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8 23:03
fillppo
对于独孤求败的一点推测
独孤求败做为金庸笔下的隐藏绝顶高手之一,一直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人物,此人只在金庸笔下侧面提到过,
要想比较详细的了解此人的武功,只能从他直接有关的文献资料里查询:sleep:
首先从无比意淫的独孤九剑的剑义开始,这在笑傲江湖里有所阐述,
[color=Blue]风清扬道: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
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
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color]
独孤九剑的最高深之处,无招胜有招,看到这里大家不免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仔细推敲,此说法
甚为悬乎,后来风清扬也解释的很牵强[color=Blue]“要切肉,总得有肉可切;要斩柴,总得有柴可斩;敌人
要破你剑招,你须得有剑招给人家来破才成。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你见闻再博,也
猜不到他下一剑要刺向哪里,砍向何处。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并无招式,‘破招’
二字,便谈不上了。[/color]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独孤九剑最大的特点在于破招,所以破招的前提,起码是他先了解这
种招式的破绽之所在,(注1)但如果独孤九剑遇到之前从未见过的招式,是否还能轻松的破招呢?
答案就有了,独孤九剑并没有瞧出葵花宝典的破绽,
[color=Blue]详见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咦”的一声,赞道:“剑法很高啊。”左一拨,右一拨,上一拨,下一拨,
将令狐冲刺来的四剑尽数拨开。令狐冲凝目看他出手,这绣花针四下拨挡,周身竟无半分破绽。。。竟能拨得
令狐冲的长剑直荡了开去,武功之高,当真不可思议。令狐冲大惊之下,知道今日遇到了生平从所未见的强敌,
只要一给对方有施展手脚的余暇,自己立时性命不保,当即刷刷刷刷连刺四剑,都是指向对方要害。[/color]
愚下以为,独孤九剑的特点,只是精通各类武功秘籍的破绽罢了,殊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当独孤九剑遇到
从未见过的招式就不灵了(虽然遇上的几率很小)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独孤求败从哪里知晓的天下武功?原因很
简单,独孤求败(注2)去过逍遥派的琅環福地,(甚至他有可能就是逍遥派的传人,但由于相关资料太少,
也就无从考证了)从而通晓天下武功秘籍,这个时期,葵花宝典还在太监的肚子里没写出来,令狐冲初次面对
东方不败的时候,手无足措就很好理解了。(注3)
这样我大胆的推测如下,独孤求败,年少的时候机缘巧合,误入过逍遥派的琅環福地,学习过各派武功,小有所成,
多数时间在内蒙古草原一带游弋,年纪尚青而小有名气
[color=Blue]引用神雕侠侣: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color]
当独孤的武功不断精进的时候,新的问题产生了,一个人的精力终有限度,即是天纵奇材,也无法在有身之年学
完天下武功之精髓,怎么样才能更上一层楼呢,这样独孤求败突发奇想,将天下武学的破绽总结出一套法则,
悟出一套剑法来一一破之,即为独孤九剑,因为天下武功各不相同,招式之间差异甚大,所以独孤九剑的口诀
在某些地方很是拗口,
[color=Blue]引用笑傲江湖:那“独孤九剑”的总诀足足有三千余字,而且内容不相连贯,饶是令
狐冲记性特佳,却也不免记得了后面,忘记了前面[/color]
独孤九剑的无招,如果他完全无规律可言,又为什么能被方证大师看出来呢?1.独孤九剑本身的剑法变化太多
(每项招式都对应一种破法)就算和他对敌过的人,也无法将全部招式看完,2.其他一些武侠小说里,有一种
剑法称为乱披风剑法,表面上剑法凌乱不堪,实际上有一定招式可言,独孤九剑就是类似于无限加强版的乱披
风剑法,因为一般的武者水平有限,看不出端倪(觉得是无招),却瞒不过顶尖的高手(如方证,冲虚等)
琅環福地的北冥神功早已被段誉拿走,故而独孤求败的内力并不算高明,在和高手对阵的时候不免略带滞重,为
了弥补这个弱点,独孤找到一个练功的好地方,就是后来的独孤剑冢,根据杨过的训练程度来看,独孤的内功的
进展效果应该很大,四十岁的时候配合独孤九剑即能达到横行天下的地步了
当内力有所成就以后,独孤讲究的以气御剑,武功又上了一个境界,故有“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
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的说法由于独孤没有很好的内功修炼心法,所以独孤一派的传人只
得到了剑法的精华,独孤剑法虽然犀利,但江湖中总会有高手创造出新的武功招式,剑法又缺少内力的辅助,再
难达但求一败的境界了,所以方证大师,任我行等对风清扬剑法推崇有加,却并未认定风清扬为天下第一。
有人说杨过学的并不是独孤求败的武功,这点我有自己的看法:
大雕只是灵兽,独孤求败为了能和神雕喂招,自然在大雕面前反复演习一些精妙的剑招,以便大雕在耳濡目染中
领会一二,这就恰恰违背了独孤九剑“料敌之前,后发先至”的精髓所在,所以大雕的武功再高,也不能将九剑
传给杨过,不过后来杨过在山洪巨浪中练剑,领会出以慢打快,以柔克钢的道理,这也是独孤求败末年的内功
修炼意义之所在。但是由于杨过本性略显浮躁,故而需要借助重剑来达到收发自如的地步。
注1:金庸的其他小说里解释过这一点,比如重阳剑法对应的玉女素心剑法,雪山剑法对应的金乌刀法,只有了解
原招式变化的人(林朝英,史婆婆)才能够创造出另一套克制它的武功
注2:独孤求败和黄裳为同一时代人物,这点已有高手论证过,就不单独多谈了
注3:独孤剑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对于招式的破绽能够举一反三,同样的招式即使从未见过,第二遍也能看出端倪来,
(详见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对辟邪剑法的认识)
杨过领悟正是独孤的气宗一派,而令狐冲所学会的则是独孤求败的剑宗思想B)
[[i] 本帖最后由 fillppo 于 2006-11-9 17:09 编辑 [/i]]
2006-11-8 23:55
patriot0712
太牵强了吧?东方公公的强悍除了葵花宝典的速度,还有就是超强的内力。岳不群左冷禅林平之是绝对做不到用绣花针荡起长剑来。所以,令狐冲和东方不败决定性的差距不是武功招式而是内力。风清扬传令狐冲独孤九剑是说过,破气式和破掌式是需要自己摸索的,应该指的就是这个。
2006-11-9 00:27
爱新觉罗玄烨
甚至他有可能就是逍遥派的传人,但由于相关资料太少,也就无从
考证了
这肯定不可能。逍遥派哪里有用剑工夫?
