在这个大混世中,世人极易迷失,想赵只是趁剩馀的生命,以出战为名,赶赴战场这个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借机反思一个越战越迷失的问题:「为何而战?」为功名?为刘备?为正义?  
  《见龙卸甲》叙述赵在凤鸣山上一边带领赵家军拚死抵抗魏之围攻,一边和跟随已久、同是来自常山的一个小人物随从的对话。一个是成名之将军,正要出世,修成正果;一个是世俗小人,努力入世,图个功名富贵。二人在「为何而战」一命题对辩,一阴一阳,相生相克,夹杂在赵子龙和魏将连番廝杀的血战中。  书名《见龙卸甲》,龙当然是赵子龙;卸甲者,最终能卸下俗世之包袱,无憾地面对自己最後的一刻。  还记得构思《见龙卸甲》已是十多年前之事,急急流年,滔滔逝水,不禁想起陶渊明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以作自勉。蓦然回首,想起儿时天主教老校长的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英文经文,恰恰和陶诗吻合,半生寻寻觅觅,原来心田早种,本来不失,何用追寻,记此以终此序。For what we're going to receive, may lord make us truly thankful。  
  此书献给先父凤阳李国军。  
选载  
楔子  
  如罗贯中是现代人,如他要把《三国演义》拍成电影,他会如何处理?  
  接触《三国》,是儿时由先父讲的《三国》故事开始。及问先父《三国》为何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曰:「文学、历史、兵法三者俱精,故也。」因先父之启蒙,多年来对《三国》一书爱不释卷。子曰:「四十而不惑」,看到中年,开始对《三国》之观感有了变化。  
  《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尝见全牛也。」观其所由,寻其所归。《三国》一书,文虽浩瀚,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曰:生生不息的道也(不断重复的历史也)。  
  我不是在故弄玄虚,更讨厌别人把简单之事说得玄之又玄。  
  何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万化因此而生,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缺一不可。看演义第一句:「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二字即道。汉字久合而分,又由三国合而为晋,历史再一次重复了。国父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倡,逆之则亡。」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都得接受。这正是罗贯中在全书要讲的大道。为了要让看官易於入道,才把妙笔一挥,把一段三国史实刻划成精彩绝伦的小说情节,但得注意,小说情节是末,道才是本。但小说实在太精彩,太具感染力,又难怪大部份小说迷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举一例,小说其中一段脍炙人口之赤壁之战,当中载有一班英雄战胜曹操之事迹,如周公瑾之雄姿英发,孔明之足智多谋,关公之义释曹操,刘备之扶汉心切,凡此种种皆为人津津乐道,但情节再精彩,都只是道之起点而已。孟子曰:「从仁义行,非仁义行」。罗贯中用笔墨形容其始,必用同一笔墨形容其终。如周公瑾之吐血而亡,孔明之出师未捷身先死,关公之败走麦城,刘备之饮恨白帝城。  
  还记得《红楼梦》里之好了歌?「要好需是了,不了便不好」。偌大一场赤壁之战,原来在书中只是大道之缘起,若只执著其精彩之情节而忽略其内里隐喻,在道来说都只是片段,著象,本末倒置,离作者原意实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知白守黑,祟本以息末,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虽知大义所在,却又如何能将原著媒体改成电影媒体,而又不失其道?我之愚见,禅宗之「见性成佛」实为方便法门:远离情节之迷津,抱定情节为道服务之决心,一法不立,无法不容。但凡在演义中可用之反映出作者所论之道即成正果。郑板桥笑看人间:「世人真够俗,画画画四幅,不是梅兰菊竹,便是渔樵耕读。」拍《红楼梦》未必一定要拍黛玉葬花,拍《三国》又何需只执著赤壁大战而失原作者之雅意?  
  《见龙卸甲》这小说是我欲将《三国》改编成电影的一个尝试,在创作过程中,我是谨守武当张三丰心法:「随却已身不是道,执著己身事更糟。」知法,更望不拘泥於法,所以《见龙卸甲》中之赵子龙不会像超人般飞上天,把山一掌打开,不会大搞男女关系,更不会一味标榜:「跟足原著,一字不改。」  
  吾本电影人,拍电影总望拍那样似那样,要知,似者,非也,似佛者,实非佛也。当读者看到《见龙卸甲》之似道而非道时,实不足为奇,更望不吝指正为盼。  
  李仁港
-----------------------------------------------------------------------------------------------
李导这段文字就和赤壁咬上了啊。

另附几张拍摄现场士兵的照片:
[img]http://club.yninfo.com/NewUserImages/070109/200752293914310.jpg[/img]

[img]http://club.yninfo.com/NewUserImages/070109/20075229392338.jpg[/img]

[img]http://club.yninfo.com/NewUserImages/070109/200752293936750.jpg[/img]

[[i]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5-23 16:05 编辑 [/i]]

2007-5-23 16:32 太平清领道人
又是一个三国名牌瓶子装新酒的典型案例,诸位看官如果把他当三国演义的部分片断来看,估计少不得又要骂娘了。。。:titter:

2007-5-23 20:38 飒露紫
…… 如此难看的盔甲  
古稀之年的赵云?

