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我“读”关羽


2006-8-14 10:22 绯甄茗
我“读”关羽

[color=Blue] 虽然我并不是关迷,但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也仅下于赵云,周喻,所以即使在玩游戏,他也是官爵第三的选择(附带说下,然后是策策和飞飞)。
说“读”关羽,话说得满了,其实,也就是简单分析下演义罢了。
至于志,请不要说历史上的关羽怎样,因为我坦白……
我几乎没有看过三国志,也不过对些感兴趣的人物的章节翻看而已。
的确很没面子……
但,是实情。[/color]
[color=Red]“体恤士卒”[/color]
[color=Blue] 在演义中,其实在这方面倒是没有表现出来,拿关羽荆州之败困守麦城来证明关羽不得心是不对的。
记得三国后期吞蜀之时,有一臣怀疑钟会在蜀自立,而司马昭乃笑,蜀国败国之军,已无再战之能,而魏兵思归,钟会纵有自立之心,也没办法收拾散乱的军心。[/color]
[color=LimeGreen]关羽之军,就是在军心乱上。
一帆风顺的吞下樊城,水淹七军,任谁都以为胜利在手,连曹操也曾要迁都避之。
却旦夕之间,被吕蒙断了后路,从胜到败,却让军心如何不乱,更因家书所扰。
纵然家属在荆州的只是一部分,但想一想,一兵思归,就真的只要一人逃跑就好?
理所当然劝军中好友一同回去才是,这样一来,逃卒如何不多,更加摇摆不定也有人在,见逃得多了,自然也走掉。
这,才是关羽不“体恤士卒”的真正原因!![/color]
[color=Red]“性骄矜”[/color]
[color=Blue] 不可否认,关羽自带的就是一派自傲的脾气,似乎在他的心里除了大哥没有谁是了不起的。
而这,也分为两个部分。[/color]
[color=Red]1,对对手的无双霸气!![/color]
[color=Blue] 不可否认,这一点让人看得痛快淋漓。
想象一下,战场进行中,一面“关”字大旗昂然而立,绿袍红马的关公只是微微仰头,站在那里用眼角斜睨着挑衅的对手,似乎完全没有看在眼中的样子,而一缕长髯更随风拂动,多么霸气!!
甚至不用斩将杀敌就足以让全队士气飙到至高,而不得不承认,这是我的偶像云哥哥做不到的!![/color]
[color=Red]2,对同僚的傲气……[/color]
[color=Blue]常被拿来当成“体恤士卒”的反面吧,也是最为人诟病。
演义中的描写倒也不是很明显,至多是针对马超黄忠的态度有些不合适。
至于糜芳等,貌似倒没有人会为其抱不平吧。
临敌而先自伤,当然要罚。
……
别的么,倒是不了解,单是看到周仓等忠义之人闻公未免而自堕城墙,就可见关公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若是无分缘故的“性骄矜”,又如何得如此多人相随共难?
三国武将,也唯此一人也!!
与其说是“性骄矜”,不若换个说法“敬君子而远阿承”或许更合适吧。
……[/color]
[color=LimeGreen]当然,关羽对自己的武艺是有十足自信的,就因为这样,对马超黄忠就显得有些刻薄。
不过考虑到他不肯屈于人下的性格,在马超扣关,诸葛激张飞时又说了“关羽未必可胜”这样的话,他对马超的态度反常也就难怪了。
至于黄忠,想来应该是关羽已经对自己的年龄多少有些忧虑,毕竟不年轻了,才怕别人把自己看老,不然如何将曾深敬之的黄汉升贬成老卒?[/color]
[color=Red]“中箭”[/color]
[color=Blue]关羽似乎被形容成常中箭的将军,不过也不过多那么一两次而已,相对又都是轻伤。
更并非没有原因的,大刀沉重,即使不用双手托拿,使用之际也难挥洒自如。
箭支一多,难免照顾不到,再加上关羽身材高大又是绿袍,目标明显……
关羽从来都是以大将身份出场,可以说他在的场合一般就是他的地位最高,自然把敌人的目标都吸引了去,能仅伤手臂,也很不易了,更如何能于枪剑矛等以灵活取胜的武器相比?[/color]
[color=Red]“水淹七军”[/color]
[color=Blue]是借水势,还是智谋?
不重要,能让于禁庞德一网而擒,不费兵卒,已是大功。
毕竟能擒到主将的战役不常见呢。
诸葛亮赤壁也是在借天时么,能善而利用,就是好计(不用天时地利,水淹吕布审配又算什么?)。[/color]
先到这里,再说罢……
退。

[[i] 本帖最后由 绯甄茗 于 2006-8-17 17:25 编辑 [/i]]