2006-11-9 00:28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patriot0712[/i] 于 2006-11-8 23:55 发表
太牵强了吧?东方公公的强悍除了葵花宝典的速度,还有就是超强的内力。岳不群左冷禅林平之是绝对做不到用绣花针荡起长剑来。所以,令狐冲和东方不败决定性的差距不是武功招式而是内力。风清扬传令狐冲独孤九剑是 ... [/quote]
原文:
却原来东方不败出手之快,实在不可思议,在这电光石火的一刹那间,他已用针在令狐冲脸上刺了一下,
跟着缩回手臂,用针挡开了令狐冲这一剑
很明显书中突出的是东方阿姨的快,而在这一瞬间,令狐冲可能根本来不急催动内力
而且东方不败学的只是葵花的残本,原文:
方证摇头道:“日月教所得的残缺不全,并非原书。
方证道:“任教主将那宝典传给了东方不败。那么两人交恶,说不定也与这部手录本有关。
其实这部手录本残缺不全,本上所录,只怕还不及林远图所悟。
林平之学会辟邪剑法的时候,内力还不如余沧海,这难道这能说明东方不败的内力就一定很强么?
风清扬临走前说过一段,但仅仅只提了破气式,原文
至于第九剑“破气式”,风清扬只是传以口诀和修习之法,说道:“
此式是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独孤前辈当年挟此剑横行
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可得,那是他老人家已将这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同是一门华山
剑法,同是一招,使出来时威力强弱大不相同,这独孤九剑自也一般。你纵然学得了剑法
,倘若使出时剑法不纯,毕竟还是敌不了当世高手,此刻你已得到了门径,要想多胜少败
,再苦练二十年,便可和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了。”
不知阁下看的哪本笑傲江湖?:doubt:
我文中并没说独孤九剑打不过东方不败,不知我的说法牵强在哪里?
2006-11-9 00:30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爱新觉罗玄烨[/i] 于 2006-11-9 00:27 发表
甚至他有可能就是逍遥派的传人,但由于相关资料太少,也就无从
考证了
这肯定不可能。逍遥派哪里有用剑工夫? [/quote]
这个就奇了,逍遥派没有,难道琅環福地就没有吗?看完全文再说吧:sleep:
2006-11-9 00:58
爱新觉罗玄烨
但LZ说的是逍遥派 传人 ,传人是什么?莫舍弃本门武学而改创与其掌法,内功无关的剑法?
2006-11-9 01:02
梓庭君
估计金庸都没有楼主想得全面~~~~:titter:
2006-11-9 11:25
谭文山
独孤九剑,精髓在一个“眼力”
2006-11-9 12:24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爱新觉罗玄烨[/i] 于 2006-11-9 00:58 发表
但LZ说的是逍遥派 传人 ,传人是什么?莫舍弃本门武学而改创与其掌法,内功无关的剑法? [/quote]
这点并不难理解,一代宗师级的人物,当然可以博采众家之长而创造出新的武功,
真正难点在于,直接描写独孤求败的资料太少,很多都是臆测而已
2006-11-9 12:56
爱新觉罗玄烨
LZ说的有理,在下颇感奇怪之处,风青扬是如何学的独孤9剑?
2006-11-9 13:39
fillppo
独孤求败的剑法有传人,即是风清扬一脉,笑傲江湖里提到过
2006-11-9 14:02
爱新觉罗玄烨
独孤应是天龙与射雕中间时期的人物吧,自杨过在剑冢与神雕学剑后,独孤无在提起过,而笑傲应该在明朝,为何在倚天中却没有提及9剑的高手?难道当时拥有9剑的都是庸才无法领悟其精髓?若是庸才那剑谱如何会在其手?若是风青一脉,那和独孤又有什么关系,能让独孤将自己绝学交付呢?
