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王莽难受虚伪


2007-4-14 23:16 coolman
王莽难受虚伪

历来史家在王朝正统观念、儒学忠孝思想的支配下将王莽斥为乱臣贼子,斥为篡逆,王莽被一棍子打死,似乎王莽的一生用一个篡逆就可以概括,王莽受不起这顶高冒子,这样评价王莽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是以偏概全。王莽同那些贪图享乐、狗苟蝇营的官僚有着本质的区别,王莽用周礼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德行感动了朝臣,感动了国民,这样的人正是当时那些困苦难当的人民所期盼的,更是那个风雨飘摇、百孔千疮西汉王朝所迫切需要的,我们不应去怀疑王莽的高尚人格,如果抛开王朝正统观念,抛开儒家忠孝思想,对王莽的功过是非至少应该五五开。
人们谈这段历史差不多都跟班固先生唱一个调调,认为王莽的德行是装出来的,是沽名吊誉,可是你要王莽怎么做才不算沽名吊誉?难道要他跟他那些堂兄弟一样,“乘时奢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才不算沽名吊誉吗?班固先生的《汉书》也不一定就是权威,东汉是西汉的正统,王莽是乱臣贼子,班固作《汉书》的时候还在朝廷里当着官,他可以不替东汉王朝说话,但他绝对不能给王莽说好话。班固竭力把王莽的高尚人格说成是虚伪,可事实上他的好多观点是缺乏根据的。比如 “(莽)尝买侍婢,昆弟或颇闻之,莽因曰:后将军朱子元无子,莽闻此儿种宜子,为买之。即日以婢奉子元。其匿情求名如此”这一段,在证明王莽是给自己买侍婢,而不是给朱子元买的时候就缺乏根据。
成帝这个满地球找春药的家伙只知道排次序和玩女人,国家大事几个舅舅按次序轮流管理,左手楼赵飞燕,右手抱赵合德,姐妹两一肥一瘦让成帝耍尽风流,可能真是器官出了问题,这个姬妾成群的皇帝硬是绝了后,成帝过继了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刘欣做了皇帝之后刘欣的生母丁氏和祖母傅氏就跟王氏集团干上了,皇上站在丁氏傅氏那一边,王氏集团自然干不过他们,王莽丢了大司马,被赶到了封国,而不是留在京城,这时候王莽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如果说王莽以前的高尚人格都是装出来的话,那么这时候他官做到了头就不需要再那么严格要求自己了,应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了,可是回到封国的王莽杜门自守,克己如故。这期间有一间事情特别值得一书, 王莽之子王获奸杀了王莽府上的一个奴婢,王莽大义灭亲,令其子王获自杀,此事载于《汉书》,有人说这也是王莽在做秀,王莽这样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样说是缺乏根据的,如果王莽杀子是为了政治目的的话,那这个买卖也太赔本了,太冒险了,杀子对王莽东山再起来说是杯水车薪,王莽不会做这个买卖,从后来的王莽改制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莽是非常痛恨奴婢制度的,认为奴婢制度是祸国殃民的一大毒根,他容不得买卖奴婢,更不能容忍将奴婢杀死,王莽的做法正说明了他道德的高尚。
王莽不是纨绔子弟,王莽出生在权势显赫的王氏家族,但王莽的父亲早逝,哥哥早死,未能封官授爵,当他那些堂兄弟“乘时奢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住着宫殿的时候,他还和母亲住在老家的破院子里,这样的处境促使王莽发愤图强,王莽习《周礼》,研究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策,想做一个道德君子,有匡扶汉室的政治抱负,他也要像叔叔伯父们那样主宰朝纲,要比他们做得更好,王莽的仕途虽然也有靠叔叔伯父的提携,但多半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不像他的那几位叔叔,完全靠着女人的裙带爬到高位。王莽参淳于长,追求官位,当上了大司马,但他位居高位以后不贪不色,他追求官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要比那些升官为了发财的人要高尚的多。王莽心里装的确确实实是人民的疾苦,这从后来的改制中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这位爱民的皇帝比中国历史任何一个皇帝死的都要惨,“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王莽赡养老母,养育丧父的侄子,优待寡嫂,探望侄子的老师,给母亲喂药,这本来是很正常很值得提倡的事情,却因为王莽篡逆把他们统统说成是虚伪,是沽名吊誉,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个错误就把这个人全盘否定。王莽不受新野田一事,吏民上书称赞者达48万人,如此被人爱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了大司马妻子还穿着盖不住膝盖的破裙子,绝对不是王莽买不起裙子,王莽就是想做给别人看,这也可以说他是在给朝廷里的官员做榜样,一口咬定这是沽名吊誉就是没有根据的瞎说。
王莽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称帝,周公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能做天子而没有做,而王莽做了相反的选择,周公成了圣人,王莽被斥为奸臣。
王莽是想做一个道德君子的,他的高尚人格不是虚伪,至少不全是,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公平的评价,不能把他一棍子打死。

