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抵抗魏国的主力是吴国而非蜀国


2006-8-25 09:13 superzz_0
淮南三叛的时候吴军都出动的。
另外,除了第一次北伐动用中央军外,其他几次又没动用中央军的记载,皇帝再也没去长安。
司马对付孔明的后面几次北伐,基本上就是用地方上的部队而已,就是雍凉二州的军队

2006-8-25 09:19 xwhero
[quote]原帖由 [i]superzz_0[/i] 于 2006-8-25 09:13 发表
淮南三叛的时候吴军都出动的。
另外,除了第一次北伐动用中央军外,其他几次又没动用中央军的记载,皇帝再也没去长安。
司马对付孔明的后面几次北伐,基本上就是用地方上的部队而已,就是雍凉二州的军队 [/quote]
如果不动用中央军,司马没必要去前线。从诸葛亮死后,曹睿变得贪图享受来看,当时诸葛亮北伐,对魏国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恐怕也是曹睿当时最大的心病,如果当时地方军就能搞定,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形,淮南三叛是魏国内部叛乱,然后勾结东吴,难以算作东吴吧。而且吴国主攻次数极少,在孔明北伐期间,也少有魏国攻击吴国的事情发生。

[[i] 本帖最后由 xwhero 于 2006-8-25 09:22 编辑 [/i]]

2006-8-25 09:27 superzz_0
魏制,大将军主西,大司马主东。所以当上大将军的司马在西线活动。曹真当上大司马后虽然没有直接去东线,但是也从西线回到中央。
我话止于此。因为说服人是个无意义的工作,自己怎么看就怎么看。

2006-8-25 09:31 xwhero
前面大雄的话可以看一下。

2006-8-25 09:43 xwhero
楼主这个贴子居然有这么多人参与,看来有人读史不成,制造些轰动效应的能力到是蛮高的,莫非娱乐圈出身?

2006-8-25 09:47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uperzz_0[/i] 于 2006-8-25 09:13 发表
淮南三叛的时候吴军都出动的。
另外,除了第一次北伐动用中央军外,其他几次又没动用中央军的记载,皇帝再也没去长安。
司马对付孔明的后面几次北伐,基本上就是用地方上的部队而已,就是雍凉二州的军队 [/quote]

淮南三叛的时候魏是用大军平叛还是去讨吴去了? 当时的威胁是叛军的威胁严重还是孙吴那些趁火打劫的威胁严重呢~~

第一次北伐动用中央军外, 第二次北伐张合除了率领雍凉诸军返回外, 明帝外加三万虎卫队, 也就是魏中央常备军同行, 第四次北伐司马懿西去救祁山后还不断的派遣援军前往援助司马懿, 第五次北伐已经完成了司马懿弟弟司马俘的建议, 司马懿受诏前往抵抗, 明帝还另外再谴2万中央军前往西线援助. 除了明帝亲往以外. 蜀军已经吸引足够多的兵力过来西线了.

曹真自第一次北伐后就常驻西线了. 也就是镇长安了. 直到其挂. 大司马曹真哪还有空回去关东边的活. 在诸葛亮北伐这几年, 招呼孙权就满宠就足够了.

而曹睿貌似除了东去吓唬过一次孙权以外, 此后还有魏皇帝东去吗?~ :qcool+

孙吴在蒋完死后正式担当起了主角这话没错. 不过是担当了个没威胁的主角, 等灭的主角而已. 在两家联合有抗击能力的时候, 蜀刘给曹魏造的威胁有多大, 谁都知道了. 三场极具威胁性的战争, 都是蜀刘一方给打出来的. 孙权? 就凭他被张辽打得那劲, 想造威胁还是省省吧.

2006-8-25 09:49 xwhero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6-8-25 09:47 发表


淮南三叛的时候魏是用大军平叛还是去讨吴去了? 当时的威胁是叛军的威胁严重还是孙吴那些趁火打劫的威胁严重呢~~

第一次北伐动用中央军外, 第二次北伐张合除了率领雍凉诸军返回外, 明帝外加三万虎卫队, 也 ... [/quote]
孙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比如一个劲的打山越,吴国比蜀国大这么多,为何精力都用在内部?另外,孙权成全了一代名将张辽。

2006-8-25 10:00 老不看三国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08:22 发表

国民党台儿庄、武汉会战您老为何不提了,孙权一方有几次拿得出手的战役? [/quote]
:)你替我说了

2006-8-25 10:0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08:54 发表
陆战是刘备打的?得了吧,还是先看看燕京的大作扫扫盲吧. [/quote]

拿篇从头到尾的"军事角度之猜测"去扫盲? 要不要我拿燕京本人更早前的-----赤壁只是场遭遇战, 魏损失的只有5千精骑来让你学习学习?

