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7-12 22:31
紫色
第四次失业浪潮
第一次失业浪潮是七十年代末的知青回城,第二次失业浪潮是九十年代末的国企职工下岗,这两次失业浪潮恰逢国民经济正处于调整上升期和高速发展期,再加上国家政策的特别倾斜照顾,其负面影响被压到了最低。
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失业浪潮的主角是民工和大学生,如果以民工的打工生涯十年至十五年为周期,第一批民工早就失业了,现在都是第二、第三批了。但因为他们根在老家有房有地,离开了工厂也还有田可耕。他们像候鸟一样一批批消失在城镇的上空,倒也无牵无挂。
在追逐利润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指引下的无计划无节制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变为落地乌鸡,刚毕业就失业已不是个别现象,近几年累计的失业大学据称已有上百万人。新闻联播报导现今16岁至29岁的青年人,十一人中就有一人失业,失业率高达9%。但由于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也无负担,还有年轻力壮的资本,父母也还有能力抚养,啃老一族也就得过且过了。
即将来临的第四次失业浪潮的主角将是白领阶层(白领一词是舶来品,何谓白领由大家见仁见智,笔者难作准确定义)。谁都不愿相信,但将是残酷的现实。这次浪潮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大家要小心啊!
白领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1995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进了吃皇粮的单位。现在在私营单位打工的白领基本上是1995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和从皇粮单位出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追求事业有成的自愿者和国企下岗的被迫者为主体)。他们的现今年龄阶段上限在四十左右,最主要的年龄层在三十左右。
这意味着老白领基本上是1962年左右出生,而1962至1982是中国出生人口最为庞大的二十年婴儿潮,1982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共1,008,175,288人中,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64年7月1日零时的694,581,759人相比,18年间共增加313,593,529人,增长45.1%,平均每年增加17,421,863人。加上同期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二十年内应出生了约四亿五千多万人。这批人现全部进入了就业期,就业压力和挤压举世罕见,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特别是1998年高校扩招后,2002年后大学生潮汹涌而至。因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学生潮直扑沿海地区。体力民工潮刚刚消退,脑力民工潮又再兴起,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老板们,你们真是幸福啊!
没有几个国家会把四十多岁的人列为被淘汰的对象,但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加上经济自由化的体制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相信几年后没有几个老板面对绝对过剩的质优价廉年富力强的脑力民工,还会大发慈悲为45岁乃至40岁以上的普通白领留住饭碗。看看现今的招聘广告大部分都特别注明限求职者年龄在40或35岁以下,届时唯有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了。
现今的大部分白领,成长在计划经济提供的低成本读书时代,毕业后又享受着自由经济的大餐,当他们以优越的眼神俯视同龄的民工兄弟和以庆幸的心情看着挤爆招聘会的师弟师妹时,有无发觉不经意间屠刀已向你们举了起来。
现今信心爆棚供楼供车的白领们,十年后向何处去?
中国的老龄化已不可逆转,2020年后5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高达约六亿人(以1970年中国人口总数约八亿人,减去50年间1970年前出生人群的死亡人数约二亿人粗略计算得出),届时将占人口总数的40%以上。05年10月2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到2050年我国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因中国未来的二十年内体力劳动将依然是主要的劳动形式,黄种人相对于白人和黑人较差的体质,尤其是当今大部分私营企业长时间高强度的用工体制对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过度透支,都将使50岁以上乃至更年轻的劳动者不能从事或很难胜任大量的工作岗位,现今“4050”人员就业艰难可为铁证,以50岁而非国际通用的60岁作为老龄化的标准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古代提倡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就是尽早补充年轻劳动力来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中国现行将适龄劳动力的年龄跨度定位于16—60岁,基本上是不顾国情的一厢情愿。50岁以后何处去打工,绝对将会是摆在我们许多人面前的沉重的现实。