2006-8-14 11:03 慕容剑
关羽在我心目中是三国第二人,仅次于曹操。这当然是我个人喜好,并不是想说明关羽有多么多么强。
茗JJ的观点我基本赞同,说说关羽贬黄忠吧
演义上关羽先敬后贬的态度于理不符。演义平添了一段战长沙,使得黄忠的武力得到关羽的肯定,而射盔缨又显示了黄的义气,所以关羽深敬之。
而历史上黄忠只是在成都汉中战场上有表现的机会,关羽正好不在场,所以关羽并不理解为何黄忠地位和自己相当,才有贬低他的意思,这是史书有据的,而同时演义也引用了这个故事,所以显得前后不合理。

2006-8-14 11:56 煮酒正熟
[quote]原帖由 [i]慕容剑[/i] 于 2006-8-14 11:03 发表
关羽在我心目中是三国第二人,仅次于曹操。这当然是我个人喜好,并不是想说明关羽有多么多么强。
茗JJ的观点我基本赞同,说说关羽贬黄忠吧
演义上关羽先敬后贬的态度于理不符。演义平添了一段战长沙,使得黄忠的 ... [/quote]

慕容兄言之成理。演义中 关羽对黄忠的前恭后倨,的确是因为演义作者凭空杜撰了
那么一场关黄对刀,所以才有了那个“前恭”。
我们明白了个中道理后,倒也不妨为演义作者圆一圆这个看似不合情理的情节。就
当是活动活动大脑吧~
关羽前敬黄忠,是源于其武艺+箭术+义气。但这三项又有所不同。
武艺方面,关羽只是拿不下黄忠而已,但双方高下已判。所以关羽心中并不认为黄
忠刀法武艺真的与自己并驾齐驱。
义气方面更有问题。不错黄忠确实是饶了关羽一命,但问题那是在回报关羽不杀之
恩义。
只有箭术没什么可说的。但关羽又素来瞧不上做大将者玩儿暗箭伤人。

综上,关虽敬黄,但敬之有限。这种敬 只是作为一个敌方将领的尊敬,却不意味着
关羽认为黄忠能达到自己的尊贵程度。所以关羽前面之敬重黄忠,与其后面轻视黄
忠 并不矛盾。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理由,那就是关羽亲口所言:张赵都是兄弟,与吾并封,
可也;马超大功于吾兄兼且世代公侯(正史里马超出身可没这么尊贵),亦可;唯有
黄忠,哪边儿都挨不上,既没有兄弟情分 功劳也不够大,所以就不配封五虎。
关羽这样想未免狭隘,但在演义的逻辑环境中也是有其道理、可以理解的。

2006-8-14 14:00 慕容剑
煮酒兄妙语,在下佩服。
综合来说,按照演义说法,关羽确实欣赏黄忠,但把他和自己并驾齐驱,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2006-8-14 15:48 绝世天骄
骄傲是为将者的大忌,关羽虽然有水淹七军,但哪里比的上谦虚的陆逊的一把大火
历史但知有都督伯言,何知有君侯云长

2006-8-14 19:02 绯甄茗
煮酒大人与剑弟弟的补充也很赞同,不过当事人的想法是不可能了解的了:^%

2006-8-15 08:33 坚硬的稀粥
演义中关羽作了死人还要报复吕蒙、潘璋让我最看不起。

2006-8-15 08:59 马岱
关于关羽对黄忠的态度,用“先敬后贬”这个词不妥。敬是一种向上的敬重,关羽对黄忠远谈不上“敬”字,说是“尊重”对手还差不多(相对与“轻视”)。在出战之前,关羽是不把黄忠放在眼里的,只带五百部下就想轻松拿下,谁知黄忠的实力出人意料,打了三天不能拿下。但关羽也不会因此认为黄忠的武力就与自己差不多了,只会认为黄忠有一定水平,自己胜之不易。

再看其他三虎,张飞是关羽的义弟,关羽曾经自谦张飞的武力强于自己,关羽肯定是非常了解张飞的武力,关羽不可能会断定张飞的武力不如自己,要不然说再那句话就没有道理了。马超曾经与张飞大战一场平分秋色,以致引起了关羽的不满,关羽的来信中言下之意是不大相信马超能与张飞打成这样,但由此马超的武力形象已经在关羽心目中确立起来了,关羽也不敢小视马超。关羽与赵云也是非常熟悉,虽然之前未见关羽对赵云的任何评价,但书中却有别人对赵云的评价,对赵云知根知底的关羽不可能还不如其他人那么熟悉,对于赵云那些优异表现,关羽肯定也不敢托大就自认强于赵云。所以关羽对三虎和黄忠的态度是不同的,对于三虎,关羽是真的没把握,自己是不是比人家强还是一个问号,对于黄忠,关羽是有把握的,毕竟已经通过交手知道了黄忠的底细。

