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27 19:12
谭文山
基金问题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或者说是经营风险的机构,而目前的股市,吸引了大量资金,这就是说,以前由银行经营的风险,现在改由股民来经营,
按中国居民的储蓄量来说,牛市还远远没有到头,冲上6000点也没问题,问题是,一旦到了临界点,股市不再有持续的资金涌入,这远远超过企业发展速度的股票升值速度,究竟谁回来买单?
2007-3-27 20:53
伶州鸠
[quote]原帖由 [i]谭文山[/i] 于 2007-3-27 19:12 发表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或者说是经营风险的机构,而目前的股市,吸引了大量资金,这就是说,以前由银行经营的风险,现在改由股民来经营,
按中国居民的储蓄量来说,牛市还远远没有到头,冲上6000点也没问题,问题是, ... [/quote]
中国股市的规模同国有银行的信贷规模相比,那不过是九牛一毛……
至于说股市泡沫破裂……10年前大家都看到了……
2007-3-27 21:10
谭文山
[quote]原帖由 [i]伶州鸠[/i] 于 2007-3-27 20:53 发表
中国股市的规模同国有银行的信贷规模相比,那不过是九牛一毛……
至于说股市泡沫破裂……10年前大家都看到了…… [/quote]
国有银行的信贷规模确实不是股市规模所能比拟的,我们在这里谈的,只是居民储蓄在这两个领域的表现,至于机构投资,本来就不是我们所关注的。
看到股市泡沫破裂并不难,但是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含义,等到机构投资者在居民储蓄到股市的资金流转变达到饱和前及时撤出,那时不啻为为他人做嫁衣的老百姓的晴天霹雳,国有银行的投资风险过去一直由政府买单,如果政府为了稳定,也为这个大泡沫买单的话,谨慎入市的人,毫无疑问是被狠狠地耍了。:-_-:
2007-3-27 21:24
伶州鸠
十年前股市就是国企圈钱的工具而已。
十年后地产领域的国内游资基本上被挤到股市,钱总要有地方投的,或许将来开放期货会转移。
政府只对于上市国企的资产看重,股市状况从来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国有银行的存款中,居民存款也是小部分而已,大头还是企业账户。银行的风险在信贷上面,也就是说呆账坏账的问题,不过毕竟贷款入市的人是凤毛麟角……
另外不太明白“国有银行的投资风险过去一直由政府买单”指的是什么?
2007-3-27 21:49
谭文山
[quote]原帖由 [i]伶州鸠[/i] 于 2007-3-27 21:24 发表
十年前股市就是国企圈钱的工具而已。
十年后地产领域的国内游资基本上被挤到股市,钱总要有地方投的,或许将来开放期货会转移。
政府只对于上市国企的资产看重,股市状况从来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国有银行 ... [/quote]
这里讨论的只是自然人储蓄存款的问题,这个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政府当然不会没有能力对付股市的波动,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因为这部分资产承担了类似银行贷款的风险,却没有审慎的风险评估。而这部分风险容易引起社会动荡,而为了社会的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全国人民的资金为圈钱的游资付账,为这些老百姓的错误买单。
呆账,坏账的产生就缘于经营风险,而国家对银行大笔(有些甚至超过25%)的不良资产,采取剥离和划分到长城公司的做法,就是用全国人民的钱为国有银行的投资风险买单。
希望股市泡沫破裂时,政府不要再用广大纳税人的钱去补救那些被圈钱者圈掉积蓄的自然人,他们应当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如果国家补救,那显然是极大的不公平。
[[i] 本帖最后由 谭文山 于 2007-3-27 22:21 编辑 [/i]]
2007-3-27 22:06
谭文山
附: [quote] 银行业投资快讯:上市银行6 月份经营分析
来源: 国金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06年09月18日 16:17 [/quote]
招商6月份存款同比增长20.87%,月度环比增长3.11%,[color=Red]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占新增存款的比重分别为61%和21%[/color]。
..我们预计招商银行中期业绩同比增长25%以上,业绩增长稳定。
..浦发银行。维持买入。
.. 6月份,浦发银行的贷款同比增长26.8%,月度环比增长1.7%。新增贷款主要来源于中长期贷款,占比为91%;票据贴现减少,贡献率仅为-13%。
..浦发6月份存贷同比增长28.3%,月度环比增长1.5%,[color=Red]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占新增存款的比重分别为58%和20%[/color]。
..中国银行。维持3.64元的目标价位,“持有”。
.. 6月份,中银内地贷款同比增长7.48%,月度环比增长2.48%。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4%和56%;票据贴现减少,贡献率为-10%。
..中银内地存款同比增长14%,月度环比增长1.7%。[color=Red]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占新增存款的比重分别为75%和28%。[/color]
附:
[quote] 股市火爆 中国去年居民户存款同比少增1125亿元
2007年01月29日 07:53:28 来源:人民日报
[/quote]
伴随着股市的火爆,储蓄存款增幅明显减缓,2006年居民户存款同比少增1125亿元――