2006-11-9 14:26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爱新觉罗玄烨[/i] 于 2006-11-9 14:02 发表
独孤应是天龙与射雕中间时期的人物吧,自杨过在剑冢与神雕学剑后,独孤无在提起过,而笑傲应该在明朝,为何在倚天中却没有提及9剑的高手?难道当时拥有9剑的都是庸才无法领悟其精髓?若是庸才那剑谱如何会在其手 ... [/quote]
这个问题不是本文的论点,笑傲江湖里风清扬已经说过,剑法来源于独孤前辈,
因为他的传人不是主角,即没有血海深仇,也没有复国报仇的宏伟目标,
他需要做的就是隐姓埋名,不问世事,负责把独孤九剑传给风清扬而已:titter:
2006-11-9 16:40
无香真水
恩,比较同意楼主的猜测。不过为当天下第一去想如何破招而创九剑,感觉还是牵强阿。:wink:
2006-11-9 19:53
crayfish
风清扬拍手赞道:“对,对!孺子可教。‘料敌机先’这四个字,正是这剑法的精要所在,任何人一招之出,必定有若干征兆。他下一刀要砍向你的左臂,眼光定会瞧向你左臂,如果这时他的单刀正在右下方,自然会提起刀来,划个半圆,自上而下的斜向下砍。”于是将这第三剑中克破快刀的种种变化,一项项详加剖析。
看不懂也不解释了。
2006-11-9 21:51
马岱
我不认为“独孤九剑的特点,只是精通各类武功秘籍的破绽罢”,独孤九剑的精髓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找寻这些招式的普遍规律。
举个例子,乒乓球发球一般有转和不转两种,高手的发球对方一般分不出来转和不转,但水平更高的球员却能够识破,独孤九剑的原理应该就是一种制约和反制约的基理,一般的人学武功注重学其招式的一丝不苟,没有一丝差错,却忽视了招式的精髓,没什么要用这个招式,招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独孤九剑反其道而行之,注重意境(原理),不注重招式(公式)。
什么是招式,招式既然创造出来必然有他的道理,为什么通常的招式会比没有招式厉害。招式应该就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总结出来攻守相对平衡的一种协调的动作,可以类比围棋中的定式,定式也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记住了很多定式,就省去了很多思考,定式运用正确首先不会吃亏,使用了招式,就无形中自然地化解了对手可能的进攻。但只会定式不能成为高手,只知道过程不知道所以然,对方一旦不按定式走,理论上应对正确对方会吃亏,实际却因为应对不正确反而吃大亏。
关于“独孤求败”为什么有传人的问题,可以参考风清扬传令狐冲,风清扬一开始也没有传武功的意思,无意中遇到了令狐冲就传了下去(这里金庸实际暗示武功的流传未必就是按部就班的型式)。“独孤求败”也有可能无意中遇到了谁,就传了武功,也许这个人理解不了,没怎么学会,但他却全部记下来了(所以他水平不行,没什么名气),终于传到一个聪明人的手里,重新领悟出来,独孤九剑毕竟有口诀。
独孤九剑为什么能够被看出来,独孤九剑追求的是快,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直接的方式攻击对方的破绽,所以其特点一定是很鲜明而独特的,因为与其他门派的剑法完全是两种风格。所以虽然招式不固定,但风格却是固定的,这点令狐冲自己就说了,独孤九剑一出手就是杀招,招招致命。
2006-11-9 21:57
马岱
其实“独孤求败”通过埋剑的举动,已经说明了他武功的发展进程,而主要在于他对武功理解的深入,所以不可能是靠看了很多的书,当然他的交手经历一定很丰富。
一开始是利剑,这是平常的思维。
重剑在普通人手里肯定是不好使的,但他却能发挥其重的特点,最终超过了利剑,境界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后是,软剑、木剑,最后是无剑。
2006-11-9 22:03
首席屠宰官
马岱总结的对
关键是掌握其精髓
我们平时做事也是这样
2006-11-10 01:46
燕归来
独孤九剑作为一种剑法精髓,有其风格所在(正如诗人作诗有其各自的风格,文人写文也有各自的风格一般),方证大师作为武林名宿能够认出并不奇怪,其他一般的武林人物为什么看不出,一方面原因是他们修为不够,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也根本没有机会见识过独孤九剑,又何谈认出?
[[i] 本帖最后由 燕归来 于 2006-11-10 01:51 编辑 [/i]]
2006-11-12 22:59
wwq911
晕,剑魔成逍遥派传人了?
逍遥派的典籍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人收集起来的啊~
金庸书里就说独孤求败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为求一败而不可得。
可见独孤求败和当时不少的著名高手交过手,交手几次,对方的武功招式不就全知道了!
2006-11-13 13:39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illppo[/i] 于 2006-11-8 23:03 发表
杨过领悟正是独孤的气宗一派,而令狐冲所学会的则是独孤求败的剑宗思想[/quote]
这点比较认可
2006-11-13 20:50
淡泊如风
还是马岱说的有理,独孤九剑之所以敌不过东方,那是“唯快不破”的道理。
2006-11-13 23:38
KYOKO
独孤vs东方
还是觉得独孤强点
2006-11-14 00:16
wwq911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06-11-13 23:38 发表
独孤vs东方
还是觉得独孤强点 [/quote]
不是感觉,令狐大虾的招式就没剑魔来的纯熟,功力上更是差了不少。
独孤就像是个游戏高手,还是写下攻略的那种牛人。杨过和令狐只不过看了一部分的攻略就成了高手,可见独孤的才智、天赋。
东方也不过是看了别人的攻略(某位公公空闲时写的?),和令狐不同的不过是比令狐多玩了十几年游戏而已……
说到“唯快不破”我想到了“一力降十会”。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的计谋、招式都是无用功。
2006-11-14 20:02
我不爱黄蓉
1,神雕和笑傲里的两个独孤基本上不存在是同一个人的迹象;
2,无论是神雕还是笑傲,独孤的出现都只是为了让主人公_杨过和令狐冲,的武功能有一个质的飞越,以利于情节的发展,
所以,对独孤作考据是没事找事的事,
另附一句金老自己说过的话:基本上不重复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
2006-11-14 20:04
我不爱黄蓉
另:
神雕中明明说独孤没有传人,所以笑傲中的独孤九剑根本不是神雕中的独孤所创!
2006-11-17 13:47
crayfish
回复 #21 边城玫女 的帖子
引用一段别人的
杨过从来没有练过独孤求败的任何心法任何招式任何武功,独孤求败没有留下过任何秘笈口诀之类的书籍,杨过所得益的只是从大雕那里知道了独孤求败生平和几把宝剑,并且在大雕的指引下用重剑练武,但所练武功和独孤求败无关。整个金庸的小说中,和独孤求败的武学有关系的只有风清杨和令狐冲。
2006-11-17 15:38
dlcool
没必要解释一切,只知道九剑是一门高超的武学就可以了,而且是适合浪子用的武功,精髓不是破敌人之招,而是进攻,让敌人无招可破。
设想一下,用降龙VS九剑如何?郭靖和令狐的武功对调,双方还能成高手么?