2006-8-25 10:05 xwhero
[quote]原帖由 [i]老不看三国[/i] 于 2006-8-25 10:00 发表

:)你替我说了 [/quote]
后面的话,您老为何不看,东吴有什么拿出手的战绩?

2006-8-25 10:10 料峭春风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08:16 发表
司马更是一世名将,清白让诸葛亮毁了。 [/quote]
受三国演义的毒害太深,这话反过来说才对。

2006-8-25 10:12 xwhero
[quote]原帖由 [i]料峭春风[/i] 于 2006-8-25 10:10 发表

受三国演义的毒害太深 [/quote]
刚才看了有人一句精典的话,受广大中国式专家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中国网民的大胆是完全超出想象的。拿出点证据,司马如何毁掉的诸葛。

2006-8-25 10:38 精锐骑兵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6-8-25 10:03 发表


拿篇从头到尾的"军事角度之猜测"去扫盲? 要不要我拿燕京本人更早前的-----赤壁只是场遭遇战, 魏损失的只有5千精骑来让你学习学习? [/quote]

要,当然要,所谓损失5千是指曹操的嫡系吧,赤壁主要损失的本来就是刘表的降军.

2006-8-25 10:46 精锐骑兵
孙吴在蒋完死后正式担当起了主角这话没错. 不过是担当了个没威胁的主角, 等灭的主角而已. 在两家联合有抗击能力的时候, 蜀刘给曹魏造的威胁有多大, 谁都知道了. 三场极具威胁性的战争, 都是蜀刘一方给打出来的. 孙权? 就凭他被张辽打得那劲, 想造威胁还是省省吧.
---------------------------------------------------------------------------------------------------------------------
好象第一个被宰的是蜀国.跟东边比,西线的规模不值一提.诸葛亮?就凭他被郝昭这个魏国的无名小将打的落花流水,想造威胁还是省省吧. 就说第五次吧,吴军对主力,诸葛亮对偏师,可是诸葛亮拿魏军7万人的偏师没办法,孙权面对魏军数十万当然更没办法.所以,那一次还是诸葛亮表现低劣.

2006-8-25 10:46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0:38 发表


要,当然要,所谓损失5千是指曹操的嫡系吧,赤壁主要损失的本来就是刘表的降军. [/quote]
对极对极,曹操就损失了5千就无法统一天下了,这样的论据您都认可,阿瞒地下有知,早就被你气得活过来又死过去了。

2006-8-25 10:47 精锐骑兵
至于什么诸葛亮北伐对魏国经济造成了什么打击,那更是一相情愿的意淫,诸葛亮地下有知,早就被气得活过来又死过去了。

2006-8-25 10:49 精锐骑兵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0:46 发表

对极对极,曹操就损失了5千就无法统一天下了,这样的论据您都认可,阿瞒地下有知,早就被你气得活过来又死过去了。 [/quote]

这有什么奇怪的,曹操的水军没有了嘛(非嫡系).

2006-8-25 10:51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0:47 发表
至于什么诸葛亮北伐对魏国经济造成了什么打击,那更是一相情愿的意淫,诸葛亮地下有知,早就被气得活过来又死过去了。 [/quote]
史料中有记载,到您老人家那里变成意淫,有的人大放卫星,您老还当成真理,处处宣传,在下对你的佩服已是五体投地,劝您一句,作人别太陈凯歌,好不好?

2006-8-25 10:54 精锐骑兵
史料中有记载?什么记载?影响当然有,但很小,到是蜀国被耗的差不多了,史料中有记载.

