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梦之盛世——我眼中的贞观之治


2006-8-5 17:27 扶楠
梦之盛世——我眼中的贞观之治

大唐惊变是完成了,现在的任务就是把那个贴完……现在开一新坑,但愿别像大唐惊变那样无人问津……
------------------------------------------------------------------------------------------
引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夏四月的一天,在两仪殿内上演了颇富戏剧性的一幕:
当朝皇帝唐太宗当着四位大臣和自己第九个儿子的面,又是自投于床,又是抽刀自刺,饶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长孙无忌、李世勣这些人,也都不免要吃一惊,虽然不至于手忙脚乱,却也足够乱一阵子了。历史上不乏自杀的皇帝,不过基本上都是被迫的,像太宗这样在和平时期又是大权在握,还要玩一把自杀的,绝对是屈指可数。
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件事的记载时是什么想法,就我自己而言,除了惊讶之外,觉得颇为好笑。对于太宗来讲,如此作为很有些失体统。当然,李世民可不是什么脆弱之人,之所以会这样,其中也有内因,这也是太宗的一种权谋,只是为此太宗还得放弃形象,付出的代价还是满大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不难过到一定程度,太宗也肯定不愿意这样做,这从侧面反映出来李世民当时的心情确实很糟糕。
那么,又是什么使得唐太宗李世民当时这样难过呢?没错,就是宫廷斗争。颇有“乃父之风”的魏王李泰,和现任太子李承乾,为了争夺或确保太子之位,不管阴谋阳谋,只要管用就行,于是……然而……总之,最后谁也没成功。但这件事对太宗影响很大,以致于他后面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这场宫廷斗争似曾相识,几乎就是十七年前那次事件的翻版。不知太宗伤心的那一刻,会不会想起玄武门的往事呢?
很多先人都发现了一个奇妙的规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人研究过林肯和肯尼迪,发现这两位美国遇刺的总统,有着许多相似点,比如林肯和肯尼迪当选国会议员的年份相差整一百年,当选美国总统也相差一百年,他们的名字都由七个字母组成,他们都特别关注民权,遇刺的时间都是星期五(果然黑色的星期五啊……),两位刺客都是美国南部人,也都是15个字母的名字,两人的继任者都叫约翰逊,而且这两个继任者的出生年份也都相差一百年……不过老实讲,研究到如此细致的地步,只怕其目的就是故意寻找二人的相似之处,哪怕硬揍也无所谓。这和研究者们铁了心要寻找金字塔和外星人的联系一样无聊,至少我觉得这很没意思。但历史的相似性确实存在,以中国历史来讲,秦汉和隋唐的相似性是从初中历史就开始念叨的,什么秦和隋都短命,都建了一个举世大工程,后面都跟着一个兴旺发达的朝代,都……鲁迅先生华盖集中有篇文章说道:“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当然末世各有其特点,鲁迅先生说这番话也有着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仔细想想,倒也确实相仿。
为什么历史会有这样一个不是规律的规律呢?为什么历史总会相仿呢?难道冥冥中真的有什么安排?难道历史真的是一个大转盘,总在重复着相似的事件?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想想也是,就单以本文所说的宫廷斗争来讲,处于相似地位的人,有着相似的追求,用相似的手段,这样的历史能不相似吗?只是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还需要一定的偶然性才能真正达到相似,而一些细枝末节的巧合,只能说那的确太巧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历史不是一直相似,更不是完全一致。李世民拒绝重复他父亲李渊的老路,而李承乾和李泰也都在随后几年或十几年中,相继离世。