独子政策和当代青年的晚婚晚育甚至不育又使未来的劳动力数量锐减,1990年7月进行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人口是113368万人,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82年7月1日零时1 008 175 288人相比,八年间共增加了125 507 213人,增长12.45%,平均每年增加15 688 402人。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人口共126583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2005年1月6日,我国内地第十三亿个小公民诞生,同2000年11月的126583万人相比,四年零三个月共增加了341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04万人。。二十三年间净增人口约三亿人,加上同期死亡人数,出生人口约为四亿人,有专家预测至204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零增长,2003年广东等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不过是青壮年人口开始大规模减少的前奏。但如果中国为未来储备劳动力而在现今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因为现今处于生育年龄的中青年夫妇大部分没有铁饭碗,四五十岁以后都面临失业的风险,一旦现今允许生育多胎,不仅将马上拉低现今的生活水平,将来也基本上是大人没工作小孩没长大,很多家庭将陷入老天所依少无所养的悲惨境地。中国现在放开生育而解决老龄化问题,将会使人口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特别是现今新生儿男女比例的失衡,又注定将产生二十年后的四千万光棍大军,这些光棍将主要集中在农村和贫困地区,而这些人又恰是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源头。他们将来连基本的娶妻生子的可能性都没有,面对如此绝望的人生,他们是成为惹事生非的流氓无产者乃至光棍乱国还是老老实实去工厂打苦工,将会是很大的问题。最近媒体报导的深圳砍手党广州背包党触目惊心的锻炼犯罪,以及近几年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民结伙流窜犯罪为特征的犯罪专业村镇的不断出现,所折射的部分新生代民工仇恨报复的畸形心态,已经勾画出了成长在城市边缘的第二代民工中的少数人从农民到流民到暴民的演变痕迹。据统计今年全国公仆机关仅在打击两抢一偷专项斗争中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竟高达约44万余人。在当今犯罪越来越地域化组织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从现今的锻炼犯罪到将来的聚众暴乱,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一旦没有了温训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应该就要向下了。
而邻近的越南和印度届时将比中国年轻十至十五岁,世界范围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也许将不可避免。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又转移到韩国东南亚又转移到中国,我们有能力保住这世界加工厂的头衔吗?我们引以为荣的世界产量第一的服装玩具家电等,核心技术和品牌又有多少攥在自己的手中?特别是美国日本及中国台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制衡中国,近几年大力扶持、投资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更使产业转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04年中国向欧盟出口自行车约200万辆越南是约150万辆,05年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设限并需延续至08年,大量订单和投资已转向其他国家,欧盟将于06年实行的近乎苛刻的机电产品环保标准,又将大幅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欧美制定的SA8000国际劳工保障标准虽然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中国民工的待遇,但也直接削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独步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局面最多再维持十至十五年。
最近启动的事业单位改革,也许又将使上百万专业技术人员下岗。曾经代表着美好前程的学历文凭职称,在资本和利益的面前不堪一击斯文扫地。失业已不再是体力民工和文盲的专利。现今有些企业已开出了月薪五百元招用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简直就是比体力民工都不如了。
十至十五年后沿海地区耗尽了二十年婴儿潮的人口红利,将要为他们支付巨额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金,05年10月2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世界银行的报告预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至2075年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现今富得钱花不完的沿海地区财政收支将日趋紧张。现今大把花钱的新生代高消费零储蓄透支未来的生活习惯,将导致现今40%以上的高储蓄率直线下跌(这一点在日本和韩国已得到验证),建立在高储蓄率基础上的依靠大量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将难以为继(现今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远高于其他国家)。现今横扫全球的中国制造全球消费的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外贸依存度05年1--8月竞高达80%左右)也很难永葆青春和辉煌,更关键的是大部分的进出口金额和高新技术产品都是由三资企业完成,广东2005年1--7月份进出口总值是二千多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是1400多亿,民营企业是200多亿。