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笑书神侠 » 卑劣境界的金庸---大侠真实的另一面


2004-3-23 22:57 思念思想
若干年前我读过金庸大部分小说(最出名的那些),写得固然很吸引人,娱乐价值很高,很想再看几遍的,但鄙俗的观念太多,令人不齿。不仅如此,我还发觉金庸早已成为神,大侠,受到无比的崇拜和景仰,甚至成了中国20世纪的文学大师。这个排名是教过我们美学的王一川老师评定的。他好象是从英国剑桥留学回来的,把新的文艺理论搬上课堂,极受同学们欢迎。可是当年我就不爱上他的课,因为他一副朗诵腔背书,新的术语和架构扑面而来,徒有表面的光鲜。他大谈审美,要我们写“什么是美“的论文,我问他对于卡夫卡《在流放地》里那个小纳粹(发明人体刻花机器“审美“地折磨犯人,使12个小时后才死;后来他自己当了第一位主顾)的评价,他却结舌了。
   
    金庸小说情节铺排得漏洞百出,象Siegfried说他不顾文本逻辑,他何尝想过什么文本逻辑!不过是码字儿赚稿费罢了,顺便发发意淫。别的逻辑,比如人的性格的合理性,事件年代等,他也是顾不过来的。第三,他老冒充史学家,在武侠小说里卖他对历史的看法,最后竟然说《鹿鼎记》是历史小说。我是怀疑他没大读过史书,史学史才史识更是一无所有。关于袁崇焕的事,请参见网络名人方舟子的杂文《功到雄奇即罪名》;关于董小宛与顺治的公案,参见大陆已故史学家孟森的考证,足以澄清史实。金庸史学可说是不值一驳。其他宋辽历史等,他幻想歪曲的成分也太多。哪位要是以为读金庸能了解中国历史,真太可怜了。第四,也就是我最反感金庸的地方,他心态极度扭曲偏执,用变太的眼睛审视中国的历史和大陆;而且“文明程度“极其落后愚昧--我这个“文明“的标准,借用了周作人的标准:看一个人对于妇女和儿童的态度。各位应该知道金庸对于妇女那种轻蔑践踏的态度。另外他身为现代人,头脑里的帝王意识却浓得化不开。张中行评论民初某些名人,说他们做着民国的官,思想习惯却停留在皇明赵宋时代,有了财势还是要买房子置地娶小老婆。金庸骨子里也有流氓草寇气,最大的渴望为登龙,他的小说里好象处处都是反权威,实际意图是自己要当皇帝。  
    
  大家都把金庸叫“大侠“,以为他能担当起中国历史传统的道义,其实他不过是个香港基围虾,为富不仁,难怪李敖骂他空有几亿身家,却从没舍得为社会公益事业抛出一个子,跟李嘉诚、包玉刚等香港富豪的境界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他在家乡杭州建了个图书馆,好像是个例外,不过也不能排除他乡土观念很重,为自己在家乡挣个好名声,其它与他无关的地方他可就懒得理了,香港难道不是他的第二故乡吗?他为当地的慈善事业做过哪怕一丁点的贡献吗?。僻处一隅,要从他人处获得利益,而且在小说里表现得很好,一个个大侠义薄云天,仗义疏财,扶危救难,把读者一个个感动得心潮澎湃,激赏不已,不知不觉中认为金庸也是这样一个大侠。金庸极是精明,自己既得名又得利,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利益,头脑里只有对自己的有利的“道理“,那种牺牲自己的利益,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奉献、淡泊名利的傻事他才不会干呢。只是在小说里宣扬、教导很伟大的一些理念,而他一到现实生活中就原形毕露,真有些虚伪。在这点上他是绝对比不上柏杨的。
     
  他小说中流露出强烈而倔强的孤儿感。好多主人公都是不知父母的弃儿或逐出门墙的孽徒,比如萧峰、令狐冲、杨过……。这是香港的隐喻。香港被愚弱的大陆割让给了英国,留下永久的伤痛。香港既愤懑大陆的无情与无能,对英国也隐隐怀恨。香港不买任何人的帐,觉得谁都欠了它的,尤其是母体大陆欠了它的。香港瞧不起大陆的落后和贫困,一如金庸的主人公瞧不起原来门派或族裔的武功低微和保守。孤儿一般对社会没有好感,心地狭隘,偏执乖戾,极端自我中心。金庸的主人公也都如此。他们总是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地位,天下人都负了他,他们可以任意讨债,漫天要价。金庸这个作者也一定给他们个满意的交代,满口天理报应;而他们无论犯了什么人神共诛的罪行,却摆出付纯洁无辜的态度,不觉得自己犯罪,作者也不愿意惩罚他们。金庸的方法是把主人公写成武功天下第一,别人
    
