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上 海 略 影


2006-7-1 17:15 莫邪
上 海 略 影

[color=Black]Sample Text[/color][size=3]即将正式离职前往上海,故再炒一下冷饭先:)
文中只是一点个人陋见,如有偏颇之处还请各上海坛友见谅哈。
师傅,俺们工作忙不过来,所以没能上Q啦,你还好吗?问好各位。

上 海 略 影

也许会一眼就喜欢上一个人,然而若要对一个城市难舍难分,却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就像广州,刚来时总感觉无所适从,几年后的今天,却俨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怎也不舍离去。 如果只是一个人,我想我会选择留驻广州。没有爱情,至少还能与自己喜欢的城市共呼吸。可是,一旦爱了,所爱的人在哪里,哪里也就是自己的家了。上海,一座本说不上喜欢,甚至打心里还有一点抵触的城市,因为有他在,潜意识地就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弹指一挥间,纵几十年的光阴转眼已逝去,对上海的认识,大多却仍只是停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枭雄四起,帮会横行,纸醉金迷。不经意低头间,或暗香浮动,或浓浓的胭脂味缭绕扑鼻。还有那乱世中的张爱玲,冷冷抱住自己,以一种凌空尘世的姿态,给那闹哄哄的年代涂下了一笔尖锐的冷色调。确定了五一前往上海后,特地跑到猫扑上海站泡了大半个月。上海土著与外来人每日的刀光剑影,招招封喉,让坐在显示器前的自己只觉毛发倒竖,寒气逼人,无不心惊胆战。半月过后,待到终于踏上火车那刻,心中还在直打鼓。此种悲壮,想来与荆轲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古今无不同。

事先就知道,上海的地铁和广州公交车一样四通八达,是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然而想不到的是,在上海的梦里看花,是从逃票开始的。抵达那天,上海刚好骤然升温,从南广场走到地铁站,已是汗流浃背。望着售票窗前那拐了几个弯的长龙,一在火车上认识,刚好也乘一号线到人民广场的大哥,二话没说拉着就往入口处钻。上了地铁,整个人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慢慢地,发现车上的人其实压根儿连人也没瞄一眼,更别说留意到自己脸上的忐忑不安了。后来几天和男友出去,稍稍观察了一下,大多数人皆神色漠然,面无表情,无论身体挤得多么近,彼此之间也仍像隔着十万八千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疏离。整个车厢,听不到广州那种一声高过一声的率性嚷嚷,即使两人侃侃而谈,也只是细声细气的。乍一听,还以为是情人间的喁喁私语。

刚到就迷上了《武林外传》,加上本身就人懒不愿动,一直没出去。30号下午,在男友第N次情真意切诱拐下,欣欣然动身前往外滩。两人好像是在科技馆站下了车,东兜兜西转转,这个书城看看那个书城瞧瞧,据守KFC填肚子参观过往美女老半天,待终于转到传说中的南京路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七彩霓虹灯辉映下,夜色浮华,一面面鲜红的国旗在风中飒飒飘扬。尽管临近五一长假,街上并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不堪,比起人潮汹涌,大多时挤得简直快要透不过气来的广州上下九,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说上下九名扬海内外的骑楼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南京路的小洋楼倒也不失一番异域风情。在那儿,西洋建筑与现代林立大厦融合一体,自然和谐得就像那黑发人群里不时冒出来的蓝眼睛高鼻子,乃至相映成趣。值得说说的是,南京路找不到上下九上往往令人馋得口水直流的小吃,少了点人声鼎沸的街道,闻不到太多烟火人间的气息。如果把上下九比作一个可以一起玩,一起闹,每每落实在锅碗瓢盆生活间的女子,南京路更像一个只可远观不可渎玩,神情高贵而略带矜持的时尚女郎,让人感觉始终有所距离。

