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江湖子弟江湖老 一入江湖岁月催(献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2006-12-4 22:17 昙花三现
江湖子弟江湖老 一入江湖岁月催(献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醉饮清风君莫笑,干戈玉帛几轮回。

    江湖子弟江湖老,十年风雨十年灯。

    质本洁来还洁去,斜风细雨不须归
    上周回了家里,感慨很多。先是周六早上,老妈突然提起,明年1月你就满27岁了。那一刹,真的有点悸动。接着当晚,我妹妹喝醉,我背她回家,途中不得不休息了三次,才能背她到家。事后回想,不由得就想起了上面的诗。或许真的老了“遥想公瑾当年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当年,我可是陆院体能数一数二的啊!!而今 却连背妹妹回家都不得不中途休息三次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悲哀、低落,无端想起05年赴湖北进修时,游历长沙,在街头一个老倌子唱的民谣:“少年子弟啊江湖呀老,人在江湖唉心在啦家。心中想起呀乱如呀麻,不知何日呀咿哟呵唉去啦啊归家。”
    江湖二字,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东方不败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林帮派是江湖,街头巷尾是江湖,公司城市不也是江湖?
   “少年子弟江湖老”。 短短七字,古道斜阳,枫桥夜雨,高楼大厦,舞榭歌台,多少繁华寂寞,种种人生况味,都在此中。杯酒在手,惆怅漫生,如今这个江湖是多么的寂寞啊。
    最早见到这句,是在《倚天屠龙记》里。“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后来才知道,其实它是出自京剧《红鬃烈马 · 武家坡》:“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三姐不信菱花照,容颜不似当年彩楼前。”
    再后来 也记起了当中的另外一句“再回头 已是百年身  伤心人 别有怀抱”如果当初不那么年少轻狂,选择第一个她,如果前些时日能相信第二个她,不误会她,或许此刻这两个她至少有一个与我已是相濡以沫,枕畔缠绵了吧?而今,我爱的都已为人妇,爱我的却是不看京剧不懂传统的人,是不大可能知道这些堪称经典的佳句。“原来戏文里也是有好文章的”。黛玉读的是《牡丹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文字不同,语境不一,意思却都一样。轻描淡写,便呵出一片苍凉,读过了心也凉了也透了。这种意境,优美,涵义,精致,只有中国的古文才能表达,而今文去无法表达。这种区别,或许就如80年前与80年后的区别吧。在后来,与我深爱的女人再相聚时,看着那日渐加深的眼袋,淡淡的鱼尾,浅浅的华发,才惊觉“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此句竟是如此悲哀  如此难忘  如此无奈 或许苏轼的“小轩窗 正梳妆 纵是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这句才是他真正的爱悲语吧。才子佳人 良辰美眷的结局 或许只有书中颜如玉才有的吧?
    《世说新语》里有记载,“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看来这江湖亘古不变,年年春色依旧,树依旧,只是人已全非,如夜色里的昙花,瞬间开谢。那些风花雪月,那些江湖逸事,都如烟云消散。潇湘子弟也都老了,如画美人也已去了。不如从此相忘,在江湖里,在空气中。留着这淡淡相思 淡淡回忆 纵然不能成为江湖的传奇 也能成为彼此的传说 在心里 在回忆里 在记忆中 “相濡以沫 而后  相忘江湖”



[color=pink]----------------------- TOP的分割线 ---------------------[/color]

已处理

[color=darkorchid]相关链接
[url=http://wx211.spaces.live.com/PersonalSpace.aspx?_c02_owner=1]http://wx211.spaces.live.com/PersonalSpace.aspx?_c02_owner=1[/url]

[/color]

[[i] 本帖最后由 TOP 于 2006-12-5 23:49 编辑 [/i]]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