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关于史书注音方面的疑问,希望高手能进来解惑


2007-2-17 16:24 牙晓
关于史书注音方面的疑问,希望高手能进来解惑

本人最近啃<汉书>.由于是唐代颜师古做注,所以对有些字的注音很特别(古人当然不会用拼音)比如,"讪,音所谏反,又音删".不知道如何翻译这些注音,尤其是最后那个"反".希望各位高手能够指点一下,鄙人不胜感激.

2007-2-17 16:40 钩衡驾马
反作何解不知道
提供一个一般情况下通用的办法,比如这个讪,音所谏反,那么,所拼音为SUO,谏拼音为JIAN,然后,将S拿出来,再将AN拿出来,拼在一起,就是SAN,这个是我自己总结的方法,也不知道对不对:qDD+

2007-2-17 17:46 牙晓
回复 #2 钩衡驾马 的帖子

以前也试过.不过有很多问题.比如,"锷,音五各反"就不能这样解释了.

2007-2-17 18:57 sukerwl
反切法 第一个字声母加第二字韵母 仙=S+AN 因删

2007-2-17 20:47 seamanwqy
回复 #3 牙晓 的帖子

这种现象,有一部分是由于古今语音变异造成的,并不是作者注音的错误。

2007-2-17 23:10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7-2-17 18:57 发表
反切法 第一个字声母加第二字韵母 仙=S+AN 因删 [/quote]
没那么简单,不要误人子弟,除了你说的情况,有人至少还总结了十种特例
1)下字仄声,上字是送气阳声,则切字不送气。    如:忌--渠记切

2)上字全浊,下字上声,则切字读去声。     如:杜-徒古切

3)上字是微母,有时候切字的声母可能是M(一般都正常哈)。   如:绵-武延切

4)上字是元音或者半元音,切字声母从下字的韵母。    如:王-余狂切    奥-乌到切

5)下字ZH  CH  SH,且是开口或者合口呼,则切字为齐齿或者撮口。   如:骗-匹占切  具:举朱切

6)上字ZH  CH  SH,下字齐齿或者撮口,则切字为开口或合口。  如:贞-知婴切   煮-章与切

7)上字GKH,下字齐齿或者撮口,则切字的声母是JQX。   如:价-古讶切  穴-胡决切  犬-苦泫切

8) 上字JQX,下字开口或者河口,则切字声母为GKH      如:恭-九容切 恐-丘陇切   挥--许归切

9)上字JQX,下字开口或者合口,则切字声母为ZCS       如:紫-将此切    操-七刀切   遂-徐醉切

10) 上字ZCS,下字齐齿或者撮口,则切字声母为JQX  如:精-子盈切   徐-似鱼切  千-苍先切

2007-2-17 23:38 KYOKO
没那么复杂吧:funk:

2007-2-18 15:35 牙晓
回复 #6 悼红狐 的帖子

有些听不懂:qoo+比如,那个切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相关的书籍?可以推荐一下吗?鄙人不胜感激.
(想不到这个论坛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2007-2-20 13:19 Kuxt
切和反是一个意思

搞懂反切需要有点音韵学基础,要知道古音和今音不同,有时差异极大;而且不同时期的古音也不同,从上古音到《切韵》,《广韵》到《洪武正韵》,都有系统性的差别。《汉书》成书的时代还是上古音时期,而颜师古的注音属于《切韵》系统,原本就是为唐朝人读书而用,所以个人认为现代人如果不是从事音韵学研究,并没有必要去搞懂,但既然有人问到,我这个音韵学菜鸟就不揣庸陋来解释一下吧

正规的反切是要用古音切古音,比如你说的“讪,音所谏反”,“所”属于戈韵合口字,音为sua;“谏”属于山韵开口字,音为kan,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就切出san来,这就是“讪”字在《切韵》时代的读音。如果用今音去硬切,suo的声母加上jian的韵母就成了sian,这就不伦不类了。

再如“锷,音五各反”,“五”是模韵字,音ngu(长脚n打不出来,用ng代替),“各”是铎韵字,音kak,这样就切出ngak音,就是“锷”字的古音,如果用今音去切,无论如何是切不出来的(wu+ke=we?)。

悼红狐的帖子里列出的反切规则,就是用今音绕过古音直接切出今音来,所以显得有些复杂,而且有的时候是行不通的

[[i] 本帖最后由 Kuxt 于 2007-2-20 14:04 编辑 [/i]]

2007-2-20 23:17 牙晓
回复 #9 Kuxt 的帖子

鄙人受教了.多谢楼上的提点.

2007-2-21 18:19 晁昊
[quote]原帖由 [i]Kuxt[/i] 于 2007-2-20 13:19 发表
切和反是一个意思

搞懂反切需要有点音韵学基础,要知道古音和今音不同,有时差异极大;而且不同时期的古音也不同,从上古音到《切韵》,《广韵》到《洪武正韵》,都有系统性的差别。《汉书》成书的时代还是上 ... [/quote]
今音以粵語、閔語等最近古音,而且粵語亦有入聲,所以這些反切以粵語用以明白
像前輩舉例的「鐸」字,五各反在粵語依然通用。

2007-2-21 21:37 Kuxt
回复 #11 晁昊 的帖子

的确如此,诸方言中粤音保存《广韵》系统最为完整,甚至有人说《广韵》简直就是广东人的韵书。我的母语是吴语,保存古音的情况就差一些,但是五各反还是可以切出锷字来的(苏州话:五ng+各koq=锷ngoq)。最忌用普通话去切,经常切出些读不出的音来:titter::titter:

ps: 本科还没毕业,被人称前辈还真不习惯:qDD+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