如果外资因各种原因大举撤离,中国经济尤其是沿海地区将马上倒退。明白这一点,三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艰难和被人为压低的劳动力价格等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过低的劳动力价格、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保障的缺失等因素,使十几亿人口的国内消费需求却成为不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内消费总额只占到GDP的55%,而世界平均水平是75%左右。人口逐渐老化导致消费力下降更将使消费不断萎缩。对内靠投资对外靠出口,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大发动机将很难像现在这样活力四射、热情澎湃。
近几年火爆的房地产业使中国的城市报上了华丽的外衣,直观又直接地刺激了许多人对未来近乎膨胀的信心,但岁月不饶人,十至十五年后现今大批年近六旬拥有住房的老人过世所遗留的住宅将大量空置,因这批老人很多都受惠于计划经济的福利分房政策,基本上是人手一套,所遗留的房屋数量将十分庞大,如他们的孙子辈不嫌弃住旧房子,将会很幸福地不用似现今的青年人辛苦供房而有大把现房可住。股市的低迷、国家对外汇黄金市场的管制、超低的银行存款利率,使得房地产成为普通百姓投资保值的近乎唯一选择,据05年11月统计广州每百户居民拥有的房产是119套。但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各种管制措施的逐步解除,相信不会太久就会有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抽身而出而投资于其他领域,正如前几年大量资金从股市中流出一样。特别是国家将开征物业税,房产所有人不论有无收益都必须交税,拥有多处房产的收租婆或投资者也许抓住的不是香饽饽而是烫手的山芋了。九十年代大量涌入沿海地区的失业白领将被迫抛售住房回流内地带走大量资金,这和现今的体力民工回流截然不同,当然也有很多人不会回流而靠失业金艰难度日。05年9月全国空置商品房面积达1.08亿平方米,按如此速度再累积十年将会是天文数字。近几年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已超前消费了大量的未来需求,全国银行发放的个人房贷金额近三万亿元,背负几十万房屋按揭借款的“负翁”满大街都是,据称中国某些大城市居民的平均负债率已超过美国。如果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业主大规模断供的局面,银行将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国家将被迫发行大量纸币来填补银行的坏帐,由此将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乃至金融危机。在追求片面政绩的有关部门和追逐暴利的房产商的联手操纵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还有多少理性和诚信!建立在几亿超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真的能长久维持房产不败的神话吗?
绝对不能!香港的房产都可以跌掉大半,变何况若大一个中国大陆。随着青壮年人口的不断减少、各种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条件和因素的消失、以及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平稳增长,供给过剩需求萎缩房地产价格将直线下跌(按收入比计算当今中国的房价是世界最高,有什么理由再高十五年),这种下跌既可能是绝对值的减少,正如现今上海房价的下跌,也可能是相对价值的贬值,也许现今需耗尽毕生积蓄的房产将来用十年积蓄就能买断。沿海地区现今下金蛋的房地产业将一蹶不振(现今很多倾三代人积蓄买房并负债累累的新新人类,你们将要肩负上要赡养四个老人下要抚养一二个小孩中间还要养活自己的重担,一旦房产缩水或遭遇经济危机天灾人祸,你们将何以生存!),大量下层工作岗位将减少,沿海和内地的下层民众的经济差距和收入将缩小,内地体力民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将无利可图(广东的民工平均工资十年内名义上涨68元实际大幅下跌可为铁证,如果老板们大幅提高民工工资又将导致成本上升从而丧失竞争力)。交通便利(比如五年后开通武广高速铁路)所带来的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货物周转的方便快捷,应该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促进因素。二十多年来为沿海地区慷慨提供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又提供广阔市场的内陆地区终于快盼来了人员资金回流、产业转移的发展良机!
广东正大力实施的以汽车钢铁石化为龙头的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化产业调整和升级,必然不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广东仍然将富有但财富将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日本韩国等都已经走过了这样的道路。