金庸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所用的武功大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正所谓18班武器,不是所有的你都练习的来。
所以跳出这个什么武功厉害,什么武功不厉害的圈子,就可以发现一个的武功如何不取决于武功威力,而在对武的修为上。
无名老僧借助佛法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所以我一直决的金庸的笔下的真正高手,就无名老僧,张三丰,独孤求败三位,呵呵
一点想法,而以,呵呵
2006-11-21 14:19
fillppo
根据金庸小说里武功一代不如一代的特点,
东方的速度在明朝能纵横天下,真实水平估计还不如凌波微步
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强于葵花宝典,金庸也明确指出过这一点,
但是同等功力的两人,葵花宝典要强于独孤九剑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独孤求败也已经承认过
2006-11-21 16:20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11-9 21:51 发表
我不认为“独孤九剑的特点,只是精通各类武功秘籍的破绽罢”,独孤九剑的精髓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找寻这些招式的普遍规律。
举个例子,乒乓球发球一般有转和不转两种,高手的发球对方一般分不出来转和不转 ... [/quote]
罢了两字只是为了点破独孤九剑的玄疑外衣而已,马岱兄所言甚是
独孤九剑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不是速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克制,
书里第27章里,令狐冲破太极剑法的时候,只是平淡一剑,并不以速度见长,
第28章和岳不群比剑,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出招而已
普通的两套剑法对比,
或许在少数招式里有相克之处,但是不可能招招克敌,步步占先,
这就是独孤九剑最犀利的地方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11-9 21:57 发表
其实“独孤求败”通过埋剑的举动,已经说明了他武功的发展进程,而主要在于他对武功理解的深入,所以不可能是靠看了很多的书,当然他的交手经历一定很丰富。
一开始是利剑,这是平常的思维。
重剑在普通人手 ... [/quote]
看书只是独孤前期的做法,武功进展到一定境界,靠的是对敌经验的积累和对武功技巧规律的领悟,
后期看书自然就没用了
2006-11-21 16:24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我不爱黄蓉[/i] 于 2006-11-14 20:02 发表
1,神雕和笑傲里的两个独孤基本上不存在是同一个人的迹象;
2,无论是神雕还是笑傲,独孤的出现都只是为了让主人公_杨过和令狐冲,的武功能有一个质的飞越,以利于情节的发展,
所以,对独孤作考据是没事找事的事,
另 ... [/quote]
从来没有证据说明两本书的独孤是两个人,
而且金庸三本书里提到的独孤所处年代十分相近,
判断为同一人亦无不可。
阁下此言不嫌太武断了吗?
[[i] 本帖最后由 fillppo 于 2006-11-21 18:42 编辑 [/i]]
2006-11-21 18:08
武之圣者
恩,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似乎说风清扬创独孤9剑,天下无敌,故自称独孤求败..
2006-12-15 13:40
ordeal
令狐的9剑属于利用招式的等级~需要过人的眼力和胆识~
扬过的剑法属于“一力降十会”的等级~需要过人的内力和臂力~
两者根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武功~不好比~哈哈~~说明独孤老大还是很强的~创了2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武功~
另外关于葵花宝典有些个人意见~呵呵~金大书中出现过的都属于不完整葵花~不论是辟邪还是东方的葵花~都属于残缺本~PX剑法暂不谈论~就实际而论东方老兄的残缺版葵花宝典个人觉得并不算强悍至极的武功~原因只有一个~攻击力太烂....~哈哈~从黑木一战可以看出~东方曾经多次攻击击中几人~但是却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除了向被刺到眼睛!)~呵呵~甚至曾在令狐脸上刺过一针~如此攻击力启不是很郁闷。。。。
也许有人会说东方用的是绣花针~体积太小无法造成太大伤害~但是人家高手飞花摘叶都能取人性命。。。但东方却。。。。汗~~呵呵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hehe ~
2006-12-16 15:10
ljiop
独孤求败乃是接近圣人级的人物.
2006-12-18 08:57
ordeal
独孤求败的年代应该是在天龙到射雕之间~靠近射雕的年代~呵呵~~只是从那么几个人口中描述了一点点他的“英姿”~哈哈~
2006-12-19 14:35
树--
对这个帖子的兴趣是由于令狐冲,看到楼上有人说:
“风清扬拍手赞道:“对,对!孺子可教。‘料敌机先’这四个字,正是这剑法的精要所在,任何人一招之出,必定有若干征兆。他下一刀要砍向你的左臂,眼光定会瞧向你左臂,如果这时他的单刀正在右下方,自然会提起刀来,划个半圆,自上而下的斜向下砍。”于是将这第三剑中克破快刀的种种变化,一项项详加剖析。
看不懂也不解释了。”
同意。
我总觉得独孤九剑的出现只是为了给令狐冲找一门合适的,配得上他性情的武功而已。
我想先生借此也想阐述一些他所思考的东西。
其中一些武学的道理,未必经得起深究,但是总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是觉得从中有所悟,那就不往一读了。
2007-1-28 17:29
cxp
看了楼主的推测有了发言的冲动.
独孤九剑的无招破有招是一种理念.就是说如果你理解这个道理,而且拥有足够的武术基础和内力那么天下招式就没有破不掉的.
令狐冲不敌东方理由有两个
一是招式 东方的招式不是没有破绽而是太快,破绽出现后来不及反映就已经没了,这点在后面书中令狐冲对岳不群时有详细描写.
