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你真的了解曹操吗?!


2004-11-6 11:52 skyvenus
演义中很多描写曹操奸诈的情节都是罗贯中虚构的,反正我个人认为曹操是个不错的领导者,如果你置身于那个时代,你的做法又是怎样的呢?

总而言之罗贯中才是罪魁祸首!!!强烈B4

2004-11-6 13:34 赵哪个云
[quote]原帖由[i]马可波罗[/i]于2004-10-26, 0:06:21发表
没有权力的人就算再坏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而掌管权力的再好也会被人说出些道道来。要是做了坏事。那更是一臭万年  。这样比较之下。权力越大心理压力就更大。所以变坏的可能就更大了。以杀止杀是某些心理以至极端的掌权人士的一种精神上疯狂发泄的手段[但也不可抹杀。以杀止杀[即大屠杀。或屠城]在战争时期是很有效的军事手段。

相信大家对那些你背后讲你坏话的人。没什么好印象吧。。。甚至会很不爽。。。而那些掌管权力的人又要承受多少人在背后阴言暗伤。而且在掌权者那优越于普通人的心理状态。更加不能忍受这些流言暗伤。就像老虎尾巴模不得。可偏有人不信邪。不但要摸。还想去扯虎须。。那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普通人。一般是将那暗伤你的杂碎给剐了。或杀他全家
而掌权的呢。。最起码就是灭你九族。要是扯了虎须。就等住屠城甚至屠国。。 [/quote]

你想说明什么??
坏的是权力而不是曹操??
笑~~

2004-12-5 18:07 yufengjian
哇呀呀
诸位仁兄的高论真是精彩呀
偶决定叛变啦!!!!!
偶一定要拥曹啦
但是好象刘备也没那么可恶吧(在爱戴曹操同志的同时)
小刘如果没那么厚脸皮
也不可能成就霸业吧?????
在封建时代呀
没有脸皮和手腕是很难活下去的呀
哇呀呀
爱死小曹的手腕AND小刘的脸皮了

2004-12-7 19:15 henry_347
曹操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位内线作战成功的人(地处中原,四环强敌)_<中国军事史>战略篇评价

2004-12-9 08:23 燕京晓林
曹操确实不容易,因为好地形早被别人占了。

2005-9-18 20:22 lzp111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无墓不发,无骸不露,开吾国官家考古之先河

2005-9-18 21:12 六翼堕天使
[quote]原帖由[i]诸葛丞相[/i]于2003-12-12, 23:40:45发表
政治家没有一个人品是好的!
刘备亦是,曹操亦是,孙权亦是,历代君王都是。
好人品是当不成君王的!没有必要的杀人手段,是不能成就大业的,没听说过“一将功成万骨枯”。
还有,谁说刘备没有杀过人,刘备杀的人比曹操少吗? [/quote]
人品不好怎么当一个好皇帝呢

2005-9-18 21:17 六翼堕天使
[quote]原帖由[i]诸葛丞相[/i]于2003-12-13, 15:37:47发表
这不是双重标准,天下乌鸦一般黑,五十步的也不要笑百步。
既是政治家,就不能谈人品,所谓的人品就都是摆设的样子。你说刘备人品好,众人皆知,那为什么魏国的百姓不来投靠刘备呢,为什么吴国的百姓不来投奔刘备呢?你说曹操的人品差,屠城坑卒,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能人贤士愿为曹操效力呢?难道他们都是和曹操一样人品极差之人?
要知道,三国天下人才,曹占绝大部分哦! [/quote]
"刘备人品好,众人皆知,那为什么魏国的百姓不来投靠刘备呢,为什么吴国的百姓不来投奔刘备呢?"这句话实在让人汗颜

2005-9-19 12:52 flybear
我记得看过一本史书,新野的百姓是被刘备以武力逼迫才随行的啊。
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一向很浓,很难想象全城自愿随行。而且,从正统的观点来看,来攻击新野的是大汉中央政府军

2005-9-19 13:24 Roalfan
[quote]原帖由[i]flybear[/i]于2005-09-19, 12:52:47发表
我记得看过一本史书,新野的百姓是被刘备以武力逼迫才随行的啊。
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一向很浓,很难想象全城自愿随行。而且,从正统的观点来看,来攻击新野的是大汉中央政府军 [/quote]
按阁下的观点,也就是说刘备为了武力驱赶新野民众,拖慢了自己行军速度,以至于在前往江陵的途中被追击而来的曹操军在长阪赶上并击溃,差点灭顶了?
如果刘备是这么个不懂轻重取舍的君主的话,不知道他怎么成为东汉末年的不倒翁的,也不知道手下人手下为什么会为之卖命。

