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13 12:42
zuziwuming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6-12 10:58 发表
刘备灭吴,可以拿到孙权的土地,怎么变成助魏灭吴呢?
如果曹魏南下,讲和的主动权在刘备这里,孙权除非把刚夺来的南郡还给刘备,这等于白忙一场;
而且刘备如果要利息的话,孙权说不定还得搭上早年夺来的 ... [/quote]
如果真的蜀魏合攻,而刘备不肯讲和,你认为孙权能抗的住吗?
抗不住的话,最好的选择是向魏投降吧,那对刘备有什么好处那;
另外,刘备灭吴?他怎么灭,貌似当时还和陆逊相持呢
[[i] 本帖最后由 zuziwuming 于 2007-6-13 12:45 编辑 [/i]]
2007-6-13 12:46
冒牌
[quote]原帖由 [i]zuziwuming[/i] 于 2007-6-13 12:42 发表
如果真的蜀魏合攻,而刘备不肯讲和,你认为孙权能抗的住吗?
抗不住的话,最好的选择是魏投降吧,那对刘备有什么好处那 [/quote]
最终结果当然是刘备跟曹魏平分孙吴原有的地盘
而且刘备沿江而下,抢夺地盘有先手优势
刘备会没好处?:lol:
2007-6-13 12:55
冒牌
[quote]原帖由 [i]zuziwuming[/i] 于 2007-6-13 12:42 发表
另外,刘备灭吴?他怎么灭,貌似当时还和陆逊相持呢
[/quote]
如果曹魏出兵,陆逊还有心思跟刘备打持久战?孙权还有能力两面同时作战不成?
2007-6-14 13:38
readygo911
或许曹丕想先按兵不动,观望下战况看看向哪边出兵有更大的利益,然后再做部署。谁知道两国没相持多久就决出了胜负,当然也就没什么大便宜捞。后来曹丕的确出兵了,只是陆逊并没有乘胜进犯蜀国,可见三方都是明白人,想占便宜没这么简单。
[[i] 本帖最后由 readygo911 于 2007-6-14 13:43 编辑 [/i]]
2007-6-14 13:47
骁骑兵
就算是魏蜀各分一半,力量对比也是对南方政权更不利.
更何况要是把孙权惹急了,很可能就是对魏战线的吴军向魏军投降,魏军长驱直入,对蜀战线的吴军全力抵抗蜀军的进攻,为魏军到达争取时间.:titter:
套用二战末期德军的话就是----向西死死顶住蜀国人,直到北面的魏国人来踢我们的屁股.
所以,结论就是如果魏军南下,刘备不可能不接受孙权的讲和(孙权稍做让步)
2007-6-14 13:51
冒牌
[quote]原帖由 [i]骁骑兵[/i] 于 2007-6-14 13:47 发表
就算是魏蜀各分一半,力量对比也是对南方政权更不利.
更何况要是把孙权惹急了,很可能就是对魏战线的吴军向魏军投降,魏军长驱直入,对蜀战线的吴军全力抵抗蜀军的进攻,为魏军到达争取时间.
套用二战末期德军的话就是----向西死死顶住蜀国人,直到北面的魏国人来踢我们的屁股.
所以,结论就是如果魏军南下,刘备不可能不接受孙权的讲和(孙权稍做让步) [/quote]
那要看孙权会让到什么程度了:lol:
2007-6-14 13:57
骁骑兵
最多就是割让半个荆州.
2007-6-25 09:49
枫月
征战是为了利益 得不到利益 怎么说都是虚的 刘备出峡 目的就是要拿下荆州 美达到目的 怎肯善罢甘休?:qoo+
2007-11-4 19:17
Veteranewbie
其實曹丕可以不從荊州一帶而從壽春一帶南下攻江東那部分來分散東吳兵力,假如吳蜀和談才退兵吧
2007-11-5 09:52
葉影心
[size=4]如果站在曹丕的位置去想, 曹魏出兵參與孫劉之戰的機會及必要其實不大, 因為如果曹魏要出兵的話, 戰略意圖只得一個, 就是要在兩方勢力夾擊下攻滅第三方勢力, 重點是要「收取全功」, 只是攻城略地, 殺敵擄將對曹魏的意義不大, 若不能收取全功, 出兵帶來的麻煩就大了, 肯定再次與其餘兩國結怨, 蜀國可以不加理會, 反正魏國出兵幫了蜀國它也不會感激, 它們之間的怨是解不了的, 但吳國是魏國外交上重點利用的勢力, 蜀吳雙方結怨曹丕看了最開心不過, 他不會輕易把自己放進禍心當中, 即使吳國不是真心向魏, 雙方不爆發戰事亦是魏國所渴求的, 所以如果魏國要出兵, 就一定要收全功, 否則就是拿起石頭擲自己的腳;
那到底收取全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認為不大, 因為能否收取全功其實要看蜀吳雙方怎樣去打這場仗, 戰爭為了利益是鐵一般的事實, 劉備發起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奪回荊州, 還是徹底的滅吳, 我認為是前者, 蜀國既沒十足把握(或說能力)滅吳, 也不應該滅吳, 一者怕未成功就遭魏國偷襲, 二者即使成功了, 天下兩分, 局勢也明朗起來, 蜀吳任何一方都沒把握單獨去面對強大的魏國, 這相信也是這次戰爭, 吳國勝了也不乘勝追擊的原因;再者, 蜀吳兩個都還有堅守不敗的條件, 吳國有陸遜, 君主還是孫權, 長江地理, 水軍的優勢還在, 曹魏就算真的要冒險出兵, 目標一定是蜀(當然前題是吳要先勝), 因為蜀是魏的必然敵人, 不存在再結怨的問題, 但蜀國還有山險可守, 後方還有諸葛亮, 這些都令曹魏的收取全功變得困難重重;
曹丕雖口說按兵不動以觀形勢, 但如果他心思細密的話, 形勢在未開戰前他就應該預測到了, 什麼坐收漁利只是空話, 根本沒有出兵的必要;[/size]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11-5 09:53 编辑 [/i]]
2007-11-5 10:32
phoenixdaizy
关键是曹丕精明过头错过了时机.其实即使刘备不败也存在讲和的可能机会在一瞬间吧.
曹丕没有为这个战争做准备,丧失了统一的机会.人心不稳定??此人做世子多年,篡位也不是一两年了。
2007-11-9 20:12
shenglala
三国时期,江南很多地方生产力不高,人口也不多,那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是黄河流域,江南成为中国粮仓那是六朝之后的事情了。孙权拼了老命打赤壁才凑出5万人,其中还有2万是后来征调的。荆襄开发较早,较江东富庶,可是孙权刚拿下来还不能用,川中自先秦时期已为天府之国,刘备锤孙权是有本钱的。
2007-11-9 20:15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 [i]骁骑兵[/i] 于 2007-6-14 13:57 发表
最多就是割让半个荆州. [/quote]
孙权再装孙子再能忍耐,也绝不会搞到把荆州让给蜀汉的地步。
2007-11-13 18:51
grady0812
吴国战胜蜀国士气正盛!!魏国没必要去硬碰硬!!蜀国有小猪!!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