南京路过去,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外滩了。未去上海前,做导游的好友就早有嘱咐,到了上海不去外滩,那就等于没去过上海。然而,等真正置身在那凉风习习的江边,感觉其实也不过如此,和珠江差不离。只是眼前的黄埔江圈成了个半圆弧的港湾,珠江是一条江水往东(?)流。珠江水没有黄埔江的清澈,霓虹掩映下的黄埔江却稍稍不如珠江妩媚。男友说从外滩看蒲东和从蒲东看外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从外滩看蒲东,看到的是以东方明珠,金贸大厦为首的现代美,看着时你会不得不惊叹时代如此的飞速发展。从蒲东看外滩,看着对面屹立了百年的西洋建筑,想着曾经的历史,夜色弥漫里总隐隐透出点沧桑来,让人不自觉感觉苍凉,心事凝重。

江边人很多,大多是些旅客的模样,闪光灯此起彼伏。熙熙攘攘之间,不时有卖花的孩子前来兜售手中的玫瑰。见人拒绝,并不像广州一些地方的死缠白赖,倏地就转身离去了。不少人在努力兜卖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小白兔,通上了电,一跳一跳的,甚是可爱。要不是男友纠正,还以为是小老鼠呢,呵呵。镀着步子回来时,那好孩子突然问,知道上海的第一任市长是谁吗。脑袋一下当了机,转而很快想到了沙叶新《陈毅市长》。然到了站着陈毅雕像的广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无论咋看都与那毛爷爷有几分相像,或许是举凡雕像皆千篇一律的健硕、饱满的缘故。坐在地上,天空一轮浅浅的上弦月,准点的钟声悠远绵长。无论怎样的时光,总是匆匆,旧日的传奇让今人倍觉厚重之余,不胜稀吁。望着身边的男友,心中清清爽爽得如水漫过,从未有过的踏实感暖暖溢起,恍惚之间,竟以又是一个百年。

平时提到上海,似乎很多人都会嘴角一撇,不紧不慢甩出这么一句话:大上海,小市民!在上海几天,倒没怎么和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交过手,除了刚到那天到菜市场买菜,向一个卖小白菜的老太太问价。哪知道对方根本不会说国语,用上海话哇吱哇吱了老半天,直哇吱得俺们目瞪口呆,半响回不过神来,最后还是直接递上两块钱了事。众所周知,上海人的排外历来备受争议,用男友的话来说是,连个扫大街的亦是拽得不行,真是让人想不明白。我想究根到底,不外是因为天生的地方优越性,外加势力眼在作怪。然而这状况听说近年来已是越来越得以改善了,随着外地精英人才的大量进驻。真正身处高层,能够主宰社会潮流的,其实大多已是外来人。诚然如男友所说,那些仍然固执地一味排外的老上海人,其实很可怜。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本就应有百纳百川的气度。一如广州,实在是从不缺少包容,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位置。

发现上海一个很有城市特色的现象,很多人家都在阳台上往外撑出一条条长长的竹竿,用以晾晒衣物之类。只见阳光下,一件件衣裳凌风起舞,宛如一面面旗帜在飘飘。这,是我在别的城市从没见过的。要广州也有样学样,想必市容方面可就从此成一大问题了。只带了一套衣服换洗,实在也挺想学人放到阳光下暴晒的,无奈下了很多次决心,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像楼下的人家那样,想晾就晾,管它是不是把水全滴到了楼下的被褥上。冷漠的脸在广州也没少见,如此只管自家门前雪却并不多。另外和广州天上地下的是,上海的夜未到十一点,街上已是冷冷清清,一些街头倒也有宵夜可吃,但不仅光顾的人稀稀拉拉,气氛更是静得出奇,远不如广州来得热闹,更别提吆三喝四的开怀大饮了。说出吃,就不得不提提上海女人了。本来其实俺们也只是个菜做得不怎么样,饭还能煮熟的主儿,到了上海,却一次次得到了男友及其哥们的高度评价,或许是精神可嘉的缘故吧。听说上海女人是不大下厨的,一些原本是份内的事皆通通交由自家男人打理。如果果真如此,我想上海女人是幸福的,但同时也是悲哀着的。窃以为,男人不应该是整天洗碗拖地洗衣做饭忙里忙外的,可以一起分摊,但决不能只是使唤他一个人。既然是爷们,那就该有个爷们的样子。日复一日的家务锁事,也许只会让原本的阳钢之气无形里化为阴柔。

