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7-10 10:04
菊园
道儒有别之道学只有一句话
有一次,听当代著名道家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讲话录音。
他说:《老子》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或道可道,非恒道也),是道家学说的核心部分,就算老子八十一章全部丢失,只留下这一句话,老子仍然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兄弟非常同意这种观点,这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提供了道家学说的基本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其它部分全部是对这句话的理解,推演及应用。
常有人说,老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终极真理进行表述的人。我相信也是指这句话。这个就是道家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及把控世界的基本思路。
兄弟以为,这也是道家与儒家的分水岭。不明白人们讨论儒学的时候,为啥一定要长篇大论的去引经据典,分析哪一句话正确,哪一句又错误。人家说,如果用显微镜去看,希特勒同志,也是有很多优秀之处的。言多必失,一个人,一门学术,不可能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也不可能每一句话都是邪说。兄弟以为这种引经据典的争论并无太大意义,重要的是去看,它们到底在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一种可以表达出来的,可以确定的理论。就不会再是真理。这实际上是说,任何一种确定下来的理论,都不可能是真理,永恒的真理,没有被人类确定的可能性。讨论这个道理是否成立是个非常复杂的哲学问题,暂不讨论。我们可以先假定它成立,再假定它不成立,以辨别道家跟儒家是否所谓“一体”。
假定道可道,非常道成立。那么,任何一种存在的确定性理论都不可能是完整的真理。任何一种是非的判断标准,也都不可能是人类的共同标准,任何一种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体系,都只能是一部分人,一定条件下的主观偏见。推广某种单一的是非善恶体系(如儒学的仁义礼智),只会加重社会的主观偏见,降低社会的整体思辨能力,而不会形成什么和谐社会。在某种“教化”下,单一的是非善恶体系被越多人认同,这个社会也就越偏激,越主观,离客观真相(真理)越远。
换句话说,儒学所经常讨论的,何为仁,何为义,何为善,何为真儒,何为伪儒,等等这些,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都是些无意义的纠缠。
习惯感性思维的朋友,往往很难接受这种观点,一般他们会认为,在现实中,有大量的普遍性真理被人们所共识,比如善良,正义等等,为什么不能用这些经长期验证,比较合理的“准真理”,去改造那些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思想呢。
实际上由于人类认识能力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真正的真理,是无法被人们把握的,我们所认为的准真理,只不过是一定时点上的一种“主观认同”。如将这种感情上得到主观认同的东西固定下来,那就使去了较正自己错误的机会。
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现代人崇尚科学,经现代科学验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更附合客观世界的真相。那么,如果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这种“正确”的思想,去改造和纠正“唯心论”和“宗教崇拜”的“错误”思想,是不是会使社会更开明,更科学呢?事实上不是这样,在一般的俗称民主国家里,虽然他们也崇尚科学,但是,保留了“唯心论”和“宗教崇拜”的自由权,任何人都有权不去选择“正确”(科学),而去选择错误(迷信)。实验证明,这种不以“正确”为正确,不以“错误”为错误的“是非不分”,“真伪不辨”的管理会表现的更有活力,也更科学。这说明民主的科学观得出了一种类似与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不可知论”,虽然认为科学是正确的,但只把这种“正确”认为是一种跟“迷信”同等的主观认同,并不绝对化的把它当客观真理用来去改造其它的“主观错误”,在民主体制里,科学做为一种跟迷信同等的“主观认同”参与同“迷信”的自由竞争,并不具有超越“迷信”的特权。
相反,倒是一些极度崇拜科学的主义,如以辨证唯物主义建立起来的一些社会,他们不再把自己的主义只当做一种“主观认同”参与自由竞争,而是把“科学”当做绝对真理去改造“迷信”,试图创建唯物主义的“科学”社会。结果,“科学”不再是一种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力,而变成了一种人们必须接受的义务,要求用“正确”去对“错误”进行专政。这个时候,“科学”就会变成一种“科学迷信”,实际上已经跟“鬼神”迷信没有什么区别,在政治层上表现为专制,专制的程度并不会比宗教“迷信”统治的专制程度差一点。这样,就完成一个,由“正确”演变成“错误”,由“科学”演变成“反科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变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迷信---“科学迷信”。