二是内力 独孤九剑不是不要内力的剑法,没有内力独孤九剑也是不堪一击,因此令狐冲在失去内力时与高手比武只能以不用内力做约束条件,而东方可以用绣花针挡开令狐冲的长剑就证明东方内力远胜令狐冲,令狐冲的内力与东方相比就好象没有内力与高手对决 会败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独孤九剑并不是只能破见过的招式,而是在对手出招的瞬间就能看出对手的破绽,所以独孤大侠没必要了解天下武学,自然也不会和逍遥派有什么关系.
在金老的小说中独孤是个迷样人物,他的正身根本无从考证.
具体来说,杨过发现剑冢时 独孤大侠应该已经死了数十年,否则以独孤大侠的性格肯定会参加华山论剑.而此时武林寿星三丰还没诞生.
而到了笑傲江湖里,风老说遇过独孤,那会是多少年前?充其量算70年.此时武当掌门那个老头已经是三丰的徒孙了(可能还要低两级)所以三丰最少也死了数十年.
简单计算一下,如果神雕里独孤去世是五十岁,30年后杨过发现剑冢16年后遇张君宝,100年以后君宝去世(只多不少),到笑傲里的老道当掌门最少还要30-40年.最后减去风老遇到独孤的年数.约等于200.
也就是说如果神雕里独孤没死,那笑傲里风清扬遇到的独孤也200岁了.
为什么会这样?经在下苦苦思索认为有如下可能.
1.神雕里独孤没死,风清扬遇到的是200岁的独孤!!!??? 由此可知独孤不是人,他是神是魔是仙是妖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2.独孤求败并非没有流派,此流派每代只传一人,继承者必须以独孤求败为名.(飞天御剑流!!!!????)
3.风清扬年轻时穿越了时光隧道!!!!!?????
4.杨过和小龙女除了女儿外还有个儿子,杨过为了纪念传剑之恩将其子命名为独孤求败还讲了当年独孤的故事给儿子听............
5.风清扬没遇到独孤本人,他只捡到了独孤的秘籍,他吹牛.
.........................其他可能有待补充.
[[i] 本帖最后由 cxp 于 2007-1-28 17:33 编辑 [/i]]
2007-1-28 19:00
冒牌
独孤九剑是没有可行性的。
在学会破剑式的时候,你必须学会天下所有其他剑法,否则破法无从说起。其他式也是一样。
你的资料库必须随时更新,否则新剑法的破法就没有。
如果有那精力学完那些东西,早就天下无敌了。
独孤九剑可以跟六脉神剑、左右互搏并列为三大垃圾
2007-1-31 19:37
易非
独孤求败摆明了是实践型的高手,并不是得到些什么武林谱籍钻书破解的.楼主这点都没搞明白,居然来论独孤.
2007-1-31 20:02
林月如
[quote]原帖由 [i]易非[/i] 于 2007-1-31 19:37 发表
独孤求败摆明了是实践型的高手,并不是得到些什么武林谱籍钻书破解的.楼主这点都没搞明白,居然来论独孤. [/quote]
金庸书里那里提到过独孤是实践型高手?:doubt:信口开河都会,麻烦拿出点证据来,
每个人对独孤求败的理解自然有差异噢,楼主也不是说了么,只是乱弹而已:titter:
2007-2-1 19:02
易非
神雕的剑冢的话和风清扬说独孤求败寻遍天下,只求有人攻他回守一剑
这些话的意思你不理解啊,楼上的.
2007-2-1 19:32
林月如
[quote]原帖由 [i]易非[/i] 于 2007-2-1 19:02 发表
神雕的剑冢的话和风清扬说独孤求败寻遍天下,只求有人攻他回守一剑
这些话的意思你不理解啊,楼上的. [/quote]
寻遍天下但求一败就能说明天下无敌么?还要看别人愿不愿意跟他打啊,你以为隐士高人会有这种意气之争么?
正如神雕侠侣结尾,如果郭靖说自己武功天下第一,你以为老顽童会出来反驳吗?要不是萧峰追到藏经阁,
谁知道少林寺还有个扫地僧啊?独孤求败威震江湖的时候,虚竹段誉还不一定死了呢,说句不客气的,
独孤求败井底之娃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独孤求败只攻不守和他是实战型高手有必然联系么?阁下的理解似乎有偏差:doubt:
楼主前文不是说过,如果独孤通晓天下武学破绽,只攻不守也不是难事,实战经验也可以是后来积累的啊
2007-2-3 17:38
octorce
关于独孤求败的武学修为分析(转)
看了fillppo大侠对独孤求败的推测以后,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看过的这篇文章,拿来做个对比。
关于独孤求败的武学修为分析(转)
独孤求败这个人物,恐怕是金庸笔下最出名的未出场人物了。这个人物的出名之处,一来在于他那极富个性的名字(据某估计,多半是他成名后自己改的);二来是他那传说中无敌于天下以致于求一败而不可得的剑术,和因此而造就出来的两位隔世传人男主角----杨过和令狐冲。不过,也许是因为他的两个隔世传人过于“脓包”的缘故罢,至少在所有男主角中,他们的武功算不得最出类拔萃的,因此有人认为独孤求败的武功也不过如此。
由此,某决定对独孤求败的剑学之道做一番考证,以博诸位一桀,或者换一种说法:供批判用。
既然是考证,就难免要引经据典。而关于独孤求败最为详尽且被认为是可靠的“文献记载”的就莫过于他自己在“剑冢”上的题字了。
根据该“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事实上阐述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别名之以: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和无剑级。
首先来考察一下“利剑级”。
“独孤九剑”显然是属于这个级别的武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铁重剑是根本无法施展“独孤九剑”的。而在独孤求败的剑冢题词中,对无名利剑又有如下评语:“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弱冠前”即二十岁以前。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能自创出“独孤九剑”这样的剑术,即便将这一创作的时间推迟到“软剑级”阶段,即三十岁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据某认为,剑术的创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点类似于围棋的定式,是经过无数前辈高手推敲琢磨后才逐渐完善的一种体系结构。而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该知道,“独孤九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完善的武学体系结构,其中包括了总诀、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极具完备性的武学理论。作为个人,要创造这样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不管怎么说,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是几乎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经验和见识积累的。武学奇才如张三丰也须到百岁之后才能自创太极剑和太极拳(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的武学体系,相当完备,而且发前人所未想,不愧为一代大宗师),相比之下杨过三十多岁时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则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体系可言。