2005-9-19 19:28 flybear
人口是三国里最重要的资源,再说刘也没预料到曹操敢长驱直入,再说要不是带上这么多百姓做盾牌他也逃不掉。
再说要反驳我的话请指出有何史料证明百姓是自愿的,而且是全城都自愿,而不是做简单推理。
符合逻辑推理的不一定是事实,不合逻辑的推理就更别说了

2005-9-19 19:41 Roalfan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第一段为《三国志·先主传》原文,第二段为裴注引《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的评价。可见先主是不忍弃民归江陵的,后一段是晋人对先主人格的评价。你的史书论据何在?不知道是谁在进行无根据的推理啊!而且阁下号称是从一本史书上看到“新野的百姓是被刘备以武力逼迫才随行的”,从立论驳论的角度来看,你应该先立论才对啊!

2005-9-19 19:57 flybear
不懂,哪句是说百姓自原的啊?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2005-9-19 20:03 Roalfan
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汉晋春秋曰:曹公自柳城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於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曹公南征表,会表卒,英雄记曰: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魏书曰: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臣松之以为表夫妻素爱琮,舍適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亦不然之言。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color=red]看清楚,当时带民众了么?[/color]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孔衍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color=red]这句才是百姓跟随刘备的真正原因。[/color]典略曰: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阁下请列出你的理论所依赖的史料依据。

2005-9-19 20:12 flybear
可能记错了,是说的武断了.回去查查,要是我错一定承认
但刘备长期驻扎的新樊二地百姓为何不跟随,而自襄阳始?那更多是琮的原因吧?

2005-9-19 20:24 Roalfan
阁下太小瞧刘表了,刘表治理的荆州打下的基础,不是一个好名声的客将几年之内,能夺取民心的。换句话说,如果刘琮不是暗中搞小动作夺得荆州,又立即投降曹操,而是比较体面的方式的话,跟随刘备的人会少很多。
另,个人认为刘备和曹操在才干上不相上下,在做人的本质上也没什么不同。但刘备出身寒微,无法像曹操一样大展拳脚,而且长期是客将身份,因此好名声的意义就很重要了。

2005-9-19 20:31 flybear
那就是说百姓跟随主要的不是因为刘备的品德,而是琮的做法失当,那这件事就不怎么能说明刘备的品德了

2005-9-19 23:03 风之子123
[quote]原帖由[i]flybear[/i]于2005-09-19, 20:31:19发表
那就是说百姓跟随主要的不是因为刘备的品德,而是琮的做法失当,那这件事就不怎么能说明刘备的品德了 [/quote]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日行十馀里,每天只走这么点路程,这绝对不是正规军该有的速度。如果是别人,很可能先保自己的命了,哪还顾的了百姓。这就能说明刘备的品德。

2005-9-22 01:04 03002875
不要老是揪住一个地方不放.. 还有曹操活埋降军.有什么不对么?按当时的情况你也会这么做的,一来他养不起那么多俘虏,二来伤兵很容易引起大规模疾病.你们就那么高尚??我看也就嘴上说说而已...

2005-9-22 14:16 hegel2002
对比刘备和曹操不能只看结局,更要看起点,白手起家有多困难,大家自己创业就知道了。

2005-9-22 19:48 caorui4
[quote]原帖由[i]ysy[/i]于2003-09-14, 9:57:16发表
基本支持你的看法  不过现在有人说刘备之所以老是吃败仗是因为他兵微将寡,没有地盘。自从有了益州,双方才算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而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曹操毕竟是吃了败仗。  [/quote]
曹操不也是自己打拼的江山?汉中不能说明问题……

2005-9-22 22:29 飞霞客
[quote]原帖由[i]caorui4[/i]于2005-09-22, 19:48:30发表
曹操不也是自己打拼的江山?汉中不能说明问题…… [/quote]
徐州和长阪就能说明问题?