2006-8-25 10:56 精锐骑兵
到目前为止,还是支持本文的多,反对的只有xwhero、青蓝的马甲两人而已。

2006-8-25 10:58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6-8-25 05:54 发表

原来曹操亲帅主力打孙权那不叫重视,曹刘两边的荆州地方守军摩擦一下就叫重视。刘备建安十七年就喊什么“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结果呢,建安十八年刘备居然明目张胆从荆州抽调兵力去支 ... [/quote]

虾米, 老师这回不祭出你那"进攻造威胁不算威胁"的理论了? 曹操去打孙权不就是因为孙权打曹操么~ 哈哈哈~` 刘备要回去的时候回不了, 乐进打不进地盘刘备自然会抽荆兵前来帮助平蜀了. 难道还留在那看戏不成~~ 当时也就关羽这一旅偏师在襄樊而已. 要他还能造威胁, 孙权真的可以去撞墙死掉了. 曹仁只有县兵??
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color=Red]仁率诸军攻破音[/color],斩其首,还屯樊
哎呀呀, 子孝的县军竟然还达诸军之巨数哇~~ :qcool+
留下夏候渊张合, 曹操当然是去收拾那个软柿子, 光被张辽就打得死去活来的孙权大人嘛. 打人不找软的捏, 还会去找硬的死碰不成, 曹操还没肃老师这么有骑士精神.

哎呀呀, 主动向两家挑衅? 孙权他老人家经常骚扰荆州, 还派吕蒙及数万军驻江口, 还要阴结麽芳傅士仁, 末了还北递大书结交曹魏. 凡此种种原来还是关羽申请的呢~~
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臣松之以为荆、吴虽外睦,而内相猜防,故权之袭羽,潜师密发。按吕蒙传云:“[color=Red]伏精兵於�冓�鹿之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服。[/color]”以此言之,羽不求助於权,权必不语羽当往也。若许相援助,何故匿其形迹乎?
孙权小子早就北向许和密伐关羽了, 关羽要许其相助, 不就等于让孙权大军直入荆州? 哇晒!~~ 肃老师还想把关羽当成不知道引狼入室的臭脾气一个了?~~
关羽竟然能让曹操危急, 西调徐晃东抽张辽,诏夏侯敦及二十六军前往相救, 还让孙权装小人想直接跳过风火台去打关羽, 到底是谁惹谁呀~~

曹丕是魏国皇帝啊. 蜀自刘备死后数岁无声, 以为蜀惟备. 书上不明写了在刘备挂后诸葛亮出山前, 魏的态度了么. 难道还有人说此时蜀威胁比吴还大? 哈哈哈~~ 我不用管他精明还是昏庸? 精明的同志知道哪个是威胁, 昏庸的同志只会打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肃老师可以不管, 我可不可不闻呢~` 哈哈哈哈哈~`

哎呀呀, 仅仅是司马懿欲伐吴, 调了队关中诸军前往节度而已. 曹睿本人去了吗? 要这么比的话, 曹真真的去伐蜀不仅仅动用上司马懿, 还另外派谴了中央军从事讨伐, 可真是重视孙吴啊~

哟哟哟, 说得好象第一次北伐曹睿没去督战一般的哦~ 哈哈哈~~ 第五次北伐曹睿整整三个月的亲自督战才去管那孙权的, 居然还成了懒得去??您肃老师让他曹睿一开始不管西线, 一开始不勒令前线总指挥司马懿同志, 不派谴秦郎增兵, 不派辛佐治替自己去传达意思啊~~ 不管?~ 亏老师能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这句话啊~~ 哈哈哈哈哈~~

难道秦始皇修阿房宫他就不重视匈奴了?正解, 长城都筑好了, 秦始皇还顾凶奴那块干啥? 人家老皇帝的心都去永生永世和吃喝玩乐去了, 你哪点证明秦始皇还在时刻惦记着凶奴来着?

比激烈程度没用?? 蜀都打到魏国有守无攻了还不是表明其威胁的程度有多强?~ 哪象孙吴呀, 攻来攻去攻不进, 10万被七千大破, 要捏当然从软的捏起. 曹孟德比起他那昏庸儿子强多了.