1125亿元流向何方
1月28日,记者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营业部看到,许多储户排着长队,手里攥着填好的银行转账单和基金申购单。“这段时间,营业部传统的储蓄存款业务减少了许多,碰到新股和基金上市,每天接待的客户起码有一半以上是取钱去炒股票和买基金的。”一位柜台工作人员说。
这样的印象得到了数据支撑。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全年,金融机构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而居民户存款主要为居民储蓄存款。
储蓄正在分流,储蓄流向何方?
主要流向资本市场
理财产品、炒金、炒汇等也牵引着储蓄的流动
“以前,我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并且不少是定期。”在一家大型国企上班的张芳自从去年8月底买了基金之后,就一直为基金收益的节节攀升而高兴。当时,她花3万元以每份1.02元申购的一只股票型基金,现在的收益率已达70%以上。
金融专家王先生年轻时曾当过兵。最近,几十年都没有联系的老战友突然给他打来电话,说想拿出存款炒股票,请帮忙推荐一只股票。
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随着股指的强劲上扬,股票型基金也成了“香饽饽”,截至去年12月初,年收益率超过100%的股票型基金有13只,超过50%的有50只。这令人心动的收益引得居民纷纷取出存款购买股票和基金。用张芳的话说就是:“与其让存款躺在银行吃低利息,不如拿出一些来分享牛市的高收益。”
这句话说出了许多居民的想法。央行统计表明,随着股市的快速上涨,储蓄存款增幅明显减缓。去年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5.5%,增幅创下2005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当月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这是2001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相应的,去年10月,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余额同比增长高达182.9%。
央行的2006年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在如何支出中,选择“购买股票和基金”的人数占比达18.5%,跃升至历史最高(见图表),其中,选择“基金”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人数占比从上季度的6.7%猛升至10%,基金成为居民家庭除储蓄存款外拥有最多的金融资产。相应的,选择“储蓄存款”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人数占比为65.8%,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4和3.6个百分点。
ps: [quote][color=Red] 储蓄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重.德国各商业银行为42 ,El本各商业银行为53 。我国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已上升到50 ![/color][/quote]
[[i] 本帖最后由 谭文山 于 2007-3-27 22:21 编辑 [/i]]
2007-3-27 23:00
ghostdance
谁能查到股票原始价格和现在交易价格之间的差价分配的比率?:titter:
2007-3-27 23:34
实干司马
[quote]这句话说出了许多居民的想法。央行统计表明,随着股市的快速上涨,储蓄存款增幅明显减缓。去年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5.5%,增幅创下2005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当月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这是2001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相应的,去年10月,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余额同比增长高达182.9%。 [/quote]
只减少76亿,就这种幅度也太小了吧
如今一只新基金上市,不到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很快截止认购,就如汇添富与中海能源,这里就已经200亿投基金去了:funk:
2007-3-27 23:56
真面目
中海能源的确在一上午就卖完了,但系跟着的富兰克林和景顺优选的拆分就买了几天,因此,现在入基金的人都开始懂得一些知识了。
今年是不可能象上一年那样。
2007-3-28 14:46
totti
[quote]原帖由 [i]实干司马[/i] 于 2007-3-27 23:34 发表
只减少76亿,就这种幅度也太小了吧
如今一只新基金上市,不到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很快截止认购,就如汇添富与中海能源,这里就已经200亿投基金去了:funk: [/quote]
这是说增量全部不见还减少了76亿,预期增量加上这76亿,可不是小数字。
2007-3-28 14:51
totti
[quote]原帖由 [i]ghostdance[/i] 于 2007-3-27 23:00 发表
谁能查到股票原始价格和现在交易价格之间的差价分配的比率?:titter: [/quote]
股票的因素比较多,基金比较简单,“拆分” 呗!