  
  都无法复仇!决定报应的不是天理,而是武功高低和作者的喜恶。象《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与小龙女,他们可以任意破坏别人的安宁和秩序,闯到道教的宫观里结婚,别人则不可闯他们的古墓,干涉他们的师徒之恋。小龙女下了山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尹道士冒犯了她她就一定不依不饶。他们动不动就要回古墓,其实谁要他们出来了?杨过为了所谓的父亲之冤多年怀恨,郭靖夫妇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得到他的“宽恕“?到最后还是要郭大姑娘下跪,郭二姑娘为情所困、断送一生才算消了杨过/作者心头之气。《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一家子,为了雪自己的冤,残杀了许多人,谁又能找他们报仇雪冤?因为他们武功天下第一。阿紫这“性本恶“的典型,做了不知多少伤天害理的事,但老有人护着她,作者也老为她失怙少教辩护。没有人能报冤,竟是她跟了心上人殉情。生得快意,死得自由,没有受任何“天理“的惩罚。

    道德并非天生来的,而是为了维护某个团体生存所设的最优规矩,其成员越是遵守公共道德,其团体越是强大兴盛和福祚绵长。香港既然没有归属,也就没有公共道德。大陆是抛弃了它的,所以它不能遵守中国的传统道德;英国是利用它赚钱的,也不值得尊重。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希望大家都不要干涉自己赚钱。金庸的主人公不承认任何公共道德,他们只以个人的利益为准绳。比如《天龙八部》中少林寺群英大会,揭露了萧峰的真实身份和雁门关之谜,民族危亡当前,却成了结义三兄弟表演友谊、萧峰一家子寻仇的舞台。他们心目中只有个人家族的恩怨,兄弟的情谊,而超于个体家庭之上的民族大义就放在一边。在其他小说中,这种情形也比比皆是。金庸经常安排主人公处于困难的抉择之中,人人都说自己是合乎道德的,要主人公投向自己,而这些道德君子都互相揭短。当事者被几派嚷得昏了头,只知道某人对我好坏,就投向那一边了。这就是香港的沦亡本质,他们没有个民族、国家、文化传统可以忠于、可以依靠、可以抓住,能确认的只有自己的当前的利益了。金庸的主人公一意孤行的居多,他们表面上狂傲得很,心里也未尝没有惶惑和矛盾,萧峰就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自杀的。这就是道地的“香港制造“。想来香港在建设和确认自己的经济、政体、文化本位的时候,比大陆“摸着石头过河“的困惑也不遑多让。香港的本位是注重当下的、尊重个体的、务实的、不结盟的、自由的、拜物教的。金庸的主人公也是注重当下的、尊重个体的、务实的、不结盟的、自由的、拜“武“教的。香港既不愿意“回归祖国“,也不喜欢老被英国吸血,他们希望自己永远自由。大陆供给淡水、原材料、买方市场,英国提供自由主义经济原则,民猪的砝码,但中国和英国谁都不要干涉香港。金庸的主人公不少都喜欢归隐,他们自己报了仇之后,就不希望别人找他们报仇,他们要溜到古墓或者大漠去过神仙日子。香港就是自由的、与世隔绝的古墓和大漠。
    
  金庸笔下的中原武林耆宿,名门正派,大都迂腐可笑。其领袖武艺既低,人品也坏,光会摆臭架子。金庸表现出对少林、武当深深的反感,经常拿他们开涮。明明寺院不容许女客进去,一般人家都不欢迎不速之客,但是闯少林的人无数,强词夺理地攻击寺庙的清规。他们/金庸凭什么不尊重人家关起门来的消极自由呢?星宿海老怪和君子剑岳不群明显影射中国大陆已故的领导人,把人的愚昧膨胀和委琐可悲描摹到极点。金庸的文笔恶毒起来最见水平,要是评文学大师,金庸其实可以入讽刺文学大师一流。而拖雷、忽必烈、辽国皇帝等,个个英风豪气,神武焕发,眼见得是新鲜血液,可以开不世基业的。金庸还给这些蛮族添了许多莫名其妙、于史无据的开明和慈善,就象鼎盛期的大不列颠,历史注定了他们会对中国犯罪成功,然后再拿民猪和自由来打扮自己。  
    
