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9 18:24
玄墨天
未名
心灵的振撼不被距离所影响
——题记
比武已经开始。
我找了一个距擂台不远的小茶桌坐下,这里人潮拥挤,正是个好地方:台上和台下的距离还不到十米。
第三场比武他——我的猎物——只用了二招就打败了对手。虽然距离很近,但我还是无法看清他是如何一剑挑开对手的剑的。但,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是人人称赞的武林大师。
台下已是叫好不绝。然而他只是向对手深深一鞠就飞身下了擂台休息,因为他只有抓住每分每秒的休息时间来调息静气才有可能赢第四场比武。但他的对手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他们要赢就只能让他败。这不公平,可四对一的比武本来就无公平可言。
第四场比武在第三场结束后一分钟就开始了。他的第四个对手是山田边一:东瀛九鬼神流的道主。他从容地选择了三截棍来应付边一的武士刀。从这一点看来,他对各种兵器是了如指掌的。
“骆兄,这是场不公平的比武,我看今天就不用比了,我们改日再战吧。”边一的话中充满了关怀,想必此人的武德一定很高。
“你的好意我骆西城心领了,但我既然已站在了台上,就必需要分出胜负。”他依然那么从容。
“既然这样,那我会尽全力而战。”
“那是我的荣幸!”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而我却为之一震。台上和台下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我听得真真切切。
他——我的猎物在说一句汉人好久都不能说出口的一句话:为汉人争回了似乎已不存在的尊严,为大明王朝争取荣誉的话。自崇祯皇帝即位后,大明江山日益颓唐,沿海倭寇猖獗,而后满狗入关,汉人更是只有做奴隶的份,哪能说什么荣幸?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能说这句话,实在令人不禁一惊。他能在民族大义面前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民族荣誉,这样的举动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出来了吧!我摸了摸袖子中的袖底刀,心中暗思。即使这样,我也不能放弃我的原则:“既然已经收下了雇主的钱,那就必须杀了他。”突然,脑海中闪过一句父母的教导: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一片叫好声中,擂台上的比武以边一的一记强劈开始,而我的猎物依旧从容地举起三截棍应对。比武一刹时进入紧张而又刺激的高潮。但我根本无意看他们互在仲伯之间的比武,因为我已经深深地陷入了思想斗争之中。
我八岁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讨好当地的狗官而被陷害;幼小的我被一对老年夫妇收留,而十岁那年他们又被入侵的倭寇杀害;所幸给一位落魄书生捡回一条小命,从此便随他学习书画;但七年后却又在逃难的人群中走失,最后又阴差阳错地遇上主人进入杀手组织,直到现在。从小经历的太多生离死别让我失去了本性,所以现在的我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去杀任何人。然而我毕竟是个中华人,我能杀了他吗?虽然我已经杀过无数汉人,甚至女人小孩,但,我能够杀他吗?我摸了摸袖底刀,倒吸入一口冷气。
清醒过来,擂台上的比武正如我所说的那样进行着。“就算他的一生是如何……我必须在他战胜边一之后杀了他!”我盯着擂台上的他,暗自下决心。此时,他已和边一搅杀在一起。
他摆脱边一的时候他们的兵器已经对调。我知道,他握着边一的武士刀一样得心应手,可边一却丝毫不会使用三截棍。时机来了,袖底刀正要出手,却因为他的举动而硬生生地停止下来:他正鞠着躬把武士刀奉还给边一。为了公平,竟可以把到手的胜利拱手相让,这样的气概实在令人佩服不已。“亦或许,我应该光明正大的向他挑战,而不是暗杀。”我叹了口气,把袖底刀收了回去。台上台下的距离绝不过十米,可此刻,顿感异常遥远。
身边,台下的人已开始摇头、叹气,“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以拱手相让呢?”台下的人们在小声议论着。
第一节比武以平局告终,可第二节才开始他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渐渐地,他出的拳越来越轻、步子越来越乱,直到口中狂吐黑血,我才知道:他中毒了!虽然边一提出过停止比武,但他仍然坚持要打完这场不公平的比武。面对边一一招甚过一招的攻击,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倒地后再爬起来顽强抵抗。
台上的他和台下的我真的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以至于他的每一次倒下都是如此地振撼我的心。台下的非议慢慢地大声起来,还有站起来骂的:“自知不行干嘛跳出来充高手?”当然,那个人死了,袖底刀直直地插入他的心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追求正义的心。
早在七岁时父母教予我的正义之心又在我的灵魂深处觉醒。此时此刻,他亦重重地倒在擂台上。
当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认为胜负已分的时候,我纵身跃上擂台,向边一发出公平比武的请求。
台上和台下的距离的的确确不到十米,也正是这个距离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子汉。
“阁下何人?”
“我只是中华武林中的一个无名小卒,请叫我无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