2007-4-14 23:29 夏侯雅伯
王莽最让人不可忍受的是,其郁郁乎文哉竟是这么文的:将匈奴单于更名为“降奴服于”;与单于互相交换人质,单于如约送来大汉人质,得到手的却是被诛三年的儿子的尸首。儒家的无信不立就是这样被他立的;改高句丽为下句丽,惹得东方数族不断的造反…整个大汉就这样被王莽捣成了浆糊,眼看着船要沉没,王莽又开始哄自己玩了,娶新皇后冲喜,并且把自己的胡须染成黑色。问题是胡须染成什么色也无济于事,反叛的战火终于烧到了长安。王莽手下人献计:“据《周礼》和《春秋左氏传》,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周易》也说:‘先号啕而后笑,’应哭天以求救。”王莽一听,我都装到这份儿上了,哭还不容易吗?于是开哭,一 直哭到昏死过去。后来发现一个人哭没有意思,于是命令太学生和百姓每天早晚两次到南效哭天。凡是参与哭天的,有免费的粥喝,凡是哭得跟真的似的,并能诵读王莽的告天策文者,授予郎官职位。几天之内,就有五千多人得到这个官职…

2007-4-15 00:08 实干司马
[quote]历来史家在王朝正统观念、儒学忠孝思想的支配下将王莽斥为乱臣贼子,斥为篡逆,王莽被一棍子打死[/quote]
[quote]王莽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称帝,周公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能做天子而没有做,而王莽做了相反的选择,周公成了圣人,王莽被斥为奸臣。[/quote]
看来楼主虽然想到了历史被正统观念、儒学忠孝思想的支配的害处,而事实上在某些方面还是摆脱不了这些思想的误导。

王莽从毒死孺子婴到天凤初年农民起义爆发,经历过篡汉建立新朝,前后起码有4年之久。在这期间,那些在农民起义中口口声声说捍卫汉朝的所谓忠臣义士们干啥子去了?为什么没在王莽毒死孺子婴之时就围攻王莽?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对王莽公然篡汉建立新朝置若罔闻,任其称帝?为什么非要等到自己利益被严重侵害了,才打出捍卫汉朝正统的旗帜?

王莽之被歪曲和否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成者王,败者寇”传统定论影响。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14年 ,比秦朝只少了一年,就被汉室子孙刘秀等推翻了。所以他注定要被打入另册。历代官史干脆就不承认新朝是一个朝代。如果新朝成功的维持上百年,我看史官们就不会这么诋毁王莽了。就该歌功颂德,对王莽神话连篇了。王莽就不是篡位,而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了。想想看,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是篡位吗?朱元章一个叫化子,刘邦一个小乡镇官,起兵造反,推翻“真命天子”的统治,不是犯上吗?不是逆贼吗?不算!因为他们成功了。成功者一切都是正确的,凡是他们的对立面则是贼寇。这就是历史。王莽之冤,根子就在这里。

记得白居易有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历史上的周公与王莽,到底孰忠孰奸,恐怕永远也辩不明白,也没必要辩明白。

所以王莽的可悲之处并不在于他选择了称帝,而在于改制失败严重侵害了从地主到农民等多数人的利益,大失人心,从而导致大规模起义。至于什么汉室正统,看王莽毒死孺子婴到篡汉称帝时人们的反应,就知道其价值如何。

2007-4-15 00:23 夏侯雅伯
之所以说王莽虚伪,是因为他道德完人的形象树立得太高,而救世主的形象又坍塌得太快,周公没弄得天下刀兵四起、民不聊生吧

2007-4-15 00:26 中庸
现在真是什么人都要为之翻案啊。
王莽受汉时的经学影响比较深吧,把儒家的那些礼看的太理想化了。:funk:

PS:楼主此贴是转贴吗?是的话请注明出处。要不在下就行刑了。:funk:

2007-4-15 00:26 实干司马
王莽虚伪我不否认,不过把王莽失败的责任归咎于篡汉称帝,就是历代史家用王朝正统观念来忽悠人的把戏。这种把戏至今还在以戏剧、文章等方式粉墨登场,还能忽悠不少人。

[[i]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7-4-15 00:28 编辑 [/i]]

2007-4-15 08:45 三种不同的红色
楼上滴都错了。

王莽明明是从西周穿越到西汉的。

2007-4-15 11:49 coolman
此帖为原创.

2007-4-15 13:48 卧秋风
只能说王莽早生了几千年,他的一些做法现代人看来是完全合理可取的,但是在古人眼里就是离经叛道了

2007-4-15 14:51 coolman
当人们都用手走路的时候,那个用脚走路的人就是疯子.

