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2004-3-23 13:39 首席屠宰官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政治手段,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老人总爱怀念往事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也不会少。这二十四人的姓名与事迹如下: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莱公杜如晦第三。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但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郑公魏征第四。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龄第五。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
    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
    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卫公李靖第八。
    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宋公萧禹第九。
    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褒公段志玄第十。
    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
    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
    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郧公殷开山第十三。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谯公柴绍第十四。
    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
    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

郧公张亮第十六。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陈公侯君集第十七。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郯公张公谨第十八。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卢公程知节第十九。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
    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莒公唐俭第二十二。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英公李世绩第二十三。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胡公秦叔宝第二十四。
    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

2004-3-24 01:25 蒹葭苍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2004-3-24 06:19 气流
[quote]原帖由[i]蒹葭苍苍[/i]于2004-03-24, 1:25:45发表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quote]
男儿何须带吴钩,帷幕决胜五十州。
请君细看凌烟阁,书生半数万户侯。

2004-3-25 00:49 蒹葭苍苍
男儿月下拭吴钩,壮心岂可老沧州
风流何必凌烟阁,敢效李广不公侯

2004-7-18 11:05 宇文铭
秦叔宝竟是“四姓家奴”要不是李密欲世民同姓他就是五姓,大叛将

2004-7-19 13:48 晓晓
[quote]原帖由[i]宇文铭[/i]于2004-07-18, 11:05:12发表
秦叔宝竟是“四姓家奴”要不是李密欲世民同姓他就是五姓,大叛将 [/quote]
贤臣择主而事嘛~这在乱世是可以理解的~~~~

2004-7-22 12:53 宇文铭
李密可是杀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张须陀

2004-7-22 12:54 宇文铭
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不知是被抓后投降,还是主动投降?

2004-8-13 14:48 青木风亮
李世绩排第23?有点像粟裕的遭遇 应该是资历的缘故吧

2004-8-13 15:25 keds167
我个人认为卫公李靖是二十四将中唯一的文武全才了,要说二十四将最为勇猛的当然还是鄂公尉迟敬德。但是唐朝初期,要说还有一个文武双全的要非胡公秦琼秦叔保了。至于其他二十一位,也不乏有其特长。郑公魏征从谏如流过于刚猛、梁公房玄龄善于谋略人际,但胆气不足、赵公长孙无忌智慧老到却缺乏稳重,不会权变、申公高士廉为人刚正,行善政却缺乏果断之气,此四人只可帮助治政,维持并使国家富饶,但要是开疆阔土,那还是不行的,并且四人权势过重,处事易互相得罪,要是相处久的话,必只会四去其三,当然只会留下梁公房玄龄了!
   至于还有十七位,也没什么可说。毕竟他们也为大唐立下过许多微末之功,但要与上面的七位相比,还是不足的
    我本人并不是热衷于唐代的。如果要与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比,我觉得还是后者的看点比较多,无论对于战争全局性和势力的比较而言,后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所创下的历史功绩都要比前者厉害得多了!

2004-8-14 09:03 麒麟子
好,学习了

2004-8-14 09:11 god_wolf
[quote]原帖由[i]sky_force[/i]于2004-08-13, 14:48:45发表
李世绩排第23?有点像粟裕的遭遇 应该是资历的缘故吧 [/quote]
同意.按说李世绩战功赫赫,才能不下李靖,23太后了.估计是没搀和玄武门事件,少了拥立之功

2004-8-16 18:42 change
历史不比戏说。演义中的秦琼被神化了。

2004-8-20 19:30 胜仔
房玄龄应该是第四

2004-8-22 01:38 elz5000
[quote]原帖由[i]god_wolf[/i]于2004-08-14, 9:11:14发表
同意.按说李世绩战功赫赫,才能不下李靖,23太后了.估计是没搀和玄武门事件,少了拥立之功 [/quote]
太宗时期李绩的战绩不是特别突出

2004-8-23 18:28 雷动于九天之上
唐太宗还是挺深藏不露的,画凌烟阁内二十四功臣的时候他已经知道
侯君集投靠了太子,且有意发动宫廷政变,还是把他画上了。不过侯
灭掉吐骨浑,高昌两国,不无微功,最后唐太宗也没有杀他的儿子,
算是给功臣一个面子。。。

2004-8-24 23:28 浮生一叹
房谋杜断.房玄龄排名应在杜如晦之前

2004-8-25 23:29 hehe
大唐凌烟阁24功臣可比东汉云台28将厉害多拉,名气也大的多。
keds167兄恐怕有偏见吧!

