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9 10:03
谭文山
文山论诗
以前学书法的时候,听老师讲过一段话,记忆很深刻,那就是“三等以气胜,二等以情胜,一等以格胜”,就是说,以气势取胜的书法作品,满纸笔走龙蛇,如高山流水,英气逼人,那只能是三流,以情义取胜的书法作品,满纸云烟过眼,或有郁勃不平之气,或有沉郁顿挫之姿,那只是二流,只有从容蕴籍,不温不燥,书格及人格的作品,才可列为神品,推为当世第一,觉得很有道理,近来读了一些小诗,觉得诗书同理,颇有些见地。
最初时没有分辨,觉得青莲,工部,乐天的诗就是一切,虽然很难参透,也乐之不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李贺兴趣渐浓,觉得他的诗句句句惊奇,字字珠玑,佩服的五体投地,直到忽然有一天,看到这么一首诗“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窗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忽然有所感悟,原来寻章摘句老雕虫就是李贺,韩愈这些名家的最好写照,那就是故纸堆里的唐人写经的升级版,看似奇崛。实则不过是平庸的升级版罢了。
李义山是我第二位极感兴趣的诗人,他的诗感情充沛,有一种忧郁的,郁达夫式的秋意,很美。然而他的人品令我知道了,即使是温庭筠这样“才思敏捷,品格不高”的诗人,也可与他相提并论。
摩诘和苏州,的诗品便像他们的书画一样古淡,那是一种清新的,不施粉黛的唯美,像是天上的仙乐,令人如痴如醉,不能自己。这便是品格的力量吧。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从前,“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的自然洒脱,使这些古板的凑诗派所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妙,“世之所贵,必贵其难”,诗仙之名,斯不谬矣!
2006-11-9 10:52
whws
喜欢李贺,就像喜欢童话作家王尔德,抛开一切内在的鉴赏,只是在形式上的唯美就让人如痴如醉。
2006-11-9 10:58
谭文山
[quote]原帖由 [i]whws[/i] 于 2006-11-9 10:52 发表
喜欢李贺,就像喜欢童话作家王尔德,抛开一切内在的鉴赏,只是在形式上的唯美就让人如痴如醉。 [/quote]
楼上,王尔德的作品我巨喜欢:q```+,不过他是个同性恋!:wink:
2006-11-9 12:14
whws
嗯,因为被控鸡奸入过狱,出来没多久就死了。
不过,似乎《伊里亚特》中的无敌英雄阿基利斯也是同性恋,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唯美的爱如果超越了性,即便是像那喀索斯那样爱上自己,也是对纯美的爱和追求呀
2006-11-9 12:22
谭文山
[quote]原帖由 [i]whws[/i] 于 2006-11-9 12:14 发表
嗯,因为被控鸡奸入过狱,出来没多久就死了。
不过,似乎《伊里亚特》中的无敌英雄阿基利斯也是同性恋,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唯美的爱如果超越了性,即便是像那喀索斯那样爱上自己,也是对纯美的爱和追求呀 [/quote]
接受不了:funk: ,自恋的人似乎都很封闭,我比较喜欢开放些的:P
2006-11-9 16:06
蒹葭苍苍
本文只是泛泛而谈
2006-11-9 16:30
廖化将军
这个话题其实还可以更深入,怎么看这些风格的区别,要结合当事人当前的身份和处境。所谓募然回首,到时候又另有一番看法。
2006-11-9 16:42
廖化将军
也许有一天,你又会觉得李杜有点FQ了,快乐幸福的人不喜欢火药味;王维装B了,谁会喜欢被人居高临下的说教。
什么哲学都没有地地道道寻章摘句老雕虫也许也有最对人口味的时候。
那是什么时候呢?当你有别墅花园、有漂亮的狗和一对乖儿女,有贤妻美妾,在春天的黄昏幸福的看风景的时候,这时候有人跟你谈李杜你会笑的,有人跟你说摩诘你又笑了。
这时你喜欢谁?
所以糨糊妹妹会喜欢老纪。虽然老纪的鬼话在哪方面都不如老蒲的强。但幸福的人不需要看那些激愤之作、也不需要禅道的启发。幸福的人就要纯的艺匠之作。所谓没思想的纯文艺那种东西,通常被教科书所贬低的,其实真的很好。
每当我想起糨糊的时候
每当我想起糨糊说阅微堂笔记的时候
NND,糨糊妹闪到哪里去了?
2006-11-9 17:19
谭文山
廖化将军讲得好,赵构的瘦金体和他的画艺,做为一种纯艺术的东西,是相当不错的,毫无疑问,赵构是幸福的。周邦彦作为一名词作家,毫无疑问,艺术成就是顶尖的,周邦彦是幸福的。
文天祥 (ps:我的名字从他而来)的词作和书法,是气势迫人的。毫无疑问,文天祥是痛苦的。岳飞的字和词作狂放而严谨,笔致顿挫,是有深重沉郁感情的,毫无疑问,岳飞是痛苦的。李清照的词,纯以感情入味,赵明诚死前,她勉强可算快乐,赵明诚死后,相信他是痛苦的。
右军的文字毫无疑问是自然洒脱的,但是右军是否幸福,我不敢妄加揣度。陶潜是洒脱的,悠然见南山,何等惬意,但他是否幸福,我不知道,赵孟fu(字打不出来)的字,是柔媚的,清秀的,但我觉得他的风骨,最起码远远超过董其昌。作为一名高官三等人,不知他是否幸福。
这些人有的幸福,有的痛苦,至于谁的艺术品格高些,也是见仁见智了。
[[i] 本帖最后由 谭文山 于 2006-11-9 17:25 编辑 [/i]]
2006-11-9 18:27
廖化将军
无所谓品格高下啊。
那是过去左派教育留下的影响,以忧国忧民的为上品,以犹唱后庭花为羞耻。
其实那属于政治范畴了。中间偷换了概念。政治范畴那个人享乐和国家兴亡没办法比的。但是赵锦鸡生于今日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不理农商,厌习军务,专注工笔,那么他的花鸟见什么仁见什么智呢?难道拉上他去反对日本入常签个名,他的作品就有了品格?