2号晚,和男友到世纪广场溜冰。临回去前,随意在周围走了走。挺漂亮的一个广场,柔和的霓虹光束不停璀璨闪烁,湖水澄清,四周蓬勃的花草欣欣向荣。搞笑的是男友喻为情人路的小径上,在约五米一哨的每根灯竿,竟左右飘着两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本是风花雪月的场所,于是不由分说地就多了那么一点端严圣洁的味道。世纪广场的另一头,斜躺着一个银白色,有点像老式电风扇的东东,听说很有名。至于具体叫什么名字及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男友有说过,但现都一概想不起来了。倒是那一盆盆吊在半空的丁香让我印象深刻,茄子紫的花瓣,开得郁郁葱葱的。上海的城市园林绿化部门还真不是普通的会因地制宜,呵呵。旁边同样忘记了是博物馆还是展览中心,美仑美奂的建筑亦颇为引人瞩目,不仅气宇轩昻体积庞大,设计得也很有后现代的味道,类似于广州奥林匹克体育馆。回广州后突然想起,如果是博物馆,那余秋雨好像就住在那附近了呢。忘不了第一次看他《遥远的绝响》时心中的那种震憾,上海没了张爱玲,起码还有他在。上海还算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说久负盛名,倒也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有一笔的。

个人感觉,如果说广州比较适合大众生活,上海则更适宜高品质的生活。因只是走马观花,以上的所感难免有点流于隔靴搔痒。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城市,需要的不仅是时间。等哪天真正融入了上海的生活,再重新好好写写吧。很累了,睡觉去也,各位晚安了。(2006/5/6)[/size]

[[i] 本帖最后由 莫邪 于 2006-7-1 17:21 编辑 [/i]]

2006-7-1 17:19 司徒苍月
关注
欢迎妹妹来上海:wub:

2006-7-1 17:22 莫邪
谢谢月月

10号左右抵达:):rolleyes:

2006-7-1 17:40 村夫
[quote]原帖由 [i]莫邪[/i] 于 2006-7-1 17:15 发表
窃以为,男人不应该是整天洗碗拖地洗衣做饭忙里忙外的,可以一起分摊,但决不能只是使唤他一个人。既然是爷们,那就该有个爷们的样子。日复一日的家务锁事,也许只会让原本的阳钢之气无形里化为阴柔。[/quote]
要问问我们的畫区节度金蛇郎君了。:():()

莫邪啥时去,飛机还是K222。

2006-7-1 17:45 TOP
莫邪MM的文章总是如此的奔放洒脱,初看豪快,其实细节处也是口口到肉。就好象一个曲线玲珑,凹凸有致的MM,却穿着一件无比宽大的长袍。真所谓春光藏不住,含羞更撩人……:qDD+

咳咳,由于上海是我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家乡情怀,难免护短,所以对上海种种,不便议论。热情欢迎莫邪MM来上海。:^%

2006-7-1 23:07 风使
同上。文笔喜欢。:lol:但...

到底外人看得皮毛些,自己人看得才叫真切。蛮多...感受上都不太认同,或许骨子里的东西临摹不出神髓的。TOP,你来写一篇上海吧,好让我会心一笑。

给莫邪一个建议,这么老在人民广场附近?南京路上海人去的反而不多。就算在那里也有很多值得深入的,没有个好导游确实走马观花,外滩去的人很多,但外滩各建筑进去过吗?里面才叫内涵,很多都是对外开放的,像汇丰银行老楼,但是基本什么人知道进去。可惜

2006-7-2 15:19 大头笨笨
:blink:徒弟还真跑了……跑去成家了。
嘿嘿,狼们,你们郁闷吧。:qcool+

2006-7-2 16:23 皇城跟
写得不错~~如果有时间莫邪MM写个上海印象系列~~:unsure:
该文把几个场景依时间顺序做了叙述~~同时把自己的感想也写出来~~文笔较细腻~~但有记日记之感~~貌似散了点~~
有五个同学在上海,同学见面时,总会谈起自己的城市,话语中,听的出几位同学对上海的眷恋之情,在几位心中,上海的地位已高于故乡,由此看来,上海的包容心是不小的。
祝福MM能早日适应上海的生活,完美自己的幸福。
PS:蒲东的蒲是错字。