2007-4-15 17:57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卧秋风[/i] 于 2007-4-15 13:48 发表
只能说王莽早生了几千年,他的一些做法现代人看来是完全合理可取的,但是在古人眼里就是离经叛道了 [/quote]
说王莽是什么都可以,千万别说他离经叛道啊:titter:

2007-4-15 18:09 范疆
如果王莽的王朝也传个三四百年。那王莽就是圣人了。

2007-4-15 18:37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范疆[/i] 于 2007-4-15 18:09 发表
如果王莽的王朝也传个三四百年。那王莽就是圣人了。 [/quote]
以王莽改制的内容和时代背景来看,不存在如果

2007-4-15 21:20 赵星文
[quote]原帖由 [i]卧秋风[/i] 于 2007-4-15 13:48 发表
只能说王莽早生了几千年,他的一些做法现代人看来是完全合理可取的,但是在古人眼里就是离经叛道了 [/quote]
王莽是新世纪的穿越者:titter:,这从他重视科技,土地国有等政策可看出.只不过学康有为假借古礼:q```+

2007-4-16 11:07 yeahe83
王莽这人真复杂啊,理想主义和顽固守旧辩证统一了。

2007-4-16 23:36 8088
虚伪的王莽同时也是一面令许多虚伪人原形毕露的照妖镜。

2007-4-17 07:46 coolman
王莽是想做一个道德君子的,他的高尚人格不是虚伪,至少不全是,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公平的评价,不能把他一棍子打死。

2007-4-17 19:47 关内侯
王莽可能是从现代回到古代的第一人……

2007-4-18 10:57 小菠萝
说实话,我也觉得王莽乃穿越人士,他和《新宋》里的石越像极了。:funk:

2007-4-19 00:29 80286
王莽虚伪的水平还不及刘备的十分之一。

2007-4-20 07:44 xunbu
[quote]原帖由 [i]夏侯雅伯[/i] 于 2007-4-15 00:23 发表
之所以说王莽虚伪,是因为他道德完人的形象树立得太高,而救世主的形象又坍塌得太快,周公没弄得天下刀兵四起、民不聊生吧 [/quote]


周公与王莽所处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新兴的朝代的开始,而西汉末年本就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道德沦丧的年代.当时的那个状况与王莽何干?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需要一个道德完人来拨乱反正.但由于王莽出淤泥而不染,大力改革,以致触犯了当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从而才引发老兄说的救世主形象坍塌过快.如果说王莽篡位之后,与势力庞大的旧官僚,大地主打成一片,照样酒池肉林,他的新朝肯定不会覆亡得如此之快,自己也不会死得那么惨.综观历史,王莽之前后,不乏致力改革的政治家,但有哪一个是得到善终的?商鞅,王安石,于谦等等,与王莽何其相似.这些人的道德操行,以古人的观点来看,也差不多是道德完人吧?但史书上并没有把他们批判成虚伪不值一提,与王莽差别太大,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王莽篡汉,但不成功,所以才成了人人喊打的乱臣贼子,伪君子.

2007-4-20 13:19 coolman
支持楼上的观点.

2007-4-23 20:44 elec
王莽的虚伪本事很不高明,主要在于其最终完败的事实。

2007-4-23 22:28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xunbu[/i] 于 2007-4-20 07:44 发表



周公与王莽所处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新兴的朝代的开始,而西汉末年本就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道德沦丧的年代.当时的那个状况与王莽何干?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需要一个道德完人来拨乱反正.但由于王莽出淤泥而不染,大力改革,以致触犯了当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从而才引发老兄说的救世主形象坍塌过快.如果说王莽篡位之后,与势力庞大的旧官僚,大地主打成一片,照样酒池肉林,他的新朝肯定不会覆亡得如此之快,自己也不会死得那么惨.综观历史,王莽之前后,不乏致力改革的政治家,但有哪一个是得到善终的?商鞅,王安石,于谦等等,与王莽何其相似.这些人的道德操行,以古人的观点来看,也差不多是道德完人吧?但史书上并没有把他们批判成虚伪不值一提,与王莽差别太大,[color=Red]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王莽篡汉,但不成功,所以才成了人人喊打的乱臣贼子,伪君子[/color].[/quote]
用三楼司马节度使的话来回复
[quote]所以王莽的可悲之处并不在于他选择了称帝,而在于改制失败严重侵害了从地主到农民等多数人的利益,大失人心,从而导致大规模起义。至于什么汉室正统,看王莽毒死孺子婴到篡汉称帝时人们的反应,就知道其价值如何。[/quote]

2007-4-23 23:27 superzz_0
用现代的眼光看王莽,觉得他就是一个书生类的知识分子当一把手,自然政权无法长久.