[quote]“基金分拆”听起来复杂,而理解起来其实非常简单。通俗一点说,就是将基金份额按照一定比例拆分成若干倍的做法。比如在特定分拆时点,基金净值为1.60元,如果在该时点进行基金拆份操作,拆分比例为1:1.60,就是将原有1份基金份额拆分为1.60份基金。
在海外市场,基金份额拆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营销方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当基金份额净值较高时,采用基金份额拆分的方法;当基金份额净值较低时,采用基金份额合并的方法。许多大基金管理公司对旗下基金进行多次拆分(合并)运作,例如:Pilgrim Funds,Rydex Funds,Eaton Vance等等。在亚洲,新加坡市场上就出现过许多基金份额拆分(合并)的案例。
基金分拆之后,原有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投资者的投资并没有任何改变。假设投资者持有1000份基金A,当前则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为1600元,在实施基金拆分后,基金份额净值由原来的1.60元下降为1.00元,而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000份变为1600份,对应的基金资产仍为1600元,资产规模并未发生变化。
我国基金的净值虽然还没有高到“高处不胜寒”的情况,但由于投资者偏爱1元基金,所以业绩优异的基金往往因规模减小而而面临消亡。基金分拆的主要意义,还是通过净值归一留住这些优秀基金品种[/quote]
基金净值增长了,比方说你买的一份一块钱,涨到三块钱后拆成三份,你就是持有三份一块钱,明白了么?
这就叫扩大规模:lol:
2007-3-28 18:00
simmon22
基金这么说吧,等大家一拥而上想去争着分一被羹的时候,就是你该赶快退出来的时候了。
2007-3-28 21:03
llloveee
和赌摊差不多,先让你尝点甜头,等你入局之后就狠狠宰你一刀。
2007-3-30 09:13
风刀霜剑
lz的问题是股市问题,不是基金问题。最后股市大跌当然是广大来不及撤出的中小股民买单了。差不多就是资本大挪移。
希望股市泡沫破裂时,政府不要再用广大纳税人的钱去补救那些被圈钱者圈掉积蓄的自然人,他们应当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如果国家补救,那显然是极大的不公平。
-------------------------------------------
国家的调控对股市发展是良性的,也是对市场机制的修正。只是政府当在股市崩盘到来之前及早调控,而不是看快要完蛋时临时补救,那时的操作也是无济于事。
国家这样做没什么不公平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股市崩了,对整个国家市场经济同样没有好处,国家自然会综合各种利害权衡,不用担心。
2007-3-30 09:25
ylxzb
说白了,股市就是一合法的骗局,只要有足够的新人受骗,股市就能涨下去,被骗的人少点,股市就下跌,如果没人愿意被骗了,那就崩盘。
2007-3-30 12:34
淡泊如风
呆账,坏账的产生就缘于经营风险,而国家对银行大笔(有些甚至超过25%)的不良资产,采取剥离和划分到长城公司的做法,就是用全国人民的钱为国有银行的投资风险买单。
如果你了解国有银行的历史,就不会觉得这是全国人民的钱了.