实际上,文化只是供人们选择的一种精神商品,无论它如何正确,如何仁义,如何正义,都无权成为人们的义务。不管是科学还是迷信,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不管是什么主义,一旦成为义务,结果都是一样导致精神压迫和专制。
儒学的问题不在于它怎么判断是非,儒学的危害也不是它的教条,而是儒学认为这世界有“可固定的真理存在”,并根据这些原则不断的去划定仁义,善恶,是非的界线。这跟道学的“真理不可固定”,(道可道,非常道)从源头上就是相反的。儒学认为,仁义应当有超越不仁义的特权,君子应当有超越小人的特权,“正确”应当有超越“错误”的特权,而道学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正确”并不比“错误”更正确,应当平等的对待他们,不应有特权。
假设老子的理论成立,则是非标准不可确定,所有的是非判断都是人们各自不同的主观,不是客观世界的标准。不断的去追求这种主观偏见的细化,没完没了的去讨论仁义,善恶的标准,是无意义的,因为标准无法确定。
所以说,在客观社会管理层面上,孔子的儒学作为社会的管理体系,是毫无意义的,应当整体报废,而不是去研究哪条标准应当改动。
假设老子的理论不成立,真理可以固定的话,那么儒学则是统治世界的真理,老子只是在说胡话。
个人以为,道学长期被认为是出世之学,与这种对“真理是否可确定”的基本分歧有关。很显然,道学中有大量的语句反对区分善恶仁义,我以为实际上老子是在讲“真理的不可固定性”,是在讲这些东西“不能”区分,既然人类没办法完全客观的区分出是非善恶来,那再去做这样的事情,就是无用功。
可是,当“真理可以固定”成为基本认同之后,再反观老子的看法,就会变味。既然是非标准,仁义信善都是可以有固定标准让人们去执行的,那么老子不去执行这些“正义”,“正确”的标准,是为什么呢?
只能有两种解释:1。老子在说胡话。
2.老子不去执行世间必须且一定存在的真理,那只能说明老子准备不问世间是非,专心脱离俗世去修身了。
个人以为,老子原意是说:是与非,正确与错误,仁义与不仁义;只是各自的主观偏见不同,它们没有本质区别,客观世界也不存在这样的判断标准。可是当“客观世界一定存在这样的标准”被提前接受后,老子所讲的“不能够”“不存在”(无)就只能被解释成“不理会”“不参与”(出世)的意思,只能这样,老子的理论才能被儒家思想所理解。于是道家思想就被解释成出世之学,老子也成了所谓出世之圣。
人家老子本来是想讨论一个哲学问题“终极真理是否可被人类把握确定”可是由于儒家一定要提前认定这个“真理”必定被把握,之后再也无法理解老子的原意,只能把道家解释成:不想在俗世混了,出世修仙去啦。
现代来看,实际上老子的这种真理无法确定(常道不可道)的看 当跟现代民主社会的理论完全就是一回事。如果常道可道的话,那么既然真理可以被确定下来,想办法找到真理,然后确定它,然后按照真理的要求管理这个社会就行了,不附合真理的部分应当被纠正和改造,根本就不必实行哪门子民主,用真理实行“真主”就很 完美了,搞民主真是吃饱了撑的。
可如果老子的理论成立,真理无法确定,常道不可道的话,那么,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学说,都只能被认为是一种主观偏见,无权认为它一定正确,也无权认定任何一种学说一定“错误”,只能由自然法则来调解它,无权用人类意志去教化它。这样实际是对人类和自然的双重解放,是非的最终判断权重新回到自然法则手中,人们不再需要操这份闲心,用自由竞争的原则去选择就可以了,人们也不再需要象儒学所追求的,把自己修练成没有主观偏见的,绝对客观公正的“客观人”(圣人或者叫超人),然后幻想用这种绝对客观公正又智慧超群的超人去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局限,不可能修练成这种“超人类”保持自己的主观偏见,是每一个人的权力,任何一种文化本质上是无权去改造人们的“主观偏见”“错误”等等这些东西的,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人们的基本属性,是人的权力。你只能去推荐,认不认可是人们的自由。无论科学还是迷信,人们都有选择的自由。
民主理论本质上跟老子所说的道是同一种东西,这两种理念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没有“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只是提供给是与非,善与恶同样的权力和地位,让他们自由竞争。道和民主无权去判定谁是谁非。民主社会法制体系的作用实际上只是去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去判断谁的观点正确。 在民主国家里,通常会有所谓左,右,中,等等派别可能再加上极左,极右。
民主本身是一种“无”立场,“无”观点,“无”标准的理念,它给左中右平等地位,不区别谁善谁恶,让他们顺其自然的竞争。
“道”更早就是这样的一种“无”的理念,只可惜这种“无”先被儒家解释成不问世间是非出世去啦,再被解释成消积无所事事,这可真是个天大的误会。
传统的王法与这种“无”的理念是不同的,无论它是以“君”为贵,还是以“民”为贵,都没什么本质区别,别说以“民为贵”,就算以“科学为贵”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公正和民主。
道所讨论的是要取消这种贵,而儒所讨论的,是应当以谁为贵的问题。
道家和民主理念所要讨论的,是如何来约束相互关系,不是去确定“谁正确”,“谁错误”,甚至是要禁止这种判断是非的标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圣人代表的无非就是一种是非善恶的指标,只有当所有的指标被禁止能为真理,成为人们的义务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个人以为区分道儒,不需要搞那么多的经典,只需要讨论个几个基本问题:
终极真理是否存在?