2007-5-23 20:38 贾图
[img]http://www.xycq.net/attachments/2007/02/26246_200702081355135.jpg[/img]

这是三国时期的骑兵,跟小日本的那种铠甲完全不搭界。

2007-5-23 21:10 鲍伯 . 迪伦
三国饭和赵云饭又有的忙了: 忙著开骂。 :titter:

2007-5-23 21:14 Cruyff14
那个头盔真的不是一般的难看

2007-5-23 21:35 实干司马
一看剧情已经没了一半热情,看了刘德华头盔热情再没一半

如此YY的历史剧,自己编的剧本绝对比导演强

2007-5-23 22:37 竹中重次
[quote]原帖由 [i]【赵云】[/i] 于 2007-5-23 11:42 发表
完了,赵子龙成日本鬼子了。现在的导演要是在当年绝对是汉奸。
不由得让我想起地下交通站里的黄金镖和贾队长。 [/quote]

BS下,中国人用什么日本式的破铠甲啊.不过中国这方面还真没有什么做的精细的铠甲.版内好象曾经有写过关于戏服的问题的.说国人戏服做的不好<无极>的铠甲都是租借日本的
悲哀啊~

2007-5-24 09:23 青木风亮
再扔一块

青釭剑变成了锯齿刀:P

2007-5-24 10:09 长板桥上一声吼
:wacko:简直一日本武士

2007-5-24 11:53 中庸
Maggie Q很PP啊。
不知道是那里人?

2007-5-24 12:37 恨地无环
[quote]原帖由 [i]中庸[/i] 于 2007-5-24 11:53 发表
Maggie Q很PP啊。
不知道是那里人? [/quote]

:titter:中庸兄的这个问题复杂了,Maggie Q是美(父)越(母)混血,出生在夏威夷,国籍美利坚,但却是以香港模特儿的身份进入演艺圈的。
您老说她算哪里人?:P

2007-5-24 17:41 静淀海
首先赵云的造型就有够难看的了  其次我不明白为什么把蜀汉的其他一些主要将领的剧情写的那么自私(黄,诸葛)   况且不按原著的做法真的很难让人接受   人家会想 你们中国传诵那么多年的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居然是个靠牺牲部将成功的人   严重抗议这种无视原著的行为

2007-5-24 18:06 桠枫
垃圾片子,没兴趣看。

2007-5-24 18:31 贵州野人镇疏
终于看到赵云倒胃的片子了!

强烈期待啊!!!

爽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2007-5-24 18:38 vichow
第一張海報令我想起戰國自衛隊…

2007-5-24 21:39 夏侯称
本来懒得登录的,看到这贴不能不顶
刘德华那帽子太帅了,飞碟帽。那气势就像维护世界和平的战士,在看那旗帜,真田辛村一定能保卫大阪城

2007-5-25 11:07 远舟
没看到盔甲全貌,不作评论

平心而论,日本盔甲是公认的美观绚丽
既然是商业片,那也无可厚非,不必过于计较

2007-5-25 15:38 冒牌
这个造型也太夸张了吧???

2007-5-25 23:10 叶四四
怎么这个造型啊...哎,可鄙

2007-5-26 00:41 宇文铭
李导想法不错,就是造型师选的太烂,搞什么日本盔甲

2007-5-26 00:51 天火
丑得前无古人
烂得后无来者

2007-5-26 20:47 秋旭
既然是见龙卸甲,那海报应该是赵子龙穿布衣啊~

2007-5-28 01:02 中庸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7-5-24 12:37 发表


:titter:中庸兄的这个问题复杂了,Maggie Q是美(父)越(母)混血,出生在夏威夷,国籍美利坚,但却是以香港模特儿的身份进入演艺圈的。
您老说她算哪里人?:P [/quote]
看了无环的回复,偶又上网查了一下。现在想起来她好像是拍化妆品广告的。:funk:

2007-5-29 01:40 武之圣者
不伦不类,鉴定完毕

2007-5-31 17:21 景天阳雪
兄弟连……

偶还以为MQ扮演马云禄……

2007-5-31 18:15 jt003172
华仔扮赵云,应该是没错,但看那一身打扮,实在是倒胃口.
白马银枪白盔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子龙形象....