2006-7-2 16:56 庞桶
澄清几个事实:

[quote]
实在也挺想学人放到阳光下暴晒的,无奈下了很多次决心,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像楼下的人家那样,想晾就晾,管它是不是把水全滴到了楼下的被褥上。
[/quote]

一般都是在背阴处风干至不再滴水才晾晒出去的,您要真不顾楼下正晒的高兴的被子,把滴滴答答的玩意搞在他头上,不被骂死才怪。。。


[quote]
另外和广州天上地下的是,上海的夜未到十一点,街上已是冷冷清清,一些街头倒也有宵夜可吃,但不仅光顾的人稀稀拉拉,气氛更是静得出奇
[/quote]

不知您怎么会有这种感受,上海现在的特点就是:再没有所谓的市中心了,人民广场只是一个地理中心的概念。每个区都有一个甚是多个归属本区的繁华路段,未必有高楼大厦通关大道,但一定是商家店铺递次鳞比。本人所在玉屏南路娄山关路这边,号称小吃一条街,后半夜都是嘈杂如昼(不排除因为附近发廊如云,洗头妹和顾客夜宵消费拉动经济):()

总体看了一下,女同志毕竟是女同志,观察还是很细致入微的,笔法还是很温婉细腻的。不过正如楼上有熟悉情况的同志说的那样,其实在南京路之类的所谓“代表上海”的地方,基本上找不到多少本土上海人。从城市这种食人怪兽的角度出发,上海是一头超级巨兽,吞吐间就不知害了多少人的性命。楼主走马观花的印象,尚只是窥豹一斑而已。上海的邪恶和丑陋,也决不是局限在坚持排外这类感情生活尚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群身上。

另,楼主要主动为男同志分担家务的高瞻远瞩,让桶二非常佩服。

2006-7-2 17:10 司徒苍月
[quote]原帖由 [i]大头笨笨[/i] 于 2006-7-2 15:19 发表
:blink:徒弟还真跑了……跑去成家了。
嘿嘿,狼们,你们郁闷吧。:qcool+ [/quote]

轩辕狼们在上海的也不少:blink:

反王带的头

2006-7-2 19:32 冰祁步
发觉回帖的人里面,上海人不少,当然也包括我,哈哈

姐姐居然撇下你师傅来上海,他一定要气死了吧 :rolleyes:

在一些旅游景点游玩的几乎都是外地游客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本地人反而不喜欢在本地游玩,可能是因为没啥新鲜感吧

一个错别字:“浦”东

2006-7-2 21:47 风使
桶王到底是自己人,说到心坎里去了,捂心格。

玉屏南路娄山关路:ph34r:天山派,也不用说的这么精确啊,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吃食店门口桶王晃动的身影...下次经过要留心了,对啊,我看过桶王PP!这是非对称优势:lol:

对于晒衣服,一般要甩干,滴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邻里纠纷也是沪上小市民生活的一大看点,有时候在边上看,人也会随之兴奋起来,感觉就像看情景剧一样,这也是生活啊。

菜市场里卖菜的,可以说都不是上海人了。苏北安徽等多,不过有些地方还有上海本地的老头老太会卖菜,当然这里指的“本地”是土生土长的当地郊县人,他们讲的话和城里话不同的,我听起来也要反应转化下。扫大街的只怕上海人更放不下面子去做了,宁可在家措搓麻将吃吃低报。

黄浦江圆弧形?MM会不会在晚上,流光溢彩下看把苏州河也算进去了?说起来这里倒还有个老“景观”,苏州河治理之前是黑色的,黄浦江是黄色的,等到涨潮时,海水倒灌入黄浦江,这时候在外白渡桥看,三水交汇处就会出现黑黄白三种颜色的江面,也算“奇观”。当然如今苏州河治理水清了,这场景不知道还能看到不?