  香港表面上非常前卫,但是在思想观念上又是落后腐朽的典范。公开的多妻制和草头王这两种流氓情结烟云缭绕,表现在他们的生活和电影中。香港出产世界上最多的歌颂流氓的电影。金庸对妇女的态度是极度轻蔑的,他的女性人物几乎没有谁值得尊重,全是些“贱人“。不是刁蛮无礼如阿紫;就是不近人情如小龙女;要不就是作小伏低的天生奴才,如《鹿鼎记》的双儿,《倚天屠龙记》的小昭;还有不少性格怪异偏执的老婆子;更多的是有波无脑式的痴缠(数不胜数),连李莫愁这样厉害的角色都要为情所伤,为情而死。惟有金庸初出道时写的《射雕英雄传》里,女主角黄蓉还聪明可爱,郭靖从一而终。黄蓉在金庸的小说中,没有受到伤害,结局功德圆满,使人无法不尊重。可是相关的华筝公主、穆念慈简直就是悲剧的化身。金庸后来的作品中,黄蓉这样完美的女性就再没有了(在《神雕侠侣》中,黄蓉的品格也降低了),她们或者性格品德上令人厌恶轻贱,或者命运不济。象小龙女,开篇心中只有自己,后来也就添了个杨过,本已属于精神残疾之类,但她毕竟品行无可指摘,金庸就一定要她被尹道士侮辱,打破这个精美的偶像。《鹿鼎记》里的阿珂,本是天人一般的人物,也只得当流氓韦小宝的小妾。金庸如果不对女性从社会层面上侮辱,也要从性方面侮辱。这种情形越到后期越明显,象黄蓉那样全身而退成为不可能。好象社会越进步,金庸的妇女观越退步,越朝文明的反面发展。我看过一本书,把中国文学分了些类,说《聊斋志异》是梦遗文学;《红楼梦》是阳痿文学;《醒世姻缘传》是自宫文学;《金瓶梅》等是意淫文学还是春药文学(我记忆可能有误)。金庸的小说就是意淫文学或伟哥文学,出书娶老婆,倒是比做梦娶老婆更爽,还有稿费。  
    
  金庸虽然是个殖民地的产儿,他和大陆却有不可断绝的关联,起因当然是他从小受的传统教育。他对传统虽然知其无用,但也很难抛舍。他一早一晚的作品《射雕英雄传》和《鹿鼎记》都表现出他是无法断绝这种影响的,跑了一圈野马最后还是“回归“了。但传统在他的认识里却有了天渊之别。《射》的英雄是郭靖,是传统的岳飞一样的人物,为众多金迷所歌颂,这些Fans自作多情地认为金也是位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么。其实金庸自己根本不认可!他亲口说郭是他的理想,但在生活中没有,黄蓉那样的女侠也不可能出现。郭靖这个偶像只是他根据中国的传统理念(多半是《说岳全传》、《杨家将》之类,加上他不得不背的《四书五经》)创造的,他自己都不信,韦小宝才是中国常见的人物。金真正的英雄是韦小宝,如假包换的流氓,光棍一条,以其毫无廉耻的风格纵横天下,富贵寿考、美人犬马无一不备,这才是金庸的理想。也是香港的写照!就声色犬马的兴盛以及对此等现象的热爱,世界上还有超过香港的么?香港的电视剧总是描写主人公被害复仇,日后有了钱就可以实现一切梦想。有人问香港人:你们怎么总是描写金钱万能?香港人很奇怪地回答:难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吗?置换到金庸小说中就是:难道武功不是万能的吗?中国流氓的传统追求有二:一是权力(尤其是称帝),二是女色。韦小宝可以说是二者得兼,比皇帝还惬意。怪不得金庸封笔,因为韦小宝已经达到了中国男性的理想颠峰,再写怎么都不可能超过了。  
    
  我一直觉得金庸有强烈的帝王意识。因为他的主人公开始总是激烈地挑战所有的规矩、门派,特立独行,有意无意地践踏他人的尊严,甚至是破坏和尚们关起门念经的自由,只因为少林是武林泰斗,就有了原罪,应该讨伐。而他自己的尊严却不容任何人冒犯,一大堆臭规矩。破坏了他人的尊严,并以武功扬名立万之后,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无人争锋。象萧峰、杨过都是这样的理想化身。大家谈起他们来的五体投地,比对星宿海老怪言不由衷的奉承还有过之,整个地从精神上当了奴才。换言之,金庸并不崇尚民猪,只是不愿意别人当皇帝罢了!我对别人说这个,他们一般都不信,直到1997年(也许有误差),我从《南方周末》上看到了香港林燕妮女士的随笔,写香港的名人(包括金庸、周润发、林青霞、何鸿焱诸人),写金庸管理《明报》的手段,直赞他是帝王一般的人,手段高压,无可商量,我手段高压,无可商量,我才算找了个旁证。  
    