2007-10-19 10:41
totti
[quote]原帖由 [i]淡泊如风[/i] 于 2007-3-30 12:34 发表
呆账,坏账的产生就缘于经营风险,而国家对银行大笔(有些甚至超过25%)的不良资产,采取剥离和划分到长城公司的做法,就是用全国人民的钱为国有银行的投资风险买单。
如果你了解国有银行的历史,就不会觉得 ... [/quote]
不是全国人民的钱,不过是全国人民来买单罢了。
2007-10-19 15:03
totti
前几天股指线是规则的弦曲线,说明有人“按时”拉升指数。
这几天股指线是不规则的弦曲线,说明有人“不按时”抄底。
前几天大盘收小阳,这两天收小阴,明白人一看就明白了。
2007-10-19 15:43
新号
其实我认为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股票或者基金作为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是好事。不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银行信贷这种间接融资手段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但在今后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光靠间接融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这就应鼓励发展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
此外,人们也应改变一下对股票/基金等投资理财工具的观念,不要一味的认为这就是所谓“合法的骗局”。无论是通过资本还是通过劳动,所获的报酬都是平等的。现在中国国情就是廉价劳动力过剩,工资增速跟不上物价上涨,银行甚至国债利率跟不上通胀率。在这种情况下,开放更多的投资渠道有利于中产阶级财富增值,提高其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最终使得市场经济得以稳定健康发展。而人们也应及早积累一些投资理财技能,就像龙永图所讲的,对社会保障问题,国家不可能也没用能力大包大揽,所以想想如何提高自己的资产回报率才是王道。
2007-11-7 16:39
totti
转:
经济学博士李志林近日在接受国内某知名媒体采访时专门针对当前的“二八”现象做了如下评论:
中国股市就像一个大众化的“百家讲坛”,除了故事还是故事。5.30后,市场出现两极分化,半数低价股被腰宰,与之对应的高价庄股却十分抗跌,有的百元股还不断创出新高。于是有市场人士又鼓噪,昔日牛朗今又来,“二八现象” 又回重现江湖,要广大散户卖了手中的深套股去追高价的庄股,要知道前期鼓吹炒垃圾股的正是这帮牲畜,可见其用心之险恶,道德之败坏。忽悠散户去接毫无价值的百元庄股的棒,实在是黄鼠狗给鸡拜年呀!
股市上没有永久的赢家,坐庄也不例外。大多基金重仓股因资金雄厚、筹码集中和看得见底牌的优势,长期在股市中要雨得雨、要风得风,扮演着“欺行霸市”的主儿。然而,530后,政策突变,风不调了、雨也不顺了,由于长期进行掠夺性开发,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散户吃散户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致使以往那一套坐庄的模式却不灵验了。上了太多的当,吃了太多的亏的中小投资者渐渐看清庄家的演技,识破了其拉高出货的“老千术 ”,决不入套,反而请君入瓮,把庄家套在了高位。庄家“出货难,难于上青天”,所以最近高价庄股有点烦。
一烦:上山容易下山难。以往庄家在经过长期吸筹,建仓完毕,达到控盘的目的后,便快速脱离成本,轻轻松松把股价拉到半山腰,等待着跟风的散户追上山来看“风景”,然后一边拉、一边派,在到达山顶之前,将高价筹码 “批发”给散户,最后,把买了高额“门票”而没有盘缠钱的散户,留在山顶上当"解放军"、喝西北风。然而,
由于有格力电器和大唐发电这两位明星的上佳表现,使散户不仅身临其境感受到“高处不胜寒 ”的教训,坚决不追高,而且封锁了下山路径(那怕N个跌停也不抢反弹),把庄家困在山上,直到其弹尽粮绝。像市盈率68倍的 茅台、112倍同仁堂、78倍的张裕、50倍的小商品城、85倍的华侨城、9 0倍的沪东重机、189倍的中国船舶等,还是估值洼地吗?有的几个亿的流通盘,每日成交才几百手,死水一潭,已经成为典型的庄股特征。庄家已完全被困在山顶上,纸上富贵难以变现,正为如何下山烦着哩。
