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蜀汉将帅之才论


2006-7-19 22:24 小妖霸王策
蜀汉将帅之才论

这个帖子是我在百度注册前匿名在刘备吧发的,BLOG也有,现在发来这里,大家看看,偶第一次发帖子, :qgod+ 大家支持哈!

第一将领无疑是张飞,刘备称帝时候的地盘50%是张飞的功劳,释严颜而下西川,欺张合而定东州(汉中)。功劳大大的!而且张飞按照志,是个智勇双全的。   

关羽虽然被老罗神话了,但其文武双全且能独当一面的能力不能否定,不然也轮不到他把手荆州,而且曹操也不会这样看重他!程昱有过:关张,万人敌也!万人敌就是指能统兵作战的帅之才。   

诸葛亮作为蜀汉在刘备之后的中坚力量,其作用不容忽视。虽然说,亮的能力主要是政治、外交等,但六出祁山,以进为退,以攻为守,如果第一次没用错用马谡,也许凉州早入锦囊。说句不好听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帅才。

其次的帅才可为李严和黄权。李严心思细腻,且勇猛善战,能用兵,可惜老来头脑僵化,晚节不保。黄权在刘备东征时,刘备兵分两路,黄权独领北军,可见其才,投降曹丕,受到热烈欢迎,也可以看出他的能力。这两个人都受刘备称赞,被刘备看好,备的看人水准还是很高的!   
   
魏延是大将之才,但离帅才有差距,奇袭子午等考虑不够完善,过分的险,且较为爱意气用事,心思的细腻度不如张飞,如果经过锻炼还是不错。不适合都领大权,最后有个资深军师、副将跟着。否则可能造成马谡失街亭的可悲下场。   
   
姜维和魏延能力相差不大,虽然有穷兵默武之嫌,然以退为进,也有利汉家天下的勉强支撑。较之魏延,较能吸取他人意见,也为一时之选也,小帅才级别。  
   
马超曾经当过老大,其独当一面应该没问题,不过只能在西凉、并州混,到了别地方,就吕布白门楼的下场。   

黄忠武功卓越,能听取军师、谋士的话,有着统帅所具备的气质,和一个较好的军师配合,可为将才。赵云和黄忠有些相似,都需要良好谋士的配合,在关张马黄故后,赵云受到重用,他为人品格高尚,值得称赞,用兵谨慎,得军心,不贪功,这也是各位军师喜欢和他配合的原因。可为将才。   

收川功臣孟达,曹丕称之有儒将之风,降曹后担负曹丕西线两个重要防护点(祁山、上庸)之的一的防御工作,和曹真、曹仁、张辽等共列,虽然有麻痹大意,被司马懿所杀的遗憾,但是司马懿的能力也是原因之一。  
   
马忠被刘备赞其堪为黄权之继;李恢曾经劝降马超。在正史中,诸葛亮三路定蛮时,这二人各担任一路领袖,恩威并施,军功卓越!其后也担任重要官职,保守地方,小将才 。  

张嶷除了镇守南蛮,还有一个重要功绩,蜀汉后期,诸葛亮用南蛮士兵组建精英部队——无当飞军,这支军队被人拿来和高顺的陷阵营、曹纯的虎豹骑、吕布的飞熊军、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相提并论,张伯歧可称将才。   

廖化也许并不突出,但是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是个标准的军人典范!由于天资,虽然是以车骑将军结束生命,也仅达到了一个接近将才的小将才,但是它的奋斗精神值得学习。  

王平继承了魏延周易守汉中的根本方略方法,同时他熟记地理、心思细腻,在街亭,是个不折不扣的将才。是他把马谡的损失降到了最小。如果说街亭之战,王平是主将,马谡担任幕僚,胜负未可知也!  

夏侯霸长期作为姜维副将,担负北伐副帅大任,虽然有中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然而小将才受之无愧。  

邓芝以外交、平叛见长,可谓小将才。霍峻忠于职守,服从领导,也是个小将才,善于防守,也曾据守阳平关,独当曹军大队。张裔长期守南中,收得人民拥护,张裔可为小将才。  


(以上主要依据三国志)

[[i] 本帖最后由 小妖霸王策 于 2006-7-19 22:26 编辑 [/i]]

2006-7-20 07:41 密林繁星
感觉庞统更近似于儒帅而非军师,也就是说,他和诸葛类似,可以独挡一面;而法正就是军师。不过这两个人的出场时间太短,所以仅仅是凭个人感觉而已!