比数量能体现谁有威胁? 孙吴打的越多, 越造不成东线的压力, 越说明孙权是软柿子, 越说明该去捏罢了还威胁. 真正的威胁就是那种让曹孟德不敢打要放弃, 让曹孟德要迁都要跑路, 让曹孟德联合起肃老师说对曹魏很有威胁的孙吴去打一个部下. 夜郎国? 你让孙吴能让曹魏体会到这种威胁再去跟夜郎国比吧. 连这都做不到还胡论威胁?? :():()

[[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8-25 11:18 编辑 [/i]]

2006-8-25 10:59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0:56 发表
到目前为止,还是支持本文的多,反对的只有xwhero、青蓝的马甲两人而已。 [/quote]
你凭什么说,其它人是青蓝的马甲,拿出证据来证明支持本文的多?自吹自擂这谁都会。当年文革中支持林彪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比支持朱德的人也多,看来也是真理了。

2006-8-25 11:03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0:54 发表
史料中有记载?什么记载?影响当然有,但很小,到是蜀国被耗的差不多了,史料中有记载. [/quote]
前文我早就说了,曹睿在诸葛亮死后,才开始贪图享受。那时他才大兴土木,影响确实很小很小,蜀国被耗的差不多了,在蜀国被耗得差不多之前,魏国对应付诸葛亮的进攻,打到了司马,结果皇帝被架空了,按您老以前什么曹刘后代考之类的文章,这该做何解释?

2006-8-25 11:03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0:56 发表
到目前为止,还是支持本文的多,反对的只有xwhero、青蓝的马甲两人而已。 [/quote]

说实话,我不太支持顶楼的文章结论,不过只是想就赤壁的话题讨论下而已。顶楼里的文章论据都基本真实,只是得出的结论有些偏颇,那时候统计资料太不全了,史书里记个大概,还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下一个结论不太容易。

2006-8-25 11:04 精锐骑兵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0:59 发表

你凭什么说,其它人是青蓝的马甲,拿出证据来证明支持本文的多?自吹自擂这谁都会。当年文革中支持林彪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比支持朱德的人也多,看来也是真理了。 [/quote]


得了,暂时发言马甲不是青蓝是谁?除了你和他还有谁反对了。你没看见2楼的节度史说什么了吗,他说本贴在这里是多余的,稍懂三国的都知道。

2006-8-25 11:0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0:46 发表
孙吴在蒋完死后正式担当起了主角这话没错. 不过是担当了个没威胁的主角, 等灭的主角而已. 在两家联合有抗击能力的时候, 蜀刘给曹魏造的威胁有多大, 谁都知道了. 三场极具威胁性的战争, 都是蜀刘一方给打出来的. 孙 ... [/quote]

数十万打哪而来? 孙权面对的是数十万?~~ 哇哈哈哈哈~ 孙权什么时候面对了?  造假还真会造.
告诉你吧, 孙权面对一个聚众数十的满宠还被射杀了孙泰及数十兵. 面对明帝? 果然是夜郎国出来的.

被郝昭打得落花流水?~ 哇晒, 我只看见一个10万被八百打得落花流水的孙权, 我还不知道诸葛亮被郝昭打得落花流水呢~~ 这是怎么回事? 哇哈哈哈哈哈`~ 现在已经到了伪造史料阶段了. 继续继续~~

2006-8-25 11:07 精锐骑兵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1:03 发表

前文我早就说了,曹睿在诸葛亮死后,才开始贪图享受。那时他才大兴土木,影响确实很小很小,蜀国被耗的差不多了,在蜀国被耗得差不多之前,魏国对应付诸葛亮的进攻,打到了司马,结果皇帝被架空了,按您老以前什 ... [/quote]

人家什么时候大兴土木看人家心情,论皇帝被架空,刘备死后蜀国就被姓刘了。

2006-8-25 11:09 暂时发言马甲
唔.........  到了到了, 终于到了比支持数量了. 不过你真要比数量前, 最好从头数数人. 造假也得有点造假精神哈!

2006-8-25 11:10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0:47 发表
至于什么诸葛亮北伐对魏国经济造成了什么打击,那更是一相情愿的意淫,诸葛亮地下有知,早就被气得活过来又死过去了。 [/quote]

唔.......连年战事, 麦谷不收原来是陈寿同志一厢情愿哇~` 牛B牛B~~ :()

2006-8-25 11:1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天水英才姜维[/i] 于 2006-8-25 11:03 发表


说实话,我不太支持顶楼的文章结论,不过只是想就赤壁的话题讨论下而已。顶楼里的文章论据都基本真实,只是得出的结论有些偏颇,那时候统计资料太不全了,史书里记个大概,还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下一个结论 ... [/quote]

文章资料属实, 只不过是缺少了刘方部分的资料而已. :()
你就看他连数支持他文章观点和反对的人都数错了就知道是什么统计水平了.