由此不难断言,“独孤九剑”最有可能是独孤氏的家传武学,正如慕容氏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一样,而且就剑法的名称来分析,也是家传武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独孤求败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个武学世家,因此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学会了这套家传绝学,得以仗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然而,独孤求败毕竟有其过人之处,他在二十岁左右时,便跨入了他剑术造诣的第二个境界“软剑级”。
关于这柄软剑,独孤求败的题字颇耐人寻味:“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从表面上看,将“误伤义士”归咎于软剑的“不祥”,并将其“弃之深谷”,似乎实在有失高手的水准。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仍不难发觉其合理性。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独孤求败弃利剑而就软剑的原因。
众所周知,“独孤九剑”是一种很容易达到“无招”境界的剑法,但达到“无招”的境界后又会如何呢?令狐冲在未学“独孤九剑”前就曾问过风清扬一个颇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果对敌的双方都达到了“无招”境界会产生怎样的情况?风清扬显然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为了不致被后辈小儿问倒而显得很没面子,就以一句“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得很了”敷衍搪塞过去了(这位太师叔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P),就因为这句话令狐冲日后可吃了大苦头,与东方不败的一战几乎送掉小命。独孤求败当时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非常自然地,他也会想到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无招相较,快者胜。”(令狐冲在与东方不败一战中之所以大吃苦头,正是因为对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独孤求败为什么选择软剑了,软剑的优点正在于其轻盈快捷,可以获得比对手更快的速度。
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剑过于快了往往就难以收发自如,起初独孤求败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剑法已渐入魔道(很有可能还因为江湖中人称他为“剑魔”而沾沾自喜),直至发生了那桩“误伤义士”的“恶性事故”。
关于如何会“误伤义士”,书中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其产生的结果(即令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定义为“不详”之物而“弃之深谷”,并由此开创了“重剑级”的新境界)来看,该是与“软剑级”剑术无法收发于心有关。由此看来,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弃之深谷”的行动,事实上说明了独孤求败对“软剑级”这段武学弯路的摒弃,和另起炉灶的决心,颇有一点“觉今是而昨非”的味道。而将“误伤义士”直书于剑冢之上,又足见其坦当磊落之意,非常人所能及也。
(题外话:独孤求败很有可能就在这段时期,将“独孤九剑”传与了那位“义士”的后人,以致于这套剑法日后能传到风清扬手上,而杨过所见到的剑冢却没有任何关于剑谱的记载。)放弃“软剑级”这一剑学歧途之后,独孤求败以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终于悟出了“以拙胜巧,以重压轻”的剑学至理,从而对其祖传剑法作出了第一次实质性的突破。
之所以称之为“实质性的突破”,是由于作为独孤家祖传剑法“独孤九剑”最高境界的“无招”,在“重剑级”这一剑学新境界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
《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著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
从这一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事实上正是“无招”境界的自然体现。以杨过这般轻狂跳脱的性格(据笔者认为,杨过的性格极不适合练“重剑级”的剑法,获此奇遇者若是换作少年时的郭靖的话,其所领悟的武学真谛将远多于杨过),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由神雕督促着练剑,尚能在数日之中就达到了“无招”的境界。(确切地说,杨过终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学理念上达到“无招”的境界,但却在使用玄铁剑时自然而然地把“无招”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重剑级”剑法的奇妙之处。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这段充满了自信与豪气的题字,说明在正当壮年之时创立了“重剑级”剑学的独孤求败在当时实已无敌于天下了。
然而学无止境,独孤求败开始寻求对自我的超越。“四十岁后,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正是这段历史的写照。
关于如何用木剑胜过重剑,曾经引发了杨过如下的思考:“玄铁剑重近七十斤,这柄轻飘飘的木剑要能以轻制重,只有两途:一是剑法精奥,以快打慢;一是内力充沛,恃强克弱。”
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是不对的。“剑法精奥,以快打慢”已倒退回了“利剑级”和“软剑级”的水准,不作考虑;而“内力充沛,恃强克弱”也仅适用于“重剑级”,倘若对敌双方都是“独孤求败”,用这种方法较量的话,败的必然是那个使木剑的“独孤求败”,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木剑胜重剑”了。