善恶仁义的标准是否可固定?
有没有人可以完整的撑握真理?
是否可能把人修练成完全没有主观偏见的纯客观人“圣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儒学确实是个真诚的真理追求者,就用它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好了。
如果以上答案是否定的,那儒学实际上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没完没了的试图用自己的主观偏见去扰乱自然社会的平衡。用它去治国平天下,会越平越乱。
当然儒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儒学如果可以改良,放弃教条主义,学会与时俱进的话,儒学追求仁义善信美的动机,作为一种道德修养还是搞好的。
但如真想找到一个社会公正,公平,自由的治国平天下的良策,则儒学必须被清理出华夏的政治舞台,因为它只是一家的主观偏见,没有充当公正平台的性能。同时,儒学被做为一种普通信仰存在,它是良性的,如果它做为一种社会的基础支撑文化存在,它一定是恶性的危害,同样是因为它没有作为一个社会公正平台的性能。这个性能我以为是----大道本无。
2006-7-11 08:19
蒹葭苍苍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痴人说梦.
2006-7-11 09:51
sincery
从个人性格来说偶是道家,从生活方式来说,偶是儒家,没办法,现实生活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2006-7-12 01:21
dasha1989
按楼主的解释,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本来就没有对和错,只是想分对错的人多了,世界上才有了对和错……
那么……人在说话做事的时候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于是就没有好和坏的区别进而变成做不做都一样的无为…………
嗯……有些道理哦!
:rolleyes:
2006-7-12 10:32
菊园
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所以要任其自然,随心所欲,想无为的无为,想有为的有为,各因其性,率性而为
[[i] 本帖最后由 菊园 于 2006-7-12 10:36 编辑 [/i]]
2006-7-12 21:21
dasha1989
就是个个率性而为才容易出事哦!!
道家的学说不宜拿来治世......本人浅见!:qDD+
2006-7-13 12:04
赤脚光棍
我觉得现在的思想已经不局限与某一家的学说了。各家之长交和才是后期的主题。其实对于各种学说,你可以说他博大精深也可以说是在绕八卦,也就是故弄玄虚。到后来真的可以从这里理论绕出来的人,不需要这些理论已经是一个大家了。说回来道家是中国自己的某种学说,他的出现和发展似乎一直都那么平缓 ,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或许这也是道家学说的一个不变主题吧。
2006-7-13 20:48
林冲
不要把道家学说简称为道学,道学是别的东西。
2006-7-13 23:47
实干司马
对道家持观望态度。
对“那种以科学和唯物就是全部正确,非科学和唯心就全部错误”的思想,偶嗤之以鼻。
2006-7-14 15:27
金圭子
我是道家的(一直这么以为)
也很赞同“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如果道可以去叙述的话,他就不是道了”)
这句话其实就是禅宗的“不立文字”思想
所以,楼主花几千字去叙述论辩这些,完全就是未必了这句话。所以这篇文章我看了个开头就没看下去-_-
2006-7-18 23:48
林冲
[quote]
儒学的问题不在于它怎么判断是非,儒学的危害也不是它的教条,而是儒学认为这世界有“可固定的真理存在”,并根据这些原则不断的去划定仁义,善恶,是非的界线。这跟道学的“真理不可固定”,(道可道,非常道)从源头上就是相反的。儒学认为,仁义应当有超越不仁义的特权,君子应当有超越小人的特权,“正确” 应当有超越“错误”的特权,而道学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正确”并不比“错误”更正确,应当平等的对待他们,不应有特权。
[/quote]
这句话正是我想说给儒家听的。
2006-7-19 03:07
菊园
就是个个率性而为才容易出事哦!!
道家的学说不宜拿来治世......本人浅见!
######
谁说道家学说不能治世,中国古代的汉唐盛世就是以黄老道家思想为基础的
再看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天皇谕诏《五条誓文》,第三条称:“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心,人心不倦;
再看西方的宪法中"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和道家"各因其性"的理念几乎如出一辙
2006-7-19 11:24
蒹葭苍苍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6-7-18 23:48 发表
这句话正是我想说给儒家听的。 [/quote]
世界当然是有可固定的真理存的,这个就是天,就是宇宙.