  香港是世界上经济制度最先进最宽松的地方,精神文化却有一部分出奇的滞后,也是少有地保留旧中国的渣滓的地方。香港人对金钱、权力、女色的态度停留在中世纪,在精神上保有辫子、小脚、太监……的全部标本。金庸把这些标本变活了,改头换面地以武侠小说的方式行销全世界,其后果恐怕是他最初没有想到的。大家天真地把郭靖当作他的理想,把他的小说当作学习中国传统的范本,并热切地请他发表看法。我想金庸开始一定很惶恐,后来也就泰然自若了。他到处游历,发表讲话,给他的人物打补丁。其实补丁岂是打得来的?金庸的理想就是个传统的中国流氓的理想,一切神圣崇高都是笑话,要揭开它的画皮。大刀权威,自己取而代之,“
    
  大丈夫当如此也“(流氓皇帝刘邦语)。人生于世不过酒色财气,多捞多得,尽情消费罢了。要是被条条框框束缚手脚,那纯粹是个傻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了钱(武功),就可以得到一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啊,这就是香港。  
    
  金庸大侠,香港基围虾罢了。

2004-3-23 23:14 新世界
同意,最讨厌他装腔作势的胡说。

2004-3-23 23:19 易非
金庸不太喜欢说话,应该算口才不是很好一类。加之原来想到外交部去没去成,总觉得报国无门,小说中多体现此事
据说原来还追过电影明星但失败,所以小说中的感情描写不是很成功。

2004-3-24 01:15 栀子飘飘
其实我早就想自己写一篇文章来来泼泼大家的冷水了,只是金“大侠”的那些“义举”我现在都只是记得个大概拙于考证了。不过以后总会写的。我认为金庸的书,娱乐价值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小,至于文学价值就很难恭维了。作为文学启发性读物还有一定价值吧。
不过这篇帖子有的地方有点牵强附会了,典型的是论香港那段,说因为香港的历史因素所以才使得金庸的小说带有很强的无政府主义,这就有放空炮放高炮的嫌疑了。我觉 得王朔对金庸的评价就很中肯---“塑造了一群很不成功的中国人”。
我bs金庸的原因是他的为人,当一个人的言行和他的作品表面境界,或者说他嘴上鼓吹的道德,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时,那么这种人毫无疑问是小人里最可怕的那种,就是伪君子。比如余秋雨,再比如金庸。通过金庸的小说内容,可以推断出他不自意之间流露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意识了。金庸小说里的仇杀情节和唯我意识很明显的显示出金先生自身修养和处世心态,仅仅为了一点口角之争鸡毛小事就可以记恨几十年以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甚至灭绝对方全家。小人物的性命不值一提而主角的情绪却成为天大的事情。主人公的唯我独尊意识却反被大奉颂词。女性地位的卑微低下(虽然看上去似乎小说虚构比古代现实已经进步了很多)·······小说反映为人,同样为人也反证了这种反映,金先生的为人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只要经常关注文化新闻的朋友总都略知一二。

2004-3-24 07:58 首席屠宰官
找你们这种说法,所有小说只能有一个主人公,叫高大全

2004-3-24 08:58 风三
金庸的为人如何与我无关,但是我觉得他的小说好看,这就足够了,我看的是他的小说,不是要崇拜这个人。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许为人有比金庸高明的地方,不过却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出这么脍炙人口的小说。

2004-3-24 09:22 无可救药
我从来都不喜欢金庸这个人,我从来都认为金庸首先是一个商人,然后才是一个文人.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喜爱金庸的作品.
我觉得楼主这篇文章关键是针对中国很多人不自觉的"文如其人"的情节以及由此而生的对金庸的个人崇拜.实际上,文章和人品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2004-3-24 11:15 马岱
金庸自己亦认为,现在社会对他的评价过高了。

怎么说呢,金庸现在越来越象老顽童了。

2004-3-24 11:49 三胖子
[quote]若干年前我读过金庸大部分小说(最出名的那些),写得固然很吸引人,娱乐价值很高,很想再看几遍的[/quote]
这就足够了!
我只选择作品却不选择作者,作者地位高低和阁下有关系吗?

2004-3-24 11:57 江城子
楼主真是高明啊!看来我可以推荐楼主几本好书:平原枪声,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那里面的英雄都是智谋,勇气,正义一体的超级好人。当然,楼主还有一条原则,内心险恶的人的书是看不得的。我又没法保证上述书的作者内心到底如何纯洁。看来,只能是学圣人行,看圣人书了,就这比较保险一点了!  

金庸小说中的圣人是少林的扫地僧,金庸小说中的真人是太上忘性的张三丰。我看不出金庸怎么对少林武当不敬了。武侠小说的主角总不能是和尚道士吧,主角的武功总不能太低吧(所以鹿鼎记被定义成历史小说),所以少林武当败于主角,怎么了,很正常啊!  