上海女生,你是不知道她们的利害。这个名词到哪里都是能够引发足够的讨论,这么多年下来了也不见减退。震得住厅堂厨房,拿得下东方西洋,烧小菜这样的事情,哪里难得到她们。只不过上海的男女都技术全面,都能独当一面罢了。看到男的会做家务,切莫以为女的就不行了,这就好像练武功,双修的太正常。

世纪广场...湖水澄清...这是在哪里?是浦东的世纪大道那里?
斜躺着一个银白色,有点像老式电风扇的东东?是那个日晷?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园艺这点到不是我吹,人家新加坡李资政前一段来上海,也夸上海的园艺师厉害,能做到如此得只有他滴新加坡和上海。我就很喜欢上海的绿地,不是单纯的草皮了事,营造出的是“花境”。

桶王说的上海的邪恶和丑陋,确实与时俱进,今非昔比,与外省人教科书式的印象大大不相同了。外来的人们要是还抱着老皇历,只怕要吃亏的了。

2006-7-2 22:02 stopisneo
原来天山派的人这么多..
我和TOP也是天山分支的..
TOP是最最老老的天山正宗..我晚点,不过估计比桶王和风要早点了.

2006-7-2 22:06 大头笨笨
:P反正我徒弟就要定居上海了,到时候不了解也变成了了解

2006-7-3 09:06 莫邪
[quote]原帖由 [i]村夫[/i] 于 2006-7-1 17:40 发表

要问问我们的畫区节度金蛇郎君了。:():()

莫邪啥时去,飛机还是K222。 [/quote]

晕倒,俺们一介小虾不敢劳烦郎君大人呢。
还没定是飞机还是火车,不过初步打算先去江西玩一圈再转上海,
但我们家那位貌似不批准,说是一个人的怕俺们被人拐跑了,
所以只能是到时再说了。出发时间大概就在10号:)

2006-7-3 10:02 莫邪
[quote]原帖由 [i]TOP[/i] 于 2006-7-1 17:45 发表
莫邪MM的文章总是如此的奔放洒脱,初看豪快,其实细节处也是口口到肉。就好象一个曲线玲珑,凹凸有致的MM,却穿着一件无比宽大的长袍。真所谓春光藏不住,含羞更撩人……:qDD+

咳咳,由于上海是我的故乡,生于 ... [/quote]
********************************************暴汗,一看TOP兄你如此别具一格的赞扬,貌似俺们抛砖引玉了呢:)
哈哈,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故乡情结的,况且上海能吸引了这么多的外地人前赴后继,当然也应是有着很多的可取之处。咳咳,谢谢欢迎,随时准备着俺们找上门去哟,哈哈。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6-7-1 23:07 发表
同上。文笔喜欢。:lol:但...

到底外人看得皮毛些,自己人看得才叫真切。蛮多...感受上都不太认同,或许骨子里的东西临摹不出神髓的。TOP,你来写一篇上海吧,好让我会心一笑。

给莫邪一个建议,这么老在人民 ... [/quote]
**************************************************呵呵,那是因为俺们家那位住在人民广场附近呢。时间有限,加上俺们人懒不愿动,所以只是外出随意兜了一圈,等这次过了去啥时候心血来潮了就再仔细瞧瞧去。:)


[quote]原帖由 [i]大头笨笨[/i] 于 2006-7-2 15:19 发表
:blink:徒弟还真跑了……跑去成家了。
嘿嘿,狼们,你们郁闷吧。:qcool+ [/quote]
*****************************************晕倒,这次过去只是趁着换工作有了那么一点空闲,赶紧去慰问一下你徒弟夫的说。你徒弟我可是还要回来的,试还没考完呢,你就姑且给我等着俺们过中山去狠狠蹭你一顿吧。


[quote]原帖由 [i]皇城跟[/i] 于 2006-7-2 16:23 发表
写得不错~~如果有时间莫邪MM写个上海印象系列~~:unsure:
该文把几个场景依时间顺序做了叙述~~同时把自己的感想也写出来~~文笔较细腻~~但有记日记之感~~貌似散了点~~
有五个同学在上海,同学见面时,总会谈起自己 ... [/quote]
************************************************************谢谢皇兄:)在一个城市呆久了,大多就会对那个城市产生眷恋的了。听说北方人比较喜欢到上海,长江以南的则更喜欢选择广州。此篇文字也真是只是随意记记,交差的说:)这次过去只是为期一段时间,等明年毕业了正式过去定居时一定好好写写:)