2006-8-5 17:30 扶楠
第一章 “梦”开始的地方——玄武门

唐朝堪称梦之朝,而贞观之治则是它的开门红。我曾经写过,很少有像唐这样一上来便是盛世的朝代,从某种角度来讲,唐朝几乎是惟一的。而以一场政变开始一个盛世,更是件有意思的事。不过,如果说这个盛世是梦之盛世,那么梦开始的地方却是充满了凶险,对李世民个人而言,更是一场噩梦。
噩梦当然是凶险的,有些变数甚至可以影响到最后的结局:假如李建成当时听了李元吉的话不去玄武门,假如李元吉射出的三支箭中有一支命中目标,假如李元吉用弓扼住李世民喉咙的时间再长一些,假如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再多坚持一会……当所有这些“假如”中有一个成立,那么历史都将被改写,也就是说,本章题目所写的“梦开始的地方”,等同于梦结束的地方。假如这些“假如”中有一个成立,纵使李建成、李元吉仍然要死,至少李世民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不过两败俱伤实在是最糟糕的一个结局。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大部分的罪名、罪恶,还有恶果,都要由失败一方来承担,似乎这就是自然之法则。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了理所当然的坏人,当然了,如果胜负双方交换,李世民也会变成史家笔下的恶魔。只是物极必反,“舆论”从来不会一面倒,有时甚至会出现强烈反弹,即使是唐代也会有讽刺太宗皇帝的作品在暗地里流传,而唐以后,范祖禹、王夫之批判太宗的话更是经典。时至今日,围绕着这次政变,仍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那么玄武门究竟谁是谁非呢?

一、向上追溯……

我们向上追溯到……到什么时候呢?
还是从头说起吧。
从前有个西魏,西魏有八个柱国(不算宇文泰和宇文欣就是六柱国,其中宇文泰是实权人物,另一个则没什么实权,也可以说这两个人是凑数的),八个柱国中有一个叫李虎。这位李虎可是大来头,大来头啊。按唐人的说法,他的第N代祖是十六国中的西凉武昭王,如果再玄虚点,他的第M(M>N)代祖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而李虎的儿子是李昞,孙子便是唐高祖李渊。李虎后来被追尊为唐朝的太祖景皇帝(当初看到这里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唐朝也是有“太祖”的),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不过真往二十五史里去找李虎的列传,还是很不简单——因为没有,只是在其他人的列传中偶尔蹦出来零星几句,对于研究这个人来说,的确没什么用处。倒是《西魏书》有一卷即第十八卷,比较详细的写了李虎的一生。如果《西魏书》这种比较冷僻的书不好找,看一下《册府元龟》也是可以的。关于六柱国和李虎,其实与本文关系都不是太大,不多说了,不然又不知向上追溯到何时,而李虎本人的那些事迹,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什么战功,也不是后人关于他地位如何的争议,而是他曾被赐姓“大野”——这个姓可以说是绝妙啊,因为这样一来李虎的名字便是“大野虎”,当真颇有陇西军事贵族的威武之风。好在隋朝时李氏又恢复了本姓,否则李渊便是“大野渊”:如果说大野虎还挺威风的话,那么“大野猿(渊的变调谐音)”就纯粹有些好笑了。
说到这里,想起来陈寅恪先生的《读书札记》第一集中,有一段关于李渊名字的考证,原文如此:

岑仲勉《续贞石证史》“唐高祖造象记”(史料与史学下二百六十七页),同书一百六十五页父好同名例章。据此则李渊当是字世渊。北朝人名,此例甚多,亦足征李氏习于胡俗,不避父讳也。李绰《尚书故实》云:“高祖太武皇帝本名与文皇同上一字,后乃删去。尝有碑版,凿处俱在。太武是陵庙玉册所称,神尧乃母后追尊。颜公曾抗疏极论,为袁傪所沮而寢。”此疑是论谥法。巴黎国民图书馆藏敦煌写本唐忌辰表:“皇六代祖景皇帝皇后梁氏,五月九日忌。”《金石萃编》四十有大业元年大海寺唐高祖造象记,只题“郑州刺史男世民”云云,未记高祖之名,不能断定。又有大业二年正月八日立唐高祖《为子祈疾疏》,题为“郑州刺史李渊为男世民,因患病先于此寺求仙”云云。但据《耒斋金石刻考略》云:“石方广尺许,在雩县草堂寺,非原石,乃元寺僧重刻,未佳。”然则不能据今本以断定其有无凿改可知也。