[quote]第三,他老冒充史学家,在武侠小说里卖他对历史的看法,最后竟然说《鹿鼎记》是历史小说。我是怀疑他没大读过史书,史学史才史识更是一无所有。关于袁崇焕的事,请参见网络名人方舟子的杂文《功到雄奇即罪名》;关于董小宛与顺治的公案,参见大陆已故史学家孟森的考证,足以澄清史实。[/quote]
凭什么所谓网络名人的杂文就是真理?什么逻辑!看来满天下就兄台是真理,其他全是扯淡!  


[quote]星宿海老怪和君子剑岳不群明显影射中国大陆已故的领导人,把人的愚昧膨胀和委琐可悲描摹到极点。金庸的文笔恶毒起来最见水平,要是评文学大师,金庸其实可以入讽刺文学大师一流。而拖雷、忽必烈、辽国皇帝等,个个英风豪气,神武焕发,眼见得是新鲜血液,可以开不世基业的。金庸还给这些蛮族添了许多莫名其妙、于史无据的开明和慈善[/quote]
兄台的文笔到了文革倒是一把好手,可惜可惜!不然赶上批武训传兄台肯定可以飞黄腾达一把!  

从王尔德的作品看出同性恋,建议兄台搞一搞这方面的主题。

2004-3-24 12:51 吕布貂蝉
偶就是喜欢金庸~~~~

2004-3-24 15:38 止慈
我觉得楼主转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文中很多观点可以进一步展开来讨论的。真正喜爱金庸的朋友,不应回避文章的主要观点噢  

我对香港的情况不了解,这方面不能置一字。但这两点:金庸强烈的帝王意识和对女性的轻视态度,我觉得文章是抓得比较准的。作者引用张中行对民初某些文人的评论:[color=blue]他们做着民国的官,思想习惯却停留在皇明赵宋时代,有了财势还是要买房子置地娶小老婆。[/color]这句话相当刻骨。
以金庸的聪明,他怎会想不到这些方面?但他仍选择这样写,因为畅销书只能这么写。

楼主所转的文章主要从主题、人物和文化理想来分析金庸小说,没有对金庸作品语言的分析。偶个人觉得金庸的文字难用审美眼光观照,“中国20世纪的文学大师”,当笑谈说说可以,当不得真。
而所转文章中这句话:[color=purple]我看过一本书,把中国文学分了些类,说《聊斋志异》是梦遗文学;《红楼梦》是阳痿文学;《醒世姻缘传》是自宫文学;《金瓶梅》是意淫文学还是春药文学(我记忆可能有误)。[/color]这句话太轻率了,不能这么说。

止慈登高座妄谈了一番般若,其实不如自去读几章法句。周作人说:“别人的思想,总比我的高明;别人的文章,总比我的美妙。”止慈不可再发言了

2004-3-25 14:24 河沟卧虫
过几年盖棺定论

2004-3-25 15:28 无可救药
引用:
"这两点:金庸强烈的帝王意识和对女性的轻视态度,我觉得文章是抓得比较准的。作者引用张中行对民初某些文人的评论:他们做着民国的官,思想习惯却停留在皇明赵宋时代,有了财势还是要买房子置地娶小老婆。这句话相当刻骨。以金庸的聪明,他怎会想不到这些方面?但他仍选择这样写,因为畅销书只能这么写。楼主所转的文章主要从主题、人物和文化理想来分析金庸小说,没有对金庸作品语言的分析。偶个人觉得金庸的文字难用审美眼光观照,“中国20世纪的文学大师”,当笑谈说说可以,当不得真。"
金庸本来就只是一个畅销作家而已,要说文学家,或者什么有深度,我看都是过誉.

2004-3-25 15:51 周仓仓
观毕只能佩服作者之阴损。

2004-3-26 21:20 龙神帝王
为什么他们都是和衣而睡~为什么不脱衣!

2004-3-27 15:32 弓骑步
上次一群混蛋把金庸弄成20世纪华语作家第四,那是瞎掰,他第四,某家岂不是也可以混个第几十万名了?可是说金庸是中国的大仲马,应该也不过分,大伙儿写的都是流行通俗小说嘛。对待这个不过是有些沽名钓誉的老头子,何至于一捧上天,一摔入地。

2004-3-27 21:02 吴越春秋
[quote]原帖由[i]弓骑步[/i]于2004-03-27, 15:32:23发表
上次一群混蛋把金庸弄成20世纪华语作家第四,那是瞎掰,他第四,某家岂不时也可以混个第几十万名了?可是说金庸是中国的大仲马,应该也不过分,大伙儿写的都是流行通俗小说嘛。对待这个不过是有些沽名钓誉的老头子,何至于一捧上天,一摔入地。 [/quote]
如果是按销售量倒是有可能。大仲马,从作品的数量还有他人代笔的情况看,和古龙比较像。

