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13 17:20
DHEROW
关于慕容垂
慕容垂(326年~396年),又名慕容霸,字道明,鲜卑族人。在书中看过此人,性格并不正直。肥水阵前,暗想符坚兵败之后自己光复大燕,就和鲜卑旧部一起策划谋反。但资治通鉴上有不同说法:“慕容垂弟慕容绍积极劝说慕容垂造反,杀了符坚。慕容垂坚决反对,说符坚好歹收留我们,我们不能杀他。而造反之心经过多人劝说,才同意。
我个人偏向资治通鉴的说法,慕容垂并不是一开始就打者造反才依附符坚的,只是后来符坚快倒台了,才又兴起后燕国
2007-2-13 22:25
张胖娃
我投降也是无奈 没想到苻坚对他怎么好
但是 只要是人 他都有光复的心思 当时独他权苻坚南下其实 说不清楚 苻坚是百分之百的要败
当时他怎么说 一来也可能是逢场作戏收买当时的兵 二呢 失败的确有些让人措手不及 他就算打算反 也没有想到机会来得怎么快嘛 三 就是他是个相当有实力的人 当然对苻坚的关心还有些不忍吧
2007-2-13 23:11
平生最爱周公瑾
我觉的不好说吧,慕容垂应该是想谋取天下的,但他不想获得不义的名声,因为那样对他未来统一之路不利。
房玄龄等著的《晋书》里记载
当垂的世子劝他造反时,他说的是“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若何害之!苟天所弃,图之多便。且纵令北还,更待其衅,既不负宿心,可以义取天下。”
而当他弟弟慕容德再进谏时,他说的是”吾昔为太傅所不容,投身于秦主,又为王猛所谮,复见昭亮,国士之礼每深,报德之分未一。如使秦运必穷,历数归我者,授首之便,何虑无之。关西之地,会非吾有,自当有扰之者,吾可端拱而定关东。君子不怙乱,不为祸先,且可观之。”
由以上不难看出,他肯定是有野心的,但他还不敢马上打出旗号,而是暂时作壁上观,看天下形势变化。
2007-2-13 23:27
asky
慕容垂当然不能在那个时候杀符坚,那个时候北方的各个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杀了符坚等于是把自己放到风口浪尖上,授予他人口实。
要统一天下,还是要谋定而后动。
2007-2-13 23:41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asky[/i] 于 2007-2-13 23:27 发表
慕容垂当然不能在那个时候杀符坚,那个时候北方的各个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杀了符坚等于是把自己放到风口浪尖上,授予他人口实。
要统一天下,还是要谋定而后动。 [/quote]
上夜班的前辈这是在工作中忙里偷闲吧。呵呵
符坚在乱世不用霸道用王道,吃亏是早晚的。
2007-2-14 09:13
江城子
苻坚自取灭亡,有什么好说的。王猛临死的忠告听不进去,慕容垂的小老婆他倒夺过来做小情人。整个是慕容垂不反,苻坚在逼得他反啊!:wacko:
2007-2-14 09:16
谭文山
[quote]原帖由 [i]江城子[/i] 于 2007-2-14 09:13 发表
苻坚自取灭亡,有什么好说的。王猛临死的忠告听不进去,慕容垂的小老婆他倒夺过来做小情人。整个是慕容垂不反,苻坚在逼得他反啊!:wacko: [/quote]
看来符坚没有尽早咔嚓了慕容垂真是失误啊,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亏!
2007-2-14 09:29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谭文山[/i] 于 2007-2-14 09:16 发表
看来符坚没有尽早咔嚓了慕容垂真是失误啊,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亏! [/quote]
苻坚留着慕容垂倒是可以的,如果秦国政通人和,天下承平,委任慕容垂为地方大员都没有问题的。说实在的,是苻坚给慕容垂创造了建国的机会。
2007-2-14 10:29
Linkham
慕容垂心里怎么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就如我们不知道曹操是否一开始就想篡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慕容一家都有帝王之能,又有帝王之志,苻坚不杀他们还把他们留在京城是最大的错误。霸道和王道不懂得兼容使用是苻坚最大的败因。
2007-2-14 15:00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Linkham[/i] 于 2007-2-14 10:29 发表
慕容垂心里怎么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就如我们不知道曹操是否一开始就想篡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慕容一家都有帝王之能,又有帝王之志,苻坚不杀他们还把他们留在京城是最大的错误。霸道和王道不懂得兼容使用是苻 ... [/quote]
到了慕容冲这一代就只剩匹夫之勇了,没什么大能耐。当时的环境把慕容玮这个末代皇帝看管在京城是正确的。至于把慕容冲当作娈童就太过分了!