道家说没有可固定的真理吗?
道家是有的,这个可固定真理就是无!就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照样是有一个可固定的真理,没这个道,道家的一切都无法成立.
道可道,非恒道,只是说它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清楚,而不是说它不存在.
2006-7-19 13:46
杨家将
世界的存在本来就没有道理,因此世界中的万物的存在就更没道理了
2006-7-19 14:00
扶楠
“兄弟非常同意这种观点,这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提供了道家学说的基本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其它部分全部是对这句话的理解,推演及应用。”
果然看了开头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说的是道非常道,能清清楚楚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道了。也就是说,老子认为道是无法清楚的表达出来的——连说都没法说清,又哪里有什么基本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呢?这句话提供了这些么?老子的其他部分全都是对“道”的阐释,而不是那句话,或者说,那句话也是在说道,下面的更是在说道了。老子的几十章,都是在讲道,说理解、推演勉强算得上,可是“应用”,楼主是从哪看出来的呢?老子里确实像是有实用的例子,可那也是为了说道,并非是为了把道应用在哪个地方。
因此,看完这句话,下面的就看不下去了……
2006-7-19 14:34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蒹葭苍苍[/i] 于 2006-7-19 11:24 发表
世界当然是有可固定的真理存的,这个就是天,就是宇宙.
道家说没有可固定的真理吗?
道家是有的,这个可固定真理就是无!就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照样是有一个可固定的真理,没这个道,道家的 ... [/quote]
什么是天?什么是宇宙?本来就没有人知道。
所谓道理,无非是对因果的一个评价,但因果本身也是个模糊概念。
2006-7-19 15:49
蒹葭苍苍
没有人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就像大阳东升西落,大地四时轮回.这些东西就是固定的真理.至少在目前的时间段里是.宇宙一词用中国古代的解释是,上下四方是宇,古往今来是宙.用现代话来解释,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一个发展体.所以宇宙是永远都在变化的.这个永远的变化也是一种固定的真理.所以说没有一程不变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演化.
因果关系是相对而言的,而宇宙则是无休止的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果关系,有因就有果.而宇宙无因无果.因为没有人知道它从何而来,要到哪去.因果关系只是宇宙的某一时间段内的某种现象的固定反映.换句话说,宇宙中包括无数因果关系.而宇宙无因无果.
它说不清,但并不是不存在.
[[i] 本帖最后由 蒹葭苍苍 于 2006-7-19 15:51 编辑 [/i]]
2006-7-19 15:50
奇迹魔术师·杨
[quote]原帖由 [i]实干司马[/i] 于 2006-7-13 23:47 发表
对道家持观望态度。
对“那种以科学和唯物就是全部正确,非科学和唯心就全部错误”的思想,偶嗤之以鼻。 [/quote]
附议~
唯物论就是自己否定自己,因为他认为绝对真理不存在,也抹杀了自己的正确性。
而唯心论则是自己证明自己,因而在逻辑上站不住脚。
哲学也许永远没有终点把~
2006-7-19 15:52
奇迹魔术师·杨
[quote]原帖由 [i]蒹葭苍苍[/i] 于 2006-7-19 15:49 发表
没有人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就像大阳东升西落,大地四时轮回.这些东西就是固定的真理.至少在目前的时间段里是.宇宙一词用中国古代的解释是,上下四方是宇,古往今来是宙.用现代话来解释,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一个 ... [/quote]
唯物者说:你观测不到它,你就不能肯定它的存在。
唯心者说:你观测不到它,你就不能否定它的存在。
2006-7-23 09:17
superyuntong
这个…………
个人理解不同
2006-7-23 11:11
前田庆次
回复 #1 菊园 的帖子
赞同
[url]http://blog.donews.com/baichi/archive/2005/07/07/457678.aspx[/url]
2006-7-29 19:59
李承
道之心非一般能得
2006-7-31 19:21
摆手云覆雨
[quote]原帖由 [i]蒹葭苍苍[/i] 于 2006-7-11 08:19 发表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痴人说梦. [/quote]
什么是痴,什么是智?
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
智者见智,痴者见痴呀~
虚者见虚,真者见真呀~
2006-8-8 00:59
力量
道也好,儒也好,都只是拿来吓人的.老子说:"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谁信,谁去照着做?
2006-8-8 21:41
大鹏
有些事情是说不清楚地,对与个人来说,象美国人那样谁都可以去追求什么,但对国家来说,这样的人岂不是很不好控制,如果人没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不是乱套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你可以去追求你想追求的东西,但别去影响别人就好了,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呵呵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