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笑书神侠 » 金庸书中武当武功知几何?以及现实中的武当内家武功合集(原创)


2006-11-26 17:15 边城玫女
金庸书中武当武功知几何?以及现实中的武当内家武功合集(原创)

[size=4][b]注[/b]:[/size]
  本文并非简单的收集整理,而是凝聚了小女子不少心血的。原创。
  如要转载,请标名作者:李玫如/边城玫女/碧落赋
  本文姐妹篇:《金庸书中少林武功知几何?附金庸书中出现的少林辈分》[url]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114556-1-1.html[/url]

  本文“武当”二字,并非狭义的武当山上的那一个门派,而是由武当衍生而来的中国一大派的内家功夫的总和,比如太极门等。
  (内家功夫的另一大派为终南派,流传下来的形意门,八卦门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类。)

  当然关于太极真实的起源和分类,仁者见仁。也并不能把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往武当山推。只是本文以小说为主,附带提一些现实的。
  如果大家真有兴趣于现实的太极拳,可参考轩辕太极高手金刚捣锤《太极拳起源考》。



[color=Blue][b][font=楷体_GB2312][size=4]金庸小说中的武当派简介[/size][/font][/b]

  武当为张三丰所创。张三丰原是少林的觉远大师的小徒(并非正式徒弟),后两人叛出少林。觉远坐化,张君宝与郭襄逃出。君宝不愿托付在郭家,遂至武当山修炼。四十岁时候得悟大道,创武当派。按照张三丰生于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丁未岁,或1248年初,那么[b]武当派应该创立于1288年前后。[/b]
  张三丰收了七名徒弟,谓之“武当七侠”: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历史上为殷利亨),莫声谷。
  俞岱岩与殷梨亭,先后被大力金刚指废成残疾。张翠山自杀。莫声谷被武当第三代大弟子宋远桥之子宋青书所杀。宋远桥因此受到牵连。
  这样一来,武当七侠,正常的只留二人——俞莲舟与张松溪。此二人先后执掌武当门户。(书中并没写张松溪当了掌门,但在历史上张松溪的确为武当第三代掌门。)
  武当的掌门信物为真武剑,传说是当年张三丰所使用的宝剑。不过却被日月神教所盗,八十年后日月神教归还给武当掌门冲虚。
  后来江湖上兴起令人闻风变色的侠客岛腊八粥。武当掌门愚茶欣然前往侠客岛,三十年后又返回武当。(在这三十年间,谁是武当掌门呢?书中没写。)
  康熙初期,武当掌门云雁道人和师兄云鹤道人失和已久,两人尽是勾心斗角,互相找门下弟子的岔儿。
  到了清朝乾隆中叶,武当掌门为千里独行侠马真。却被自己的三师弟火手判官张召重所杀。张召重后惨死西域。二师弟绵里针无青子陆菲青接管掌门。
  金庸小说中最后一位武当高手柔云剑刘乘风,在追杀血刀老祖时遇难。
  以上就是金庸书中的武当派大事记。[/color]



[color=Purple][b][font=楷体_GB2312][size=4]历史与现实中的武当派内家拳简介[/size][/font]:[/b]
  
  武当为内家之宗。
  据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据说张三丰是北宋未年武当山的丹士(道士),徽宗召他入京,道遇贼人,梦中元帝授其拳法,次日张三丰孤身杀贼百余人,遂创立内家拳派。又有的传说,说张三丰源出少林、精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将其统纳于十段棉长拳之中,变战斗搏击之法为御敌防卫之法,风格遂与少林大为不同、因此别树一帜、开创武当门派;又称内家。十年功成,声誉大振。
  武当派的正式流传,大约开始于明代。武当山虽在唐代就开始建造道观,但真正的黄金时期却是在明代。明成祖朱棣登基,推崇武当道教,调集民工30万人;用了13年时间,在武当山修建了33处建筑群,号称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九桥等,绵延140华里,建筑格局均依经书上的真武修仙故事,由工部设计而成。至今武当山紫霄官正殿梁上仍有大明永乐十一年(1413)、十二年圣王御驾敕建的字迹。三天门绝壁上则有“一柱擎天”四个大字,蔚为壮观。天柱峰顶太和宫又称金殿,殿中供奉张三丰铜铸鎏金坐像。武当道教的黄金时代从这时开始,武当的武术门派,也是在这个黄金时代中产生的。
  据《王征南墓志铭》,最早传授内家拳见于记载的是陕西人王宗、王宗传温州陈州同,到张松溪手里遂蔚为大观,张松溪,正德元年(1506)前后生于温州,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左右卒于贵州玉屏。张松溪自称得张三丰真传,为武当派第三代传人。他后来游历江猢,又得峨眉真传,创立武当松溪派内家豢,武当派从此名声大震。传说曾有少林僧70人慕名而不服,上门挑战,松溪袖手安坐,兀然不动,一僧忽从半空跃起,施展连环腿法,想要以少林绝技破其气功。松溪仍是平心静气,只在少林僧攻势将至的一霎那,微微侧身抬手,少林僧便如断线风筝般忽然失了去势,飞出窗外,落在高楼之下。从此武当拳法,无人不服。
  张松溪之后,武当派人才济济。产生了一大批武林高手。
  他们是:叶继美、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阵贞石、孙继嗟、李天目、徐岱岳、余时仲,吴七郎、陈茂宏、卢绍歧、董扶舆、夏枝溪、柴元明、姚石门、僧耳、僧尾等人。[/color]