2007-2-14 20:27
林冲
[quote]原帖由 [i]Linkham[/i] 于 2007-2-14 03:29 发表
慕容垂心里怎么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就如我们不知道曹操是否一开始就想篡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慕容一家都有帝王之能,又有帝王之志,苻坚不杀他们还把他们留在京城是最大的错误。霸道和王道不懂得兼容使用是苻 ... [/quote]
同意。时也,运也。如果苻坚没有败亡,慕容垂纵有这个志向又能如何。
2007-2-14 22:38
张胖娃
他不灭亡,王猛就没有怎么聪明了
2007-2-15 09:45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Linkham[/i] 于 2007-2-14 10:29 发表
慕容垂心里怎么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就如我们不知道曹操是否一开始就想篡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慕容一家都有帝王之能,又有帝王之志,苻坚不杀他们还把他们留在京城是最大的错误。霸道和王道不懂得兼容使用是苻 ... [/quote]
慕容垂必反不可
以慕容垂当世人杰,而且苻坚又是祖国和民族的仇敌,他怎么甘心长久的屈居于苻坚之下呢?
淝水战前,苻融和苻坚的皇后儿子都力劝苻坚不要伐晋,慕容垂的见识可高出这些人太多太多了,他的战略眼光更不是这些人能比的,那么为什么他却力主攻打东晋(这个绝对是错误意见)呢?很显然他居心叵测,他巴不得前秦一败涂地呢!
再说,战后,他冠冕堂皇的说了半天,最后还是表示要称帝而且要名正言顺,所以他要先顾及那个所谓"道义",等到他觉得戏演的不错了,就立马自立为帝,成为复兴燕国的英雄,可此时不止苻坚在世,连慕容韦这个前燕皇帝都还在,他慕容垂哪里讲什么道义了?
2007-2-15 09:47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2-14 20:27 发表
同意。时也,运也。如果苻坚没有败亡,慕容垂纵有这个志向又能如何。 [/quote]
以慕容垂在鲜卑族人中的地位,一旦联络其他各族共同起兵,前秦一样要分崩离析
2007-2-15 09:51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07-2-15 09:47 发表
以慕容垂在鲜卑族人中的地位,一旦联络其他各族共同起兵,前秦一样要分崩离析 [/quote]
慕容垂不是不想反。但是如果前秦能保持王猛在世时的状态,亡燕贵族是完全没有机会的(连前燕这么强大都被灭了,在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哪个民族会傻到听任慕容垂的鼓动而揭竿而起?
2007-2-15 10:05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江城子[/i] 于 2007-2-15 09:51 发表
慕容垂不是不想反。但是如果前秦能保持王猛在世时的状态,亡燕贵族是完全没有机会的(连前燕这么强大都被灭了,在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哪个民族会傻到听任慕容垂的鼓动而揭竿而起? [/quote]
野心家们可多的是,除了慕容垂还有与他同族的慕容泓,羌族的姚苌,丁零的翟斌,这些人都非同一般,在慕容垂的强大号召力下,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共同起兵的,毕竟统治他们的都是异族氐族
当然前提要是王猛已死
2007-2-23 19:53
燕归来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07-2-15 10:05 发表
野心家们可多的是,除了慕容垂还有与他同族的慕容泓,羌族的姚苌,丁零的翟斌,这些人都非同一般,在慕容垂的强大号召力下,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共同起兵的,毕竟统治他们的都是异族氐族
当然前提要是王猛已死 [/quote]