[[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8-25 11:12 编辑 [/i]]

2006-8-25 11:11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1:04 发表



得了,暂时发言马甲不是青蓝是谁?除了你和他还有谁反对了。你没看见2楼的节度史说什么了吗,他说本贴在这里是多余的,稍懂三国的都知道。 [/quote]
万人刀,KYU大雄等人都是马甲,对吧,再者,刚才姜维兄也赏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还好意思?至于节度,节度说的都对,那好以后咱再也不争论,拿出来一个争议话题,节度说对就对,说错就错,倘节度之前有争议怎么办?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阁下,也得鼓励一下,这篇文章比以前的什么小舅子与干儿子,还有后代考之类有很大的进步,看来也多少看了点史书。不过你以前好比是光着身子,现在也不过是穿个三角裤,就敢出来在大街上跑?是称赞你为无知者无畏?还是天生具有某种缺陷?
姜兄,至于赤壁之战,我现在也在搜集资料,准备搞得清楚一点,以后再找兄台切磋一下,我现在只能告诉你,阿瞒毕竟不是精锐骑兵,什么都能意淫,脸皮也不会这么厚,打了败仗,居然还能在与对方的书信中否认这一点。

[[i] 本帖最后由 xwhero 于 2006-8-25 11:17 编辑 [/i]]

2006-8-25 11:16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1:07 发表


人家什么时候大兴土木看人家心情,论皇帝被架空,刘备死后蜀国就被姓刘了。 [/quote]
原来如此,阁下标准可真一致啊,真公平啊,刘备死后,蜀国当然姓刘,用你废话?

2006-8-25 11:17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1:11 发表

万人刀,KYU大雄等人都是马甲,对吧,再者,刚才姜维兄也赏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还好意思?至于节度,节度说的都对,那好以后咱再也不争论,拿出来一个争议话题,节度说对就对,说错就错,倘节度之前有争议怎么 ... [/quote]

讨论归讨论,互相攻击我看就此打住吧。
不同意主要是指这一句:“但无论从人口、军队、地盘、人才等哪一方面考虑,吴都要大大强于蜀,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吴国是抗击魏国的主力。”

2006-8-25 11:40 精锐骑兵
人家什么时候大兴土木看人家心情,论皇帝被架空,刘备死后蜀国就被不姓刘了。

2006-8-25 11:44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1:40 发表
人家什么时候大兴土木看人家心情,论皇帝被架空,刘备死后蜀国就被不姓刘了。 [/quote]
那好,大举土木代表心情好,对吧,曹睿到诸葛亮死后,心情就好了,说明什么?刘备死后,蜀国不姓刘了,姓什么?阁下诡辩能到无视事实的地步,若论心黑,不敢说你已超过当年阿瞒,但论皮厚,阿瞒恐怕已是望尘莫及了。

2006-8-25 11:46 精锐骑兵
姓诸葛,很简单.

2006-8-25 11:48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1:46 发表
姓诸葛,很简单. [/quote]
拿出证据来姓诸葛,整个混淆事非,诸葛亮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2006-8-25 12:19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08:20 发表

照这个逻辑,孙权带着10万,被800人打得家都差点找不到的人更是垃圾中的翘楚。阿瞒抢了人家婶娘,结果连儿子都搭进去了,那恐怕就是翘楚中的翘楚。张飞被吕布击败也张颌无关,就是张飞再不如吕布,张颌连张飞一 ... [/quote]本来张颌就很垃圾

2006-8-25 12:27 xwhero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8-25 12:19 发表
本来张颌就很垃圾 [/quote]
到这一步,三国中的名人全都是垃圾,无人幸免。

2006-8-25 12:32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2:27 发表

到这一步,三国中的名人全都是垃圾,无人幸免。 [/quote]当然

2006-8-25 12:42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6-8-25 11:05 发表

告诉你吧, 孙权面对一个聚众数十的满宠还被射杀了孙泰及数十兵

被郝昭打得落花流水?~ 哇晒, 我只看见一个10万被八百打得落花流水的孙权, 我还不知道诸葛亮被郝昭打得落花流水呢~~ 这是怎么回事? 哇哈哈哈哈哈`~ 现在已经到了伪造史料阶段了. 继续继续~~
[/quote]哇塞 原来新城的张颖不是人啊 看来伪造史料的工夫是你老兄的强项啊 哈哈