[align=center][b][size=4][font=楷体_GB2312]武当派武功总和[/font][/size][/b][/align]
[align=center](武当山-太极门-仙都山-上清宫)[/align]
[align=center]把金庸书中和现实中的都归纳起来了,我会指出哪些是小说中没提到的现实功夫[/align]

一、内功
1.太极神功  2.纯阳无极功  3.武当九阳  4.沾衣十八跌
[以上都是小说中的]

二、拳掌
1.先天拳  2.陈氏太极拳  3.杨氏太极拳  4.小九天式(程氏太极拳)  
5.后天十七式  6.武当内家拳
[以上是小说中没提到的,但是现实中有的;以下是小说中提过的(现实中有些有,有些没有)]
7.武当长拳三十七式(三世七) 8.武当绵掌  9.武当推云手    10.闭目换掌 
11.通背拳  12.灵宝拳  13.上清拳  14.武当鹤嘴劲
15.武当震山掌  16.无极玄功拳  17.震天铁掌  18.大摔碑手
19.武当十段锦  

三、擒拿
1.武当小擒拿手  2.上清擒拿手   3.虎爪绝户手
[以上都是小说中的]

三、剑法
1.丹鼎剑  2.清虚剑  3.天罡剑  4.太乙玄门剑
5.青龙剑  6.九宫八卦剑  7.青锋剑  8.青冥剑
9.武当醉八仙剑  10.玄功剑  11.龙华剑
[以上是小说中没提到的,但是现实中有的;以下是小说中提过的(现实中有些有,有些没有)]
12.太极剑  13.柔云剑  14.绕指柔剑  15.神门十三剑
16.武当两仪剑  17. 上清剑  18.上清快剑

四、刀法
1.太极刀  2.玄虚刀  3.玄玄刀  4.羽衣刀
5.奇门三才刀  6.四象六合刀 
[以上都是小说中的]

五、棍法
1.武当玄武棍
[以上是小说中没提到的,但是现实中有的] 

六、拂尘
1.太乙拂尘
[以上是小说中没提到的,但是现实中有的]

七、锤法
1.破金锤
[以上都是小说中的]

八、判官笔法
1.倚天屠龙功

九、轻功
1.武当梯云纵  2.狻冰功
[以上都是小说中的]

十、暗器
1.芙蓉金针  2.回龙璧  3.飞燕银梭
[以上都是小说中的]

十一、阵法
1.真武七截阵
[以上都是小说中的]

共计60种武功

[color=Indigo]下面,就拿上面提到的部分武功做些说明

1.太极神功:见《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所创,为武当第一内功,相当于易筋经在少林内功中的地位。

2.纯阳无极功:见《倚天屠龙记》,张三丰身有百年纯阳无极功,必须是童子身才可修炼。

3.武当九阳:见《倚天屠龙记》,觉远大师所传《九阳真经》,张三丰所领悟部分真经而发展改进的内功。

4.先天拳:传自江南宁国府泾县俞氏。

5.陈氏太极拳与杨氏太极拳:太极拳两大派别。关于此类的介绍,当今世上有许多文章,这里有不多说了。

6.小九天式:共14势。传自江南徽州府程氏,其拳术得自韩拱月。

7.后天十七式:多属肘法,与太极拳大不相同,传自殷利亨(武当第六侠殷梨亭?)。

8.武当内家拳:并非武当拳法的泛称,而是单指一种。已考明与太极拳有较大出入,虽然内家拳也有推手,但无直接传授关系。

9.武当长拳三十七式(三世七):传自宋远桥。其教练之法,为单势教练。令学者一势练熟,再授一势。无确定拳路,功成后各势自能互相连贯,相继不断,故又谓之长拳。与太祖长拳比较接近。小说中见《书剑恩仇录》,陆菲青教李沅芷,后李沅芷与张召重皆用此过招。

10.倚天屠龙功:见《倚天屠龙记》,张三丰突发灵感所创,传张翠山。

11.武当鹤嘴劲:见《倚天屠龙记》,张三丰使用过。

12.武当震山掌:见《书剑恩仇录》,张召重使用过。

13.无极玄功拳:见《书剑恩仇录》,陆菲青使用过。

14.大摔碑手:见《书剑恩仇录》,陆菲青使用过。

15.武当十段锦:见《书剑恩仇录》,陆菲青教李沅芷。

16.闭目换掌:见《书剑恩仇录》,张召重斗王维阳时使用过。

17.虎爪绝户手:见《倚天屠龙记》,俞莲舟所创,手法甚阴,中招者断子绝孙。张三丰禁止大家使用。

18.太极剑:见《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侠客行》,为武当派第一剑法,威名更盛于少林派的达摩剑。为张三丰所创,张无忌VS方东白,冲虚VS令狐冲,愚茶VS白自在,皆用此剑法。

19.柔云剑:见《书剑恩仇录》,小说中的主打剑法。

20.神门十三剑:见《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所创,共十三剑,剑剑刺敌手上要穴。

21.武当两仪剑::见《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为江湖最有盛名的双人剑法。

22.破金锤:见《书剑恩仇录》,张召重使用过。

22.芙蓉金针:见《书剑恩仇录》,小说中的武当主打暗器。

23.真武七截阵:见《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所创,教武当七侠。[/color]