金庸,本来也没把他当大侠,不过他的书就是好看,有这一点足够了。

2004-3-27 23:05 韦孝宽
要说金庸比得上大仲马过分了吧,金庸把历史套进小说也是向大仲马学的。

2004-3-29 10:38 胧月
[quote]....小龙女下了山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尹道士冒犯了她她就一定不依不饶。.....[/quote]

好个“冒犯”,就这么蜻蜓点水带过,然后怪人家不依不饶

2004-3-29 13:07 铁伞怪侠
大哉斯文!不令梁效专美于前

2004-3-29 17:34 天外飞猪
吃不惯鸡蛋的味道,就反过来评论下这个蛋的母鸡长得实在太没气质,楼主这篇文章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名为“偏颇”的东西。

金庸的为人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写的小说好看,足够了。

ps:猜测此文作者与《读者》里有一篇“金庸登龙术”的作者有一定联系……

2004-3-29 17:36 冰火蝴蝶
他的作品还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沽名钓誉’已然道尽金庸了

2004-3-29 19:11 西门名剑
咿咿呀呀砍死作者!大逆不道的说!

2004-5-31 17:03 q42474112
金庸小说里的仇杀情节和唯我意识很明显的显示出金先生自身修养和处世心态,仅仅为了一点口角之争鸡毛小事就可以记恨几十年以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甚至灭绝对方全家。

==============================
那一位主角符合你所说的情况,杨过大哥断了胳膊,丢了老婆还没把郭芙卖到妓院里去,我都觉得太拔高了,闹了半天还不够
又有那一位主角仅仅为了一点口角之争鸡毛小事就可以记恨几十年以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甚至灭绝对方全家,反正我找不出来

我怀疑这位作者到底看过原著没有

小人物的性命不值一提而主角的情绪却成为天大的事情。主人公的唯我独尊意识却反被大奉颂词。女性地位的卑微低下(虽然看上去似乎小说虚构比古代现实已经进步了很多)·······小说反映为人,同样为人也反证了这种反映,金先生的为人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只要经常关注文化新闻的朋友总都略知一二。

================================
好一根大棒子

照着这做法推论下去全中国没一个人能合乎要求
这篇文章比王朔的那篇还要不堪
全篇没有论据论证只有论点。

2004-5-31 17:07 q42474112
一言以蔽之
攻击而已

2004-5-31 17:15 金刚捣锤
本来把他说成大文豪就是吹牛, 打入冷宫说他是无聊作品的, 也有一批人.
   这种事情, 王朔已经做过了,不怎么成功. 楼主的水准, 比老王还差点.
   查先生本人的人品,和他的作品何必挂起钩来.  潘岳的人品不怎么样,但文采的确不错,我们就不去欣赏了?
   他的小说,是适用商业社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种大众心理需求的一种通俗文学的发展. 捧上天打入地,都是无聊的人干的事情.

2004-7-12 23:03 实干司马
楼主批金庸太过,且多为妄自猜测之论断!
我认为金庸武侠小说最大问题在于没有金钱货币的概念。主人公永远有钱,不知从何而来?
其他因为是小说,所以怎么写都可,只要符合一点逻辑问题不大。

2004-7-13 10:19 人在江湖
金庸说穿了只是个写小说的,捧得太高因然不对,贬得太低也没必要。你喜欢看他的小说就看,不喜欢就不看,但不必让全天下的人都来和自己一样的喜欢或者不喜欢。
唉,为什么总在争论这些无聊的问题,我回了这个贴子,我也无聊。。。。

2004-7-13 10:40 轩辕雪
楼主
这个脑子有问题
建议多吃点猪脑

2004-7-13 13:52 真定赵云
小说就是小说,跟为人是两码事,搞不懂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一定要把金镛先提升到一个高度,然后再去狠狠地踩他,说yy也不过分!读小说只是看它的可读性\休闲性,难道你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就一定要说托尔斯泰人品好,托尔斯泰人品不好你就说<战>浪的虚名?!古龙在人家评价其小说时也只能笑笑,只能笑笑而已!

2004-7-15 14:22 轩辕一光
强烈不同意,楼主信口开河,论点太多,论证极少

2004-7-16 15:06 吕布貂蝉
不知道是看输还是看人的哈~~~

鲁迅的人品也不见得怎么样啊~~~也要拉出来批判~~

2004-7-16 20:17 姬千秋
厉害,快意恩仇啊。

2004-7-16 21:29 sxh_hzf
为什么他的书这么有人看。倒想听听对这些读者的评价了。

2004-7-16 22:18 虎痴
我不好打字,也无耐心一一批驳,只是觉的发贴的人太无聊,名人就由你们动不动屎尿一起泼!啥心态,烦!!!!