再从武力名声看,关羽最有名的就是“斩颜良、诛文丑”,周瑜见之就汗流浃背;张飞是长板喝退曹操大军;赵云是长板坡单骑救主;马超是让曹操割须弃袍,四人都有名声显赫的战绩。黄忠则没有,斩夏侯渊并不能成为“著名”的战例,没有人说“斩夏侯渊”的黄忠。

黄忠列进五虎,就意味着与关羽同一档次,这是关羽不能接受的。我可以尊重你,但要与你平起平坐,那不是降低了我的身份?所以关羽不服。

2007-10-14 22:39 zidaneluo
关羽在千里走单骑中的各方面表现,两个字,完美!:lol:

2007-12-3 09:11 刘郎
备感惋惜的英雄

2008-2-22 17:09 雷横
老夫也非常敬陪关羽.尤为敬佩他的忠义,誓死扶保汉室.在最后临死时,还不忘其主,不背叛其主.关羽的功绩那太多了,像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不过,此人太傲了,自是熟读春秋,无人能比,最后招来杀身之祸.

2008-2-22 17:23 abakus
最敬佩劉玄德,第二就是關云長,第三諸葛亮。
云長忠義無匹,所謂“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是也。想他華容道放曹一幕,每次看時都深為感動。

我一直感覺,華容道放曹可以拍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從曹操和關羽對面重逢敘起,倒回當年五關斬將,溫酒華雄,三英呂布的一幕幕,甚至可以加些關羽和貂蟬或者秦氏的男女感情戲。

主要是演員太難得了。我看身高不得少于一米九,身板也要堪比阿諾舒華,這樣的演員中國還不見一個。

2008-2-22 20:17 恐龙3
[quote]原帖由 [i]abakus[/i] 于 2008-2-22 17:23 发表
最敬佩劉玄德,第二就是關云長,第三諸葛亮。
云長忠義無匹,所謂“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是也。想他華容道放曹一幕,每次看時都深為感動。

我一直感覺,華容道放曹可以拍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從曹操和關 ... [/quote]

身板只怕倒不是大问题,最大问题在于脸,虽说化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

2008-6-18 13:32 liduxing
在下觉得~原版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扮演者陆树铭已经很棒了
那种傲视群雄 义气非凡的感觉都演了出来

2008-6-18 14:07 ttddffgg
黄忠年轻20岁。吕布都不是他对手。

关羽战黄忠于长沙,那时候,黄忠都50多岁了。

2008-6-18 22:02 孔雀王
[quote]原帖由 [i]坚硬的稀粥[/i] 于 2006-8-15 08:33 发表
演义中关羽作了死人还要报复吕蒙、潘璋让我最看不起。 [/quote]


孙权没被报复,是否在暗示这个“梦日而生”的帝王非同寻常、鬼魅难侵的龙气。。。

2008-6-19 00:38 车夫
[quote]原帖由 [i]绯甄茗[/i] 于 2006-8-14 10:22 发表
1,对对手的无双霸气!!
不可否认,这一点让人看得痛快淋漓。
想象一下,战场进行中,一面“关”字大旗昂然而立,绿袍红马的关公只是微微仰头,站在那里用眼角斜睨着挑衅的对手,似乎完全没有看在眼中的样子,而一缕长髯更随风拂动,多么霸气!!
甚至不用斩将杀敌就足以让全队士气飙到至高,而不得不承认,这是我的偶像云哥哥做不到的!![/quote]
好像沒啥人怕过,连五關的龙套也不怕。:titter:

2008-7-14 06:44 蜷川ぃがさ
[quote]原帖由 [i]车夫[/i] 于 2008-6-19 00:38 发表

好像沒啥人怕过,连五關的龙套也不怕。:titter: [/quote]
结果头都没了:titter:

2008-7-14 11:41 ysy
演义中关羽和黄忠斗了两次,正常交手未分出胜负,第一次黄忠马失前蹄属于意外,第二次黄忠射中关羽头盔是手下留情,试问两人武艺谁强谁弱?关羽居然还好意思说人家不配和自己同列,真是笑死人了:titter:

2008-7-14 12:26 甲乙丙jyb
(1)关羽不满黄忠和其并列,原因讲的再清楚不过: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73回)

分明是嫌黄忠太老!如果还是当年长沙时的黄忠,关羽不会不满!

(2)再举个人对黄忠的态度来佐证,魏延:

a、长沙时说: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53回)

b、魏延曰:“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因此愿相替,本是好意。”黄忠大怒曰:“汝说吾老,敢与我比试武艺么?”魏延曰:“就主公之前,当面比试。赢得的便去,何如?”黄忠遂趋步下阶,便叫小校将刀来!(62回)

62回的魏延对单挑黄忠已经充满信心了,何况73回的关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读”关羽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