[b][size=4][font=楷体_GB2312]小说中的武当派人员名单[/font][/size][/b]
(不包括旁支,只算武当山上的)
(红色的为小说中出现的掌门,历史中不记)

  [color=Red]三丰子张君宝[/color]
  宋远桥,[color=Red]俞莲舟[/color],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皆三丰徒)
  宋青书(宋远桥子,后叛武当),张无忌(张翠山子,算半个武当门人)
  谷虚子,灵虚子(伺候三丰子的两个道童)
  [color=Red]冲虚子[/color],清虚子,凌虚子(与上两人同“虚”字辈,莫非笑傲的武当元老门竟只比宋青书低一辈?)
  成高子(冲虚师侄)
  [color=Red]愚茶子[/color]
  云鹤子,[color=Red]云雁子[/color]
  [color=Red]马真[/color],[color=Red]无青子陆菲青[/color],张召重
  余鱼同(马真徒),李沅芷(无青徒)
  刘乘风


(完)

[[i]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2-25 17:07 编辑 [/i]]

2006-11-26 17:29 fillppo
宋远桥也是掌门,另外题目的武当写错了:titter:

2006-11-26 17:34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illppo[/i] 于 2006-11-26 17:29 发表
宋远桥也是掌门,另外题目的武当写错了:titter: [/quote]
这个,远桥小说中不是掌门,并且与松溪不同
远桥在小说中已经不可能是掌门了,而松溪在历史上的名气,远大于远桥

标题我早改了,手误

[[i]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1-26 17:35 编辑 [/i]]

2006-11-26 17:39 fillppo
:mellow:倚天的第40章 不识张郎是张郎

[color=Blue]俞莲舟推辞不就,但张三丰坚不许辞,只得拜领。众人见张三丰毙宋青书,革宋远桥,
门规严峻,心下无不凛然。[/color]

宋远桥既然是被革了,自然从前也是当过的吧B)

2006-11-26 17:47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illppo[/i] 于 2006-11-26 17:39 发表
:mellow:倚天的第40章 不识张郎是张郎

俞莲舟推辞不就,但张三丰坚不许辞,只得拜领。众人见张三丰毙宋青书,革宋远桥,
门规严峻,心下无不凛然。

宋远桥既然是被革了,自然从前也是当过的吧B) [/quote]

小说中,只提到,宋远桥只是代理掌门事务,“代掌门”与“掌门”还是有概念区别滴~

这个“革”字,是革除宋远桥长弟子的身份,与“废太子”类似,不应理解为废除其掌门职位。

长弟子的身份并不就单单的按时间第一个进门的,而视为掌门的传人,相当于太子,有许多别的门人所没有的特权

比如令狐冲的华山长弟子身份,外人拜会华山,每次都应令狐冲来接待处理。岳不群也有意传其镇派之宝紫霞神功。

[[i]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1-26 17:53 编辑 [/i]]

2006-11-26 18:07 fillppo
呵呵,前面还有一点没贴出来,全文如下:

张三丰伸手扶他起来,说道:“[color=Blue]此事你确有罪愆,本派掌门弟子之位,今日起由莲舟接任。[/color]你专心精研太极拳法,掌门的俗务,不必再管了。”宋远桥拜谢奉命。
俞莲舟推辞不就,但张三丰坚不许辞,只得拜领。众人见张三丰毙宋青书,革宋远桥,门规严峻,心下无不凛然。

这么看,宋远桥的确是当过掌门了,不过至于是不是代掌门,书里似乎也没有详细的指出过:doubt:

[[i] 本帖最后由 fillppo 于 2006-11-26 18:08 编辑 [/i]]

2006-11-26 18:11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illppo[/i] 于 2006-11-26 18:07 发表
呵呵,前面还有一点没贴出来,全文如下:

张三丰伸手扶他起来,说道:“此事你确有罪愆,本派掌门弟子之位,今日起由莲舟接任。你专心精研太极拳法,掌门的俗务,不必再管了。”宋远桥拜谢奉命。
俞莲舟推辞 ... [/quote]


“掌门弟子”不等于“掌门”
令狐冲也是华山掌门弟子啊

至于“掌门的俗务”,并非掌门才可,代掌门和掌门弟子也能处理一部分

[[i]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1-26 18:12 编辑 [/i]]

2006-11-26 18:34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6-11-26 18:11 发表



“掌门弟子”不等于“掌门”
令狐冲也是华山掌门弟子啊

至于“掌门的俗务”,并非掌门才可,代掌门和掌门弟子也能处理一部分 [/quote]
非也~,照这么说,俞莲舟继承的也只是掌门弟子之位了?那他的掌门也不能算了。
掌门大弟子也不一定有执行掌门事务的权力吧,这个要看原掌门怎么安排,
比如令狐冲在笑傲江湖里,从来就没有以华山掌门的同等身份做过什么,
他的身份一直只是华山首徒而已,有大事都是找的岳不群,
而宋远桥围攻光明顶,万安寺等事件里,都是以掌门的同等身份执行事务,这和令狐冲大大不同了

不过这些末节之事,说到底只是一个“名分”的问题,分的太细没有意义:titter:

2006-11-26 18:45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illppo[/i] 于 2006-11-26 18:34 发表