2004-8-29 13:06 紫罗兰10
这是李世民故意压制李世蹟

2004-11-5 22:13 不大不小
[quote]原帖由[i]宇文铭[/i]于2004-07-22, 12:54:09发表
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不知是被抓后投降,还是主动投降? [/quote]
[CODE]
!!是投降李渊

2004-11-5 23:32 暗夜密使
在古代,历代开国将领中大唐开国将领的平均水平是最高的,能与其相比的也只有西汉的开国将领了。

2004-11-7 15:11 bookontop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没必要盖了 很完美亚

2004-11-7 21:09 巴巴罗萨
演义里说 秦琼救过李渊  这事到底有没有

2004-11-9 10:07 liuwangxizi
怎么没有程枝节

2004-11-9 16:28 中庸
楼上说得是谁啊?

2004-11-9 20:00 XM8
[quote]原帖由[i]liuwangxizi[/i]于2004-11-09, 10:07:37发表
怎么没有程枝节 [/quote]
卢公程知节第十九

看帖不仔细啊  


英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他是站在秦王这边的。其实唐初他一直被卫公压着,没什么大功。
作为一个将领和卫公英公生在同一个时代真是悲哀。

2004-11-9 20:27 宇文
可惜了侯君集,将军一跳身名裂,可惜~
李世绩在后世地位抬高恐怕是武则天那段往事的结果,毕竟文不如房杜,武不如尉迟,资历不如长孙、段志玄,战略不如李靖,各项指数都不是顶尖的,难免露头慢些

2005-3-9 09:49 血溅轩辕
虽说是功臣排行,但还是能看出亲疏关系的。长孙无忌排第一,无论如何都有太大的问题。

2005-3-9 11:16 轮回
唐俭是李唐王朝的特务头子,专管告密类的。呵呵!

2005-3-9 11:36 闻琴解佩
[quote]原帖由[i]宇文铭[/i]于2004-07-18, 11:05:12发表
秦叔宝竟是“四姓家奴”要不是李密欲世民同姓他就是五姓,大叛将 [/quote]
投降这件事,干得好就是秦叔宝,干得不好就是吕奉先。

2005-3-9 13:30 我不是迭戈
想不到秦琼在李大哥的心中的地位也不过如此~~~~~~我还以为他是什么牛人呢?

2005-3-9 14:31 关内侯
排名不分前后~

2005-3-23 15:24 小李飞刀
李世民是我最欣赏的皇帝,他很懂得招揽和重用人才。
有这么多人肯为他卖命,创业和守业又有何难

2005-3-23 16:01 西园新军
李靖,我最喜欢的将军之一。

2005-3-23 18:09 寻梦的猎人
房谋杜断

2005-3-23 22:05 superzz_0
长孙无忌相当可怜,被一个女人整死.........

2005-3-23 22:38 狂醉月
个人喜欢魏征,勇于进谏,方是忠臣本色。

2005-3-23 22:38 XM8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03-23, 22:05:30发表
长孙无忌相当可怜,被一个女人整死......... [/quote]
他还可怜啊?他叫自作自受。

2005-3-23 23:59 superzz_0
他不知道急流勇退,还连累自己家人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换做我也不可能相信竟然败给个年轻的女人,自己心爱的外甥竟然也会赐死我........这就是可怜啊

2005-3-24 08:05 XM8
他力保李治为太子,完全就是因为李治懦弱,将来好由他独揽朝政,这么想,就不会觉得他可怜了。

2005-3-24 16:31 superzz_0
问题是他就是被那个儒弱的李治下命赐死,多可悲啊.权臣还是少当的好

2005-3-24 17:21 davidminfei
死了也好~~太久了总会出乱子~历史估计也就改了~

2005-3-25 20:36 文崇武德
好帖,顶了

2005-3-25 20:38 醉眼看苍生
整死他的女人不是一般的女人啊!

2005-3-26 16:03 奇迹魔术师·杨
其实英公很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