2004-7-17 20:42 ldxhzh
金庸是一伪善的文人
不过他还不至于恶心

2004-7-17 20:58 KYOKO
[quote]原帖由[i]轩辕一光[/i]于2004-07-15, 6:22:32发表
强烈不同意,楼主信口开河,论点太多,论证极少 [/quote]
不然就不是yy了

2004-8-1 09:02 铁柔
唉,看完之后只觉得:人怕出名,猪怕壮

楼主生不缝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凭这种随便纠出一个人就可开刷的本事,一定能弄个官做做。拿出金庸小说中的支言片语,牵强附会,诬蔑诋毁,进行人身攻击是不对的。

所以支持江城子 和 弓奇布 的观点,不要“一捧上天,一摔入地”,公正的看待金庸其人和其书。

金庸的书,我是喜欢看的。对于金庸其人,我不妄加评判,毕竟,我不了解他。

2004-8-2 03:31 軒轅堯
我是香港人,非常感謝撰文者善意的批評﹙同是中國人,所以不會是出於惡意的﹚。
另外,我想推薦一本好書給大家看,可能有朋友已經看過,書名是《醜陋的中國人》,作者叫柏楊。看過此書後,使我頓然開悟,獲益良多。

2004-8-2 05:37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i]軒轅堯[/i]于2004-08-02, 3:31:39发表
我是香港人,非常感謝撰文者善意的批評﹙同是中國人,所以不會是出於惡意的﹚。
另外,我想推薦一本好書給大家看,可能有朋友已經看過,書名是《醜陋的中國人》,作者叫柏楊。看過此書後,使我頓然開悟,獲益良多。 [/quote]
丑陋的中国人,少年时多曾听说大名,千方百计找来看了,也不过如此。幸亏只花了3块大洋,没有蚀本。后来又有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美国人一系列,似乎不是柏杨先生作品,就没有再拜读了,想来也是学步之作。

2004-8-2 05:51 吕奉先
楼主之言只是楼主个人的看法而已,只是已自已的眼光去损金庸,所说的一切,本温侯皆不同意,偶可是很喜欢金庸的,而楼主因为所说之话,只怕要被轩辕的口水淹死,楼主还是小心为上啊。

2005-1-5 20:46 亚力山德拉
武侠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套路,要是按作者的要求,写出来的就不知是什么了。
如果作者看了金庸的都要如此义愤填膺,那在看古龙的之前还是最好吃点镇定计吧。
不过话说回来,作者还真是批评的高手,可惜生不逢时,要是早个几百年,兴许可以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怎么感觉作者的心理有点像宦官啊。

2005-1-5 20:58 晨山尚书
等金庸挂了自然会盖棺定论的,没必要将作品和作者联系起来的.

2005-1-5 21:56 中庸
[quote]原帖由[i]軒轅堯[/i]于2004-08-02, 3:31:39发表
我是香港人,非常感謝撰文者善意的批評﹙同是中國人,所以不會是出於惡意的﹚。
另外,我想推薦一本好書給大家看,可能有朋友已經看過,書名是《醜陋的中國人》,作者叫柏楊。看過此書後,使我頓然開悟,獲益良多。 [/quote]
我只能说你没眼光!
柏杨所批判的那些不只中国人有,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也存在!
让我气氛的是,他刻意的去玷污古人,让人不齿!

2005-1-5 22:06 john36
什么破文章

2005-1-5 22:19 kingofworl
不同意楼主的很多观点,无依据且无道理,不过对楼主的写作能力十分佩服

2005-1-8 01:50 会州隐
楼主,抬高自己不要靠打击别人
愤青好做但请保持客观和冷静

2005-1-8 15:11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軒轅堯[/i]于2004-08-02, 3:31:39发表
我是香港人,非常感謝撰文者善意的批評﹙同是中國人,所以不會是出於惡意的﹚。
另外,我想推薦一本好書給大家看,可能有朋友已經看過,書名是《醜陋的中國人》,作者叫柏楊。看過此書後,使我頓然開悟,獲益良多。 [/quote]
我看了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感觉很多地方歪曲史实、自以为是,浪费了我50块钱

所以这本《丑陋的中国人》,名气虽大,不看也罢

2005-1-8 15:17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思念思想[/i]于2004-03-23, 22:57:49发表
金庸小说情节铺排得漏洞百出,象Siegfried说他不顾文本逻辑,他何尝想过什么文本逻辑!不过是码字儿赚稿费罢了,顺便发发意淫。别的逻辑,比如人的性格的合理性,事件年代等,他也是顾不过来的。 [/quote]
不知思念兄从哪里转的这篇文章?