非也~,照这么说,俞莲舟继承的也只是掌门弟子之位了?那他的掌门也不能算了。
掌门大弟子也不一定有执行掌门事务的权力吧,这个要看原掌门怎么安排,
比如令狐冲在笑傲江湖里,从来就没有以华山掌门的同等 ... [/quote]


令狐冲与宋远桥都是掌门大弟子,为什么处理的事情有所不同
因为他们师傅的年纪精力不一样
岳不群正值壮年,而张三丰毕竟年岁已高,掌门处理起来精力不足了。但是张三丰名分上一直还挂着“掌门”二字

2006-11-26 19:42 马岱
关于“掌门弟子”的解释可以参考侠客行的雪山派。

宋远桥不能说当了掌门,在张三丰死之前俞莲舟也不是掌门,只是指定的继承人。

另外殷梨亭治好了,不是残疾。

[[i]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6-11-26 19:43 编辑 [/i]]

2006-11-28 13:32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11-26 19:42 发表
关于“掌门弟子”的解释可以参考侠客行的雪山派。

宋远桥不能说当了掌门,在张三丰死之前俞莲舟也不是掌门,只是指定的继承人。

另外殷梨亭治好了,不是残疾。 [/quote]

雪山派中不是“掌门弟子”,是“长门弟子”,同见《笑傲江湖》泰山派天门死后,天门的那支建除子师兄弟,与师叔争掌门,也是叫泰山的“长门弟子”

当然长门弟子在相当程度上,与掌门弟子差不多

殷梨亭的确是治好了,不过武功还是有些折扣的

2006-11-28 13:51 谭文山
这也研究得太细了吧:wacko:

2006-11-28 13:55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谭文山[/i] 于 2006-11-28 13:51 发表
这也研究得太细了吧:wacko: [/quote]
这应该不算吧~

2006-11-28 20:14 tiger1970
老规矩,列一下小说中有现实中也有的吧(武当支系太多,我只列我知道的):

一、内功
1.太极内功(李经梧传)    
4.沾衣十八跌(松溪派)
二、拳掌
7.三世七(现在叫宋派太极功,宋书铭传) 
11.通背拳(有祁家、五行、白猿等系列) 
三、剑法
12.太极剑
四、刀法
1.太极刀 
3.玄玄刀(吴图南创)
6.六合刀(形意拳派) 
下面,就拿上面提到的部分武功做些说明
1.太极内功:近人李经梧所创。
4.先天拳:传自江南宁国府泾县俞氏。
5.陈氏太极拳与杨氏太极拳:不多说了。
6.小九天式:目前府内派太极拳有此套路。
7.后天十七式:来源同上。多属肘法,传自殷利亨,他就是小说的武当第六侠殷梨亭。
8.内家拳:(1)并非武当拳法的泛称,而是单指一种。与太极拳有一定联系,但可能无直接传授关系。(2)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等武术的总称。
9.三世七:传自宋远桥。其教练之法,为单势教练。令学者一势练熟,再授一势。无确定拳路,功成后各势自能互相连贯,相继不断,故又谓之长拳。宋远桥后代宋书铭传吴鉴泉等。
18.太极剑:不多说了。


小说中的,同时实际出现的武当派人员名单
三丰子张君宝
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声谷(皆三丰徒)

另外,武当最重要的是武当剑。
共6路对剑,李景林传的。起初是散剑,以后有单练。

武当派,从广义上讲,比较常见的包括:太极拳派、八卦掌派、形意拳派、武当剑派、松溪内家拳派、通背拳派。甚至有说八极拳派也在其中。  

2006-11-28 21:43 斜出正入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6-11-28 20:14 发表
小说中的,同时实际出现的武当派人员名单
三丰子张君宝
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声谷(皆三丰徒)
... [/quote]

武当七侠的名单不知道是谁炮制出来,最早好像就是那个自称宋远桥后人的宋书铭吧?现在存有史料的张松溪,明确记载并非张三丰徒弟。可见这个名单明显是虚构的,大约也是自抬身价的把戏罢。

2006-11-28 22:30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斜出正入[/i] 于 2006-11-28 21:43 发表


武当七侠的名单不知道是谁炮制出来,最早好像就是那个自称宋远桥后人的宋书铭吧?现在存有史料的张松溪,明确记载并非张三丰徒弟。可见这个名单明显是虚构的,大约也是自抬身价的把戏罢。 [/quote]
张三丰这个名字有两个人,都是杰出的武术家,一个是北宋,一个在明朝
张松溪的师父是孙十三老,孙十三老是宋代张三丰的隔代传人,《博者张松溪传》:“我乡弘正时有边诚,以善博闻。嘉靖末,又有张松溪名出边上。张衣工也,其师曰孙十三老,大梁街人,性粗憨,张则沈毅寡言,恂恂如儒者。”

《王征南墓志铭》:“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

根据历史记载,张松溪和张翠山两人拜明朝的张三丰为老师,根据道家言祖不言师的规矩,所以张松溪只称北宋张三丰的传人,宋远桥是明代正德年间的人物,是《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的作者,书里也介绍过,江南泾县俞莲舟家传俞氏太极功(又名先天拳、长拳)“亦如予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 “莲舟与余常与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相往还。后余七人再往武当山拜李祖师未遇。于太和山玉虚宫见玉虚子张三丰。三丰,张松溪、张翠山之师也,三丰洪武初即在此山修炼。余七人在山拜求请益者月余而归。松溪、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之别名也。”