一番考证后,结论类似于“未可知也”,但好歹提供一个信息,就是李渊的名字有可能原本是李世渊。这个可能性能有多大呢?觉得不是很大,毕竟可拿来的证据太少,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现有信息都不支持,即使我们去把献陵挖开,也未必有什么新发现。不过我倒是有时想象着或许我们能挖出来一本“李渊自传”之类的东西,但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北朝人起名不避父讳,但这不一定是胡族的专利,东晋王氏一群“之”就是例证,父亲叫王羲之,儿子有王献之、王敬之、王*之……说句题外话,发现晋人好像很喜欢“之”字,游戏苍之涛里面就有桓远之、檀越之这些名字,当然这是后人虚构的。其实魏晋时期是很重孝道的,平时说话都很忌讳,怎么在起名问题上却大有魏晋那种洒脱不羁的风度呢?莫非因为“之”是虚词?……这个不研究许多了。另外,我不大相信李渊会叫李世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长子叫李建成,次子是相隔十年才出生的,如果是子承父名,也该是“建”字或“成”字,何况李渊还有一个庞大的叫“元×”的儿子群体(怎么也得十多个),总而言之没有理由是“世”——除非他当真把所有的关注与希望都给了次子,这个后面会提到。而从岑仲勉先生和陈寅恪先生所引用的证据来看,“唐高祖造象记”中有李世民的名字出现,会不会是石碑上刻混淆了呢?答案是:“未可知也。”
比李渊的名字更吸引人的,无疑是李氏家族的起源,如果说这是唐史中人们喜欢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毫不为过。李唐王朝的官修史书中不是没有相关叙述,然而可信度却不太高。像家族史这种东西,总感觉像是空中楼阁一样,人们总喜欢找个名人、好人、强人做祖先,放眼望去——各朝皇族就不说了,毕竟凑巧能碰上某朝国姓的概率也不是很大(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个朝代,“气愤”的是,有时这些国姓还会重复),倒是大臣们的后人一抓一大把。可谁又能保证家谱的某个环节上完全没有问题呢?所以我对家谱颇有些“敬而远之”,说白了就是没兴趣。其实不“远”也不行,因为家谱才懒的记我——虽然时代在变,但我们总算守住了修家谱“记男不记女”的传统。
那么李氏的家族又是怎么个起源呢?前面已经说过了,他们自称是西凉李暠之后,后来再向上追溯又追到了老子。前一个环节已经够可疑了,后者更是没什么人信。其实陈寅恪先生在这个问题上做的考证已经很令人信服了,此后人们的考证也没有什么新鲜花样。大致上就是说李唐皇族不太可能出于陇西李氏(这可是望族啊),最多也就是赵郡李氏徙居柏仁的“破落户”,或者广阿庶姓李氏的“假冒牌”。至于什么时候、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陇西李氏,那很可能是在西魏宇文泰入关后号召大家自撰家谱时,在很多人都以关内诸州做自己的籍贯的风气下做的手脚。
其实李氏以前贵不贵不重要,反正人家后来是很贵的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李氏家族的民族问题。据说陈寅恪先生的考证出来之后,曾震惊了不少人:他们诧异了,这个令国人自豪的朝代的主人,居然不是汉族?尽管我不可能生逢其事,但也可以想象到当时人们的惊讶,因为我的一个同学在看了余秋雨先生的《一个王朝的背影》后,就因为里面写唐太宗的一句话讶异了许久。其实早在古时就已经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范祖禹就明确的写过唐源出胡族,因此才会有那些婚姻上的乱七八糟的事。
支持李唐为鲜卑族的证据,例如什么李家很多人的名字都是胡人的名,很多人的容貌都很像胡人,还有他们的乱伦……抛开这些,大概太宗自己也很郁闷的是,当时就有个和尚法琳跑出来惹事,非说他们家是拓跋达阇之后。这下可不得了,一个和尚胆敢跟皇帝叫板,如果没有把握他怎会如此,再加上出家人不打诳语……当然这件事我们以后还得提到,那时再细说不迟。
而支持李唐为汉族的证据,主要是不管“柏仁李”或者“广阿李”,都是汉族,而且女系这一边也多是汉人。至于他们家族中一些人的名字、长相,那多半是时代积累下来的沉淀。要知道自从“五胡乱华”的时候起,北方就开始了各民族间打打杀杀、你争我抢的血腥时代,偶尔会有和平甚至可以算小小的治世,但大的局面上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乱”。可乱来乱去的结果,民族也就这么融合了。举个例子,像高欢一家,就有两种不同的介绍方法,一种是“汉化了的鲜卑人”,一种是“鲜卑化了的汉人”,当然教材里写的是后者,但前一种说法之所以流行起来,说明要明确区分那时候一个家族究竟是不是汉族并不简单。作为陇西贵族(就算不是出自“陇西李”,现在也是西魏、北周新贵了)的李氏,要是夹杂了点鲜卑族的血统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远的不说,近的像李渊的母亲独孤老太太,李世民的母亲窦夫人,李世民的夫人长孙皇后,都是鲜卑族。依稀记得高二学生物时还突然灵感大发的用基因定律算过,李世民身上的血也就八分之一是汉族,不过几年功夫却忘的差不多了,只记得这个结果,而且肯定不准,因为条件都是假设的。不管怎么说,李唐王朝的皇帝是混血儿,算是板上钉钉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李唐的皇帝们从来不承认自己是胡人,他们的自我认同就是汉族。而且,鲜卑族到最后“消亡”了,其中大部分是融合在了汉族当中;再向上追溯,汉朝的皇帝是楚人,而楚国在东周时期被认为是“蛮人”;再追溯,干脆,直接追溯到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祖先那去吧,华民族和夏民族共同组成了“华夏族”——正因为我们的先人有着海一般的胸怀,才有着这么强大的包容能力,也正因为这个,才会有现在的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何况这些问题还带有不同时代的复杂的不同特点,因此研究研究也就是了,不用太认真,而为李唐皇帝的民族问题大吃一惊,则更是没必要。
而身为混血儿的好处(遗传学上的就不说了,与我们的主题相差实在太远),就是使唐朝的皇帝把这些所谓胡汉的问题看的很开,具有比较豁达的心胸,因而带给整个唐朝的也是一种开放的风气。恰恰就是开放,造就了他们有别于其他朝代的、有唐朝特色的强盛。