2006-7-20 09:02 太阳火
霍峻忠于职守,服从领导,也是个小将才,善于防守,也曾据守阳平关,独当曹军大队。
霍峻没有独挡过曹军,他挡的是刘璋,张鲁的军队,位置也不在阳平关。

2006-7-20 12:56 thief-zhai
楼主在这说蜀的好话,某些人又要不乐意了,没准一会就有贴子来说曹的人材啦。呵呵。

2006-7-20 14:16 冰冰郡主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诸葛亮和庞统,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足可见二人都有平定天下之才。

2006-7-20 15:19 liangshiqian
[quote]原帖由 [i]thief-zhai[/i] 于 2006-7-20 12:56 发表
楼主在这说蜀的好话,某些人又要不乐意了,没准一会就有贴子来说曹的人材啦。呵呵。 [/quote]
哈哈,各持己见,没问题,只要不要像一些球迷为支持自己的球队而贬低其他队的球迷那样就好了

2006-7-20 15:21 小妖霸王策
其实我不是用蜀的,曹孙那边人才太多写不完,就写蜀来了.

2006-7-20 15:22 小妖霸王策
不过这里的朋友素质都不错的说,偶在百度三国贴吧发了后,就有一群云迷狂喊赵云第一,接着就有人骂赵云,然后..................... :(

2006-7-20 15:39 绝世天骄
万人敌就是指能统兵作战的帅之才?什么概念?讲匹夫之勇?

2006-7-20 16:05 dasha1989
[quote]原帖由 [i]小妖霸王策[/i] 于 2006-7-20 15:22 发表
不过这里的朋友素质都不错的说,偶在百度三国贴吧发了后,就有一群云迷狂喊赵云第一,接着就有人骂赵云,然后..................... :( [/quote]

这就是你的错了:lol:

2006-7-20 16:13 thief-zhai
[quote]原帖由 [i]liangshiqian[/i] 于 2006-7-20 15:19 发表

哈哈,各持己见,没问题,只要不要像一些球迷为支持自己的球队而贬低其他队的球迷那样就好了 [/quote]


问题就是这里有些人就是这么极端啊,呵呵,没事就写个贬刘的贴子出来。还听不得别人解释哦。没办法,没办法。

2006-7-20 16:14 thief-zhai
[quote]原帖由 [i]小妖霸王策[/i] 于 2006-7-20 15:22 发表
不过这里的朋友素质都不错的说,偶在百度三国贴吧发了后,就有一群云迷狂喊赵云第一,接着就有人骂赵云,然后..................... :( [/quote]


仔细看这里,你会发现也一样,只不过不那么露骨,没骂人而已。呵呵。

2006-7-20 16:19 小妖霸王策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06-7-20 15:39 发表
万人敌就是指能统兵作战的帅之才?什么概念?讲匹夫之勇? [/quote]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故而有了万人敌这个词语,也就是通兵法的将帅人才。

2006-7-20 16:22 小妖霸王策
我第一次发的这个帖子,感谢大家的支持,一会儿有空再来写个文臣的,大家支持哈阿~~~~

2006-7-20 19:12 hadeswwy
蜀中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才的,但是有了一个白痴皇帝那就意味着这些人的作用会大大打折扣.

2006-7-20 19:52 实干司马
其实孟达军事水平不错,除了投降刘备和最后被司马懿扫平外,其他每战必胜。

孟达最后失败远不止麻痹大意一个因素。诸葛亮、司马懿都想他死,他要想逃脱简直不可能了,除非是战神。

2006-7-21 09:57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小妖霸王策[/i] 于 2006-7-20 16:19 发表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 ... [/quote]
项羽说万人敌,被叔叔认为是该学兵法,而在常理下这个词就该之匹夫之勇了吧?

2006-7-21 13:34 123456fh
马超这么菜呀

2006-7-21 16:01 FoxDi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06-7-21 09:57 发表

项羽说万人敌,被叔叔认为是该学兵法,而在常理下这个词就该之匹夫之勇了吧? [/quote]

既然万人敌在项羽先前没有被定义,那么叔叔认为是兵法,而后来项羽又成了"万人敌"那么就定义了.其实我认为万人敌就是对武将高级的评价,没有分的那么清晰兵法还是勇武,但如果只是匹夫之勇是不会被魏谋臣放在心里的,看看他们对颜良文丑的评价就可以知道什么才是匹夫之勇.

2006-7-22 00:45 awei4life
张飞 真将才
演义害人 每每想起 真是不得不叹息
我每每玩三国系列游戏都把张飞能力改的更接近史实一点
聊以自慰

2006-7-28 17:39 黑传说
其实不然,张飞改的接近历史,那刘备方不就太强啦!达不到自虐的目的

2006-7-28 23:12 万人刀
张飞一向排在关羽后面,关羽没死张飞就当不了第一。另外张飞会写字就是智勇双全,当世第一书法大家锺某某,岂不是天下第一智者?