武当七侠历史上都有记载,只是生活的年代不一样,殷利亨就是金庸笔下的殷梨亭

2006-11-28 22:37 tiger1970
宋书铭的太极拳很奇怪。说他伪造吧,他是真有功夫,吴鉴泉、纪子修等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他的拳论确实高明。说他不是伪造吧,他的拳术来源真奇怪。

如果按照唐、顾的考证,他的太极拳来源于杨派,以他胜吴鉴泉的战绩,早就该出名了。杨派也绝不会刻意隐瞒这个高手。毕竟是师门之光。

我不知道斜出正入兄是否练武,如果您练武,我就不继续说了。您应当知道,武术界门派、门户的观念十分严重。我不想惹事。我的师门也是太极拳。看您的话说得这样斩钉截铁,我推测您可能也是练习太极拳的。如果这样,我前面的话就算没说。如果您不练武,您听后哈哈一笑就可以了。谢谢。

2006-11-28 23:04 斜出正入
斩钉截铁的原因很简单,有文字史料的铁证,这个在学术界已经没有什么疑问。如果这样还不承认的话,实在是没话说了。至于我个人,太极拳只会国标套路,这个在论坛说过的。

2006-11-28 23:13 KYOKO
总结归纳不简单
武当武功人物都在里面了(?)

2006-11-28 23:18 斜出正入
另,拳史研究,过去很多作伪的东西,现在都被发觉了。那是因为过去作伪者由于学识、文献条件等等限制,难免百密一疏。随着现在文献检索条件的改善,原先很多大话自然拆穿。我担心的是,现在的人要真的下功夫造伪的话,都不知道以后拿什么来拆穿了。

2006-11-29 09:25 金圭子
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
二、拳掌
10.倚天屠龙功
…………
10.倚天屠龙功:见《倚天屠龙记》,张三丰突发灵感所创,传张翠山。
——————————————————————————————

这个,原书 第六章 浮槎北溟海茫茫
(张翠山)身形纵起丈余,跟着使出“梯云纵”绝技,右脚在山壁一撑,一借力,又纵起两丈,手中判官笔看准石面,嗤嗤嗤几声,已写了一个“武”字。一个字写完,身子便要落下。
……………………
张翠山写到“锋”字的最后一笔,银钩和铁笔同时在石壁上一撑,翻身落地,轻轻巧巧的落在殷素素身旁。




还有 第九章 七侠聚会乐未央
泉建男愈斗精神愈长,大声吆喝,威风凛凛。张翠山心道:“凭着这点儿武功,居然也到武当山脚下来撒野!”突然间左手银钩使招“龙”字诀中的一钩,嗤的一响,钩中了泉建男右腿的风市穴。泉建男“啊”的一声,右腿跪地。张翠山右手笔电光石火般连连颤动,自他灵台穴一路顺势直下,使的是“锋”字诀中最后一笔的一直,便如书法中的颤笔,至阳、筋缩、中枢、脊中……至长强、在他“督脉”的每一处穴道上都点了一下。


所以我觉得这个“倚天屠龙功”,应该做为一种判官笔的招法更好,虽然起初张三丰用的时候是空手使用的。原书起初也的确称呼为“拳法”(第四章《字作丧乱意彷徨》:“这一套‘拳法’,张三丰一遍又一遍的翻覆演展……”)。但是我觉得既然只传了张翠山一人(原书提过因为张三丰再也写不出这样一种意境了,所以只有张翠山一人得以传授),而张翠山一直用判官笔施展,我觉得作为一种判官笔的招式更好…………




PS:小小猪的《苍龙逐日》(《金庸群侠传》mod)中就把倚天屠龙功作为一种“特殊武功”(使用非刀剑兵器的武功,比如棍、枪、鞭、笔、大剪刀等等),我也很赞同这个。

[[i]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06-11-29 09:38 编辑 [/i]]

2006-11-29 09:44 金圭子
还有更严重的:

17.虎爪绝户手:见《倚天屠龙记》,张松溪所创,手法甚阴,中招者断子绝孙。


这个,原书,第十章 百岁寿宴摧肝肠


  原来武当派有一门极厉害的擒拿手法,叫作“虎爪手”。俞莲舟学会之后,总嫌其一拿之下,对方若是武功高强,仍能强运内劲挣脱,不免成为比拚内力的局面,于是自加变化,从“虎爪手”中脱胎,创了十二招新招出来。…………俞莲舟变化“虎爪手”的招数,原本不是奇事。…………俞莲舟见师父不置一词,知道招数之中必定还存着极大毛病,潜心苦思,更求精进。数月之后,再演给师父看时,…………
  俞莲舟听了师父这番教训,虽在严冬,也不禁汗流浃背,心中栗然,当即认错谢罪。
  过了几日,张三丰将七名弟子都叫到跟前,将此事说给各人听了,最后道:“莲舟创的这一十二下招数,苦心孤诣,算得上是一门绝学,若凭我一言就此废了,也是可惜,[b]大家便跟莲舟学一学罢[/b],只是若非遇上生死关头,决计不可轻用。我在‘虎爪’两字之下,再加上‘绝户’两字,要大家记得,这路武功是令人断子绝孙、毁灭门户的杀手。”当下七弟子拜领教诲。[b]俞莲舟便将这路武功传了六位同门。[/b]七人学会以来,果然恪遵师训,一次也没用过。