[quote]原帖由 [i]庞桶[/i] 于 2006-7-2 16:56 发表
澄清几个事实:



一般都是在背阴处风干至不再滴水才晾晒出去的,您要真不顾楼下正晒的高兴的被子,把滴滴答答的玩意搞在他头上,不被骂死才怪。。。

不知您怎么会有这种感受,上海现在的特点就是: ... [/quote]
************************************************:)谢谢庞兄如此热心的给俺们循循善诱,这次过去一定四处仔细走走。你所说的繁华地段和广州差不多,广州也是每个区都有着自己的热闹之处,不过广州的夜市确实比上海来得随处可见,且比较更接近于不夜。玉屏南路娄山关路离金桥远不远?不远的话到时出来一起宵夜啊,我们家那位的公司刚搬到金桥附近去了。:)


[quote]原帖由 [i]司徒苍月[/i] 于 2006-7-2 17:10 发表


轩辕狼们在上海的也不少:blink:

反王带的头 [/quote]
**************************************呵呵,那赶情好啊,偶最喜欢瞻仰摔锅了:)


[quote]原帖由 [i]冰祁步[/i] 于 2006-7-2 19:32 发表
发觉回帖的人里面,上海人不少,当然也包括我,哈哈

姐姐居然撇下你师傅来上海,他一定要气死了吧 :rolleyes:

在一些旅游景点游玩的几乎都是外地游客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本地人反而不喜欢在本地游玩,可 ... [/quote]
****************************************************哈哈,原来冰妹妹你也在上海,要大家能一块出来坐坐,想来也是很好玩儿呢。你说的情况其实各个地方都是这样的,一来是因为本地的景点大家都见惯了,二来或许是因为大多人都觉得好风景还是在远方吧:)记下了,“浦”而非“蒲”,谢谢指正。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6-7-2 21:47 发表
桶王到底是自己人,说到心坎里去了,捂心格。

玉屏南路娄山关路:ph34r:天山派,也不用说的这么精确啊,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吃食店门口桶王晃动的身影...下次经过要留心了,对啊,我看过桶王PP!这是非对称优势:lo ... [/quote]
*****************************************************哈哈,要不要考虑做俺们向导啊?对上海的种种如此熟稔于心,难得难得,更难得的是风兄你这份对人对事的热心哈。说真的,大家要不要一起出来走走啊?


[quote]原帖由 [i]stopisneo[/i] 于 2006-7-2 22:02 发表
原来天山派的人这么多..
我和TOP也是天山分支的..
TOP是最最老老的天山正宗..我晚点,不过估计比桶王和风要早点了. [/quote]
*****************************************天山派?搞不明白呢。:rolleyes:

quote]原帖由 [i]大头笨笨[/i] 于 2006-7-2 22:06 发表
:P反正我徒弟就要定居上海了,到时候不了解也变成了了解 [/quote]
******************************************555555555,师傅你是不是很不想见到我啊?!

2006-7-3 12:46 庞桶
回楼主:
金桥在市郊混杂的浦东的东偏北处,天山路在市区最西端,地理直线距离几乎横跨整个大上海。好在现在有地铁二号、四号线,两头可以在1个小时之内赶到
不过金桥这边没啥玩意吧,和陆家嘴一样,都是金融中心,没啥吃的玩的。
要在浦东搞活动可以考虑在蓝村路东方路这边,地铁四号线终点站(有个哥们住在那边,说实话那边饭店也几乎吃了个遍了)

不知楼主有否耳闻,以前上海有句俗话叫“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地域差异现在没这么大了,不过由于居民人数和密度,浦西还是比浦东热闹的多。