但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新兴产业将根本无法容纳如此众多的劳动力,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将必然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失去工作,05年上半年深圳就出现了一次民营企业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二十多年来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沿海地区将出现严重的人口过剩,现今很多人以为辛苦供了一套房子就能落地生根永享富贵的设想也许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内地劳动力在供给上将日益减少,农民就近打工将成为兼业的主流,很多专家学者所宣称的人类历史最大规模的几亿农民进城根本没有可能,其原因第一是国内资源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现今全国范围内的煤、油、电、水等基本资源全面紧张可为佐证;批错一个人多生几亿人,中国现在的人口规模本就是错误政策所导致的一个难堪的现状,以这样的远远超出环境能源承载能力的人口规模简单套用西方国家至多在一亿多人的人口规模上实施的城市化道路,基本上将会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第二是这个地球根本不可能消费容纳如此众多民工制造的产品,即使欧盟美国的工人全部失业也满足不了,现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被诉国就是证明。
2006-7-12 23:29
☆慕容泪☆
简单来说,我支持少生优生,但不支持晚婚晚育。(如果人人都30以后结婚老龄化问题就更严重了)
文章里说明了一个很明显的道理,黄种人其实的确老得比较快。
楼主转帖应标明并写自己的评论啊~~
好像不是茶馆,唉,自己都晕了:q(+
2006-7-13 00:40
林冲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06-7-12 23:29 发表
简单来说,我支持少生优生,但不支持晚婚晚育。(如果人人都30以后结婚老龄化问题就更严重了)
文章里说明了一个很明显的道理,黄种人其实的确老得比较快。
楼主转帖应标明并写自己的评论啊~~
好像不是茶 ... [/quote]
可我在欧洲的最大感受是,欧洲人(白种人)比黄种人老得快。
2006-7-13 00:47
天宫公主
那个学医的帮我证实一下,我极度怀疑白人体温比黄种人高。有一次我发烧37.2去看医生,医生居然告诉我正常。。。:q))+
2006-7-13 03:21
阿卡丽
支持学历高经济能力强的人多生
2006-7-13 10:31
密林繁星
回复 #6 阿卡丽 的帖子
这样的人经济基础确实好,可是身体素质就未必了……
2006-7-13 11:14
首席屠宰官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6-7-13 00:40 发表
可我在欧洲的最大感受是,欧洲人(白种人)比黄种人老得快。 [/quote]
没去过欧洲美洲
只从电视电影里看外国人,给我的感觉是外国人年轻的看上去比实际岁数大,老的却长的年轻
2006-7-13 11:26
恨地无环
讲失业经济问题的帖子怎么扯到人种上了:ph34r:
公主殿下,据卖睡袋的说,白种人的基础体温是稍高一点,相对有色人种人体保温性能好,体温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但即使对于黄种人,36度2到37度3之间都算正常体温,可能公主的基础体温较低吧。
人口和生育问题现在也两大派了,一派主张继续控制,一派主张以多生抵销老龄化,但似乎都不能为解决这个顽固的问题提出个使人信服的有效可行的方案。
(早先有人分析,东方的丁克家庭与西方有所差异,西方之丁克多为财力一般之家庭,父母求拼搏享受而晚升乃至不生育;东方则多为知识分子,在思想和现实的冲击后对人生苦难、多不如意的理解更为深刻,又受到一些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选择不要有子女在人间受苦。简言之,西方因为经济,是入世的;东方因为哲学,是出世的。衲子的思想也是不想要子女,推究缘由,只怕经济与哲学的因素都有,仍更偏重于哲学,对于经济的担忧,也更多不是在自己,而是在后代。)
衲子记得公主殿下说过我们这代人会在不久的将来体会到影响人类生活的科技的重大突破发展,能源、粮食、健康、环境、生活质量,这些在我们现有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会随着科技的突破得到缓解。
2006-7-13 11:43
luke19821001
年不年轻看心态。如果你看见70岁还每天晨跑,还玩冬泳的人,你会觉得他老吗?老外现在的老人,他们的娱乐节目应该比我们的老人多些,等我们这代人老了,肯定有年轻心态的会更多。
2006-7-13 16:18
密林繁星
回复 #9 恨地无环 的帖子
顶下,
西方的丁克的主流是生活不安定,收入偏低的部分;而中国的刚好相反,真正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反而急着生育,我以前手下一个民工,男的,19岁有女儿,问他为什么这么早生,他说了一些话让我感慨万千:“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肯定要我养大,并且让他/她结婚。我现在20岁了,他/她20岁结婚的时候,我还有把力气,还能赚点钱。如果我30岁结婚,他/她结婚的时候50岁,我可能已经做不动了……”而中国的丁克,最常挂在嘴边的是,还没玩够,生育累赘。
2006-7-13 17:04
幽幽寒光
未来如此堪忧,又怎能保证下一代的。。。
2006-7-13 17:45
挑灯看剑
正常人腋窝温度 为36.0~37.4℃,舌下温度为36.7~37.7℃,直肠温度为36.9~37.9℃。
2006-7-13 20:35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6-7-13 11:26 发表
讲失业经济问题的帖子怎么扯到人种上了:ph34r:
公主殿下,据卖睡袋的说,白种人的基础体温是稍高一点,相对有色人种人体保温性能好,体温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但即使对于黄种人,36度2到37度3之间都算正常体温,可 ... [/quote]
他们是不是体温高不知道
不过确实很多老外很"脿"啊
你说中国人,也有冬泳,但是那是锻炼
老外不是
有些老外,在北京的1月就穿着秋衣逛街
寒风中只穿个衬衫的也有
不知道是真禁冻还是冻傻了:qoo+
2006-7-13 20:45
zsxmmhd
主贴好像又是强调人口众多是失业的主因
对此我是反对的
固然中国人口多,但是还没多到特别夸张的地步,毕竟人口密度也就是和西方三国差不多,远不如日本
失业的最大因素在于内需不足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很多人超过20%以上加班工作
另一方面却有20%的人失业
这难道可以仅仅用人口众多解释吗?