诸葛亮只出了五次。

“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大家一起当小帅吧。

张嶷当过无当监?谁说的?

“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惇。淮敕奕诸别营非要处者,还令据便地。诏敕未到,奕军为惇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廖化够强的了。

“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馀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霍峻要是小将张辽也一起小吧。

2006-7-29 02:42 实干司马
蜀阴平太守廖惇与廖化根本是两个不同的人。

2006-7-29 19:31 大雄GG
那吴国大破刘备的陆议和丞相陆逊也根本是两个人咯

2006-7-29 22:45 漳水枭枭
[quote]原帖由 [i]冰冰郡主[/i] 于 2006-7-20 14:16 发表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诸葛亮和庞统,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足可见二人都有平定天下之才。 [/quote]
拜托~<_<这里是史区~
就那两位,刘备全都得到鸟又怎么样,不也只能偏安巴蜀。像这种评书小说里忽悠人的话在历史上是完全说不通滴

2006-7-30 00:10 万人刀
[quote]原帖由 [i]实干司马[/i] 于 2006-7-29 02:42 发表
蜀阴平太守廖惇与廖化根本是两个不同的人。 [/quote]

我的天,不是一个人?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

“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

2006-7-30 00:33 实干司马
“惇”和“淳”是两个一样的字吗?

为何言“蜀阴平太守廖惇反”?就是说是魏国的将领反叛才叫反,而廖化一直是蜀国将领。

2006-7-30 01:03 万人刀
汗,原来轩辕的高手,喜换胡绞蛮缠。那这蜀咋解释。

2006-7-30 01:18 实干司马
蜀阴平太守廖惇反——这是238年的事
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这是248年、249年的事
楼上引资料时间根本就不对应,糊弄谁?

况且说敌国将领“反”,不是很可笑吗?当然了,这条历史记载本身也很不严谨。

[[i]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6-8-2 20:21 编辑 [/i]]

2006-7-30 01:52 万人刀
[quote]原帖由 [i]实干司马[/i] 于 2006-7-30 01:18 发表
蜀阴平太守廖惇反——这是238年的事
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这是248年、249年的事
楼上引资料时间根本就不对应,糊弄谁?

况且说敌国将领“反”,不是很可笑吗?当然了,这条历史记载本身也很不严谨。 [/quote]


引用资料只是为怔明廖化是阴平太守,魏向以正统自居,说别人是反贼有何不可。如果是自己人,那个蜀阴平太守是啥意思?

2006-7-30 11:50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 [i]万人刀[/i] 于 2006-8-2 20:52 发表
引用资料只是为怔明廖化是阴平太守,魏向以正统自居,说别人是反贼有何不可。如果是自己人,那个蜀阴平太守是啥意思? [/quote]
那是你自己想像出来的理由。你举得出说敌方“反”的其他实例吗?我还想见识一下呢!

年代不同,名字又不同,还是“反”,这也能牵强附会的话就奇了怪了。

2006-7-31 01:47 万人刀
永初三年,南单于与乌丸俱反。

备到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反。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举并州反。

这些跟曹某都是一家的?

另外兄还没回答我这个“蜀”是咋回事。

2006-8-1 00:05 实干司马
[quote]永初三年,南单于与乌丸俱反。

备到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反。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举并州反。

这些跟曹某都是一家的?[/quote]
这些在反之前跟曹某都是一家的,起码不是敌对关系,反之后就不是了,你的例子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而廖化呢?

[quote]另外兄还没回答我这个“蜀”是咋回事。[/quote]
不是说过这里记载有问题的吗?

[[i]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6-8-4 19:07 编辑 [/i]]

2006-8-1 04:16 万人刀
[quote]原帖由 [i]实干司马[/i] 于 2006-8-1 00:05 发表
这些在反之前跟曹某都是一家的,起码不是敌对关系,反之后就不是了,你的例子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而廖化呢? [/quote]

笑,匈奴到可能和曹操是一家的,但老袁家可是老曹的死对。另外您去看看南朝史两个国家互称反贼的还少啊。

[quote]不是说过这里记载有问题的吗? [/quote]

笑,您这一句话就把该否的都否了。王沈就是再没水平也还没到您这份上,能衍出这么大的一个蜀字来。

2006-8-1 15:49 飞将奉先
支持把张三爷放第一。游戏里把他贬太低了:&amp;

2006-8-2 15:58 wwq911
[quote]原帖由 [i]WURUN[/i] 于 2006-7-20 09:05 发表
黄忠好象和赵云不是一样的吧,黄忠好象比赵云要莽撞些,用激将法次次都能激到黄忠 [/quote]
这是大将和保镖间的区别,保镖如果动不动就发火,冲上去和人K……老刘就危险了。

2006-8-2 16:40 黑传说
“反”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返”?就是说,238年,一个叫廖惇的蜀国XX太守,在一场没记载的战争后返回战场,然后屠了郭淮手下?