二烦:自拉自唱,
曲高合寡。以往庄家出货,一般要四个方面的配合。其一是大盘狂热,人气旺盛,指 数拉长阳创新高,成交量成倍放大。由于5.30后,成交快速萎缩,中小投资者极难赚钱,故十分谨慎。其二是利用上市公司的利好或是高送股,或是有重大重组题材。由于利好公布时,股价已经炒高,散户已经 洞穿了“借利好出货” 的手法,不会去接最后一棒。其三是利用除权后,假填权出货,鲁泰A十送十除权后,放巨量拉升,给人一种要填满权的感觉,但散户还 是只看戏不买票,最终自拉自唱的弦断嗓哑,连续跌停。其四是 利用股评名嘴的吹捧。由于下半年股评家自身 信誉扫地,吹一 只涨停一只已成 历史,前期炒大单概念股时,股评家一吹百元候选股,便有人奋不顾身去追 百元股,可而今是 越吹越卖。散户绝不听信编得再美的故事。庄股出不了货,就只得继续自拉自唱,在成交量极小的情况下,还在不断创出新高。基金为了提升净值,用资金垒起了一座座人造险峰,你除了观 赏就是敬而远之 。倘无人喝彩 ,百元股会越来越多,当牛去熊来时,最终成为亿安第二也并非笑谈。
三烦:大非小非高 价减持,打了庄家一闷棍。炒大盘股,这原本是大庄们的“既定方针”,然而 ,随着股价越炒越高,给大非小非高价减持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抱团取暖持仓巨大,股价一旦下跌, 将遭来基民挤兑,只有死硬撑着,笔者作了一个统计,股价炒得越高的,正是大小非不逸余力减持得最凶的。古井贡酒连拉13个涨停时,大股东疯狂减持 ,真乃酒不醉人人自醉呀!可以想象那些控盘的庄家要拿多 少钞票出来奉献爱心?
四烦:道德风险防不胜防。庄家原来以为那些重仓的绩优股都是模范龙头,其老总也是廉政标兵,殊不知 也有君子爱财取之无道 之忧,在继百元的茅台公司老总东窗事发后,又有一只超级大 盘股的老总步其后尘,随着 反腐的重拳挥出 ,不知 还有多少丑闻要见阳光,加之,今年各项监管法规日趋完善,监控操纵股价和打击“老鼠仓”的日趋加强 ,让擅长打擦边球的庄家不烦都不行。
由此看来,高价庄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倘若手法不创新,
将面临灭顶之灾。而广大的散户们应该立下誓言坚决不要去拯救任何炒高的庄股,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记住,被炒高的庄股,才是真正的垃圾股,即高价垃圾股。
你如果同意本文观点,请复制本文,并贴 到其他地方,让广大散户不再抛掉地板价去给庄家抬轿,再也不做追涨杀跌低抛高吸的傻事.
2007-11-8 17:43
totti
股指期货推出时,就是大盘停止颓势,迅速上涨之时。
且看日后是否应验:loveliness:
2007-11-8 23:57
九楼的窗台
[quote]原帖由 [i]ghostdance[/i] 于 2007-3-27 23:00 发表
谁能查到股票原始价格和现在交易价格之间的差价分配的比率?:titter: [/quote]
有个同花顺的股票软件可以复权股票是现在的多少倍的。
2007-11-16 10:05
totti
全球市場低迷,市值嚴重高估,大勢如此,看不清的,也沒話説。
不想被套的,就不要搶所謂的反彈,在高位接盤,替他人解套了。
鼓吹上漲的很多“專家”等的就是抛槃機會,你不做冤大頭,他怎麽
賣啊。
2008-3-27 19:30
谭文山
挖老贴,且看21楼是否实现...........
2008-11-15 09:24
谭文山
现在可以进了,诸位,急跌后有急涨。2008年全年就是急跌。
资本大,企稳的,就买601398;601988。
资本少,想打短线的,就买000733。
2008-11-18 09:11
爱华
[quote]原帖由 [i]谭文山[/i] 于 2007-3-27 19:12 发表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或者说是经营风险的机构,而目前的股市,吸引了大量资金,这就是说,以前由银行经营的风险,现在改由股民来经营,
按中国居民的储蓄量来说,牛市还远远没有到头,冲上6000点也没问题,问题是, ... [/quote]
老帖看看果然。。。。。
2008-11-19 18:33
tassdar
000733今天涨停。我4.06买的,现价4.42......
同志们不买么?
2018-4-3 23:34
小贩
啥股,石化双熊么?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