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11 20:2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09-9-11 11:52 发表
你先证明“王直不过是日本人的走狗和雇佣军这个事实”,然后再来谈其他的吧。 [/quote]
YY是不用靠书的,王直我还真不知道那本书里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不是有合作就叫走狗。
刘备也和孙权合作,被曹操打到跑江夏的时候,也找孙权求援,难不成刘备是孙权马仔了。
2009-9-11 20:3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9-9-11 10:28 发表
土木堡巨大的优势?被一个死太监忽悠着去,没部署没规划,这叫优势?光人多就是优势了?那几十年后武宗大败蒙古怎么说?
海盗,你真以为倭寇只是王直这些“中国人”堵截商路?还混杂了部分日本人。倭寇的首 ... [/quote]
太监瞎指挥,你找明朝去呀,总不能明朝太监瞎指挥,怪到清朝军队打仗有指挥吧。
人多不是优势,军备呢,补给呢,人才呢,有一个没优势吗。
武宗的大败蒙古的笑话就不要出来丢人了。
打了一天就死几十个人,也知道武宗的大仗是什么货色了。
2009-9-12 11:09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09-9-11 20:30 发表
太监瞎指挥,你找明朝去呀,总不能明朝太监瞎指挥,怪到清朝军队打仗有指挥吧。
人多不是优势,军备呢,补给呢,人才呢,有一个没优势吗。
武宗的大败蒙古的笑话就不要出来丢人了。
打了一天就死 ... [/quote]
文官跟武宗有仇yy死了几十个,你也跟武宗有仇啊,几万人真刀真枪火并只死了几十个,这种话自己说出来都不会相信吧,你以为是高中黑社会打群架?
2009-9-12 20:2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9-9-12 11:09 发表
文官跟武宗有仇yy死了几十个,你也跟武宗有仇啊,几万人真刀真枪火并只死了几十个,这种话自己说出来都不会相信吧,你以为是高中黑社会打群架? [/quote]
真实内容就是碰到个小分队,如果一会儿就结束皇帝不高兴呀,自己浩浩荡荡千军万马的,结果三两下就玩完,不够意思呀,看武宗“活擒”宁王就知道这十几个人为什么能打一天,武宗还亲自击毙一个,就朱厚照一个纨绔子弟,能单独击毙一个蒙古兵,谁能相信,是文官给他留面子而已。不能戳破,戳破了不是整个国家都难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09-9-12 20:21 编辑 [/i]][/color]
2009-9-13 03:08
5288123
朱厚照经常和狮子老虎搏斗,阵斩一个蒙古骑兵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2009-9-13 12:48
苍穹葬月
LZ说的4个点我都赞同,但是这种痞子式的辩证方式不可能引起任何人的共鸣。
2009-9-13 15:16
酒魔剑仙
回复 #184 humi100 的帖子
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明史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十月甲辰,勋遇虏于绣女村……明日,輗、镇、钰与勋复遇虏……比晓,大雾,围乃解。勋等入应州城。銮及守备左卫城都指挥徐辅兵至,又明日,勋等出城遇于涧子村……明日虏来攻。上复督诸将御之。自辰至酉,战百余合,虏乃退。明日,引而西,上与诸将且战且退……上复进兵,会天大风,黑雾,昼晦,我军亦疲困,乃还。……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者(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舆几陷。 《明武宗实录》
为啥到你那儿就成一天了?
另,武宗亲斩虏首於榆河,与应州之役无关。
2009-9-13 17:5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酒魔剑仙[/i] 于 2009-9-13 15:16 发表
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明史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十月甲辰,勋遇虏于绣女村……明日,輗、镇、钰与勋复遇虏……比晓,大雾,围乃解。勋等入应州城。銮及守备左卫城都指挥徐辅兵至,又明日,勋等出城 ... [/quote]
辰到酉不就是一个白天吗。当然是一天,又不是夜袭,还算上晚上?
2009-9-13 23:50
酒魔剑仙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09-9-13 17:59 发表
辰到酉不就是一个白天吗。当然是一天,又不是夜袭,还算上晚上? [/quote]
:mellow:拜托看完上下文好不好。
就算不会看上下文,
[color=Blue]明日虏来攻。上[color=Red]复[/color]督诸将御之。自辰至酉,战百余合,虏乃退。[/color]
这总看得懂吧?
就算这也看不懂。
[color=Blue]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color=Red]五[/color]日。[/color]
这不会看不懂了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酒魔剑仙 于 2009-9-13 23:51 编辑 [/i]][/color]
2009-9-13 23:57
zhaoyan2610
一个朝代开始都挺强的 被推翻是没落了
要比那个强也是必巅峰时刻啊
2009-9-14 20:43
hahaku719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9-9-10 11:00 发表
这些描写一是集中于升平市井,二是有点THE GOOD OLD TIME的意思。
“江南白米,余幼时不过七钱,近十年乃贵,今有逾一两者,贱亦不及一两耳,民大以为不堪。《五伦书》载,洪武中德清王轸家书云:浙西米价极 ... [/quote]
这就是彻底乱说了。明朝从弘治到万历期间的物价保持的基本稳定。白银的大量流入并没有流入到中央政府手里,而绝大部分在地方政府和豪强商人手里,导致了崇祯时期中央财政的破产。这是经济制度的问题,万历规定每条来中国贸易的外国船只只收30万两定额税,其余可以自由贸易,而国内商船基本上收不到税,这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民间,经济命脉掌掌握在地方缙坤商人手中。这一点,万历还是有办法:加收各地矿税。以此来维持中央财政收入。万历很多部门和地方还不设官员,官员=缙坤阶层,这些人掌握了国家的大量财富。泰昌开始取消矿税,补缺官员。而崇祯就根本没有办法,中央财政连年巨额亏损。到了崇祯时期,中央由于没有手段对付缙坤阶层,国家因此也就迅速完蛋。可见货币问题和洋人没有任何关系。
粮食安全问题,和洋人也没有任何关系。为了维持丝绸的产量处在高水平,因而侵占了大量农田,各产桑区的粮食不足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全国范围内的调粮使中央粮食储备落到警戒线以下,因此使国家无法应变突发性气候问题,导致民变。
明朝的问题,就是一个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明末由于出现了经济规模极度膨胀,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人民思想进一步开化等等一系列新问题。而国家无法做出及时应对而导致全盘的崩溃。这是一个社会制度即将迎来重大突破的关键时期。
2009-12-22 12:51
鹧鹄仔
[quote]原帖由 [i]姚亚[/i] 于 2006-7-21 15:43 发表
大家都是中国人,何必现在还争,难道不成要把满族人民逐出中华??? [/quote]
现在只是要某些人承认历史,也就可以了!
就像让日本人承认侵略一样,并不是要杀光日本人。这两者间并不冲突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