这个明显是老二创的么…………怎么到你这儿变成老四的了??难道真的老二没了? -_\\

2006-11-29 10:02 金圭子
另外,我觉得纯阳无极功未必是只有童子身可以练吧…………更不是“身有‘百年’纯阳无极功”

原文是:俞莲舟、张松溪、莫声谷三人来到师父云房,知道师父正以“纯阳无极功”吸取无忌身上的阴寒毒气。张三丰并未婚娶,虽到百岁,仍是童男之体,八十余载的修为,那“纯阳无极功”自是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第十章 百岁寿宴摧肝肠)

————————————————————————————
原版书中也有:俞莲舟解开长袍,将无忌抱在怀里,肌肤相贴之际,不禁打了个冷战,便似怀中抱了一块寒冰相似,忙道:「七弟,你叫人去生几盆炭火,越旺越好。」不久炭火点起,俞莲舟却兀自冷得难以忍耐,[color=red]小腹中的纯阳之气[/color],竟是极难凝聚,才知那「玄冥神掌」的威力,实是非同小可。

………………

  张三丰一拍大腿,说道:「是了。原来他是学了金毛狮王谢逊的奇门武功。倘若他的内功是翠山所授,那是云门之学,[color=red]咱们的纯阳无极功[/color]和他内力水乳交融,相辅相成,自是见效更快。可是那谢逊所学,却是什么武功呢?」


所以我觉得,不止张三丰,应该是武当七侠(五侠?)都学过纯阳无极功的,顶多是张三丰以童子身练,就更纯,更阳,更强劲罢了
(突然想到,王重阳的先天功是不是只能童子身练呢?)





ps:楼主的签名,可惜用画笔写字了…………

2006-11-29 13:45 边城玫女
金圭子 ,哇,谢谢你哦
我比较懒,我写东西时候,一般都不喜欢翻书的
写完就发
所以我的帖子,通常发上去一个月内时间,我会天天编辑错误,增补些东西
那个少林帖子,我接连16天,天天编辑
这个武当帖子我也慢慢编辑吧

谢谢你 错误已修改

[[i]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1-29 13:52 编辑 [/i]]

2006-11-29 13:53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金圭子[/i] 于 2006-11-29 10:02 发表
(突然想到,王重阳的先天功是不是只能童子身练呢?)... [/quote]

这个,应该不是的

先天功传给了南帝。。。。。。。。。。

2006-11-29 13:55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金圭子[/i] 于 2006-11-29 10:02 发表
ps:楼主的签名,可惜用画笔写字了…………... [/quote]


这是《白马啸西风》 李文秀 的Q版漫画

是我托朋友江湖,从台湾那边找出来的

2006-11-29 13:57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6-11-28 20:14 发表
老规矩,列一下小说中有现实中也有的吧(武当支系太多,我只列我知道的):

一、内功
  
4.沾衣十八跌(松溪派)[/quote]



这个传说中神奇的功夫,现实中真的有?

2006-11-29 13:58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06-11-28 23:13 发表
总结归纳不简单
武当武功人物都在里面了(?) [/quote]

武功应该没遗漏了

人物就更不可能有遗漏了

武当派出场的人物并不很多

2006-11-29 14:40 【赵云】
可惜传到现在都是假把式了,个人认为最后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就是燕子李三。哈哈!!

2006-11-29 15:15 木剑
真的是研究的太细了.........厉害,

2006-11-29 15:15 tiger1970
沾衣十八跌不仅武当派有,北方的一些少林派系中也有。

跌和摔不同。跌很少利用抓握,而是利用对方的态势造成对方身体的不平衡,使对方跌倒而自己站立的技术。摔则需要广泛地使用抓握技术。
松溪派最重要的技术就是跌法。这个派系中,有一些名家传出过沾衣十八跌这种技术,大致是18种跌法技巧。我曾经看过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我曾经拜访过某少林支派的一位先生。我练习的就是太极拳,按照道理说,应该不会被他轻易的搞失重(太极拳在这一方面是专长),但实际上,真是被他搞得站不住脚。他说这就是沾衣十八跌。

2006-11-29 19:20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赵云】[/i] 于 2006-11-29 14:40 发表
可惜传到现在都是假把式了,个人认为最后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就是燕子李三。哈哈!! [/quote]

李小龙才是中国最后一个武林神话

2006-11-29 19:22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6-11-29 15:15 发表
沾衣十八跌不仅武当派有,北方的一些少林派系中也有。

跌和摔不同。跌很少利用抓握,而是利用对方的态势造成对方身体的不平衡,使对方跌倒而自己站立的技术。摔则需要广泛地使用抓握技术。
松溪派最重要的技 ... [/quote]

小说中的沾衣十八跌常与本人具有深厚的内功有关

但是照您这么描述,似乎与内功完全不搭边?

2006-11-29 21:20 斜出正入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6-11-29 19:22 发表


小说中的沾衣十八跌常与本人具有深厚的内功有关

但是照您这么描述,似乎与内功完全不搭边? [/quote]
讨论这个得先给“内功”一个定义,呵呵。

2006-12-1 11:54 【赵云】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6-11-29 19:20 发表


李小龙才是中国最后一个武林神话 [/quote]

李小龙是被夸大了,要是他碰上燕子李三必死。

2006-12-1 13:08 fillppo
楼上有什么根据?燕子李三的轻功的确很高,
但是也很少有历史记载他的武功盖世,
难道光靠跑路就可以打倒李小龙?