哇晒 我只看见一个数万大军被一千人打的落花流水的诸葛 哇哈哈哈哈哈 现在已经到了伪造史料阶段了 继续继续

[[i]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6-8-25 12:54 编辑 [/i]]

2006-8-25 12:44 老不看三国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0:05 发表

后面的话,您老为何不看,东吴有什么拿出手的战绩? [/quote]
楼主看来白写了。

2006-8-25 12:48 精锐骑兵
回归正题,没工夫和那两个东拉西扯.看问题要看整体,而不是纠缠于某个事件.

[[i] 本帖最后由 精锐骑兵 于 2006-8-25 12:54 编辑 [/i]]

2006-8-25 13:03 精锐骑兵
诸葛亮北伐也就对付这么点魏军,实际上是以主力对人家的偏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军10万多人,魏军6~7万人;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蜀军数万人,魏军估计不超过万人(陈仓守军1000人);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军诸葛亮、陈式军数万人,魏军为郭淮军数千人;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8万多人,魏军7~8万人;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军10万多人,魏军6~7万人;

2006-8-25 13:13 sukerwl
刘蜀除了诸葛亮那几次和魏延的一次可以拿来YY一番之外也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战绩了 吴国除了孙权几次自率大军攻魏偏将出军屡见不鲜

夏四月,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收其人民。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琮与魏将王凌战于芍陂,中郎将秦晃等十馀人战死。车骑将军硃然围樊,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

六年春正月,新都言白虎见。诸葛恪征六安,破魏将谢顺营,收其民人。

九年春二月,车骑将军硃然征魏柤中,斩获千馀。

现在某些人正在转移话题 顶楼讨论的是谁出兵次数多对魏国压力大 没扯什么谁赢的多谁输的多

2006-8-25 13:31 xwhero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3:03 发表
诸葛亮北伐也就对付这么点魏军,实际上是以主力对人家的偏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军10万多人,魏军6~7万人;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蜀军数万人,魏军估计不超过万人(陈仓守军1000人);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军 ... [/quote]
这些数据哪来的?

2006-8-25 13:49 xwhero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8-25 13:13 发表
刘蜀除了诸葛亮那几次和魏延的一次可以拿来YY一番之外也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战绩了 吴国除了孙权几次自率大军攻魏偏将出军屡见不鲜

夏四月,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收其人民。威北将军诸葛恪 ... [/quote]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㈠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汉晋春秋曰: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

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看看战绩,刘备集团擒斩敌将:夏候渊、于禁、庞德、张颌、王双,这里五子良将有两人,夏候渊的军事能力就不能再说了吧;孙权呢,就一张辽,不但拿不下,还让人800破10万。东吴有什么能比得上的?

2006-8-25 13:55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3:49 发表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 [/quote]诸葛亮呢 就一陈仓也拿不下 姜维呢 段谷侯和被邓艾打的满地找牙 刘蜀又什么能比的上的

2006-8-25 14:09 xwhero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8-25 13:55 发表
诸葛亮呢 就一陈仓也拿不下 姜维呢 段谷侯和被邓艾打的满地找牙 刘蜀又什么能比的上的 [/quote]
那也比东吴带着10万人马,被人带800人打回老家强百倍,您老只看诸葛亮没拿下陈仓,你为何不看他拿下阴平两郡?姜维打得魏国想派刺客刺杀他,这些君是否无视乎?相比之下,蜀国如此之小,尚能如此,东吴呢?

2006-8-25 14:20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4:09 发表

那也比东吴带着10万人马,被人带800人打回老家强百倍,您老只看诸葛亮没拿下陈仓,你为何不看他拿下阴平两郡?姜维打得魏国想派刺客刺杀他,这些君是否无视乎?相比之下,蜀国如此之小,尚能如此,东吴呢? [/quote]那也比诸葛带着几万人马 被人带1000人打回老家强百倍 您老只看孙权没拿下合肥 你为何不看他拿下江陵皖城两地?这些君是否无视乎?

2006-8-25 14:26 袁绍
东吴的军事力量太差劲了!!!如果东吴再强一些,那蜀吴两路齐出,魏国岂可求全??