倘若按艺术驾驭人还是人驾驭艺术的标准来看,当然是各人因各处境于时代的不同,各取所需罗。
2006-11-9 18:48
whws
[quote]原帖由 [i]廖化将军[/i] 于 2006-11-9 16:42 发表
当你有别墅花园、有漂亮的狗和一对乖儿女,有贤妻美妾,在春天的黄昏幸福的看风景的时候,这时候有人跟你谈李杜你会笑的,有人跟你说摩诘你又笑了。
[/quote]
我不这样想。像李贺这样的人,绝不会是幸福的。喜欢他的人也是如此。他们的眼睛是朝内看的,他们的目光和思维方式也是内敛的。但是他们追寻的过程,却往往是痛苦的。唯美本身就是哲学,它脱离了对世俗的审视,那不意味着它没有审视。凡是唯美的人,其实都会追求对自己作出完美的表达。这种表达本身,就是人对内在本性的审视,它常常是痛苦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不完美,于是唯美的人往往是固执地矛盾着的,他们的缺陷与他们对美的追求是那样尖锐的对立,因此他们也常常是挣扎的。
当李贺在用唯美的字句去描绘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时候,他在很认真地读自己的内心,他构建的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空中楼阁,在那里他可以任意的渲染和构架,也可以任意追求对自己的表达。可以说他是个逃避者,有时会用虚幻的幸福感去逃避现实的痛苦。但是那种根植在骨子里的痛苦本身就是他对于唯美追求的源动力。
李贺本人的现实生活,也绝非别墅花园、娇妻美妾,他年纪很轻就已经成名,却终身没有做过大官,四处奔波,为一些微薄的俸禄挣扎。他因为可笑的原因,不能通过科举进身,也因此怆然而归。当他写下“雪下桂花稀,啼鸟被弹归”的句子时,他内心的自怨自怜有谁愿意去体会呢。他唯美爱美,本人却奇丑无比。在昌谷读书示巴童及巴童答里,他是那样嘲笑自己,他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寻找自身的完美。书本上没有告知他是否结过婚,只知道他二十九岁就去世了,在他留下的诗歌里,有大量对鬼狐、仙姝、美女的动情描述,然而我们却始终无法触及到他本人的情感生活。也许他终身都是悒郁和无处诉说的,因此他才会那样毫不顾惜身体的写作,直至病累而死。
奇才多早夭。李贺的早夭,不仅仅在于生活经历的不顺利,更在于他与生俱来的自我矛盾,他的挣扎造就了他的唯美,他的唯美宣示了他的早亡。甚至连他死去的那段传说,也似乎是在对他一生的矛盾和缺陷予以补完。
[[i] 本帖最后由 whws 于 2006-11-9 19:36 编辑 [/i]]
2006-11-9 19:04
谭文山
赞同楼上,真正艺术家的道路总是比众不同。
2006-11-9 19:25
万里悲秋
嗯,要论起来,我还是觉得杜诗最好,不只是诗好,而且品格也高!个人非常喜欢.
2006-11-9 19:34
whws
[quote]原帖由 [i]廖化将军[/i] 于 2006-11-9 18:27 发表
无所谓品格高下啊。
那是过去左派教育留下的影响,以忧国忧民的为上品,以犹唱后庭花为羞耻。
其实那属于政治范畴了。中间偷换了概念。政治范畴那个人享乐和国家兴亡没办法比的。但是赵锦鸡生于今日和平发 ... [/quote]
这可不是左派教育的创造。中国的教育和文艺,历来讲究人文关注的。杜甫的诗史可不是今天才有的评价。
事实上现实主义历来是文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反映人,而且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群。对现实主义在文艺中的作用,看法因人而异,可以说见仁见智。但是从中国一贯的主流意识来看,只有很少的时期,文艺会被从匡时救世的义务中完全割裂出来。
2006-11-9 19:36
右文
昌谷乃至韩孟一派或失于求奇太过,其流弊至于以僻字代字等相尚,然昌谷自有天才在,非他人等闲能拟,所谓“学杜季良不成,不失为谨饬之士;学龙伯高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
2006-11-9 19:42
whws
[quote]原帖由 [i]右文[/i] 于 2006-11-9 19:36 发表
昌谷乃至韩孟一派或失于求奇太过,其流弊至于以僻字代字等相尚,然昌谷自有天才在,非他人等闲能拟,所谓“学杜季良不成,不失为谨饬之士;学龙伯高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 [/quote]
右文此论甚当。昌谷生来的奇才,造就了他的艺术敏感。缺乏这种敏感,而单纯追求炼字的成就,只会制造出机械孤兀的怪物。
2006-11-10 15:35
蒹葭苍苍
抛开文人的际遇而谈其作品,仅得皮毛而已.
2006-11-10 15:41
谭文山
愿闻骨肉,陶郡公有以教我。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