2007-4-25 22:42 悲情史可法
王莽很像明朝穿梭时空过来的腐儒文官,不缺玩虚的本事,统治天下就不行

2007-4-27 09:32 圆桌博弈家
其实中国史官曲笔的肇始应该是班固作《汉书》丑化歪曲王莽

2007-4-27 09:36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圆桌博弈家[/i] 于 2007-4-27 09:32 发表
其实中国史官曲笔的肇始应该是班固作《汉书》丑化歪曲王莽 [/quote]
:doubt:那孔子的春秋笔法又是怎么回事呢?

明明是晋文公招天子于河阳,《春秋》却偏偏说是“天子狩于河阳”,难道这不算是曲笔?

2007-4-27 16:43 心灵涅磐
个人比较赞成二的观点

成王败寇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王莽其人并没有世人所理解的那无耻,却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他的性格和才华决定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

说王莽篡汉而把他列为了千古罪人是对他及极不公平的

历史上不缺篡位之人,而成其事者后人就会给他一个成事的正当理由,失败者自然而然就是大逆不道了

王莽是有才有抱负的,如果说他所表现出来的品行是装出来的,那他装出来的这些行为有没有损害到了别人的利益?相反到是让一些人得到好处的,如果硬说他是装出来的,那我认为他装的对,装的好。

当时的汉王朝统治者的无能是世人共知,王莽有志向去改变,去改革以求强,其志可嘉。可在实施过程中他能力的有限就表现出来了:道先在没有确立自己绝对威信没有自身强大政治军事集团没有足于服众的理由下篡位,这本身就为自己建立的王朝埋下了祸根,也没有给自己的王朝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一个不是民心所向又没有强有力军事力量为压迫反对势力的王朝,其不长久可想而知。其次,王莽在改革过程中所推行的一系列制度是一厢情愿的,是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的,甚至他所推行的制度是历史的倒退而非进步。错就错在他没有结合社会实际而按自己的意愿来推行改革,他想建立一个自己心中所希望的王朝,是想当然,难免有乌托邦之嫌。所以他注定失败,而封建制度本身的性质也注定让他承受世人的唾弃。

王莽身上有让世人尊敬他的地方,也有让人不齿的一面,这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圣者,也不是恶魔。

2007-4-27 16:45 心灵涅磐
小弟对历史研究不深,只知此毛,望各位达淫多指教。

先苦练躲砖的功夫先:qgod+

[[i] 本帖最后由 心灵涅磐 于 2007-4-27 16:49 编辑 [/i]]

2007-4-29 22:10 轻松好心情
想想也是,楼主和大家都说的有道理,王莽应该用两分法看待

2007-4-30 22:51 夷陵人
王莽杀掉汉皇帝,好象只有三个人起兵声讨,其他人都默许之

2007-5-7 23:06 符离散人
王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为,动引经义,对周礼等三代政治为理想,变法大肆改革,号为新政,却是复古;首定国家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属,五均赊贷,六筦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下至人民养生嫁娶,官室封国、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皆依周礼,一系列改革,充满理想;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奉行不得其人,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骤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王田」、「私属」,影响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加上刘姓宗室失去权位,自然引起不满和抵制。莽看不起边疆诸国,野蛮无文明,削王为侯,致使边疆乱起,不得平息。

2007-5-15 16:38 wwwind
王莽掩有天下是他的实力达到了,当时有众多高官捧他请他做皇帝的,而且非他不可.但他当上皇帝后,却得罪官僚、地主、最后连小老百姓都看不起他。一则他以下克上,落下话柄;二则施政用人不当,官僚仗着可以在地方上自筹俸禄,贪赃枉法,乱了天下,毁了根基;三则,后期军事上徒有雄兵百万,却是四处烽火连天,把军队当成救火队了。眼睁睁失去了天下。一个千秋大傻瓜!

2007-5-19 03:26 9·18·1931
一个人要是表现的太过异于"常人",鹤立鸡群,往往都会遭到臭鸡蛋,烂青菜的招呼的.

2007-5-19 08:41 张道陵天师
王莽就是一满是腐儒做作的纱帽

2007-6-26 21:42 敦煌沙魂
王莽虽被历代史学家痛骂,其实看来就是改革太失败些,个人也不是好色昏庸滥杀之人。

2007-6-27 14:17 暗黑法师
王莽这个人不太了解,谁能给点资料介绍一下

2007-6-30 22:26 左冯翊
回复 #3 实干司马 的帖子

他伪造古文扰乱史统得罪过终归逃不掉啊

2007-7-1 17:36 非攻
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空想儒学家.

2007-7-2 22:28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 [i]左冯翊[/i] 于 2007-6-30 22:26 发表
他伪造古文扰乱史统得罪过终归逃不掉啊 [/quote]
汗,伪造古文伪造历史的多了去了,这简直算小节,况且王莽绝不是主要因为这点被声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莽难受虚伪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