2005-9-22 22:42 大雄GG
刘备在取益州之前从来都是面对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曹操则白拣个根据地

刘备起兵时只能带几百,曹操可以组建5000大军

2005-9-22 22:54 飞霞客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9-22, 22:42:36发表
刘备在取益州之前从来都是面对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曹操则白拣个根据地

刘备起兵时只能带几百,曹操可以组建5000大军 [/quote]
还有曹氏和夏侯氏宗族。

2005-9-22 23:22 spzjl
你这个观点太主观了,能成大业者,当舍弃羞耻之心,立威信于人,为利益当不择手段,观中国历史各位成功的开国君王,哪个不是如此!对帝王谈人品,真是贻笑大方!
说句不好听的话,政治家就跟婊子一样,做了丑事还要立牌坊。
秦始皇就不用说了,最典型的人品最差的。可他就成就了统一天下大业。
汉高祖刘邦,其无赖本色在政治外交上发挥了淋漓尽致,人品可谓极差,可他却建立了大汉江山。
隋文帝杨坚,以属下之兵,夺君王之位,建立隋朝。人品也不怎么样!
唐太宗李世民,公认的开明之君了,为了夺取政权,不惜发动玄武们之变,杀哥灭弟,他的人品又怎样?
…………
刘备和曹操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会真正将老百姓放在眼里,除非利益上的需要,来安抚百姓,否则,对老百姓就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利益的需要利用老百姓。
试想,历代帝王之争,老百姓又何时得益过?最终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这是不变的真理!

2005-9-22 23:31 秋月枫舞
成大事者,来不得妇人之仁

评论谁谁人品好,根本就是无聊之谈

不但要通厚黑,而且关键时刻不可儿女情长,否则就落得个英雄气短了

2005-9-23 07:00 yanhy
[quote]原帖由[i]ysy[/i]于2003-09-14, 9:57:16发表
基本支持你的看法  不过现在有人说刘备之所以老是吃败仗是因为他兵微将寡,没有地盘。自从有了益州,双方才算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而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曹操毕竟是吃了败仗。  [/quote]
当讨董或讨黄巾之时两人实力相差不大,属于同一量级,但为何后来,二人实力差距明显,兵微将寡得怪老刘自己无德无能。

2005-9-23 07:02 yanhy
[quote]原帖由[i]hegel2002[/i]于2005-09-22, 14:16:00发表
对比刘备和曹操不能只看结局,更要看起点,白手起家有多困难,大家自己创业就知道了。 [/quote]
曹操难道不是白手起家的么,曹嵩这时赋闲在家,又没什么势力。

2005-9-23 09:03 青蓝
同一量级?跟袁绍同为八校尉,祖上宦官曹腾给积下的福可不少,当时天下皆知曹操,何人得知刘备?
当时朝庭封曹操个什么官?又给刘备什么待遇?

别整天说谎话,曹操是官宦子弟(还是很显赫的那种),刘大耳则是卖履草民。起点一个级别?

2005-9-23 09:29 fchu
[quote]兵微将寡得怪老刘自己无德无能。 [/quote]

阁下高论头次听说 卧龙凤雏 5虎竟那么不开眼找了个无德无能的老板

2005-9-23 12:00 大雄GG
刘备人品本来就比李世民之流强得多,是你的观点太过主观罢了

2005-10-14 11:01 godlsc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3-12-12, 21:51:45发表
光是南逃不脱离百姓,就足以使刘备的人品上个档次,这样的君主是很少的 [/quote]

开玩笑..
以大耳的作风,
明显实力顶不住了想跑路,就派人造谣说老曹要屠杀..
三国演义明显带有大量个人观点..
可信度最多60%
到曹刘相对的时候更不可信..
为了加强刘备把赤壁的功劳算到猪哥的头上(周瑜奇袭.士兵水土不服,南方出现瘟疫)
类似的情况多了去..
猪哥最多军事还不错,比起周瑜其实尚有不如,也就政治高点而已..

人品??
刘备还有人品的吗??
衰人一个..去哪哪倒霉,做谁手下反谁..
典型的不甘为人下的政客而已..
要不是自称皇叔哪有他出头的机会..
仁义道德??
算了吧

2005-10-25 19:49 lvbu
[quote]原帖由[i]马可波罗[/i]于2004-10-25, 20:18:46发表
谁知道权力这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好人得到了他也得变坏。正常人得到了他也得变得疯狂。。个人观点。权力其实就是屠杀的合法凭证。。权力越大。可以操控的生杀大权就更大。不知大家怎么看 [/quote]
确实如此,但没有权力、没有屠杀,也不可能为乱世带来和平。

2005-10-26 13:13 大雄GG
刘备啥时自称过皇叔?

荆州的流民相当一部分是当年曹操屠徐州时逃难过来的,曹操是个啥玩意他们比你清楚得多,还用得着刘备费事来造这种实话“谣”?