2007-5-31 20:46 赵子龙帅
铠甲帽子太傻了!现在的导演是不是审美有问题啊!

2007-6-1 01:11 K将军
这片子不看也罢

2007-6-1 09:18 金戈铁马
这导演是个三国盲!!!!!!!!!!!!!!!!!!!!!!!!!!!!
刘德华看了几十年了,演个阿飞还行,演子龙真是看了想吐!

2007-6-1 23:58 a4262000
虽然很多人说过了  但说实话  造型的确是超难看的

2007-6-3 23:37 平常心
[quote]
西汉末年,魏军强势压境,初任工兵的赵云遇上抱打不平的同乡兄长罗平安,两人一见如故,互诉对乱世的一片憧憬。在蜀国军师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下,主动请缨劫寨扰敌立下大功。长板坡一役,为免罗平安遗失刘备妻儿的死罪,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营救回幼主,从而一战成名
... [/quote]
年代打錯了。

2007-6-3 23:45 海客瀛洲
好像十字军东征:angry2:

2007-6-4 10:57 zhoulw21
套一句话说是头上顶了个狗食碟子。。。。。。。。。。。。

2007-6-4 11:00 恨地无环
[quote]原帖由 [i]平常心[/i] 于 2007-6-3 23:37 发表

年代打錯了。 [/quote]
修改了,转帖时候没有发现。
新闻报道中出这个错,不知道是记者秀逗了,还是剧组问题了……

2007-6-4 12:37 太虚道人
怎么刘德华穿成个步兵(足轻)的样子啊,他不是该扮武将的么

2007-6-7 11:14 孔雀王
[img]http://photo6.hexun.com/p/2007/0607/102176/m_532D63B521E7852B8C9310CBAD347BEE.jpg[/img]

[size=3][color=red]谁说是日本盔甲的,明明是我们中国式的...[/color][/size]

[[i] 本帖最后由 孔雀王 于 2007-6-7 12:20 编辑 [/i]]

2007-6-7 11:19 神灭第六天
一句话,难看啊,丑化了赵云的形象.:qok+

2007-6-7 11:53 =千層糕=
垃圾!誰是造型師?我找他出來罵完再罵!:angry:
暈倒!誰是編劇?我找醜女把他奸完再奸!:titter:

[[i] 本帖最后由 =千層糕= 于 2007-6-7 11:54 编辑 [/i]]

2007-6-7 12:15 蓝色天堂
前天的晚报上评了,导演说这是中国式的美感幻想。

2007-6-8 00:42 太虚道人
[quote]原帖由 [i]孔雀王[/i] 于 2007-6-7 11:14 发表
[img]http://photo6.hexun.com/p/2007/0607/102176/m_532D63B521E7852B8C9310CBAD347BEE.jpg[/img]

谁说是日本盔甲的,明明是我们中国式的... [/quote]
这像倒像中国武将,哦,值得一提的是,据考证,周某是罗某杜撰的人物吧,目的是为衬托关公

2007-6-8 09:13 子卿
[quote]原帖由 [i]孔雀王[/i] 于 2007-6-7 11:14 发表
[img]http://photo6.hexun.com/p/2007/0607/102176/m_532D63B521E7852B8C9310CBAD347BEE.jpg[/img]

谁说是日本盔甲的,明明是我们中国式的... [/quote]

你这个盔帽沿宽有缨,跟剧照那个完全不是一个感觉
至于甲就不用说了,剧照那个典型的日式胴

2007-6-8 09:22 海客瀛洲
那是十字军东征时用的头盔吧 锻造技术低下 所以脸盆状的比较容易生产:angry2:

2007-6-8 09:23 陈云逸
现在中国的导演没有几个好东西,都是一群脑子进水的,中国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偏偏喜欢抄袭别人才叫“美感”

2007-6-8 09:56 东方无翼
[quote]关于《见龙卸甲》在戛纳曝光“争议海报”的话题再次被提起,华仔无奈地表示自己当初看到造型的时候也很犹豫,但是作为一个演员他没有过多去干涉这些事情,而且也没有办法控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海报上我手里拿的是把刀?那刀其实不是我的,我的武器是长枪,枪很重,我一只手都很难提起来,但是因为枪太长拍不全,临时拿了别人一把刀拍海报,”华仔透露,“而且这个造型其实不是将军的时候而是我的小兵造型,后面的会不一样”。[/quote]

果然是足轻造型。。。

本来还以为手里那是青釭剑呢:sleep:

2007-6-8 16:19 sky1224
太日本了。。。。严重玷污了。。赵子龙的伟大形象。。。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