不过我一个同学家里却有意思,他们家谱上说是李建成这一支——李建成不是被杀光了么,她说没有,于是我只好颇有些敬畏,却又不敢说什么
----------------------------------------------------------------------------------
汗,引子有千字左右,贴上来显得这么少……

2006-8-5 18:54 alazure
大唐跟了七页,观者多至4k余人,虽不尽是回复,但说无人问津,实在是让大部分人愧对。嗯,字太小了,字太小了。 莫扰了楼主雅兴,请继续继续

[[i] 本帖最后由 alazure 于 2006-8-5 19:05 编辑 [/i]]

2006-8-9 17:22 figozhu
挺有意思的。
期待后文。

2006-8-9 19:14 疯子不怕疯狗
贞观之治不算盛世只不过是开元盛世的开端而已

2006-8-9 22:29 关内侯
昨天看《发现之旅》说咱们所有中国人的祖先其实是从非洲来的……就是黑人的后代啊:qDD+

所以讨论李家是不是胡人没什么意思,不如讨论下李家是不是也是从非洲迁来的更有意思。

2006-8-10 15:42 fycmouse
回楼上,只有鬼才相信这地球上的人的祖先都是那个鬼地方出来的!这只是西方人骗东方人的东西!依据都是西方人搞出来的鬼东西!

2006-8-11 16:37 疯子不怕疯狗
[quote]原帖由 [i]fycmouse[/i] 于 2006-8-10 15:42 发表
回楼上,只有鬼才相信这地球上的人的祖先都是那个鬼地方出来的!这只是西方人骗东方人的东西!依据都是西方人搞出来的鬼东西! [/quote]


楼上的说非洲是鬼地方:q??+那里可是动物最多的一个大洲也是矿藏大洲,是鬼地方白人会去殖民?

2006-8-12 10:20 柑蕉桔梨萝柚
看完了楼主的大唐惊变.再来看.梦之盛世.继续努力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