2005-10-27 18:26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i]godlsc[/i]于2005-10-14, 11:01:02发表
  
开玩笑..
以大耳的作风,
明显实力顶不住了想跑路,就派人造谣说老曹要屠杀..
三国演义明显带有大量个人观点..
可信度最多60%
到曹刘相对的时候更不可信..
为了加强刘备把赤壁的功劳算到猪哥的头上(周瑜奇袭.士兵水土不服,南方出现瘟疫)
类似的情况多了去..
猪哥最多军事还不错,比起周瑜其实尚有不如,也就政治高点而已..

人品??
刘备还有人品的吗??
衰人一个..去哪哪倒霉,做谁手下反谁..
典型的不甘为人下的政客而已..
要不是自称皇叔哪有他出头的机会..
仁义道德??
算了吧 [/quote]
阁下明显受三国演义毒害

2005-10-27 18:33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i]半俗半雅客[/i]于2003-09-14, 8:05:34发表
得了吧,现在是曹操的年代。
[/quote]
三四十年前,老曹被郭文丑一帮人捧为“民族英雄”、“法家人物的杰出代表”等等,那个疯狂的年代才是曹操的年代。现在曹操的年代早就过去了(虽然还留下些疯狂年代的遗毒未清)

2005-10-27 19:40 冰冰郡主
曹操一开始也不怎么行,自从他收编30万青州兵以后.有了实力才能称雄!

2005-10-27 20:54 caorui4
[quote]原帖由[i]益德张[/i]于2005-10-27, 18:33:27发表
[quote]原帖由[i]半俗半雅客[/i]于2003-09-14, 8:05:34发表
得了吧,现在是曹操的年代。
[/quote]
三四十年前,老曹被郭文丑一帮人捧为“民族英雄”、“法家人物的杰出代表”等等,那个疯狂的年代才是曹操的年代。现在曹操的年代早就过去了(虽然还留下些疯狂年代的遗毒未清) [/quote]
哼 你这是什么话 曹操就是伟大  什么郭文丑?纯粹侮蔑!

2005-10-30 08:55 葛朗台
伟大都出来了.......这两字可不是那些封建君主能当得起的~~

2005-10-30 14:20 liusen
我同意前面的一个人的意见,半兄你认为刘备是个可以拿来和曹相比的人物吗?做个比较.刘备,曹操,诸葛,你认为哪个是比较出色的??可是你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下,他们是在一条直线上面的吗???其他的话就不多说了..

2005-10-30 16:29 葛朗台
这也没什么,作为三国鼎立的主要人物,提到曹操,自然想起用刘备相比,正如提到刘备,总要和曹操相比,这两个人也实在是当时的枭雄,各开创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如果小孙不是死得早,他当然也可以相比~~

2005-11-3 18:20 识破
王莽的篡逆最终刘秀推翻,因为刘秀姓刘打着汉旗,所有历史才有东汉
东汉末的乱世,被董卓,袁绍等人弄得四分五裂的天下,被曹操统一北方,为魏打下了基础,如果曹操他不是姓曹,而是姓刘的呢,也打着汉政权,那么历史怎么判呢

2005-11-5 19:34 寂寞的烟
<武侯春秋>里说曹操人格底下  看得好晕

2005-11-7 10:56 飞将中原
曹操是历史少有的全才,对于赤壁之战是曹势集团的失败,不能全部归咎于曹操。曹势在走向强势时产生的矛盾激烈,产生了集团分化(曹系集团产生忠君(献帝)派与忠曹派),使其优势不能尽显。加之快速的壮大和发展,使其管理层产生麻木心理,特别是武官层。而相反对于比较弱小的东吴,刘备等却是拼死挣扎,所以产生绝地反扑,形成很好的势头。所以即使周郎不火烧赤壁,这场战也有得打。火烧赤壁不过加速了三分的势头。但是曹操在战后已经迅速实施势力重整,与边防部署,为其减少了不少损失。至于汉中之战,其实是刘备处于有利地位,曹操只是被动介入。所以权衡利弊放弃汉中也不失抉择。何况当时他要顾及三分形势,有所让步也是必然的。曹操确是历史杰出的领导者,三国里最闪亮的一颗星

2005-12-20 22:21 南北东西
三国人才第一的话,我还是推老曹!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他都强悍的离谱啊!说他纵横无敌,绝非谬言!