该文狗屁不通的地方太多,一条一条来驳

我没看出金庸笔下哪个人物不合理,另外既不是历史小说,事件年代那些自可不必卡得这么紧,且金庸自己亦如是说。你有空去看看二月河那些伪历史小说,不气爆才怪。

此处作者空口白牙,哗众取宠

2005-1-8 15:24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思念思想[/i]于2004-03-23, 22:57:49发表
第三,他老冒充史学家,在武侠小说里卖他对历史的看法,最后竟然说《鹿鼎记》是历史小说。我是怀疑他没大读过史书,史学史才史识更是一无所有。关于袁崇焕的事,请参见网络名人方舟子的杂文《功到雄奇即罪名》;关于董小宛与顺治的公案,参见大陆已故史学家孟森的考证,足以澄清史实。金庸史学可说是不值一驳。其他宋辽历史等,他幻想歪曲的成分也太多。哪位要是以为读金庸能了解中国历史,真太可怜了。 [/quote]
我没听见金庸在哪里冒充历史学家,他把历史事件代入小说,不代表他自以为自己是历史学家。金庸说鹿鼎记可作历史小说看,我认为他的意思是他在鹿鼎记里体现了明清以降中国历史的精神。

另外作者并没有考证金庸与他口里的网络名人的观点孰是孰非,就妄下定论,认为“网络名人”方舟子的观点一定比金庸对。孟森先生鄙人很敬仰,就不说了,但是金庸自己肯定知道董小宛与顺治的公案,他在书剑后叙里就说,小说家不是历史学家,历史学家不喜欢的题材,小说家喜欢。可见他从来没有以历史学家自居,怀疑该文作者有没有看过金庸原书,就在一边自个YY。不然就是选择性失明,更是等而下之啦

另外以该文作者这种自以为是的口气,桓某敢打包票,金庸的史才史识史德再怎么不济,也一定比该文作者强不少

2005-1-8 15:34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思念思想[/i]于2004-03-23, 22:57:49发表
第四,也就是我最反感金庸的地方,他心态极度扭曲偏执,用变太的眼睛审视中国的历史和大陆;而且“文明程度“极其落后愚昧--我这个“文明“的标准,借用了周作人的标准:看一个人对于妇女和儿童的态度。各位应该知道金庸对于妇女那种轻蔑践踏的态度。另外他身为现代人,头脑里的帝王意识却浓得化不开。张中行评论民初某些名人,说他们做着民国的官,思想习惯却停留在皇明赵宋时代,有了财势还是要买房子置地娶小老婆。金庸骨子里也有流氓草寇气,最大的渴望为登龙,他的小说里好象处处都是反权威,实际意图是自己要当皇帝。   [/quote]
变态的眼睛审视中国大陆?当时(60——70年代)的中国大陆难道不变态?难道准变态就不准写下来?看来作者还真是党的喉舌哈  

金庸小说里不止女人对男人痴,男人对女人也痴,作者再次选择性失明。我承认金庸的小说里一般是多个女的喜欢一个男的。但我觉得金庸作为男人这么写很正常,因为掌握同性的心理毕竟比掌握异性的心理容易。如果金庸是女人,那么情况或许会反过来。梁羽生不信邪,一些作品里硬要拿异性做主角,效果相信大家也看到了

金庸笔下的皇帝、草莽头子、教派首脑,除了康熙比较完美、任我行有几分可爱以外,多半是阴险毒辣、鬼蜮心肠。我看不到金庸对他们的欣赏。比如对于李自成的态度,就远远没有某正统文学家崇拜啦,那么那位是不是更要批倒呢?

反权威就是要自己作皇帝,第一次听到,好笑啊好笑

2005-1-8 15:37 桓大司马
一看该文后半段的观点还要荒谬些,鉴于太多,还是省几分力气好了

人品与作品是应该分开看的,不然虞山诗、燕子笺、梅村集、子昂书法都是垃圾了

2005-1-8 20:44 晨山尚书
司马各个击破,真是大块人心啊。

2005-1-8 21:53 会州隐
[quote]原帖由[i]文若从戎[/i]于2005-01-08, 20:44:05发表
司马各个击破,真是大块人心啊。 [/quote]
严重同意

2005-1-8 23:05 旭日
楼主个sb,你TMD不喜欢不能代表别人不喜欢,再说了,我们看的是金庸的书,不是看他的为人!只要他的书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就说明他的书好看,难道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有政治、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才是好的文学作品吗?
    金庸的人我不去管,但我是金庸小说迷!

2005-1-8 23:12 旭日
金庸自己也说了,大家可以把《鹿鼎记》当历史小说来看,但是他并没有把它定格为历史小说,它还是一部武侠小说,只是主人翁不会武功,而且加入了康熙皇帝,难道加入了帝王人物形象的小说就是历史小说!
    我看楼主这篇文章也未必是自己写的,多半是道听途说!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