杨过显然是照后一种方法练的,所以虽将木剑练得颇有声色,但成就也就仅止于“重剑级”而已。这点在他与金轮法王的那场决战中就得到了证明,当时他空手与金轮法王交战,又要救郭襄,明显处于下风,于是便开始后悔过于托大没带玄铁剑,可见他当时的武功仍需借助玄铁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所以仍属“重剑级”的范畴。
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木剑级”呢?百年后的另一位武学大宗师张三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太极剑法的“以柔克刚”、“以我之钝,挡彼之无锋”。武当山上,张无忌以木剑迎战方东白的倚天剑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真髓。但张无忌本人的武学修养并没有达到“木剑级”的水准,他和杨过一样是在他人的指点之下将这些高深的武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日后会被波斯明教的“风月三使”以一些奇招怪式杀得大败。独孤求败当年在海潮之中练剑,面对大海无穷无尽的威力,终于悟出了“以柔可刚”的道理。用木剑与玄铁剑相斗,使木剑者只要不去直撄玄铁剑之锋,一味与之缠斗。时间一长,使玄铁剑者必然真力衰竭,此时使木剑者就必胜无疑了。此即木剑胜重剑之法。由此,独孤求败达到了“不滞
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
神雕跟随独孤求败日久,虽知其练功之法,怎奈口不能言,只能将杨过拉到海边,让他自行领悟。可惜的是杨过悟性太差,只知一味靠蛮力与海浪拼斗,虽将内力练强了不少,但于武学修养上,却是一点长进也没有,无怪他始终没能达到“木剑级”的境界。
最后,独孤求败提到“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这所谓的“无剑胜有剑之境”不难理解,当是指“无形剑气”而言的了。
剑术练到这种程度,与前面提到的几个级别相比,作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可算是洋枪大炮相对于冷兵器之间的区别了。而且独孤求败的“无形剑气”与段誉的“六脉神剑”又有所不同。其一,独孤求败的“无形剑气”是自创的,与段誉学自图谱的“六脉神剑”相比,其难易程度自不可同日而语;其二,“六脉神剑”尚有剑招,而独孤求败的“无形剑气”则显然是无招的,其高下又有分别。
由此可见,独孤求败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深不可测的武学修养。如果说,《天龙八部》中那位无名老僧是金作中内力修为最为高深的人,那么若论武学修养之最,则非独孤求败莫属。杨过和令狐冲不过学了其九牛一毛,就足以独步武林,足见所谓“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云云,绝非瞎吹牛皮
-------------------------------------------------------------------------------------------------------------------------------------------------------------------------------------
[color=Blue]楼主大可在原文后面贴出,单独开帖似乎不方便大家讨论,帮你合并下,还望兄台理解[/color]:unsure:
[[i] 本帖最后由 fillppo 于 2007-2-5 21:30 编辑 [/i]]
2007-2-23 07:44
秀吉
:funk::funk:看了就觉得晕
2007-2-23 12:02
阿巽
[quote]原帖由 [i]ordeal[/i] 于 2006-12-18 08:57 发表
独孤求败的年代应该是在天龙到射雕之间~靠近射雕的年代~呵呵~~只是从那么几个人口中描述了一点点他的“英姿”~哈哈~ [/quote]
这点正是独孤求败所处时代的BUG,五绝从没听说过独孤求败——王重阳还知道黄裳,杨过仅从剑冢自述中知道了剑魔生平,既然剑魔当年凭玄铁重剑“纵横河朔会尽天下英雄”,怎么会在短短百余年(天龙结尾公元1093年哲宗亲政,射雕开头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便籍籍无名了呢
2007-4-6 07:27
ldshb
我认为独孤求败生活的年代应该在天龙之后射雕之前,又基于其的武器是剑,试想天龙之中,用剑的知名高手本无几个,后世怎么会突然横空出世的个独孤求败呢?所以答案就是独孤求败是学了某个知名高手的武功。而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天龙中用剑的慕容复是其父。
1。大胆猜下,慕容复的武功都是在建立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上,所以就会造成在独孤的眼中对方出什么招,自己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模拟出对手的招式,而后他可以快速找到其出招之漏洞,出剑去破招。
2。慕容武学之杂得到逍遥派,并且逍遥派藏书最后出落的地点是姑苏慕容家。所以他可以有各派武功密极做参考资料。以便独孤吸众家之长,弃众家之敌的悟剑。
3。慕容复的痴恋者是谁?王语嫣。此女对各派武功之长短一眼便知,可谓资质超高。而独孤身为慕容家的孩子,自然会受到语嫣这个姨婆的疼爱,因为他长的太象慕容复了,在慕容复疯了之后,阿碧嫁了他并为他生了独孤,王语嫣的遗传基因里是继承了李秋水,王夫人这类变异思迁因素的,(所以王夫人在嫁了人后仍爱的段正淳),那语嫣仍心里有她一生中最爱的表哥,所以就会好好的培养独孤,基于她对武学的认识,独孤以后无敌是肯定的。
4。独孤的内力心法,那是绝对的逍遥心法,不但剑招是九剑,而且他内力心法是逍遥派的,这才造就了独孤用的是重剑。
5。最后至于独孤为什么会叫独孤而不叫慕容什么的,那是他不再以复国为已任,全放下了而已。而他又在武学上证明了他是武学的皇帝。
2007-4-8 13:59
大盗优游
马代大人把顺序说错了吧。
少年利剑,青年紫薇软剑,中年重剑,发展到木剑,晚年无剑
2007-4-8 17:05
阿巽
不知道独孤九剑对上张三丰的太极剑会怎样——冲虚的太极剑似乎还没达到张无忌初学时的境界,完全谈不上以慢打快,后发制人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东方阿姨最高
2007-4-8 23:31
rkcw
[quote]原帖由 [i]林月如[/i] 于 2007-2-1 19:32 发表
寻遍天下但求一败就能说明天下无敌么?还要看别人愿不愿意跟他打啊,你以为隐士高人会有这种意气之争么?
正如神雕侠侣结尾,如果郭靖说自己武功天下第一,你以为老顽童会出来反驳吗?要不是萧峰追到藏经阁 ... [/quote]
说郭靖武功天下第一也没有什么过分
在场的有谁有胜郭靖的把握吗?