2006-8-25 14:31 xwhero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8-25 14:20 发表
那也比诸葛带着几万人马 被人带1000人打回老家强百倍 您老只看孙权没拿下合肥 你为何不看他拿下江陵皖城两地?这些君是否无视乎? [/quote]
诸葛亮什么时候带着几万人马被1000人打回老家?再说了,几万人与1万人,800与1000,你老能认为东吴比诸葛强百倍?这是如何计算的?刘备还打下汉中了,你老看看不?赤壁之战,拿曹操话,那根本就没有东吴的事,都是人家刘备打的?您老还好意思说?

2006-8-25 14:36 袁绍
既然是说魏蜀吴,那221年以前可以忽略了吧??LZ您拿一个东奔西跑,连地盘都没有的刘军与世居江东的东吴相比,不是显得很偏心么????:qoo+

2006-8-25 14:41 老不看三国
[quote]原帖由 [i]袁绍[/i] 于 2006-8-25 14:36 发表
既然是说魏蜀吴,那221年以前可以忽略了吧??LZ您拿一个东奔西跑,连地盘都没有的刘军与世居江东的东吴相比,不是显得很偏心么????:qoo+ [/quote]
:qDD+强人!

2006-8-25 14:42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8-25 14:31 发表

诸葛亮什么时候带着几万人马被1000人打回老家?再说了,几万人与1万人,800与1000,你老能认为东吴比诸葛强百倍?这是如何计算的?刘备还打下汉中了,你老看看不?赤壁之战,拿曹操话,那根本就没有东吴的事,都 ... [/quote]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2006-8-25 14:45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6-8-25 10:58 发表


虾米, 老师这回不祭出你那"进攻造威胁不算威胁"的理论了? 曹操去打孙权不就是因为孙权打曹操么~ 哈哈哈~` 刘备要回去的时候回不了, 乐进打不进地盘刘备自然会抽荆兵前来帮助平蜀了. 难道还留在那看 ... [/quote]

威胁?威胁论调是您老人家发明创造的吧。拜托你把我从头到尾都再说什么看清楚再来回帖,你在茶馆和别人吵得天昏地暗那是你个人的事,但不要把这种坏习气带到和我讨论中来。每次和你讨论都会陷入鸡同鸭讲的怪事中,要是你始终搞不清我在说什么的话我就没必要再回你的回复。

2006-8-25 14:46 精锐骑兵
孙权10万,张辽7千,如果算800,那孙权的实际参战兵力顶多数千.而诸葛亮可是数万被人家一千人打的落花流水.

2006-8-25 14:4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8-25 12:42 发表
哇塞 原来新城的张颖不是人啊 看来伪造史料的工夫是你老兄的强项啊 哈哈

哇晒 我只看见一个数万大军被一千人打的落花流水的诸葛 哇哈哈哈哈哈 现在已经到了伪造史料阶段了 继续继续 [/quote]

哇晒,我什么时候说过守合肥新城的那伙不是人了?我没说孙权除了满宠没面对别人,只否认孙权面对了魏明帝而已。

哇晒,我只看见千余人的郝昭被诸葛亮打得连棺柴板都拆了顶了20来天。何来诸葛亮被千余人打得落花流水?做人能这么陈凯歌的?:()

2006-8-25 14:50 xwhero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8-25 14:42 发表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 ... [/quote]
这是救兵到了,撤军,为何到你那变成被1000人打回家?再者退兵还斩了王双,你看看孙权,带着10万人,记住是10万,而不是几万,张辽用的是800,记住是800,不是千馀人,是出战,而不是守城,孙权是什么表现?“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撤军时“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啊呀,孙权真牛人也,退兵居然还差点让人擒去,若真给擒去,那就是铜雀春深锁孙权了,而不二乔。

2006-8-25 14:52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精锐骑兵[/i] 于 2006-8-25 14:46 发表
孙权10万,张辽7千,如果算800,那孙权的实际参战兵力顶多数千.而诸葛亮可是数万被人家一千人打的落花流水. [/quote]

诸葛亮是苦攻不下。怎么变成诸葛亮被打了。造假是这么造的?诸葛亮攻打陈仓时也不是全军铺上,参战的也就几千攻一千罢了。被打的是郝昭,还打得落花流水呢。

页: 1 2 [3] 4 5 6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