小说里的沾衣十八跌和武术里那种差别挺大的,
比较有名的是出现在梁羽生的作品里,

武术里,沾衣十八跌是一种高明的擒拿手法,在大多小说里,作者为了增加
神秘色彩,去除了本人跌倒的过程,只要敌人挨着就要摔倒,这就需要深厚的
内功来借力打力,后来演化成连兵器都是荡开的高明气功,
详见梁书里《女帝奇英传》《侠骨丹心》等。
小说里的沾衣十八跌一般出现在少林,武当,丐帮有时也有这种武功

2006-12-1 23:36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illppo[/i] 于 2006-12-1 13:08 发表
楼上有什么根据?燕子李三的轻功的确很高,
但是也很少有历史记载他的武功盖世,
难道光靠跑路就可以打倒李小龙?

小说里的沾衣十八跌和武术里那种差别挺大的,
比较有名的是出现在梁羽生的作品里,

武 ... [/quote]

沾衣十八跌最早出现在谁的哪部小说内?我都混淆了

2006-12-2 00:15 fillppo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6-12-1 23:36 发表


沾衣十八跌最早出现在谁的哪部小说内?我都混淆了 [/quote]
新派武侠里,最早出现在梁羽生的《塞外奇侠传》,时间是1955年

早期的旧派武侠里,蜀山和王度卢先生的书里都没有记载,其他更早的旧派武侠我看的很少。。无法判断:mellow:

2006-12-4 23:25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illppo[/i] 于 2006-12-2 00:15 发表

新派武侠里,最早出现在梁羽生的《塞外奇侠传》,时间是1955年

早期的旧派武侠里,蜀山和王度卢先生的书里都没有记载,其他更早的旧派武侠我看的很少。。无法判断:mellow: [/quote]
谢谢
沾衣十八跌,这5个字也还好听~~`

2006-12-7 21:40 jiyi1
ding
hao a
佩服佩服。
金庸的小说里面的武功有许多都来源于真实的武术的,只是某些方面被放大,夸大,而已,
不错

[[i]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06-12-8 10:00 编辑 [/i]]

2006-12-8 00:59 金圭子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6-11-29 13:55 发表



这是《白马啸西风》 李文秀 的Q版漫画

是我托朋友江湖,从台湾那边找出来的 [/quote]
看铃铛我还以为是小龙女呢…………

我是说可惜那几个字了,是用画笔写的,干吗不用photoshop写呢?

[[i]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06-12-8 01:00 编辑 [/i]]

2006-12-8 10:12 jiyi1
[quote]小说中的沾衣十八跌常与本人具有深厚的内功有关

但是照您这么描述,似乎与内功完全不搭边?  [/quote]

现实的武术的内功和小说的武功是两码事。

小说的内功都加上了气功,比如紫霞密集开头那几句,射雕里面关于九阴修炼时黄蓉讲的那些话,都是气功的。

现实的武术内功和气功一般而言关系不大,武术的内功,打个比喻,就像肺活量,是身体的一种机能,一般人没什么用,但是对运动员什么的或者音乐家来说,就很重要了。当然到了高层次,也是有气功的,也开始讲究气功了,也需要讲究气功了。

沾衣十八跌的确需要很深厚的内功,而且很搭边,但是并不是武侠小说里面的内功。现实的内功也没有那么多好听的名字,

2006-12-8 10:47 tiger1970
其实最好不要讨论内功、气功、养生术这个和现代西方科学不太相容的东西。
最好也不要讨论任何关于武术源流的问题。
这两个方面是敏感问题。

武侠小说要这样讲,在党和国家有关部门不反对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最好不要讲这些东西。
仅仅武术中招数的变化和力量的运用就够研究一辈子的了,为什么要去讨论现实中的武术内功、气功、养生术和武术源流?

2006-12-20 11:49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6-12-8 10:47 发表
仅仅武术中招数的变化和力量的运用就够研究一辈子的了,为什么要去讨论现实中的武术内功、气功、养生术和武术源流?[/quote]
只可惜武术散打不是奥运项目...........

2006-12-20 15:23 tiger1970
武术散打想进奥运还早着呢。

2007-1-25 22:24 jiyi1
1
应该出自平江不肖生,以前的传统评书好像没有,近代的以不肖生首创。《侠义英雄传》好咸个就有,乃高深内功。十好几年了,不知道记得对不对。那个时代的书很好看,不肖生本名向凯然,自由习武,那个时代神秘的东西多,迷信多,地球生态未被毁坏,传说多,资料多,著书的都是将故事的高手高高手,很是不多。
2
宋书铭的那个书据考证是托名的,就是他自己写,假托宋远桥。其功夫相当厉害。当时多位高手为期宣传。其书文字不是宋远桥时代行文。
3
中国最高深功夫永不能进奥运。就像枪支可以用来比赛设计,冷兵器有击剑,但是原子弹等核武器是不能用来比赛,威力太大。中国最高深功夫其搏斗最厉害处就是杀伤太大了。

2007-1-26 12:43 蓝色天堂
所列武当武术不全
举一个例子:武当醉八仙拳
找个图书馆,看一本武当武功的书,后面有专门介绍武当内家功的,其中的闪电追魂手,黑沙夺命手,壁虎功,桶子功等都没有。
不一一列举了,自己去看吧。