2005-12-21 00:34 残云戏月
才能是可以肯定的,唯私德有亏

2005-12-21 11:39 老顽童
刚刚发现,此贴的题目值得商榷.

就算你不是什么"拥曹反刘",就算你一直都拥护曹操,也未必就了解他.天下英雄,曹,刘.此等人物的内心岂是那么容易被看透的?

2005-12-25 04:50 klause
我是拥曹派,太祖之心,可以从其诗文中得知,根本不是刘孙之流可比的。

2005-12-26 08:23 无隙
[quote]原帖由[i]那二万识破[/i]于2005-11-03, 18:20:24发表
王莽的篡逆最终刘秀推翻,因为刘秀姓刘打着汉旗,所有历史才有东汉
东汉末的乱世,被董卓,袁绍等人弄得四分五裂的天下,被曹操统一北方,为魏打下了基础,如果曹操他不是姓曹,而是姓刘的呢,也打着汉政权,那么历史怎么判呢 [/quote]
曹操什么时候不是打着刘字旗的呀??挟天子以令诸侯难道是假的吗?他到死还不是自封为王而不是皇,如果他不是依托刘字大旗的底下早象袁术一样被灭了那。。还等他发展吗?

2005-12-26 22:27 司徒苍月
小时候喜欢刘备,多半受《三国演义》影响,看桃园三结义多义气啊。
长大了喜欢曹操,认为刘备太虚伪了,曹操虽然是个奸雄,但做人坦荡多了。

2005-12-27 18:47 Yuneunhea
[quote]原帖由[i]镜铠[/i]于2005-12-26, 22:27:18发表
小时候喜欢刘备,多半受《三国演义》影响,看桃园三结义多义气啊。
长大了喜欢曹操,认为刘备太虚伪了,曹操虽然是个奸雄,但做人坦荡多了。 [/quote]
伪君子只要能伪一辈子~~
绝对比真小人好多了~~~

我宁可社会多点被你们看不起的刘备
也不要身边都是曹操这样的人

2005-12-28 13:56 长缨在手
3国时期~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此人心狠手辣~做事果断~是个男人~
不像刘备之流~本人认为刘备完全是个垃圾~假如把他的人才都给曹操~
我相信曹操一定会统一中国的~

2005-12-29 18:02 大雄GG
曹操的人才比刘备多得多,不过他用人才不如刘备用人才那样能做到“人尽其用”罢了

2005-12-29 20:48 BadbaT
性格上来说,曹操是真小人,刘备是伪君子,相对我喜欢真小人

2006-1-1 23:13 水色琉璃
看到这个想到今天早上亲爱的非常非常难过的给我发消息,她说很多人扭曲了<莫扎特>导演的本身意思,认为他跟本不了解<安魂曲>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却阴错阳差的装上了世俗透顶的奥斯卡奖.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这类事我大概算是习惯了.小学时候学<赤壁之战>,里面完全把周瑜塑造成了一个见识鄙陋,目光短浅,嫉贤妒能的小人.现在想想大概小学四年级上课时突然站起来破口大骂估计是我到现在做的最有魄力的一件事情= =||那时候吓得老师完全不知道怎么安抚我.当时小,是受不了这种道貌岸然的扭曲的.现在看多了,反而习惯了.觉得自己喜欢就好.面对不喜欢的人,连辩护的需要都没有了.


说到曹操真是非常非常喜欢的=W=汗我觉得我对曹操的喜欢完全范了楼主所说的A类错误= =||||一个人他有所有的错误但是他绝不虚伪.当然偶尔小小虚伪一下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比如"我岂不知文远忠义之士顾戏之尔"还是很可爱的^^另外就是喜欢他的笔调.是苍凉得非常人性的.最后一个估计是说出来显得很欠抽的理由:我比较喜欢鲍国安....orz........

其实最喜欢的还是马超.如果算下在三国里最喜欢的三只大概就是马超,曹操,以及孙策.这三个人都是辩护完全没有意义的.真的,真的,我真是觉得自己喜欢就够了.和某些人说话是对我的侮辱= =|||

2006-1-2 03:38 叶寻芳
[quote]原帖由[i]godlsc[/i]于2005-10-14, 11:01:02发表
  
开玩笑..
以大耳的作风,
明显实力顶不住了想跑路,就派人造谣说老曹要屠杀..
三国演义明显带有大量个人观点..
可信度最多60%
到曹刘相对的时候更不可信..
为了加强刘备把赤壁的功劳算到猪哥的头上(周瑜奇袭.士兵水土不服,南方出现瘟疫)
类似的情况多了去..
猪哥最多军事还不错,比起周瑜其实尚有不如,也就政治高点而已..