2006-8-2 17:09 暗黑法师
初期人才济济,后期人才凋零!!!!!

2006-8-2 17:27 落月猫
[quote]原帖由 [i]小妖霸王策[/i] 于 2006-7-20 16:19 发表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 ... [/quote]


哈哈,以前看过一篇幽默文章,貌似这样的:公自幼习文,不成;转习武,不成;愤而习医,数载,以为成。悬壶三载,无人问津。公怒,公病,公自医,公卒。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项羽那借口,只能用来逆反下老头子之类的。你要真只能写自己名字,哪来的本事排军布阵决策千里,你真要学剑只敌一人,你丫还凭什么成为西楚霸王!

2006-8-6 02:51 瑜乔琴丝
蜀国的天下大半是靠运气来的
如果孙权当初采纳周瑜的意见,又或者鲁肃也能明白刘备的野心,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
假使公谨若非英年早逝,那么他又能否力往狂澜,撼动曹魏的江山那?一直都觉得周瑜的死不明不白的,偏偏是在西征前突然去世,不是有点过分巧合了么?

2006-8-8 10:24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 [i]万人刀[/i] 于 2006-8-4 23:16 发表


笑,匈奴到可能和曹操是一家的,但老袁家可是老曹的死对。另外您去看看南朝史两个国家互称反贼的还少啊。

笑,您这一句话就把该否的都否了。王沈就是再没水平也还没到您这份上,能衍出这么大的一个蜀字 ... [/quote]
[quote]笑,匈奴到可能和曹操是一家的,但老袁家可是老曹的死对。另外您去看看南朝史两个国家互称反贼的还少啊。[/quote]
原来阁下的“高水平”是这样呵。请问你看过书吗?高干是降而复叛,不知道就回家看去~

互称反贼与把敌国将领的进攻说成“反”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偷换概念也不能明显到这份上。

[quote]笑,您这一句话就把该否的都否了。王沈就是再没水平也还没到您这份上,能衍出这么大的一个蜀字 ...[/quote]
哈哈,原来阁下的“高水平”是除了举出完全无用例子,用什么“反贼”偷换概念。什么有用的例子都举不出,就只能口出恶言来掩盖自己的无能了。现在等着阁下举出把敌国将领的进攻说成“反”的其他例子呢~

2006-9-9 15:19 百刃贼
备之良将唯羽。

2006-9-9 21:22 lee0821
貌似猛打还有活菌都不差阿

2006-9-12 08:25 博士仁
这些人还是一般,不然不会被灭啦。。。。

2006-9-12 18:06 diabloyxy
喜欢李严.但不受重用啊

2006-9-12 20:27 KYOKO
三角形是比较稳定的,可惜三国并不稳定,只存在了几十年

2006-9-18 22:09 残月心
统率白耳兵在蜀军勇猛只次于赵云的陈倒呢:qoo+:qoo+:qoo+

2006-9-19 14:09 KYOKO
蜀汉人才凋零,灭亡是必然:!*

2006-9-19 17:26 灭丗お杀神
其实三国的武将我感觉好像都被强化了呵呵

2006-9-19 20:16 孙武子
高幹的确是降而复反。《高柔传》:“高幹既降,顷之以并州反。”

2006-9-20 18:23 东风吹醒英雄梦
蜀汉缺乏豪强大族.,门阀世家,人才体系缺乏稳固性和延续性,容易断挡.不象魏.吴有大量世族.门阀支持,人才济济

2006-9-20 21:56 注册就为顶楼主
巴蜀有豪门大族,但是几十年前都让刘焉镇压光光了。

2006-9-21 15:21 4kgrubby
[quote]原帖由 [i]冰冰郡主[/i] 于 2006-7-20 14:16 发表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诸葛亮和庞统,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足可见二人都有平定天下之才。 [/quote]
那种推销手段你也相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那只不过是种宣传口号

2006-10-18 16:25 crossion
马超曾经当过老大,其独当一面应该没问题,不过只能在西凉、并州混,到了别地方,就吕布白门楼的下场。




马超什么时候去并州混过??????

2006-10-18 18:02 中庸
关肯定在张的前面吧。
无聊是在当世还是在后世,飞亚于羽,无论是勇猛,还是统率之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蜀汉将帅之才论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