[[i] 本帖最后由 蓝色天堂 于 2007-1-26 12:49 编辑 [/i]]

2007-1-26 17:39 forrr1
[quote]原帖由 [i]jiyi1[/i] 于 2006-12-7 21:40 发表
ding
hao a
佩服佩服。
金庸的小说里面的武功有许多都来源于真实的武术的,只是某些方面被放大,夸大,而已,
不错 [/quote]
从这点也能看出老金的知识面是挺广的,什么都能挂上钩,最近看篇新闻说个北大的女作家叫老金退位让贤,我看有空和老金打嘴仗不如下点功夫有老金这么广的知识面

2007-1-27 14:50 kilt
看来各位都是研习武功的行家啊,小子不才太极只能算是及格,强身健体还不错:P

2007-1-28 12:49 jiyi1
[quote]原帖由 jiyi1 于 2006-12-7 21:40 发表[/quote]


我12.7的帖子就是说宋书铭的书是托名所作,但是发了后那些人肯定要和我辩论,当时忙于准备考试,我就删除了。

2007-2-13 13:58 夏侯称
不全不全,一百零八路达摩剑式没有,太极门也未必是武当旁支,不然形意.八卦都要算上了。
等我看完梁羽生和其他一些武侠,在发上来。
怎么也要抽成个武当八十一绝技。

2007-2-15 17:14 斜出正入
[quote]原帖由 [i]夏侯称[/i] 于 2007-2-13 13:58 发表
不全不全,一百零八路达摩剑式没有…… [/quote]

都叫达摩剑了,还能摆武当吗 :P

2007-2-15 21:39 tiger1970
他说的是梁羽生小说。
其实形意是终南派,八卦是九华派。二者均非武当派。

2007-2-16 23:51 夏侯称
回复 #53 tiger1970 的帖子

恩,梁羽生的达摩剑式。
还有什么流云挥袖、太极掌、太极枪、太极棍、纯阳拳、纯阳剑、松溪剑、游龙剑、游龙剑太多了。
据说太极门也不是源于武当的,反正不少人内家门派都归于武当。

2007-2-17 15:03 tiger1970
如果按照地域分得话,太极拳是武当的。

内家主要的是四拳。
太极拳传说为武当张三丰创造,自然是武当。
形意拳为姬祖在终南山得拳谱,所以是终南派。
八卦掌是董公在九华山学艺而得,所以是九华派。
通背拳是传说模拟白猿动作,所以称长拳、白猿门或者直接称呼通背门。

其中,张三丰丛少林翻成武当,所以武当派承认自己技术初始 于少林。
形意拳与少林有深刻交流。

因此,梁先生为其人物设置达摩剑术,并归结为武当派,倒也不全错。当然,现实中达摩剑术是少林派。
流云挥袖是虚构。太极掌有,是新编的。太极枪有,是河南苌家枪和杨家梨花枪(加白猿棍)。苌家枪传说是张飞枪。太极棍有,均为新编。其中,陈家的是来自少林五虎群羊棍,杨家的直接来自拳术,武派的是一套齐眉棍,多单手运用;赵堡的是一套阴手棍。纯阳拳、纯阳剑是武当纯阳派的,但形意拳也有纯阳剑。著名的武当剑(李景林的剑术)也曾经称纯阳剑。你说的松溪剑、游龙剑可能是武当松溪派的东西,但八卦掌也有游龙剑术。

内家拳不都归在武当门下,只有太极拳是武当派。

2007-9-2 00:19 snoopy0516
小说当然不可当真

2007-9-2 14:29 toushion
楼主应该把‘(现实中有些有,有些没有)‘的标出来啊,到底是那些有哪些没有

2007-9-3 18:13 夏侯称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7-2-17 15:03 发表
如果按照地域分得话,太极拳是武当的。

内家主要的是四拳。
太极拳传说为武当张三丰创造,自然是武当。
形意拳为姬祖在终南山得拳谱,所以是终南派。
八卦掌是董公在九华山学艺而得,所以是九华派。
通背 ... [/quote]

呵呵,兄台研究得清楚。形意拳一说是岳飞所传呢,其实有些门派武功名字相同。武侠小说中这样的毛病更多了,我所列的全部出自武侠小说。
其实就八卦掌和太极拳的出处都是众说纷纭,现实的兵器功夫现在已是少用,我亦不清楚那么多。

一般武侠小说把武当归一天下闻名的两大门派之一,所列武功名称之多,也是多于二百多种。固此我才认为要整理武当派的武功,必定十分困难。

2007-9-15 16:23 索虾王
[quote]原帖由 [i]【赵云】[/i] 于 2006-12-1 11:54 发表


李小龙是被夸大了,要是他碰上燕子李三必死。 [/quote]
不是吧,兄弟如何得知李小龙一定打不过燕子李三?我记得李小龙有一部电影是和一个世界空手道冠军打,那个人也承认如果真打的话,他肯定打不过李小龙,世界冠军尚且不敌李小龙,怎么会是夸大了呢?

2007-9-15 16:27 索虾王
楼主所说的冲虚只比宋青书低一辈从年代上看很有可能,张三丰死的时候元朝都快要灭亡了,加上俞莲舟和张松溪两代掌门,虽然我没有具体考证过他们当了多少年掌门,但加起来估计3,40年总有吧,而笑傲江湖的年代应该是明朝的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