人品??
刘备还有人品的吗??
衰人一个..去哪哪倒霉,做谁手下反谁..
典型的不甘为人下的政客而已..
要不是自称皇叔哪有他出头的机会..
仁义道德??
算了吧 [/quote]
同志,你真的了解曹操吗?


      整天听到有人在说曹操留下那么多好的文章诗词(搞到我整天要背)刘备留个屁啊?曹操的文章诗词大多都是在抒发豪情壮志,这也是他整天想的.
      
      但是"[size=3][color=blue]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size][/color]"这句话你们没听说过吗?言之者谁?刘备也.
      人经常说心里想的会不知不觉流露在言辞举止上,曹操整天想豪情壮志,刘备想的是什么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一个整天想豪情壮志,一个整天想如何做人,谁的品格高,还用我说吗?
      刘备和诸葛亮虽然是被美化了,但你能说他们的原形就不好吗?不要因为三国演义有虚构成分而对它全盘否定.

2006-1-2 03:42 叶寻芳
自从郭沫若先生起,为曹操作翻案文章的人也很多了,咱这文史版中就有不少.翻案的内容不过两大块:一,天下是曹操打的,取而代之无可厚非;二,曹操文韬武略,非常之人也.对于这两点我都无异议.但我记得一个学者说过,曹操和秦始皇一样是典型的有着双重性格的人.所有的翻案文章都只是在歌颂曹操的文韬武略,却从来没有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翻案,--这也是翻不了的.历史明确的告诉我们:曹操同时是一个残酷狡诈的人.有曹操的十宗大罪为证.

 一大罪.建安十九年(公元204年)夏侯渊等众将与韩遂作战,攻破兴国后,大肆屠城.

 二大罪.建安二十年夏四月,"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公(曹操)攻屠之."又是屠城,而且阿瞒亲自动手了!

 三大罪.建安二十三年宛守将侯音反,二十四年春正月,曹仁在宛城再次屠城.

 四大罪.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张邈背叛曹操.次年,其弟张超屯军雍丘,曹操围攻数月,屠城!

 五大罪.曹魏众君臣何以屠戮成性?这正是曹操的五大罪.曹操在军中定过一条军规:"围而后降者,杀无赦!"(语在<<三国志.于禁传>>)

 六大罪.曹操在官渡坑杀袁军降卒八万.这是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后,中国历史上未遇之大惨案!

 七大罪.兴平元年,曹操讨伐陶谦,"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据<<曹瞒传>>,<<三国志>>仅含糊其辞曰:"死者数万.")

 由这七大罪可以看出曹操的嗜杀残忍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侯景,秦始皇,成吉思汉等寥寥数人可与之比肩,真真令人发指!

 八大罪.奸诈虚伪.杀吕伯奢一家,借粮官人头,均见于历史."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听着就叫人寒心.

 九大罪.为人猜忌凶狠.荀或叔侄,崔谈,杨修都做了刀下之鬼.

 十大罪.惨害名士.当年兖州叛变就是因为曹操杀害了大名士边让.其后祢衡,孔融先后遇害;杨彪若非贾诩等人力谏,也几乎死于狱中.

 有此十大罪,曹操纵有盖世之能亦不能抹去其流在历史上的污点.
 说一句题外话:对于曹操的文韬武略,我可以说是激赏,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应此忘记曹操的另一面

2006-1-2 13:15 天星
说实话,个人对曹操和刘备两人的感觉都是一般。
因为两人都是玩弄权谋,欺骗世人愚昧而已。。。

2006-1-2 13:48 花差花差
曹操和孔明直接对阵好像不多,不能看到他们斗智

2006-1-2 13:48 陆逊{伯言}
看曹操要辨证的看,

他的确容人,只要有才,即使不肖、、、、、的人都能用,甚至自己的杀子仇人张绣都能
封官。

但是,他一怒,流血数城,几万、几十万的屠城,

人才,不为我用,立即除之,在荀文若的案子上可见一斑,有阻碍我的人甚至阻碍子孙称帝的人,例如杨修,必除之而后快,还有孔融,

他是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的心态和宽容大量集为一体的大政治家,也正是因此,他才会受千古争议,也因此,他一直没有:天命所归。的流言。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你真的了解曹操吗?!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