我们对于出口的依赖也太强了,甚至超过了过去的日本,恐怕这才是主因
另外关于养老基金缺口,我实在不知道这是如何造成的,发达国家的高福利我们不应该去比,问题我们现在几乎是"负福利"了,居然还有缺口,钱到哪里去了?
2006-7-13 20:54
恨地无环
回复 #14 zsxmmhd 的帖子
白种人本来就是适应高寒地区生活的人种,身体保温性能好,这也是个有趣的话题,无奈离主帖讨论范围太远,大家还是就此打住吧,有兴趣可以开转贴讨论哈:lol:
2006-7-13 21:41
东方未明
这个第四次失业浪潮,倒是第一次听说,有点过吧,只能说存在一个暗涌。
2006-7-14 10:11
无知无畏
说真的,我一直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模式实在饮鸩止渴,这种完全透支型的经济不可能长久发展的.
另外中国没有经济学家,没有人为中国经济发展制定长期规划,可能也是中国经济畸形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政客们往往充当了经济学家的位置.
中国要想把经济发展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程度,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可是现在的中国,对于科技的投入又是如此之少,政府官员又动不动就贪污腐败,使得中国再过50年,也很难说是一个科技大国.
所以,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一定会彻底崩溃,社会会出现大规模骚乱,GCD的统治估计也就快到头了.
2006-7-14 11:20
zsxmmhd
不大可能
看看200年前的美国或者300年前的英国,其实并不好多少
不过他们并没崩溃
腐败本身未必是崩溃的充要条件
2006-7-14 16:05
金圭子
看看日本人,或许能看到我们的未来?
我小时候看日本漫画,说电车挤到可以在里面做电车之狼却没人发觉,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在上海,常常挤到两脚悬空不掉下来,当然还是没做电车之狼,纯粹是有心没胆了(当然,后来还发现是因为日本女性和中国女性对某些事情的态度不一样罢)
后来常常发现日本以前的漫画的某些………………嗯,说这些时候脑海里面冒出的就是机器猫,第一段是那个大雄父亲生日,大雄送他自己的地铁那段(当然电车之狼好像是上级生);现在想到的是分期付款,机器猫里面说大雄父亲的弟弟(?)玩分期付款,然后大雄提前去把自己一个月的敲背钱预支了买了玩具…………
最近我们公司老是有人跑进来推销信用卡,我是不需要的(某个至今没买过50块钱衣服、一年去一次大超市还是陪人去、平时只买水果和盗版光盘的某个古董人-_\\),不过看多了,也在联想啊…………
日本么,GTO里面就看到白领的压力过大,其他漫画里面也有白领下岗等等的例子(一下子想不到具体的例子),其实我觉得白领下岗也没什么希奇啊。他既然有了白领的学历,特别是有了白领的自觉,他最后是宁可待业也不愿意去做灰领的。看看现在的网络小说就看的出,宁可把对手改成白痴,也不愿意让主角输掉或者让作品变成悲剧小说,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2006-7-15 00:43
tonyget
从世界历史上看,在一个国家出现重大经济问题,失业率过高时,往往会暴发战争
2006-7-15 04:56
金圭子
对外的战争啊,二战不就是德国日本美国等等转嫁本国就业矛盾到外国的方式方法么?
我记得历史书就是这么说的。
而且我觉得近年中国对“反日”的宣传和对“台湾”的恐吓,都有点这方面的趋势。
总觉得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率跌破7%,失业率超过xx%(我也不知道是多少),或许就开始打台湾也说不定(理由么,随便编一个吧)
[[i]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06-7-15 04:58 编辑 [/i]]
2006-7-15 15:20
tonyget
对外战争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让军火商发战争财,就像美国打伊拉克
还有是为了稳固国内的政权危机,往往快要垮台的执政者会发动对外战争以缓解危机,就像阿根廷的加尔铁里将军发动马岛战争。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