至于说上海夜景萧条,倒不知从何说起,建国前夜上海就一直以火树银花不夜天而闻名,而数量庞大的流利流气的老克拉、白相宁们(这个是本地土语,准确翻译倒有难度)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而以现在红灯区的覆盖率,更是夜夜笙歌不休了。



to 天山派诸杰:
天山派英雄辈出,豪杰如云,轩辕沪西挺进军更是驰名海内外的品牌商标。
现诚征吃老酒、斗地主、打乒乓、踢足球、合股赌球等多项群众喜闻乐见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的选手参与。
欢迎来电来函质询

[[i] 本帖最后由 庞桶 于 2006-7-3 12:47 编辑 [/i]]

2006-7-3 19:37 stopisneo
象TOP同志这样少见的优秀的从不涉足欢场的人,打打牌,赌点小钱,他还是很乐意的.
不过我从来没有看他赌过,也几乎没有听他说过赌博.
斗地主的话,不超过10圆的,他应该还是会很乐意的.超过10圆的,我就不乐意了..
再说,斗地主只要斗得认真,不玩钱也有意思...
至于乒乓,足球,,,TOP同志就要晕了.
这个还是我比较强,摔交相声两门报啊..这两个运动的水平,乒乓稍微差一点,但基本功还是扎实的.
不过也难说,TOP总是不显山露水的,我一直认为他不下棋的,但是有一次,我在下的时候,他随便点了两步,我还是很惊讶他的水平的.

2006-7-3 20:38 广成子
我到上海的印象是:大概除上海外全中国的外国人,也没有上海一个城市的外国人多……

2006-7-4 09:43 水镜门生
[quote]
两人好像是在科技馆站下了车,东兜兜西转转,这个书城看看那个书城瞧瞧
[/quote]

··纠正地理错误···怎么说也该在人民广场或者河南中路下车吧···科技馆在浦东哈··:ph34r:


[quote]
如果是博物馆,那余秋雨好像就住在那附近了呢
[/quote]

····余大师以前好像在文章里面说他住龙华滴···和上海博物馆差蛮远··不晓得搬家没·····:qoo+

···另外···错别字··哈哈···浦东哈····不是蒲东···虽然草多···毕竟不是莆田呵呵···:qDD+

···上海···呵呵···:ph34r:

2006-7-4 11:25 秦楚荒夕
以前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在其中一篇中说起,上海人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我不知道他的“非常特殊”具体是指什么,但在我印象中,上海也只是一个早上有太阳,晚上有灯火的城市,和别的地方差不多.
可惜我晚生了几十年,不然或者有机会在上海滩上占一席之地,呵呵,说笑的。。。
我不喜欢上海,长大后我会离开,也许会去北京,不过希望楼主姐姐喜欢上海:)

2006-7-4 21:29 蒹葭苍苍
总有一天我要去上海,吃垮庞二他们.

2006-7-5 16:48 冰火蝴蝶
上海是个让人很容易沉迷的地方,不过更爱北京

也许因为天津距离北京比较近吧

2006-7-6 12:41 梓庭君
还有一个错——黄埔江,应该是黄浦江。黄埔在广州,那里有所学校倒是全国闻名~~~

眼前的黄埔江圈成了个半圆弧的港湾——对啊,把陆家嘴兜起来的啊,风使怎么会想到苏州河?

有点像老式电风扇的东东——这是日晷,陈逸飞搞的城市雕塑,指着正北方呢。

玉屏南路娄山关路——桶王是这一带的地头蛇?本人有几年常在这儿转悠,没准打过照面的噢~~

玉屏南路娄山关路离金桥远不远?——几乎横跨整个上海市区了!金桥是个工业区,桶王怎么以为和陆家嘴一样都是金融中心?不过这里外国人多,特别是边上的碧云国际社区~~~~

要在浦东搞活动可以考虑在蓝村路东方路这边——果真是腐败的行家,那儿貌似有家“明记”,肯定光顾过咯~~~~本人倒是常光顾那儿的一家中国银行~~~

余秋雨说上海人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那是因为他生在余姚住在上海。秦楚荒夕MM不妨去成都感受一下什么是生活~~~~

山人扫荡上海的口号喊了n久了,就是没见人影~~~~~~~~


最后,欢迎莫邪MM来到上海~~~~~~~~~~~ :^%: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 海 略 影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