2007-4-9 19:20
马岱
独孤求败的最大BUG是留下了一只雕,这就限制死了他生存的年代,而且他与雕的感情很深,雕和独孤求败共同生活了很久,尚且雕也和杨过一起生活了很久,说明杨过见到剑冢的时间跟剑魔埋剑的时间间隔有限。
金庸的小说里看不出谁有成为独孤求败的潜质,武功高强的不少,但象他这样张狂的不多。倒是古龙的小说提供了一点素材,就是楚留香中的天枫十四郎。他孤身一人向各大派挑战,无论成败皆不对外提起,所以虽武功高强却少人知晓。
2007-4-19 03:53
索虾王
小时候看过一部香港连续剧,名字就叫<剑魔独孤求败>,主演是黄日华,就是后来演郭靖和虚竹的那个,里面说的是独孤求败原名应该叫独孤康,是天魔教主之子,出生的时候由于六大门派围攻而留落民间被姓林的人家收养,改名为林康,后来和一个被灭了门的富家少爷一起创荡江湖,最后却被富家少爷冒认了父亲,连累父母惨死,心爱的女人被强J!为报仇而创出独孤九剑,很不错的连续剧,不知剧本是香港的篇剧凭空创作还是有小说改篇的
2007-5-18 07:40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 [i]索虾王[/i] 于 2007-4-19 03:53 发表
小时候看过一部香港连续剧,名字就叫<剑魔独孤求败>,主演是黄日华,就是后来演郭靖和虚竹的那个,里面说的是独孤求败原名应该叫独孤康,是天魔教主之子,出生的时候由于六大门派围攻而留落民间被姓林的人家收 ... [/quote]
这部连续剧某家读小学时厂台放过,当时看得津津有味。:P黄日华、邵美琪、吴岱融,都是某家很喜欢的演员啊。:shy:连续剧嘛,应该就是TVB胡乱编造出来的了。:titter:
2007-5-20 17:47
白石道人
还是没有解决他和东方不败谁厉害的问题
2007-5-24 15:58
傲雪寒梅
顶
楼主的推测能力不俗啊
2007-5-25 17:03
天火
。‘料敌机先’这四个字,正是这剑法的精要所在,任何人一招之出,必定有若干征兆。他下一刀要砍向你的左臂,眼光定会瞧向你左臂,如果这时他的单刀正在右下方,自然会提起刀来,划个半圆,自上而下的斜向下砍
==============================
如果这就是9剑的基本原理
偶觉得已经是问题多多
2007-5-28 19:19
索虾王
首先假设独孤是逍遥派的说法成立
那么就算琅圜福地的北冥神功被段誉拿走了,还有小无相功啊,怎么可以说独孤求败的内力不强呢,而且,我们看鸠摩智练了小无相功后,少林72绝技也可以像模像样的使出来,说明独孤肯定也有这个能力,所以天下武功他也会用,会用就自然知道破绽,所以独孤九剑能破天下武功,另外没练北冥神也不一定代表内力不强啊,萧峰,王重阳,洪七公,哪一个练过北冥神功啊,他们的内力难道就不强了?
2007-5-28 19:23
索虾王
我看《功夫》这电影时很深刻记得的一句话,“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以东方不败的速度,独孤九剑是未必能打败他的,那如果他用玄铁重剑,以其内力之强配合武器的重量,东方不败是抵挡不住的,至少不能像应付令狐冲的九剑一样用绣花针就可以荡开他的剑
2007-5-30 21:33
人生五味
有几个漏洞
1琅环福地是王夫人家的
2段誉得北冥神功的地方是琅环玉洞 况且 段誉去的时候书已经被弄走了
你整清楚点
2007-5-30 22:00
完颜康
黄钟公自不知对令狐冲的剑法却也是高估了。“独孤九剑”是敌强愈强,敌人如果武
功不高,“独孤九剑”的精要处也就用不上。此时令狐冲所遇的,乃是当今武林中一位惊
天动地的人物,武功之强,已到了常人所不可思议的境界,一经他的激发,“独孤九剑”
中种种奥妙精微之处,这才发挥得淋漓尽致。独孤求败如若复生,又或风清扬亲临,能遇
到这样的对手,也当欢喜不尽。使这“独孤九剑”,除了精熟剑诀剑术之外,有极大一部
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一到自由挥洒、更无规范的境界,使剑者聪明智慧越高,剑法也就
越高,每一场比剑,便如是大诗人灵感到来,作出了一首好诗一般。
再拆四十余招,令狐冲出招越来越是得心应手,许多妙诣竟是风清扬也未曾指点过的
,遇上了这敌手的精奇剑法,“独孤九剑”中自然而然的生出相应招数,与之抗御。他心
中惧意尽去,也可说全心倾注于剑法之中,更无恐惧或是欢喜的余暇。那人接连变换八门
上乘剑法,有的攻势凌厉,有的招数连绵,有的小巧迅捷,有的威猛沉稳。但不论他如何
变招,令狐冲总是对每一路剑法应付裕如,竟如这八门剑法每一门他都是从小便拆解纯熟
一般。
这门功夫是自动升级的啊
2007-5-31 01:40
子卿
独孤九剑的理论本来就有很多BUG,什么叫破绽?这个说话本就很牵强,当你的反应、动作比对方快得多,那对方还不浑身都是破绽?
而有招无招的说法也并不特别高明之处,金庸小说里的真正高手无疑都有无招的境界,都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好比笑傲里的任我行,关在湖底,十几年没动过手了,也并不是专门练剑,而随便拿上一把剑,对上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丝毫不落下风。东方不败就不用说了。而象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的时候,张无忌显然是早就明白了无招的道理。
对比独孤九剑的料敌先机,以快破敌,太极的以慢打快,以柔克刚无疑在理论高度上更高明,拿上倚天剑的方东白,其威力就不用说了,而张无忌仅以木剑相对,却令对方无还手之力。
不过最终,独孤也好,太极也好,要发挥真正威力都要以深厚内力作后盾,所以剑法的真谛就是“以气御剑”!!HOHO:titter: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