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25 23:47
fzlins
中国的情人节是什么时候?
今天,有人告诉我中国的元宵节就是古代的情人节。其原因是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但是,在我以前一直以为元宵节是春节后最后家里团聚的时间,之后就要各奔东西了。而七夕才应该是中国的情人节。
所以想在这里问一下,元宵节是中国的古代的情人节,这种说法对吗?或者是某个地方习俗?
2007-2-26 00:22
阿巽
七夕是夫妻节或妇女节吧,反正不适合未婚男女一起过
2007-2-26 02:31
林冲
中国应该没有真正意义的情人节,七七只能勉强算。
2007-2-26 08:50
fzlins
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
但是我感觉应该不是这样的吧?女子只能在元宵节才能出门?
2007-2-26 10:38
恨地无环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这个是中国最原始最正宗的“情人节”。
元宵为情人节,最为大众所知的佐证就是宋人的两首诗词。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灯会,法不禁夜,士女得通宵游玩,相识相会,此诚良时。
mm在楼上看到了帅哥,可以用水果砸他。
宋人晁冲之《上林春漫》:“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
被砸到帅哥自然心里有数:P
有夫妻同游的,也或有会“第三者”的。
窃杯女子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宣和遗事]
此女言“归家恐被翁姑责”,意思就是元宵节夜游与夫失散,恐怕喝了御酒还面带醉红,怕回家公公婆婆误会我是会情人去了。既有此“恐”,说明当时还真有妇女元宵偷会第三者的。
对男同胞而言,大概也就是在元宵节,才见到这么多盛装mm,个别孟浪之徒,或把持不住,出个咸猪手。
《武林旧事》:京尹幕次,例占市西坊繁闹之地,贲烛糁盆,照耀如昼。其前列荷校囚数人,大书犯由,云“某人为不合抢扑钗环,挨搪妇女。”继而行遣一二,谓之“装灯”。其实皆三狱罪囚,姑借此以警奸民。
挨搪,就是挤靠。首都市政府从牢里面拖几个犯人出来,假作趁乱抢夺首饰,轻薄妇女的反面典型。可见每年都少不了此类案子。
2007-2-26 17:07
九千岁
如此说来七夕根本不是什么情人节喽?都是商家和媒体的炒作?
2007-2-26 17:25
恨地无环
[quote]原帖由 [i]九千岁[/i] 于 2007-2-26 17:07 发表
如此说来七夕根本不是什么情人节喽?都是商家和媒体的炒作? [/quote]
七夕最重要的节日风俗是女儿乞巧,故又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一些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活动,一是向织女乞巧,二是祈求将来婚姻美满长久。
现在乞巧相关的习俗活动都已经弱化消失,那只有往爱情上靠了。
严格说起来,自仲春令会男女的习俗消失后,中国就没有以男女情爱为主题的节日了。
2007-2-26 17:39
萧十一狼
七夕当然不是情人节,小夫妻被皇母娘娘硬生生拆散了,拿来做情人节多晦气……
2007-2-26 17:44
tiger1970
“严格说起来,自仲春令会男女的习俗消失后,中国就没有以男女情爱为主题的节日了。”
对!如果仲春令会男女的习俗留下的话,这倒是情人节。
2007-2-26 18:12
无事公
8楼的图太牛了。我好像要一张哟。
回主题, 中国人似乎越来越喜欢过2月14了
2007-2-26 19:54
hlk688
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情人"这词的出现,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情人节!!!
而这两个节日都是传统节日,如果定要把一个拿来说是情人节的话,我会选择元宵节!好时好日好环境!
2007-2-27 02:28
fzlins
嗯,谢谢楼上的朋友们为我解惑。
2007-2-27 20:46
恨地无环
[quote]原帖由 [i]hlk688[/i] 于 2007-2-26 19:54 发表
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情人"这词的出现[/quote]
这个是想当然了,“情人”二字最早见于何处衲子一时也说不确切,不过唐诗里面就已经有很多出现“情人”的篇章了。
比如;李白有诗名为《代别情人》,李百药有诗名为《咏萤火示情人》,李白有诗云:“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又有诗云:“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宝月有诗云:“取我匣中青铜镜,情人为我除白发。”例子太多,就不一一举出了。
《三言二拍》、《聊斋》、《红楼》等书中也有不少“情人”的用法,与今日也没有太大区别,举两个《三言二拍》中的例子:
(潘寿儿)得了那条红汗巾,就当做情人一般,抱在身边而卧。(《醒世恒言·第十六卷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潘父潘母看见媳妇这般模样,时常急聒,骂道:“这婆娘想甚情人?害相思病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
公子那时就来,不见他的情人,心下就冷了。《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2007-3-5 17:30
fengrui19
假如不用国外的概念定义衡量我国古代的风俗
假如不把中国等同于汉族
至少会想到敖包相会吧
[[i] 本帖最后由 fengrui19 于 2007-3-5 17:33 编辑 [/i]]
2007-3-5 18:11
ww1
现在很多人都过国外的节日,比如2.14情人节等,而自己国家的节日却不过,甚至不知道。
2007-3-6 09:35
fengrui19
楼上所说的现象,我说:商人的力量!
广告、炒作、改造大众
[[i] 本帖最后由 fengrui19 于 2007-3-6 09:37 编辑 [/i]]
2007-3-7 17:12
Linkham
其实保护节日一个很方便的方法就是放假。当人们有了时间,自然就会去追究节日的意义,商家也会大搞活动浓烈气氛。
2007-3-8 00:06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Linkham[/i] 于 2007-3-7 17:12 发表
商家也会大搞活动浓烈气氛。 [/quote]
情人劫啊
2007-3-8 09:58
秀吉
我认为是七夕
1武林群侠传里,每到七夕就有佳人送礼品
2七夕收到类似情人节短信,而元宵节没有
2007-3-8 17:25
k86j0911
楼上的...强!
武林群侠传那只是游戏嘛 不可信
[[i] 本帖最后由 k86j0911 于 2007-4-9 14:24 编辑 [/i]]
2007-3-8 18:13
吕义
七夕,雀桥相会嘛
2007-3-8 22:00
kony2008
本来一直以为是 七夕
现在看来 元宵 叫 情人节更合适点
2007-3-9 10:17
mo101
中国应该没有真正意义的情人节
2007-3-9 10:17
mo101
中国应该没有真正意义的情人节
2007-3-9 10:19
mo101
元月十五
2007-3-9 12:50
sdhkdi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的~~
2008-2-1 18:25
白地将军
咱的传统文化还没必要跟世界接轨,看商家炒作闹闹就行了,别当真
2008-2-1 19:22
星义
:-_-:这话咋说的呢,日本几个卖糖果愣是炒出个“白色情人节”,而且弄的现在全世界都在跟着过……俺们不是天天都在喊着大力发扬民族文化吗?不要被棒子再抢去了……这也是一个途径啊。
2008-2-25 15:50
gaobao
记得大概是2006还是2005年的《读书》杂志曾有人研究七夕的由来,认为七夕不是情人节,而是与纺织有关。
从古诗词看,元宵节更接近情人节。
2008-3-5 23:45
真面目
中国都有情人节?!唉~~想过情人节就过2.14,中国传统节日可没这样的~~别糟蹋传统节日啊~~~
2008-3-6 14:03
闽西将军
在古代是七夕,雀桥相会!而现在在中国由于受西方的文化的影响,一般年轻人过的2.14!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