还是因为后期的苻坚已经变了,如若苻坚当年不南伐,好好处理内部问题先,那些野心家反叛的几率很低吧。
慕容垂反秦完全是苻秦给他创造了机会,有些人反秦其实是苻秦逼出来的
2007-2-24 16:24
秋色冷并刀
慕容垂不反,别人要反,那干吗要让别人坐天下。慕容垂不杀苻坚,自然有姚苌代劳。慕容心里明白的很。
2007-4-19 22:38
huxiaojian
老符年轻时一代英主,到了中年以后特别是王猛已经不在。他的心态其实已经扭曲,妄自尊大,看不清形势。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这些旁观者却没有一个能影响到他,而这样的悲剧历史上却一直在发生。说晋败秦,倒不如说是老符自己毁了自己。而慕容垂之流不过是乘这个东风混水摸了一下鱼,他所使用的一些手段,前面有人用过,后人用的也不少。要说到真正的人物,还非王猛莫属。
2007-4-20 09:29
大圣归来
也不尽同,当时的东晋的政治局势稳定,在谢安等人的治理下已经出现了局势好转的迹象,而且当年恒温北伐,虽然失败,但是给北方强权留下的心理阴影肯定是存在的,看看后来刘裕的北伐就知道一旦南方出现了一个团结的政权,并且有一位优秀的大将(当时已经出了这样的人才了:谢玄)谁能保证10年后,当东晋把内部调理好了以后不北伐?一旦战败,前秦还是一样会完蛋,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老符自然也就决意北伐了。。而且老符的伟业一直都是依靠他的独断专行得来的,这样长期养成的心理优势,自然听不进去进言。况且,当时没人能够断定东晋稳赢的。。从兵力和局势来看,哪一方面都是老符有优势,老符最大的问题是对付东晋居然倾全国之力。。。100万大军。。。这样庞大的怪物,在那个时代是根本无法有效指挥的。。反而不及就调动20万大军进逼东晋,与北府兵决战,依靠自身强大的骑兵彻底压垮北府兵~征服扬州,然后再对荆州用兵,由于襄阳已经在手里,足以压得荆州兵动弹不得~
2007-4-20 12:27
huxiaojian
其实关键问题在决策,不是打与不打而是什么时候。王猛死前对老符说不要打,他的脑子很清楚,现在时机不到。想赤壁之战过去也没几百年 ,曹操可以败,而符坚却不能。内部问题重重,派系林立,又有慕容垂一类心怀叵测。但前秦强大的时间太快根基不稳,然老符心有大志,却少了冷静判断,幸以前有王猛,现此君一走,能影响他的人不是没分量,就是各怀心事想混水摸鱼之辈。如前秦能先由内至外,内以稳民心,除异已,实行精兵策略,而外占据战略要地,慢慢收服北方,不与南朝发生大规模战争,相信10年时间应该能有一定的成效。想南朝居危思安,进取心不强烈,可争取拉拢一些和谈派,与南朝在某种程度的和解,并示弱以对方,而且制造各种机会造成南朝的内斗,使之无暇外顾。等北方稳定 ,在慢慢徐图之,而不以大规模战争为主,使之南朝先内斗,在取之。只要战略思想清晰相信历经几代一定会成功,前秦也不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说不定能一统中国。
2007-6-20 11:26
非攻
就像我们生活中一样,有时做一件事情并不一定是处心积虑,只是时来运传,时势造英雄罢了。
如日本战国时代的秀吉一样,在信长没遇害之前,他应该是想都不敢想,有朝一日当上日本首相---太阁。
2007-6-21 11:59
李清照
慕容垂实在是个难得的人物——觉得很象曹操
比曹操更多了一种贵族的气派
谈到慕容垂,首先就想到了16国纷争年代,他的一种震慑中原的“霸气“
如果不是他从小就表现出的霸气,当时的皇帝也不会要他把“慕容霸”这个名字改掉了
2007-6-28 12:38
轩辕天之痕
边荒传说里面有慕容垂 嘿嘿
2007-7-3 13:40
宇文铭
王猛是不会看错他的。
2007-7-6 18:50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非攻[/i] 于 2007-6-20 11:26 发表
就像我们生活中一样,有时做一件事情并不一定是处心积虑,只是时来运传,时势造英雄罢了。
如日本战国时代的秀吉一样,在信长没遇害之前,他应该是想都不敢想,有朝一日当上日本首相---太阁。 [/quote]
时势可以造英雄,不过如果英雄自己没有本事,即便被推上了领袖位置,也一样不能成就伟业,只能遗笑后世.刘盆子,刘玄皆在此列.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